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实务界、理论界参与或熟悉立法及其配套规定起草、讨论的有关专家撰写而成。既凝结了理论研究中较为一致的观点,又反映出执法实务中的具体解决办法,综合了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系目前系统研究与阐释房地产法的最新之作。
房地产业,在现代西方国家,是和汽车、钢铁相并而称的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迅猛发展,伴随着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制度及房地产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的步步深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支柱性地位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
为了规范房地产业的市场行为和管理行为,保障和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先后制定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
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先后发布了一系列相关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如:《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房地产估价师注册管理办法》、《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的土地开发用地审查办法》、《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规范住房交易手续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行为的通知》、《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广告管理的通知》、《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建设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管理办法》、《关于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严格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等不少司法解释。
为了准确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其配套规定的原意和相互关系,并在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和实务界、理论界的有关同志,以我国房地产法律的多年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其配套规定、《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为主干,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司法解释,共同撰写了《房地产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
本书综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公布施行以来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系当今我国系统研究这一法律及其配套规定的最新之作。本书的内容及其作者群,决定了其权威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色。
本书系第三版。在本版中,我们补充和阐释了近年来新出台的一大批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司法解释、行政解释的规定,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3月24日)、《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2003年6月11日)、《国务院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3月22日)、《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2004年5月13日)、《物业服务收费明码标价规定》(2004年7月19日)、《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2004年7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04年9月29日)、《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1月12日)、《城镇廉租住房租金管理办法》(2005年3月14日)、《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监会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2005年4月30日);删去了过时的规定;对现行有效的配套规定,本着全面系统和必要、精炼的原则,能进行摘要的则予以摘要,以防篇幅过大。这样处理,既大大增加了信息量,又大幅度缩减了篇幅。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不吝指正,以使本书更臻完善。
作者谨识
二00五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