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在中国是近十年出现的事,是一种崭新的家庭模式。本书是中国第一本以丁克为主人公的小说作品,难得一见哟!主人公本来不想要孩子的,别人却硬塞给他两个,还外加一个神经病,赶上这种事,会发生什么呢?他们最后是否依然坚持丁克信念?看完本书,你就会知道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丁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庸人 |
出版社 | 华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丁克在中国是近十年出现的事,是一种崭新的家庭模式。本书是中国第一本以丁克为主人公的小说作品,难得一见哟!主人公本来不想要孩子的,别人却硬塞给他两个,还外加一个神经病,赶上这种事,会发生什么呢?他们最后是否依然坚持丁克信念?看完本书,你就会知道了。 内容推荐 方路和老婆是一对现代观念很强的夫妻,是丁克。他们的信念就是不要孩子,为此他们总结出一大串不要孩子的理由。于是社会.家庭压力蜂拥而来,但谁的话也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 两个不要孩子的人,一夜间被别人硬塞来两个孩子,而且是他们最不喜欢的孩子,故事就此开始了。按照方路的心愿,他恨不得把孩子从楼上扔下去,但他不敢.不得不担当起抚养孩子的重任。 但倒霉的事远不止这些.老婆的一个女朋友,因为是否要孩子与老公分手.而患上了暂时的精神分裂,被老婆领回来了。于是一个丁克之家,多出了两个孩子,外加一个神经病.这下,热闹大了…… 目录 1 引子/低级趣味 1 第一章 18 第二章 40 第三章 64 第四章 97 第五章 128 第六章 166 第七章 202 第八章 236 第九章 270 第十章 301 第十一章 325 第十二章 试读章节 一·酒精孩儿· 每每都有那么一些人,生个孩子就自以为自己是天下人的爹了,走起路来腆胸叠肚、牛逼烘烘,鼻子眼儿总跟高射炮似的对着路灯瞄准。可他那个孩子一旦发声呼哨,此人就立刻恢复原形了,狗一样追在小主人后面,在孩子的指挥下上蹿下跳,作揖打千儿,惟恐不能讨了小主人的欢心。 每每有这样的家伙在我面前装疯卖傻,我就会痛心疾首地琢磨:“我他妈是不生,我生一个就比你那个歪瓜裂枣强。”当然这个念头一露头,我不得不双臂高举,气沉丹田,于是清气上升,浊气逐渐凝于肛门,狠狠地喷射出去,外带一股屎味儿。然后我老人家便“嘿嘿”冷笑道:“倒找我多少钱我也不要,我就是不要,我气死你们。” 今天我和老婆要参加一个饭局,一个很普通的朋友聚会。当然,普通聚会上一旦出现了非凡的人,那聚会自然就被赋予了神秘色彩。非凡的人就是徐大光的闺女,老婆给这个不足八岁的姑娘起了个外号,叫小魔女。 徐大光夫妻很喜欢这个外号,他们认为这个外号多少带着股妖艳的气息,女儿得了这个外号,便与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女性发生关联了。其实我老婆特烦他闺女,简直是烦透了,这个外号里搀杂了许多的无奈和一大箩筐的蔑视。徐大光还以为我们是喜欢他闺女呢,没办法,人一旦生了孩子,智商往往会自动降低。 饭局就设在公主坟附近的一家饭店,迎宾小姐刚把我们领进来,徐大光便远远迎了出来。他张开双臂,张着大嘴:“哈喽,米死方!MY DEAR……’, “住嘴,住嘴!”我还没说什么呢,我老婆先指着他的鼻子,嚷嚷起来。老婆向来是疾恶如仇的,眼里从不揉沙子。 徐大光一愣:“为什么要住嘴?” 我飞快地伸出三个指头,正好把徐大光的嘴唇夹住:“好好说话,别跟吃了洋耗子似的。” 老婆来得更干脆:“我们不跟洋奴打交道。” 徐大光哼了一声:“真恶心,你们两口子就是一直不能摆脱低级趣味,盲目排外、自视清高,永远只能在北京这一亩三分地里转悠。你瞧我,咱是国际人,还是飞人!” “我看你也不是人。”我嘿嘿道。 “我是说的飞机那个飞!”徐大光怒道。 “吃饭吃饭,哪屋啊?”我必须尽快打断他,否则这小子指不定还要说什么呢。有一次他从阿拉斯加侃到非洲,唾沫星子横飞。我气得跑厕所去了,回来时徐大光认真地问:“阿根廷,你去过没有?那可是个好地方,布宜诺斯艾利斯、勘萨斯平原、拉普拉塔河……”我狞笑着问:“你知道阿根廷的何塞-圣马丁吗?”徐大光皱着眉毛道:“我没在那饭店住过。”我当时直接——倒了。 “里面,翠花厅!不对,是菊花厅。”徐大光道。 “就您这样的,还国际人呢!翠花厅,也就是吃两口酸菜。老婆也不失时机地挖苦他两句。 “嘿嘿,里面请里面请。”徐大光知道,斗嘴不是我们俩的对手,赶紧赔笑。 我却在徐大光的笑容中看到了另一个意思,于是拉着老婆道:“你们俩先进去吧,我到卫生间去一趟。” 老婆和徐大光走了,我躲进卫生间。 其实我和徐大光是十几年前就认识了。那时我们俩都只有二十来岁,喝一斤白酒都不带眨眼睛的。走在路上永远是横着的,惟恐歹徒不在我们身边跑过去,那样我们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可惜歹徒是一个也没碰上过,现在我们都三张多了。 不一会儿,徐大光就探头探脑地钻了进来。 “什么事啊?”我问。 徐大光在每一个格子间里认真查看,但厕所里只有我们两个人。徐大光便咬着后槽牙道:“借我点儿钱。” 我立刻心生不满,这小子不会是请客没带钱吧?但我们俩终归是十几年的朋友,不得不拿出钱包道:“我就带了六百,够吗?” 徐大光一瞪眼:“六百?六百哪儿够啊?” 我有点急了:“你这孙子,借钱都不张罗客气点儿。” “我跟你还客气什么呀?”徐大光猛然伸出三个手指头,在我眼前晃悠。 “三千?”我问。 “三干我还至于把你叫厕所来?不多,就三万。我明儿就要,赶紧给我准备出来。” 我大吸了一口气,点着徐大光的脑门儿道:“三万?我的小金库里总共就三万块钱,你疯了你?”我脑子一转,忽然觉得不对劲儿了,表情立刻沉痛起来:“你妈病啦?什么病啊?癌症还是半身不遂?” 徐大光一翻眼珠子:“你妈才病了呢?” “那你要三万块钱干什么?”我这回更是摸不着头脑了。按说徐大光的工作不错,他是外企里的中层干部,每月收入都在七八千块左右,一年中还有两趟出国的机会。头年他在四环路附近买了套三居室,喝酒的时候这小子经常在我们面前吹牛:“我徐大光现在是有产业的人了,是中产阶级!”从表面上看,这小子的日子比我过得红火多了。 徐大光又向外看了看:“孩子的事。” “小学生就交择校费啦?这帮老师穷疯啦?”我一直瞧不起老师,~_J-D年来他们的做法完全是变本加厉,穷凶极恶。据说择校费一般是三四万块,一次性交齐,可那都是中学的事啊。 “不是。” “那你是干什么呀?” 徐大光突然给我作了个揖:“兄弟,我是真没办法了。头年买房借的钱还没还清楚呢,今年孩子就病了,你让我怎么办?” “到底什么病啊?”我问。 “我——”徐大光跟吃了只苍蝇似的,伸了半天脖子才道,“你就别问了,这事没法说。方军长,请你看在党国的份儿上,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把。我求你了还不成吗?” 我摇了摇头,没办法了,朋友已经把话说到这份JLT,咱总不能驳人家面子吧?“明天吧,你到家里找我。” 徐大光拍了拍我的肩膀:“够意思,走,咱们吃饭去。”P2-4 序言 丁克的意思是双收入、无子女的两口之家。在西方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物了,中国出现丁克则是近十年的事。如今京、沪、穗等大城市的丁克家庭已经超过了12%,将来或许会更高。无论是有意亦或无心为之,他们都是中国第一代丁克,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家庭模式。 作者本人也是丁克,所以我要为他们树碑立传! 其实要不要孩子完全是我们的个人选择,与经济有关,与道德无关,更与那些“社会责任心”、“人类前程”之类的废话扯不上任何纠葛! 人类选择余地的逐步扩大就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在某些时代我们是 没有选择空间的。比如抗战时期,我们的惟一选择是拿起武器,与敌人奋战到底。比如文革时期,我们的惟一出路是上山下乡,不长出一身虱子来就不算光荣。现在好了,你可以选择去非洲,在热带草原上纵横驰骋,与河马称兄道弟。你可以选择去美国,在商业天堂与世界各地的家伙一争高下。你可以上大学,读研,玩儿出个双博士、三博士,技惊四座。你也可以选择下海,初中毕业我照样上财富排行榜,让你们全得红眼儿病。同样地,你也可以选择被枪毙,反正中国有十几亿人,少你一个绝对看不出来。当然,我们更可以选择不要孩子,中国人太多了,何必非要弄出个孩子来,跟着裹乱呢? 我曾经参观过一家现代化工厂,可怕的是,上百亩地的巨大厂房里只有十几名工人,要那么多人有什么用啊?我曾经在乡下住过一段时间,一千多人的村庄,只有八百亩地。据说这还算好的,有的村子干脆就没田了,只落了个村名。要那么多人,吃谁去呀?我曾经见过一对老夫妇,六个孩子不是在美国就是在欧洲,最不济的也跑日本去了。老两口子每天对着夕阳过日子,晚景颇是凄凉,要孩子真能防老吗?我还认识一对儿江苏来京打工的小两口。他们身边带着四个孩子,每天光着屁股满街跑,一个礼拜都吃不上一回肉。要了孩子难道就是让他们跟着你受罪吗?所以我坚决不要孩子,我的主人公方路比我更加坚决。 当然,小说终归是小说,方路的命不好。本来是不要孩子的,别人却硬塞给他两个,还外加一个神经病。本人要是赶上这种事,早窝囊死了,但方路还行,硬挺过来了,而且演出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至于他们最后是否依然坚持丁克信念,那就得看个人的定力了。 庸人 2005/4/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