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做到了对明代唐诗接受史的系统清理和总结,不仅揭示了接受活动所由发生的历史环境,勾画出其三大段六小段的基本进程,还对各个时期、各家各派的唐诗接受观念与方法加以细致的比较分析,对各种接受形态亦均有具体而翔实的考察,其中含有不少作者独到的发现与思考。书中有关明代唐诗文献学的认真发掘与重点阐说,这类涉及选诗、编集、汇刻、圈点、评注、考释等多样形式的接受活动,原是我国古典诗学传统里的一大宗遗产,关联到许多方面的文化现象和审美情趣。
序/1/陈伯海
第一章 概说/1
第一节 明代唐诗接受的社会文化背景/2
第二节 明代唐诗接受历程/9
第三节 明代宗唐诗学的主流与别派/13
第二章 洪武至永乐:复古思潮中的唐诗接受/18
第一节 浙籍诗人的崇唐倾向/18
第二节 吴中诗人对唐诗的审美取向/28
第三节 闽中诗派与高榛选唐诗/35
第三章 洪熙至成化:理学思潮中的唐诗接受/54
第一节 理学视角下的唐诗价值/54
第二节 从台阁诗人到李东阳/60
第四章 弘治至嘉靖中叶:格调论唐诗学的兴盛与低落/68
第一节 前七子的唐诗接受/68
第二节 七子同调的唐诗观/82
第三节 其他各别派之唐诗观/92
第五章 嘉靖中叶至隆庆:格调论唐诗学的复兴与改良/108
第一节 后七子对格调论唐诗观的弘扬/108
第二节 后七子对前七子的修正与超越/119
第三节 明代唐诗接受的几个争议焦点/134
第六章 万历:性灵论主潮下的唐诗接受/172
第一节 性灵论的崛起与唐诗接受/172
第二节 格调论唐诗学的深化/196
第三节 道学家的唐诗观/229
第七章 天启至崇祯:唐诗接受的多元走向/236
第一节 格调论唐诗学的蜕变/236
第二节 唐诗观由格调走向神韵/258
第三节 经世思潮下的唐诗接受/268
第八章 明代唐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78
第一节 明前期唐诗的重刊、选编与评注/278
第二节 明中期唐诗的重刊、汇刻、选编与评点/284
第三节 明后期唐诗的汇刻、选编与评注/296
参考书目/319
后记/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