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张群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鸿儒//李永铭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張群(1889─1990) ,字岳軍,四川省華陽縣人。年少時考入保定軍官學校,1908年保送赴日留學,進入東京振武學校就讀軍事。當時蔣介石也是其中一人,故得以結識,且引為知己。同年即加入黃郛所組織的革命組織「成城團」。辛亥革命時和蔣介石等人回國參加革命。但其時正值二次革命爆發...,二次革命失敗後,張群流亡日本,繼續在士官學校的學業。後回國參加革命...1924年轉到廣州追隨蔣介石。後成為了總司令部總參議。1927年國民革命軍攻下南京,改任總參謀及軍事委員會委員...

内容推荐

张群为国民党元老之一,是蒋介石的拜把兄弟,留日同学,一生追随蒋介石。因与蒋介石有深厚的渊源,受到特殊的倚重与信任,当年在中枢参与许多重大决策。曾任国民党秘书长多年,并担任过行政院院长、外交部长、上海市市长、湖北省政府主席、四川省政府主席等,为民国政坛的一位风云人物。张群从政期间对于上下左右的同僚,谦和为人,少有疾言厉色之时;遇有同僚相求,凡是己力所能及者,则尽可能以帮助照顾,即使遇到一点委屈,也能忍让,所以数十年来为政无政敌。是国民党内著名的和事老,不倒翁,长寿政客,102岁去世。其人其事,颇具看点。

目录

走出天府

 翩翩少年

 保定叛逆

东瀛留学

 振武精英

 高田磨炼

革命洪流

 归心似箭

 桃园三结义

 讨袁之役

 海外漂泊

幕僚生涯

 长川豫警厅

 幕府领袖

 运筹帷幄

初办外交

 绕不过的田中义一

 济案交涉

新政学系

 所谓“新政学系”

 南北奔波  

 荐举杨永泰

 预问川事  

 主政鄂省

主掌外交

 当外交部长

 强硬外交

 针锋相对7

桑梓辛劳

 终掌川局

 政务作风

政党钢丝

 重庆谈判的主将

 美国的“调停”

 拆散民盟

高处不胜寒

 登台拜相

 四会麦克阿瑟

 临危受命

 阶下囚生活

苦撑孤岛

 筹谋“和约”

 新任秘书长

 再见吧,东京!

 劝驾杨令葬

晚年兴致

 饮酒之乐

 养生之道

 为人处世

 美满姻缘

 家人家风

结语

附:张群年谱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试读章节

政党钢丝

……

        美国的“调停”

但是“双十协定”墨迹未干,蒋介石就部署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还提出要在6个月内击溃共军主力,然后分区“围剿”,以实现“礅令军令统一”。美国政府在国际舆论维护和平及中国国内人民反对内战的压力之下,决定派马歇尔为总统特使来华调停中国国内冲突。

此前,国共双方的谈判继续进行。  l0月20日,张群、王世杰、邵力子同周恩来、王若飞就政治协商会议进行商谈。这是签订《双十协定》后的第一次国共谈判。次日,国共谈判继续进行。经过斗争,中共意见被采纳,确定各方面参加政协代表的人数为:国民党8人,共产党7人,民主同盟6人,青年党5人,无党派9人。周恩来指出:国民党军进犯解放区已达70万人,再前进,必引起内战。停止进兵、重划受降区、恢复交通、解散伪军四者互相关联,必须先解决,办法是承认各边区政府。随后几天均在此问题上争论不休。26日,张群等人提出:

(一)铁路交通必须恢复:

(二)中共军队撤退到铁路线以外;

(三)叶剑英早日来渝出席军事小组会议,商谈中共军队整编及驻地问题。

周恩来指出:在解放区问题未解决、受降区没有重划以前,国民党军进兵,即为进攻。必须停止进兵,才能恢复交通。30日,周恩来再针对对方26日所提三条,提出四点:

(一)为避免内战,恢复交通,立即停止进兵、进攻、进占;停止利用敌伪;在八此前,国共双方的谈判继续进行。

l0月20日,张群、王世杰、邵力子同周恩来、王若飞就政治协商会议进行商谈。这是签订《双十协定》后的第一次国共谈判。次日,国共谈判继续进行。经过斗争,中共意见被采纳,确定各方面参加政协代表的人数为:国民党8人,共产党7人,民主同盟6人,青年党5人,无党派9人。周恩来指出:国民党军进犯解放区已达70万人,再前进,必引起内战。停止进兵、重划受降区、恢复交通、解散伪军四者互相关联,必须先解决,办法是承认各边区政府。随后几天均在此问题上争论不休。26日,张群等人提出:(一)铁路交通必须恢复:(二)中共军队撤退到铁路线以外;(三)叶剑英早日来渝出席军事小组会议,商谈中共军队整编及驻地问题。周恩来指出:在解放区问题未解决、受降区没有重划以前,国民党军进兵,即为进攻。必须停止进兵,才能恢复交通。30日,周恩来再针对对方26日所提三条,提出四点:

(一)为避免内战,恢复交通,立即停止进兵、进攻、进占;停止利用敌伪;在八条铁路线(平绥、同浦、正太、平汉北段、陇海东段、津浦、胶济、北宁西段)上双方 都不驻兵;政府方面如向北平、天津、青岛运兵须经过协商。

(二)军事小组只能在上述问题有原则决定后才可拟定具体办法。 

(三)如不能事先取得协议,中共方面不反对先开政治协商会议,但开会时必须先解决避免内战、恢复交通问题。

(四)周恩来回延安前须向政府问明关于国民大会的意见。  

31日谈判中,国民党方面在答复中共四点主张中避开停止进兵一条,并提出“由路局警察维持铁路秩序”以抵制中共的双方都不驻兵的主张。此后的谈判并无大的进展。

11月25日,周恩来飞返延安。12月16日,周恩来和吴玉章、叶剑英、陆定一、邓颖超飞抵重庆。22日,来华调停中国国内冲突的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也来到重庆。

12月27日,国共谈判在马歇尔参加下恢复。国民党代表为王世杰、张世杰、张群、邵力子,中共代表为周恩来、叶剑英、王若飞。马歇尔首先向双方提出调停案:

(一)一切敌对行动之安排立即停止:

(二)中国内部及东北境内所有军队立即停止调动。但为收复东北主权,政府军向东北之调动不在此限;又为补给、行政及维持治安之需要而且纯属地方部队之调动,亦不在此限:

(三)停止在各交通线的破坏、妨害活动,并完全撤除在陆路交通线上的障碍:

(四)目前,所有部队均留驻原地待命。

周恩来将中共代表团关于无条件全面停止内战的提议交国民党代表转蒋介石。其中提出:

(一)双方下令所属部队暂驻原地停止一切军事冲突:

(二)凡与避免内战有关的一切问题如受降、解除敌军武装、解散伪军、恢复交通及解放区、收复区等,在军事冲突停止后用和平协商方法解决:

(三)为保证实现上述两项,在政协会议指导下,组织全国各界考察团分赴有内战的各地区考察,随时报告事实真相,公诸国人。

31日,王世杰将国民党复文交给中共代表团,文中称:同意停止一切军事冲突,组织军事考察团,对所有同停止军事冲突、恢复铁路交通及受降有关的事项,由国共双方各派代表一人,会同马歇尔商定办法。

马歇尔随后建议国、共、美三方各出一人组成委员会(即军事三人小组),职责为处理有关停战、恢复交通和受降事宜,取一致协议方式,每方都有否决权。一切决议须送国、共最高当局核准后始生效。三人小组可在离冲突地区较近的地方设一机构处理有关的一切具体问题。周恩来表示:中共欢迎外来的友谊,但也希望盟国恪守“不干涉中国内政”的诺言。

1月3日,马歇尔提出,在北平设执行部,执行已取得协议的政策,监视停战,公正地作调查。执行部由国、共、美三人委员会组成,一切行动须根据一致协议。下设四个交通中心、八个小组。并说美国有义务帮助国民党运兵去东北。周恩来回答,东北有特殊性,如何规定尚在存考虑。

当天国共代表会谈,中共代表原则同意国民党政府复文中的主张,希望马上全面停战,尤其是国民党军在热河的进攻应迅速制止。

1月5日,张群、王世杰、邵力子和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谈判,拟定《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协议规定:

(一)“停止国内各地一切军事冲突”。

(二)停战、恢复交通、受降、遣送战俘等“应由政府与中共各派代表一人.会同马歇尔将军从速商定办法,提请政府实施”。

(三)由公正人士组织军事考察团,会同国共双方考察军事状况、交通情形等。

1月7日,张群、周恩来、马歇尔三人举行首次会议,讨论《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的具体内容。

10日,张群与周恩来签署的《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与《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同时公布。命令规定l月13日停战,“所有中国境内军事调动,一律停止”,但东北除外。当天,蒋介石向国民党军下达停战命令。中共中央也发布停战命令称:国共双方停止国内冲突的办法、命令及声明已公布,应“严格遵行”。“中国和平民主新阶段,即将从此开始。”

第二天,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成立,它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厅长郑介民、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美国驻华代办罗伯逊组成,并于13日赴北平工作。按约定,此后所有必要的训令及命令,应由三人一致同意,以国民政府主席名义经军事调处执行部发布之。

18日,国民党政府方面改由张治中、张群(原为林蔚、刘斐)参加军事小组。中共方面因叶剑英已去北平,改由周恩来参加。蒋介石提议以马歇尔为顾问。

政治协商会议经中共和第三方代表的努力,于1月31日闭幕,会议通过《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关于宪章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规定成立联合政府,国府委员名额的半数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规定在6个月内,政府军队整编为90个师,中共军队按5比l的比例整编,然后全国所有军队统一整编为五、六十个师;规定地方自治,这些地方可以保存人民的武装等项。

2月1日,周恩来同蒋介石会面,转达毛泽东关于军党分立、长期合作的意见。并说毛泽东将参加联合政府。蒋介石告诉周恩来,政府仅派张治中一人出席军事三人小组,张群不再参加。

然而,不久后召开的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发表的宣言,推翻了政协会议关于宪法原则的协议,继续坚持独裁原则,而且一字不提国民党将执行整军方案  张群虽然在马歇尔的调停下,同周恩来反复商谈停止双方武装冲突的办法,调处此起彼伏的军事冲突,监督双方执行停战令,表现得颇有诚意,其实他心中有数:“这是做给国际舆论和国内人民看的,因为蒋介石已经在加紧部署对共产党的大规模进攻,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经过周密准备,蒋介石于1946年6月发动全面内战。蒋介石认为,自己手中已经握有430万军队,其中正规部队达248个师(旅),共计200万人,包括一批有美械装备的精锐部队。所以满有把握在3至6个月的时间里,把共产党的主力部队消灭干净。蒋介石和张群不是真心实意进行谈判,总想在会谈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到战场上去攫取。无论他们的算盘怎样盘算,也是人算莫如天算。开头几个月,蒋介石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气势汹汹地在全国全面进攻,一时间的确侵占了一大批城镇。然而好景不长,1947年就完全走下坡路了。张群也于应付,束手无策,企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P123-124

后记

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在其名著《史通》中说:历史学家应该具备i项资格,即史学、史识、史才。这当然是正确的。然而清代章学诚又在《文史通义》中加上一条重要的资格,列于刘知几三项之前,即史德。什么是史德?换言之,史德便是心术。撰写历史的人,必须有大公无私、持正不阿的素养,必须注意自己的感情意气,于善善恶恶之际能够持平。

但是,对于历史人物的生平所言与所为、美德与劣迹,是不是都必须据史实录,秉笔直书,从文学上说增之一分则为“粉饰”、减之一分则为‘厚诬”呢?这个问题不仅关乎对某一部作品之评价,而且又涉及历史文学理论的一个根本点,涉及对历史真实的理解。与其真实相一致,“在历史中求史识”,是一重要原则。这是陈寅恪先生之重要遗训。陈先生之史学著作和论文,无不在真实的基础上,具今昔之感,兴亡之叹,此即当于历史中求其教训也。

这本小书《张群传》,就是希望实事求是,持正不阿。欢迎历史学家及广大读者严格要求,指出不实之处,检验撰写者之心术。当然,由于各方面的条件所限,史料不够丰富、全面,有些问题一时搞不清楚,宁可付之阙如,而不宜牵就耳,这即是撰写者之初衷也。

特别感谢湖北人民出版社慨然同意出版这本小书。该社副总编李尔钢先生、编辑室主任陈晓东先生在成书与编辑出版中提出了很多极中肯的意见,为本书增色颇多。为了使本书更加完满,湖北人民出版社约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永铭参与本书的写作。李教授放下手头课题,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重新调整本书结构,增删内容,并选择合适的历史图片配人书中,使全书内容增加一倍。

特别鸣谢:上海复旦大学老教授陈光磊先生及其台湾友人的多方帮助与指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秦玉琴主席、孙同川副主席、杨海清副主席,以及席小燕、杨文等先生;绵阳市杨国东先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范小方教授、武汉大学姚桂荣博士,等等。

倘若缺乏这些正人君子之无私支持、谆谆教诲、热情襄赞,这本小书是不可能与读者见面的。

             杨鸿儒

        2005年于成都府南河太升桥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0: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