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建筑师的诗文集,收录了62位新老建筑师的作品269篇,全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汇集了已故建筑界大师的传世佳作,读后沉思,有穿越岁月风尘、携着沉甸甸质感扑面而来的感觉。还辑入了部分风华正茂、奋力耕耘在建筑创作第一线的中青年骨干和建筑界新秀的作品。这使本书从内容到形式都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文采修养与创作成果。书中有记游、有忆旧;有自况、有感时;有晓风残月的温婉,更不乏激荡壮怀的雄放;于平易中见气势,于细微处感受精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意匠集(中国建筑师诗文选) |
分类 | |
作者 | 徐尚志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建筑师的诗文集,收录了62位新老建筑师的作品269篇,全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汇集了已故建筑界大师的传世佳作,读后沉思,有穿越岁月风尘、携着沉甸甸质感扑面而来的感觉。还辑入了部分风华正茂、奋力耕耘在建筑创作第一线的中青年骨干和建筑界新秀的作品。这使本书从内容到形式都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文采修养与创作成果。书中有记游、有忆旧;有自况、有感时;有晓风残月的温婉,更不乏激荡壮怀的雄放;于平易中见气势,于细微处感受精神…… 内容推荐 我国当代建筑师中许多人对人文文化有深厚的造诣和独到的理解,本书收集了他们的诗文共269篇。全书既有传统格律诗词,也有新体诗文篇章,既汇集了已故建筑大师的传世佳作,亦不乏学养深厚的老建筑家的旧章新构,并辑入了部分建筑界中青年骨干和新秀的作品。诗文多以咏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风景园林为题材,以建筑创作、自然风光、环境保护、学术活动为主题。展现了建筑师们的内心世界和创作热情,全面反映了他们的文采修养与创作成果。 目录 徐尚志 ·序言 童寯l ·唐璞先生手书童寯教授遗作 梁思成2 ·叶如棠手书莱思成先生遗作 杨廷宝3 ·朱畅中先生手书杨廷絮教授遗作 罗哲文4 ·罗哲文手书自己旧作《别李庄》 金石声5 ·初夏江南 ·雨夜 张玉泉6 ·黄山记游二首 ·中国建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召开 ·中国建筑学会第四届理事会有惑 ·贺“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 北京召开” ·祭“粱思或先生百岁冥诞” 费麟8 ·悼仑 ·思念 任震英9 ·长安二首 ·咏兰州滨河凤緻路 ·伴伍老修权重游五泰山公园 ·曲城行 李继华ll ·长沙 ·敦煌 ·九寨沟记游 ·乌鲁木齐 ·嘉峪关 ·和朱畅中教授“题芭蕉园” ·名山游 陈明绍13 ·戊辰秋日有感 ·草堂环境惑怀 莫伯治14 ·雅典卫城 ·游开罗金字塔 ·随游广州除夕苑市 ·南越王墓博物馆设计创意诗 ·红线女艺术中心建筑设计创意诗 ·广州地铁控制中心建筑设计创意诗 方运承16 ·大明湖历下亭诗会二首 马识逡17 ·秋日游日内瓦湖 ·庐山即景 ·游九寨沟 ·游长宁竹海万岭菁 ·秋游嘉州登东坡楼远望 ·重过剑门 ·游窦围山 ·桂林阳朔漓江游 ·武昌黄鹤楼重建 徐尚志20 ·为《建筑史话》作序 ·访内蒙达维草原 ·九寨行 ·拉萨行 ·承德 ·甘孜道上 ·造园设计构思偶得 ·小园 ·耒名湖畔 ·咏长海 ·天涯海角 ·滇池西望 ·访聂耳公园赠顾奇伟君 ·惠州面湖二首 ·贺重庆建工学院三十周年校庆 ·戈壁行 ·西双版纳 ·咏黄龙 ·咏竹海 ·大亚湾规划研讨佘——兼赠淘松龄教授 郑孝燮26 ·新安江 ·访五台山佛光寺 ·武夷山一一保护山林、文物、建筑风格 ·纪念避暑山庄建庄二百八十周年 ·赠戴念慈兄 ·皖南民居二首 ·爱我长城 ·出席日夺条良国际学术会议 ·曲阜阙里宾舍 ·贺历史文化名城盛会 ·纪念粱思或先生诞辰,、十五周年及清华大学建筑系创立四十周年 ·蓬莱闰及水城 ·或都考古新发统一——商代古建遗迹 ·建筑历史学术耳会有惑 ·闽南传统民居 ·迎周仪先兄返国,又别 ·峨山盛会兼谢成都徐尚志兄 王文克31 ·承德 ·大连酷暑有惑 朱宏隆32 ·薛涛井 ·游峨眉山 ·梅茶吟 ·勐苑 汪子珍33 ·故园 陈从周34 ·绍兴沈园前春波桥 ·莫伯治来访 ·纽约赠贝聿铭 ·北京赠贝聿铭五首 ·金华闲吟二首 ·天台山石粱 ·答童寓教授二首 ·“书带集”赠陈直生师丈桂 ·应杭州园林局邀游西湖二首 ·庐山赠汪之力二首 汪国瑜38 ·新都桂湖感怀 ·黄山即景 ·过三峡感发得句三首 ·绍兴 ·粱思成先生诞辰八十五周耳纪念 ·忠县石宝寨览胜 袁镜身40 ·悬空寺 ·登山海关城楼 ·咏深圳南海酒店落成 赵长庚41 ·宜宾即兴——和黄天其君“楚道即事” ·武夷山风景区规划评议会 ·华山松 ·黄龙湖、九寨沟 ·黄龙九寨游 ·咏黄龙九寨 沈福煦43 ·黄山三首 朱畅中44 ·题红梅图 ·题芭蕉固 何郝炬45 ·玉垒山居 ·大宁河 ·啦调歌头南坪——一九寨沟 ·望海潮为《四川建筑报》作 ·鹧鸪天赤城湖上 ·水调歌头镜泊山庄 ·破阵子国山 ·浪淘沙团湖 ·满江红开封龙亭怀古 ·生查子为《四川建筑》作 ·水调歌头津门 ·满庭芳登玉蟾山 ·祝英台近冰峰 ·满江红为四川建筑业作 ·桂枝香邛海 罗哲文50 ·嘉峪关 ·居庸四咏四首 ·宜宾印事四首 ·南夫门 ·无字碑 ·鉴真堂 ·个园 ·山海关 ·黄果树瀑布奇观 ·望江南姑苏小唱八首 ·括安十颂 陈谋德60 ·贵州喜雨 高介华61 ·天仙子重阳有感 戴复东62 ·桂林杂咏三首 ·南乡子回南工建筑系有感 ·满江红上海晨郊 ·菩萨蛮黄山 ·菩萨蛮祝建筑双元老 ·赞湘西武陵源 萧林65 ·东非行七首 庄皓66 ·参观义乌民居 刘宝仲67 ·乾陵 陆震纬68 ·山城雾渡 钟华楠69 ·“乐富中心”建成 ·除夕酒后 毛朝屏70 ·登布达拉宫 刘管平71 ·岭南庭园 黄天其72 ·楚道即事 ·清凉山访扫叶楼 ·谒李白纪念馆 ·豳谷惑题 ·初游颐和园 黄光宇74 ·乐山 庄裕光75 ·巴蜀奇观四首 ·福宝行四首 郭景林77 ·沁园春南下赴贵昆铁路建设途中 杜高杰78 ·游阮公墩 ·游大宁河 ·赏萄雅集邦事 ·游避暑山庄 罗运湖80 ·游故宫 ·游天坛 蔡镇钰81 ·故乡 李大夏83 ·过古城釜高四望得句 单德启84 ·云谷山庄 ·黄山温辜抒怀 和汪国瑜教授 ·“黄山即景” ·漫步云谷山庄连廊 何玉如85 ·何玉如先生手书吴亭莉女士诗 二首 吴亭莉86 ·秋游张家界天子山 ·九寨沟之行 ——建五班入学四十耳纪念聚会 ·游秦姬陵 ·印度之竹有感 ·琵琶亭三首 ·庐山别墅二首 ·人民大会堂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东方广场 三首 ·国家大剧院 ·中国银行总行三首 ·妇联点厦 ·恒基中心二首 ·交通部大镂二首 ·国际饭店二首 ·光华长安大厦三首 ·长富宫中心 ·国际大厦二首 ·国际贸易中心 ·北京饭店 ·清华史学图书馆新馆三首 ·国际金融大厦 ·远洋大厦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中旅大厦 ·金融街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史镂 ·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镂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长城饭店 ·钓鱼台国宾馆 ·香山饭店 ·北京面客站 ·炎黄艺术馆 ·赞黄山迎客枳 ·清华艺友游威尼斯 ·马尔代久一日 ·众志或城抗“非典” ·越南风情 ·观小企鹅归巢 ·参观三峡工地 ·游三峡 杜全璧91 ·登黄鹤楼述怀 ·迎鹤归 高寿荃92 ·上屋顶花园有惑(外二首) ·应约为建筑家《郑文藏木化石雕刻艺术集》出版而作 ·盖生态建筑惠怀 ·退休戏说 应朝94 ·建德有些怎么了 韩江陵95 ·黄鹤楼 ·滕王阁 ·岳阳搂 ·紫禁城 ·颐和园 ·天坛二首 ·景山 ·圆明园二首 ·天安门二首 ·浔阳镂 ·首都图书馆新馆 ·建威大厦 ·SOHO现代城 曾昭奋l13 ·端州贞一别墅五首 顾孟潮115 ·建筑的海洋 孙卫煊117 ·探幽小龙潭 ·长江航途有感 ·咏成都风貌 ·游长宁竹海仙寓寺 ·忆秦娥九寨沟纪游 ·水调歌头重阳日天台山纪游 韩光煦 119 ·西江四则 刘亮辉120 ·自贡未爷庙修茸有感 ·登锦屏山眺阆中古城 ·剑门道上 ·忆江南凹首 李先逵122 ·忠县石宝寨 ·威尼新圣马可广场 ·巴黎埃菲尔铁塔 ·古罗马科色姆斗兽场 ·都江堰抒怀 ·平武报恩寺 ·初游避暑山庄 ·佛罗伦萨 ·雅典帕提农神庙 ·蜀南竹海观胜 ——和徐老尚志“咏竹海” 吴硕贤126 ·纪念粱思成先生诞辰八十五周耳 ·游福州鼓山, ·应县木塔 ·蓟县独乐寺 ·寄畅园 ·干岛湖 ·洛杉矶水晶教堂 ·长相思日月潭涵碧镂 马国馨129 ·南京总统府怀古 ·又访井司 ·拉斯维加斯 ·赠潘祖尧先生 ·台湾纪行 ·新疆咏 赵辰132 ·江油李白纪念馆 刘肪磊133 ·建筑之一 ·建筑之二 ·建筑之三 ·建筑之四 ·建筑之五 ·建筑之六 洪铁成137 ·一叶兰 ——为《韦恳九诗文楹联集》序 金磊 140 ·编后记 试读章节 金石声,原名金经昌,江西婺源人,1910年生。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留居德国。归国后曾参加上海市都市计划总图设计。新中国成立后,任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常以金石声笔名发表诗文及摄影作品。初夏江南 金石声窗外白云低,逐轮随我行。闲童兼远树,俱是画中情。雨夜 金石声深巷千条雨,残灯万段丝。湿墙多画意,幽人睡独迟。P5 序言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它不仅影响到人类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家园、观念与情感的载体,从而成为人类艺术长廊中的一座无言的丰碑。至于建筑师的归属,匠人乎?艺术家乎?工程技术人员?精神创造者?抑或是某种兼而有之的身份?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然而无论如何定论,建筑与文学的不解之缘都是不争的事实。 文思因建筑而成章,建筑因文章而名世。古往今来,不胜枚举。历来文人寻幽揽胜、登临凭吊、受建筑形象意境的感染,引发出多少神思妙笔,或勾画点染、精描细绘,或触景生情、抒洒襟怀,皆能意象玲珑,斐然成篇。其中不乏洋洋洒洒的大块文章,亦有短小精练的诗词小品,莫不千古传诵,动人心弦。滕王阁层台耸翠的建筑佳构,引发出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唱,王羲之的一篇《兰亭集序》,则让一座小小兰亭扬名千古。有的建筑作品虽已时过境迁荡然无存,或历经改建面目全非,却能随文章流传百代,激起后人的无尽遐想。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左思的《三都赋》,王禹俑的《黄岗竹楼记》等所记即是。而另一些经历代优秀文学作品传扬的建筑名胜虽历经劫难、沦为废墟,仍能一再获得重建,成为胜迹,迎来游人如织。如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鹳雀楼、雷锋塔之类皆然。这些都足以说明,建筑是能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综合需求的一门独特艺术,它与同属艺术范畴的文学之间的亲缘关系自是毋庸置疑。自然,建筑师对文学的情有独钟也就在情理之中。 我国当代建筑师中,许多人对人文文化有深厚的造诣和独到的理解。不过,建筑师出版画册由来已久,出版以文学创作为主旨的诗文专辑却不多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筑界曾先后组织召开了多次“建筑与文化”、“建筑与文学”学术研讨会。建筑师们各抒己见,各展才华,气氛十分热烈。代表们写出了各种形式的论文、杂文、诗篇等,编辑成册,以贻读者。15年前,由戴念慈等人发起,本人具体负责操作,编纂了中国建筑家诗词选——《意匠集》,书中收集了建筑界同行47人的诗歌作品共243首,均为古体格律诗词。此集首开建筑界出版诗词专集的先例,所收作品包括前辈建筑大师梁思成、杨廷宝、童高先生的遗作和不少建筑名家的咏唱。其中不少作品情挚意切,意境深远,形式严整,展示了中国建筑家的别样才华,出版后受到建筑师们的注意。此后建筑家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建筑诗文创作成果,互相唱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广泛共鸣。近年来同道中人曾多次提议,希望续编新集,以便纳入更多佳作,供同好们鉴赏交流。今经《建筑创作》杂志社金磊主编等的不懈努力,多方收集,编纂完成《意匠集——中国建筑师诗文选》一卷,其中收录了62位新老建筑师的作品269篇,并将原《意匠集》中的内容全部纳入。全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既有传统格律诗词,也有新体诗文篇章,既汇集了已故建筑界大师的传世佳作,亦不乏黛叶苍枝、学养深厚的老建筑家奉献的旧章新构,尤其可喜的是还辑入了部分风华正茂、奋力耕耘在建筑创作第一线的中青年骨干和建筑界新秀的作品。这使本书从内容到形式都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文采修养与创作成果。 集中入选诗文,多以咏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风景园林为题材,以建筑创作、自然风光、环境保护、学术活动为主题,亦有少数作品涉及海外名胜和建筑环境。大都意象鲜明,感情真切质朴,格调高雅,足以展现建筑师们的内心世界和创作热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不难看出,《建筑创作》杂志社等同仁为作品的遴选与锤炼做了大量工作,使本书得以成功出版,实堪庆贺! 值此中华建筑事业兴旺发达,建筑师职业体制上正与国际接轨的大好局面下,我深切地祝愿本书的出版能够引起读者更多的共鸣,对发扬中华文化精髓,提高广大建筑师的艺术修养与思想境界有所助益。进而为繁荣建筑创作,激励建筑师们创造出更多、更好、更能体现中华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添砖加瓦。 后记 2002年5月筹备第二届全国建筑与文学研讨会时,马国馨院士就讲到十多年前徐尚志大师曾主编过一本《意匠集》,说罢便从书架上取下那本虽精美但已泛黄了的小册子。2004年3月赴成都考察,在中国西南院徐行中主任(徐尚志女儿)陪同下,在徐家见到了徐尚志大师,一进客厅吸引住眼球的不是华丽的室内陈设,而是四壁挂满的诗词书法,可以立即让人置身于诗词的海洋。我知道,作为中国第一批建筑设计大9币,徐尚志在很多领域里都有高深造诣,尤其是诗文与书法在建筑师中是极为出众的。 这是一本建筑师的诗文集,它展现了建筑师们的“另一面”,从中不仅能感受到文字的优美,更可领略到他们作为建筑创作者的情怀。本文集作者中老一辈建筑师居多,读后沉思。有穿越岁月风尘、携着沉甸甸质感扑面而来的感觉,建筑智者的足迹在嶙峋的路石上,迤逦成建筑生命之旅永恒的风景。我们总在讲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找寻可贵的“建筑师文化”,而本诗文集正是一个斑斓多彩的建筑师的诗歌天地,书中有记游、有忆旧;有自况、有感时;有晓风残月的温婉,更不乏激荡壮怀的雄放;于平易中见气势,于细微处感受精神…… 有人讲,“诗意”是栖居以后的诗意,而我从这本诗文集中领悟的则是,只要有一方天地,建筑师就会诗意般地栖居。因此,寻找生存的诗意,让诗歌伴随建筑师的创作之路,成为建筑师理智与智慧的创作之本。诗歌不但韵律优美,语言凝练,词汇精美,更表达出一种思想、情感升华的意境。现如今,科学与人文的主题越唱越响,这其中不仅有现实关怀与人性思辨,更反映出更多科学的文化需求。我大胆地“畅想”,在建筑广义学科与广义建筑发展中,如果哲学是发展之纲,那么对建筑本性的探求、对建筑创作的文化认知不可缺少人文的要素,其中诗歌尤其是建筑师的诗文会令人们产生深刻洞见。从科学与人文的视角看,有人把当今的文化分为传统的人文文化和新兴的科学文化,用此观点去审视便会发现,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那种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文化巨人现已不多见,受到高深教育的人往往局限于精通一种文化。有研究表明,今天,中国高校人文精神大面积“垮坝”,尤其是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精神严重缺乏。那么,为什么高校的人文精神缺失呢?我的不成熟的见解是:①人文精神的形成难在“体道”即难在践履;②人文教育不可简单地知识传授,它应是生命的对话,是心灵的流露;③现在高校亟待树立大文化观,不可再将人文类课程“赶出”课堂,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与挖掘。以此为基点,要宣传“科学追求认知,艺术捕捉感受”的思想,只有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并体现在一个人的“脑库”中,他才会不断地在建筑创作及学术生涯中闪现出人生多面体中最光彩的“面”。 敬读建筑师们的诗文,我以为其中不仅有令人思路大开的创新意识,更闪烁着科学辩证的光芒,慢读细品会使你渐入佳境。如果从批评的视角看,不少作品也是带瑕的璞玉,不少建筑大家正是对城市、对景观、对建筑有真爱的“批评家”。据悉,2005年10月下旬将召开“首届中国诗词大会”,它意味着已消失一段时间的诗歌又在给人类文化带来繁荣,我坚信本诗文集的出版必将使科技界、工程界、教育界重新建立起对建筑师人文品质的新认识。此刻我想到《建筑创作》杂志社于2003年、2005年先后承编由叶如棠、马国馨主编的清华大学建筑系建五班(1959~1965年)诗文与书画集《班门弄斧集》和《班门弄斧续集》,对这集子的评介建筑业内外一切赞扬声,道是两院院士吴良镛用“云天一啸,丘壑风流”的诗句对这评价声做了高度概括。诗歌的魅力与强劲就在于它是用最不可琢磨和最丰富无比的心直接来调动同样心的艺术。 编就本诗文集,若仅考虑深深的敬佩我已不敢再写字,更不该做编后记;但作为建筑传媒人,正是通过编诗读诗,我才从中汲取到力量。正如同我们已开办了《建筑师茶座》一样,我以为也该为中国建筑师的“诗圣”们开一个“诗社”。因为在当今的中国诗文集中,不再仅仅是牵马换酒的李白、茅屋被风吹破的杜甫,更有不断走出希望的一代!代建筑文人。现时代虽是知识更新与爆炸的时代,可更迭中惟一不可取代的是文化的流向。愿本诗文集的出版带给另一种科技界、建筑界一个复兴科技人文的新风气。如若这般,作为编者我们将获得最大的心灵感动。 2005年9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