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欧旅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高新民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以极敏锐的洞察力和极丰富的想象力,用朴实的语言忠实地记录了他的欧洲之行。他善于捕捉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和总结归纳,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深入浅出地把西欧之行的所见所闻编成一个个有趣而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读者在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中。一定会感到很愉快,也一定会获得丰富的知识。

内容推荐

这本游记是作者从英国。德国、意大利、梵蒂冈、法国、西班牙旅行归来后所写的散记,这里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风情,有留学生生活;这里有景点介绍、风土人情、所感所悟。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忠实地记录了这一切,这是本有特色的书,特就特在它是由一名普通医生所写的。

目录

序二

第一篇

剑桥掠影 

在伦敦看戏

考芬花园

伦敦的黑人

唐宁街10号

格林威治

温莎堡

诺丁山

海德公园

家庭旅社的女主人

湖区

反战示威者

红蕾

英国国家画廊

朴贞慧

圣-詹姆斯公园喂鸟的老人

大英图书馆

李兵一

大英博物馆

地铁-卖艺者·流浪汉

伏蓝史迪之屋

大卫·林肯斯

晓鹤

晓鹤讲的故事

巨石阵

巴斯

巴斯中医诊所

我的英国邻居

伦敦华埠

金斯顿大学

白金汉宫换岗

伦敦塔桥伦敦塔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

牛津啊牛津

第二篇

不愉快的入关

在汉堡港吃汉堡包

圣·保利红灯区

汉堡怪物

柏林博物馆岛

柏林人的热情

亚历山大广场

柏林中餐馆

漫步菩提树下

柏林墙

剪刀·锤子·布

失落的波茨坦

画册上的无忧宫

法兰克福“女巫”

将军的孙女

美茵河畔的孩子

法兰克福跳蚤市场

第三篇

古罗马市场

景园饭店

罗马皮匠 

罗马街道

古罗马斗兽场

夜泊威尼斯

爱开玩笑的威尼斯老太太

圣马可广场

威尼斯的玻璃制品

袖珍之国梵蒂冈

梵蒂冈的邮品

米兰主教座堂

达文西与《最后的晚餐》

第四篇

维珍航空

爱尔兰雷恩航空

到英国驻华使馆办签证

在德国驻上海领事馆办签证

在伦敦过圣诞节

沙鸣布莱顿

格拉斯哥

风雨爱丁堡

在伦敦参加学位授予仪式

埃玛

约翰·福斯特教授

第五篇

在香榭丽舍大街用餐

卢浮宫

凡尔赛宫

巴黎,您早 

第戎的芥末与葡萄酒

罗纳河畔里昂市

发明之乡里昂

里昂厕所历险记

马赛的飞行集会

马赛鱼市

伊福岛

影城戛纳

火热的巴塞罗那

圣家赎罪堂

兰布朗大街

奥运会场馆

后记

试读章节

英国天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名扬天下。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是伦敦的全盛期,莎士比亚成功地捕捉了当时的气氛作为创作的灵感。他一生写过37个剧本,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有《罗密欧与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从莎士比亚以来伦敦的剧院在世界非常有名,茱莉巷、夏天兹贝里街、史崔德街等处是剧院的聚集地,时常演出各类戏剧。据介绍,每一个剧场通常只演一出戏,天天如此,布景豪华,演技精湛,观众常年不断。听说有一个剧场一直演雨果的《悲惨世界》,以致30余年不衰。我们曾去参观了英国皇家歌剧院的外景,门票昂贵且不说,而且观众人场男士必须西服领结,女士必须穿晚礼服,否则谢绝入场。对于这一切我们只有望而却步了。

我们看到不少排队购戏票的井然有序的队伍,才知道伦敦看戏购票还颇不容易,网上购票一般很贵,而排队购买每日多余的门票几乎是原票价的一半。我们排队购买了一家档次相对比较低的剧场,票价较低,演出的是音乐剧《芝加哥》,虽然我的英语程度差,但好奇心,还是驱使我去品尝一下这个洋剧种。

这个剧场的观众席是分楼上楼下两层,当大幕没有拉开之前,你感到舞台和中国的一般剧场没有什么两样。这天整个观众席几乎是满满的,一打听,《芝加哥》在这个剧场里每天都演,几乎场场爆满,而且已演了7年之久。观众不仅仅有英国人,也有外国人。世界各地都有源源不断的观众来这儿看戏。

开演的铃声响了,大幕徐徐地拉起,我才发现整个舞台分成两大部分,正中约占整个舞台面积一半以上是一个巨大的斜面,整个乐队就居中在这个巨大的斜面上,有大提琴、小提琴、架子鼓和萨克斯管等等,整个乐队19个人,全部面对观众演奏。演员主要表演区域在乐队以外的舞台上,有时也进出这个巨大的斜面。乐队的演奏员有时也参与剧情的表现,一般是在剧情的高潮时。

《芝加哥》剧情大意是:维尔玛是一个歌舞演员,本来名气不是很大。当她发现自己的妹妹和花心的丈夫睡在同一张床上之后,一怒之下射杀了2人。这之后,伴随媒体的争相报道,她虽然关在监狱里,背着谋杀的官司,但是芝加哥最能颠倒黑白的律师比利在后面为她宣传造势,她不仅没有什么担心的,反而未来的事业前景一直看好。此时,另外一件谋杀案碰巧发生了:一心梦想成为歌舞演员却被男友欺骗的罗克茜也一气之下射杀了男友,被关进监狱。律师比利发现罗克茜的案件更能吸引公众的目光,就准备推迟维尔玛的案件,想借助罗克茜一案赢得更大的名声。罗克茜凭借着自己楚楚可怜的外表,果然赢得了公众瞩目。同时,她的名气正在一天天超过维尔玛。嫉妒的维尔玛与期待成名的罗克茜之间,面临着一场名气大战。

在整个演出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演员的激情、乐队的激情,激情的音乐、激情的舞蹈、激情的独白。演员的表情,演员的舞蹈肢体语言,独白、对白时的语气、语调,简洁而明快的道具布景,即使是我这英语水平很差的观众在没有翻译、没有中文字幕的情况下,也大致能看懂六七分。女罪犯、律师、狱卒,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性格鲜明,表演恰到好处,剧中载歌载舞的表演可以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一个剧目能每天不断地表演而观众不断。平心而论,如果让我再看一次我还是愿意的,不过票价太贵,就是音乐剧,而且是折扣的余票也要29英镑l张,折合人民币真不是一个小数目。

剧中有一次休息时间。我走出演出厅,休息室里有剧情介绍,1本5英镑,当然是英文的,我无法读懂,本想买一本做个纪念,但还是舍不得5镑钱。休息室里有可乐等饮料和点心供应,是要付费的,因为没有这种习惯,也就没有消费了。休息厅里有每个演员的剧照,因为我们是坐在楼上离舞台较远,即使戴着眼镜,也不能看清演员,这些剧照弥补了我的这一缺憾。

最后在载歌载舞声中,在乐队和演员们共同的激情表演下,《芝加哥》音乐剧结束了,我一数参演的演员恰好与乐队人数一样19人,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接触音乐剧这个剧种,而且是在伦敦,在这个诞生过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英国。戏剧它能感动人,关键是浓缩故事的情节,用舞台的空间,把时空的概况用精华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短短的2~3个小时内表现出来,并让人可信,并能感动人、启发人、教育人。揭露社会的丑恶,彰显人性的伟大,扬善弃恶,这正是舞台表现的魅力。

我在乘英国维珍航空公司飞机返回上海时,偶然打开航空椅前的电视屏,播放的也恰是电影《芝加哥》,不过有中文字幕,电影中演员的造型、化妆,竟然和在伦敦看的音乐剧一样。芝加哥是美国的犯罪之都,而犯罪是剧中最有戏剧性的剧情。《芝加哥》中几乎没有好人,表面上是在尽力美化犯罪嫌疑人,而实质上是把犀利的矛头对准了各个方面,尤其是司法制度和大众媒体。在歌舞、音乐、现实生活相互交织的音乐剧中,让人体味到这一深刻的主题。P9-11

序言

我是高新民先生的朋友,高先生屡次邀我为他的大作《西欧旅痕》作序。文学是我的弱项,真有几分怯意,但盛情难却,只好冒昧尝试。为此,认真拜读了《西欧旅痕》。

读完全文,感慨颇深,受益匪浅。高先生有极敏锐的洞察力和极丰富的想象力。他善于捕捉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和总结归纳。为了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旅游果实,他不辞劳苦、不厌其烦地查阅大量历史资料,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深入浅出地把西欧之行的所见所闻编成一个个有趣而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读者在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中。一定会感到很愉快,也一定会获得丰富的知识。换句话说,《西欧旅痕》值得一读。

1988~1998年,我有幸3次到设在维也纳的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任职,前后近8年。这期间曾利用假期去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瑞士等10个国家旅游。每到一处,均是欣赏美景、赞叹古建筑和古迹的雄伟壮丽、摄影留念,仅此而已。《西欧旅痕》中描绘的许多事,我似曾见过或曾有所闻,但与辛勤完成此作的高先生相比,深感惭愧。

值得一提的是,高先生是位医德高尚、医术精良的著名眼科医生。他每年要为600多位患者做手术,每天要为10个以上,有时多达30个的病人看病。《西欧旅痕》是他在百忙之中,大多利用晚问休息时间,夜以继日地完成的。我作为读者,也许是第一个读者,借此机会对高新民先生深表敬意和感谢。

于鑫坤

2005年7月2日于北京

(作者系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核化学专家)

后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里说出了做学问的“知与行”和“行与知”的关系。读万卷书难,行万里路也难,如果既能读万卷书,也能行万里路,就更难。这是古人说的感受,而在交通和科技发达的现代读万卷书难一些,行万里路就不是很难了。

由于女儿在英国留学,我也就有了去英国看望女儿的机会,也就有了欧洲之行。我去的那会儿由于欧洲旅游市场尚未向中国百姓开放,所以颇费周折。由于女儿的努力,我有了两次欧洲之行,一次是英国、德国、意大利、梵蒂冈之行,一次是英国、法国、西班牙之旅。如今出国旅游已不是太难的事情,出国旅游方式也随着经济条件因人而异,有很多的青年学生,身背背包,昼行夜宿在马路边招手搭“顺风便车”。这种旅游方式花钱少,可细细体味,身体和意志也得到磨炼,但没有一定的体力和毅力是很难实现的。实际上我们早已过了这个年龄,这“背包客”是当不上了。再一种就是随旅行团旅游,这适合语言不通的游客,这种方式虽方便,但不自由,很难尽兴。我有一位朋友随团从欧洲旅游回来,说了一段开玩笑的顺口溜“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你要问我,什么都不知道。”说得也有几分伤心。还有一种旅游方式,开着自家的房车,带着一家老小,这车上有吃有喝也有住,真得惬意的很。但我们这种刚解决温饱才进入小康的中国人,一下子是难以达到这种水准的,更何况驾着私家飞机,私家游艇的富豪们的旅游,也只能听听看看,不可能实行。也许将来有一天,中国人也可以达到这一水准。但正和西方一样,也只是少数人才能做到。我们旅游实际上第一次花的是国内挣的一点辛苦钱,而这次全是女儿在伦敦打工所积攒的钱,这种钱用起来就感到实在有点舍不得。好在女儿既当策划,又当翻译,还当导游,用最少的钱,让我们完成了两次欧洲之旅。

我有个喜欢动动笔的毛病,将两次旅游中的见闻、感想、景点情况记了下来,女儿知道我想写点什么,又从电脑中收集了一些相关材料供我参考,让我能早点完成这个心愿。当拿起笔开始写作的时候,我突然感到欧洲各城市景点介绍颇多,写出来可能会雷同,这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但细一想“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角度不一样,这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岳阳楼记》中有两段因气象条件不同而感觉不同的描写,游人的心情不同所看到的风景也是有差异的。画家黄宾虹九上黄山、刘海粟十上黄山,他们每次的写生也是不一样的。于是自己鼓起了勇气,将这两次的欧洲之行记录了下来。由于在英国的时间长,所以有关于英国的篇幅多一些。经过了一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本书。我想拿自己旅行的果实与大家分享。有人说人生苦旅,旅行也像人生,有苦也有乐。但“毕竟人间欢乐多”,我想把自己的快乐分给大家,与众同乐。旅行是增长知识的一种方式,我想把欧洲旅行所得到的知识也带给大家一起品味。

书成之后用什么名字好呢?我请教了我的老师余百川先生,他为我写了好几个书名让我选用,结果我选上了《西欧旅痕》这个书名。这个名字既不是“随笔”,也不是“漫记”,应该说取得很好,这是应该一谢的。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核化学专家于鑫坤先生,上海文汇新民报业集团负责人、著名新闻工作者张韧女士,不辞所请,居然为拙作作序,令人感激。本人并非科班,也无深厚功底,竞也冒昧地写了一本《西欧旅痕》,意在学习,意在记录一下人生中的一段经历,实在有一点班门弄斧,自不量力。但能自暴浅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任人批评,提高自己,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谢谢大家。

高新民

2005年5月18日于黄山市黎阳寓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