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四书”这一概念,出现于明末清初。时山东琅琊人王相,将东汉班昭的《女诫》、明成祖徐皇后的《内训》、唐宋若昭的《女论语》及王相之母刘氏的《女范捷录》,汇编为一书,并加以笺注,题为《闺阁女四书集注》。后此书传至日本,日人又剔除《女范捷录》,代以唐郑氏《女孝经》,形成了新的“女四书”组合。此次整理《女四书》,即将上述五种作品一并收入。
《女诫》七章,是班昭以母亲身份传递给诸女的人生经验。此书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女子撰写女教书的先河,在女教书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训》二十篇,为明代宫廷女教必读书之一,不仅为宗亲藩王用以教育子嗣,也受到文武臣僚的认可和称赞,是明代十分重要的女教读本。
《女论语》十二章,目前传世的为四字韵文,以平实易懂的文字讲述妇女为人处世的道理。
《女范捷录》十一篇,叙述历史上知名妇女的事迹,勉励女子学习前贤。
《女孝经》十八章,是郑氏为教育被册为永王妃的侄女所作。该书仿照《孝经》,采用问答体,其中八篇篇名与《孝经》相同,其他诸篇篇名或与《孝经》相对,或以妇德、妇职的特点为依据,对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尽孝加以阐释。
“女四书”问世后,对明清至近代的女子影响深远。作为其时众多女子开蒙教育的首选,“女四书”丰富的知识构成,起到了提高当时女子文化水平的作用。本书对于今人了解明清时期的妇女教育,探究中国传统的两性道德,深化认识古代女子的家庭观、社会观及对同性的看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