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普慧(张弘)十几年来陆陆续续撰写的一些序、跋、记、评和学术散论,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是作者著述的序、跋、记;中编是作者给自己博士生和学界好友出版的著作写的序;下编是撰写的学术短文,大部分均已发表,内容不一,形式有异(论、考、注、致辞等)。这些小文结集成册出版,一是让分散的小短文便于收集;二是这些小短文在内容上浸透了一些窳劣之见,或可为后辈学人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作者简介 普慧,本名张弘,陕西榆林人。现任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佛教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宋前宗教思想史等,著有《南朝佛教与文学》等论著多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等刊发表论文百馀篇。 目录 上編 壹 《白居易與佛禪》後記 貳 《南朝佛教與文學》前言 叁 《南朝佛教與文學》後記 肆 《南朝佛教與文學》(增訂本)後記 伍 《中古佛教文學研究》自序 陸 《中古佛教文學研究》跋 柒 《滄浪詩話評注》序 捌 《歷代書法名家書<心經>》序 玖 《佛教:從印度到中國——對知識、信仰、實踐、審美的孜察》前言 壹拾 《佛教:從印度到中國——對知識、信仰、實踐、審美的孜察》後記 壹拾壹 《中國宗教思想史研究(漢唐)》自序 壹拾貳 《中國宗教思想史(漢唐)》後記 壹拾叁 《長安都市文化與朝鮮、日本》後記 壹拾肆 《西北大學中文學科110年論文集萃》後記 壹拾伍 《大學語文》序 壹拾陸 儒釋道(筆談)·主持人語 壹拾柒 中國俗文化研究(筆談)·主持人語 中编 壹 《佛教文學十六講》序 貳 《敘事與接受——漢譯佛典文學的現代詮釋》序 叁 《地獄觀念與中古文學》序 肆 《張衡詩文研究》序 伍 《河東裴氏家族文學研究》序 陸 《漢代畫像石審美研究》序 柒 《道家哲學與古代文學理論》编後記 捌 《宋金文論與蘇軾接受研究》序 玖 《三教論衡與唐代文學》序 壹拾 《漢譯佛典文體及其影響研究》推薦意見 壹拾壹 論著審查意見 壹拾貳 宏斯“三義” 以興詩學——讀劉懷榮《賦比興與中國詩學研究》 下编 壹 佛教文學芻議 貳 走出神聖的殿堂——唐代詩僧的世俗化 叁 21世紀《文學遗產》發表佛教文學論文之回觀 肆 李綱《王摩詰畫渡水羅漢讚》注 伍 文學經典的形成與傳承 陸 漢語俗文學及其研究的經典化 柒 莊嚴·神聖·慈悲·淨潔——南普陀山佛教大會上的發言 捌 佛教:東亞民眾心靈世界的印證——在“第七屆東亞文獻與文學襄的佛教世界暨東南亞佛教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玖 民族精神與西北民族宗教文化 壹拾 “史”與宗教 壹拾壹 上郡治所小孜 壹拾貳 “中古”小議 壹拾叁 現代大學制度的來源及其建設進程(上) 壹拾肆 釋“普慧” 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