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陪伴在历代皇帝身边的后妃,作为中国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曾经显赫一时。本书汇集了历代皇后的传记,上起始皇帝赢政之母,下至末代皇后婉容;同时也尽量把在历史上有影响的嫔妃乃至皇太后及为和亲而献身的公主的传记囊括其中。举凡后妃的相夫教子、母仪天下、花容月貌、仪态举止、嗜好秉性、争宠倾轧、宫闱弄权、垂帘听政,都有所涉猎。构成了一幅中国封建社会丰富多采的后宫生活的历史画卷。同时选录图片千余幅,包括后妃肖像、后宫器用、居处行止、服装头饰、民情风俗、名物胜迹、书画著作等。本书可谓全面翔实,图文并茂。通读、查检均可,珍藏、馈赠咸宜。
本书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加强了对人物的描述,尽量恢复她们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形象。后妃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联,所以作者把人物放在时代大背景中去写,力争使读者透过后妃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看到一个朝代的兴衰沉浮,同时还把民俗民情和人物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还其应有的中华民族的特点。本书既是读者消闲时的好伴侣,也是大家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一把钥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陪伴在历代皇帝身边的后妃,作为中国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曾经显赫一时。本书汇集了历代皇后的传记,上起始皇帝赢政之母,下至末代皇后婉容;同时也尽量把在历史上有影响的嫔妃乃至皇太后及为和亲而献身的公主的传记囊括其中。举凡后妃的相夫教子、母仪天下、花容月貌、仪态举止、嗜好秉性、争宠倾轧、宫闱弄权、垂帘听政,都有所涉猎。构成了一幅中国封建社会丰富多采的后宫生活的历史画卷。同时选录图片千余幅,包括后妃肖像、后宫器用、居处行止、服装头饰、民情风俗、名物胜迹、书画著作等。本书可谓全面翔实,图文并茂。通读、查检均可,珍藏、馈赠咸宜。
西汉
高祖刘邦皇后吕雉
汉高祖吕后这位女中丈夫,一生颇不平凡。在秦末群雄并起的年代里,她和刘邦在患难中奋斗创业,终成大事。刘邦得天下后叛乱频仍,吕后多次辅佐朝政,平息叛乱。她设计缚杀韩信保根本,族杀彭 越除后患,残迫戚夫人为人彘。曾被项羽虏去做人质达两年五个月之久。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她磨炼成为一个坚强而有胆力的女杰。
嫁与刘邦 终成皇后
吕后,名雉,字娥姁。家居单父(今山东单县),不知其父何名,司马迁审慎地称之为吕公。吕雉与刘邦的结合,很富有戏剧性。吕公是沛县县令的好友,因躲避仇人到沛县投靠县令,便在这里安家落户了。沛县的官吏豪杰听说县令家里来了位旧交,都纷纷前往祝贺。县令大摆宴席款待前来祝贺的客人。萧何受县令委托总管宴会事宜。他事先对各宾客宣布,凡贺礼不满千钱的,座位就排在堂下。时刘邦仅是一小小亭长(秦法:乡村十里为亭,十亭为乡),但他一向自视清高,虽是囊空如洗,却不愿错过这次机会,也不想屈居下座。于是宴会当时,他一本正经地写了一份拜贴,上书贺仪一万钱。然后,便大摇大摆地向大堂走去。吕公听说来了位贺钱上万的贵客,立即亲自将刘邦迎入大堂。萧何与刘邦素来相知,悄悄提醒吕公说:“刘是一爱说大话、不办实事的人。”而刘邦呢?则旁若无人地坐在首席上,谈笑风生,频频饮酒,其余宾客相形减色。
吕公善看相,在酒令之间细看刘邦乃一贵相。他生得相貌堂堂,方面,高鼻梁,美须髯。酒足饭饱以后,刘邦正要告辞,吕公以目示意刘邦留下。待其他客人都走了以后,吕公诚恳地对刘邦说:“我一向喜欢研究相术,相人多应。今天见到阁下,相貌贵不可言,愿阁下自爱,我的长女相貌不恶,愿收你做子婿。”刘邦听到真是又惊又喜,万万想不到白吃一顿不算,主人还要把女儿嫁给他。当下欣然应诺。事后,吕公回到内室,和吕夫人谈起此事,吕夫人生气地对丈夫说:“你一向说这个女儿命相奇贵,要嫁给贵人。沛县县令和你交情不错,上次想和你攀亲,你不答应,怎么现在要把爱女许给这样一个穷措大。”吕公说:“此非尔女子所知也。”他不顾老伴的反对,俨然将女儿嫁给了刘邦。
刘邦任亭长不常在家,很少从事生产。吕雉则留在家中帮助家计,下田力作。婚后数年,吕氏生了一女一子。
秦二世元年(前209),刘邦响应陈胜起义,吕氏宗族几乎全部参加了刘邦的起义队伍,跟随他转战南北。其中吕雉之兄吕泽和吕释之,都是带兵的将领,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中立了不少功劳。公元前205年刘邦统帅的汉军自汉中东下,乘项羽在山东作战,后方空虚,一口气打到彭城(今江苏徐州),不意项羽迅速回军,大败汉军。刘邦与数十骑败逃途中经过家乡沛县,想将家人一起带走,不想刘邦父亲太公和吕雉已被项羽扣作人质,只有儿子刘盈姊弟在路上遇到刘邦,得以安全逃离。
刘邦这次虽然失败得很惨,但此时吕泽正带领一支汉军驻守在下邑(今安徽砀山),他迎接疲惫不堪的刘邦,收集败退归来的残兵游勇,才使刘邦暂时有了一立足之地。此后楚汉两军在荥阳一带对战三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03年9月,楚汉签订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的停战协定以后,项羽才将太公和吕雉送还刘邦,不久,项羽败灭;刘邦正式称帝,吕氏也成了皇后。
太子公主险不测 吕后用计化为夷
吕后的儿子刘盈后被册立为太子,女儿封为鲁元公主嫁与张敖为妻。鲁元公主最受宠于吕后。项羽被消灭以后,汉最强大的敌人是北方的匈奴。其时匈奴冒顿单于有军队三十余万,刘邦曾被他围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差一点被俘虏。匈奴屡犯边境,到处骚扰,刘邦无计退敌。这时,刘敬献和亲之计,劝刘邦将鲁元公主嫁与冒顿单于,两国结亲以为和好。刘邦听后觉得为求缓兵之计,也只能如此,吕后得知此事后,日夜在刘邦面前啼哭,刘邦经不住吕后的眼泪,才终止了这一计划,母女方得安心。
吕后最大的敌人,是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她不仅是情敌,还威胁到太子刘盈的合法地位。刘邦和吕后结合前,就有不少外遇,刘盈也并非他第一个儿子,他的长子名刘肥,就是婚前和一名不知姓名的女子所生。他得天下后封此子为齐王。在刘邦众多姬妾中,他最宠爱山东定陶籍的戚夫人。这位戚夫人是他起兵之初在山东时所娶。戚夫人所生一子名如意,刘邦说他像自己,甚为宠爱。刘邦即位第十年,如意10岁,刘邦封他为赵王。这时的吕后已年老色衰,经常留守长安。刘邦南征北讨,总是带戚夫人同行。太子刘盈生性仁和,刘邦不喜欢他,说他懦弱无用。戚夫人为长久打算,希望刘邦立如意为太子,
刘邦也有此意。不过,废立太子大事,须和朝中大臣计议,征得他们同意才能名正言顺。故刘邦在朝中提出后,遭到各大臣的一致反对。原因是刘盈被立为太子已有八年之久,如无罪见废,而以私宠立如意,将大失人心,动摇国家根本。但刘邦仍固执己见。吕后在东厢偷听大臣的争论,内心也十分紧张、恐慌。这时,有人向吕后说,留侯张良最长于出谋划策,可以去请教他。吕后乃密使其兄建成侯吕释之去请教张良。
P2-6
《中国皇后全传》是车吉心同志继《中国皇帝全传》之后主编的又一部大型历史人物传记。
皇后是中国古代妇女中的一批特殊人物。她们既和一般妇女有着共同的遭遇和命运,又和一般妇女有许多不同之处。由于她们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 的封建帝王的嫡妻,这样的特殊地位,就决定了她们在历史上具有一般妇女也包括帝土以外所有的人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中说:“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妹)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已。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他在这里历数了夏、商 周三代的王后,都关系到国家的兴亡盛衰。纵观中国历史,自秦始皇帝创立皇后制度以后,历代的皇后又何尝不是如此。例如汉高帝的吕皇后、汉文帝的窦皇后、汉元帝的王皇后、汉成帝的赵皇后、晋惠帝的贾皇后、北魏文成帝的冯皇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唐高宗的武皇后、唐中宗的韦皇后、宋英宗的高皇后、宋理宗的谢皇后、辽景宗的萧皇后、元世祖的察必皇后、明太祖的马皇后、清太宗的莊皇后以及同治皇帝之母慈禧太后,等等,或佐夫开创帝业,或辅君治国安邦,或改革中兴,或惑主乱政,或祸国殃民。总之,我们虽然不必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但也不能低估她们在历史上的影响。从皇后与封建政治关系这一视角着眼,《中国皇后全传》对于我们深刻了解历代封建皇朝周期性更迭的内在动因以及中国封建制度的特殊规律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对于研究中国妇女史、中国政治史也很有参考价值。皇后制度,伴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消亡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历史是一面镜子,这种裙带政治居然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两千年之久,不论其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如何,这一点也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
本书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皇后全传》, 自汉至清历代皇后立传者339人(包括一些名妃和皇太后),可以说,凡见于正史记载的皇后已搜罗无遗。其中有少数皇后仅有姓氏而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的,则列入附表之中。有少数皇帝没有立后,虽无皇后之名,而有皇后之实,或在历史上有影响的著名嫔妃,如唐朝的杨贵妃、清朝的珍妃等,也一并列入附传,以备参考。
本书与《中国皇帝全传》是姊妹篇,基本上保持了一致的体例和风格,历朝皇后均按照本朝皇帝的先后顺序排列。如一个皇帝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皇后,则以皇后册封的时间划分先后。务使纵不间断,横无缺遗。因此这部书实际上也是一部系统的中国封建皇朝宫廷史。
本书资料翔实,除正史记载以外,还参考了大量的文集、笔记,也包括稗官野史。但不论正史或野史,作者都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如据说唐朝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坡,而是死里逃生,东渡日本,因此事纯属传闻,没有确切证据,则弃而不取。又如清太宗莊皇后下嫁亲王多尔衮,叔嫂成婚,虽见之于野史,但经后人考证,信而有征,即将此事写入传中。这种对待史料的态度是符合存真求实的治史原则的。
本书内容丰富,虽为皇后立传,但并不仅仅局限于皇后个人的出身与生平经历,而是以皇后本人的事迹为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将皇后与皇帝、皇亲国戚的关系以及与皇后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起来穿插记述,读后使人感到视野开阔,并能从中受到历史的启迪。
本书坚持了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如对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后,一方面肯定了她们在历史上的功绩,另一方面也揭露批判了她们狠毒残暴的行为,这样可以使读者对她们的功过是非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正确的认识。
本书还注意了文采和可读性。语言文字生动流畅,通俗易懂,有故事情节,有曲折起伏。一大批皇后群像,众态纷呈,栩栩如生。中国两千年封建皇朝政治风云的变幻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宫廷内部斗争和后宫生活轶闻趣事,一书在手,尽收眼底,使人有爱不释卷之感。
当然,本书也不免目前集体编书的一些通病,由于作者的学术水平不尽一致,写作技巧、风格各异,在史料的搜集、运用、分析以及语言文字表达方面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尽管如此,《中国皇后全传》仍不失为一部开拓性的,寓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大型学术著作。我相信,它的公开出版,将和《中国皇帝全传》一样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安作璋
1993年5月
《中国皇后全传》是继《中国皇帝全传》之后的又一部曾经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的大型传记。
皇后是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特殊历史现象,是中国古代妇女中的一批特殊人物。皇后走过的崇辱兴衰的人生道路,不仅反映了她们个人曲折沉浮的命运,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同了解、研究中国皇帝一样,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皇后这些特殊历史人物,对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研究和理解数千年的中国封建史,以指导我们今天从事的事业,必定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中国皇后全传》的编撰较之《中国皇帝全传》的编撰,无论在史料的搜集上或是材料的取舍上,都更为艰难。其间,赵凯球教授做了许多的工作,值此向他深表谢意。
献给读者的这部拓荒之作,虽历经三载,数易其稿,但仍难免存在疏漏、失当,甚至错误之处,热切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199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