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目的在于向广大读者引介英、汉语中的日常语用现象,涉及语用学的基本议题、主要概念、基础理论与原则,让读者感受日常语言交际中丰富的语用现象,逐步学会从语用学的角度观察、思考、分析这些现象。因此,本书选材立足于生活、再现真实,如日常会话、报刊语言、影视访谈、小说对话、网络语言、广告语、社会流行语等。全书注重例释,结合理论导入,深入浅出。既有文字选段,也有图片,以求提高阅读的趣味性,避免抽象、教条的说理。同时,注重选择与日常交际联系密切的一些典型议题与事例,突出重点,避免大而全、大而空。
序/1
前言/1
第一章 语用学的基础/1
1.1 日常语用现象/1
1.2几个重要概念/7
1.2.1句子与话语/7
1.2.2抽象意义与语境意义/8
1.2.3 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10
1.3正确性与得体性/11
1.4什么是语境/12
1.5语用学定义/16
思考与分析/17
参考书目/17
阅读书目/18
第二章 指示现象及其功能/19
2.1指示语概览/19
2.2指示语的主要类别与功能/22
2.2.1人称指示语/22
2.2.2时间指示语/32
2.2.3地点指示语/36
2.2.4话语指示语/39
2.2.5社交指示语/41
2.2.6数字指示信息/42
2.3前指现象/45
思考与分析47/
参考书目/52
阅读书 /52
第三章 语用含意与人际交往原则/54
3.1什么是会话含意/54
3.2合作原则与含意/55
3.3会话含意的主要特征/59
3.4人际交往原则/62
3.4.1 礼貌原则/62
3.4.2威胁面子的行为/68
思考与分析/70
参考书目/71
阅读书目/72
第四章 言语行为的类别与功能/73
4.1言语行为的类别/73
4.1.1传统的句法分类/73
4.1.2言语行为三分说/75
4.1.3以言行事行为类型/77
4.2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78
4.2.1直接言语行为/78
4.2.2间接言语行为/80
4.3 日常用语的施事功能/83
4.4言语行为举隅与分解/90
4.4.1“请求”言语行为/90
4.4.2“拒绝”言语行为/93
4.4.3“撒谎”言语行为/96
4.5间接性与语用隐含/102
4.6言语行为的语境恰当性/107
思考与分析/113
参考书目/124
阅读书目/124
第五章 日常用语的语用分析/126
5.1附加信息、多余信息/126
5.2模糊限制语的运用与功能/133
5.3习语的选择与功能/138
5.4程式性话语的规约性与趋同性/143
5.5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149
思考与分析/157
参考书目/162
阅读书目/162
第六章 流行语、社会用语及社会语用/164
6.1流行语及其特征/164
6.2流行语面面观/165
6.3流行语、新词语、新词目/168
6.4社会用语与社会语用/172
6.4.1流行语的语用偏误/172
6.4.2被损毁的社会用语/177
6.4.3不良用语与不良语用现象/185
6.5译名及其社会语用问题/186
6.6用语的地域、文化差异/190
思考与分析/194
参考书目/196
阅读书目/197
第七章 语用学与外语学习、外语教学/198
7.1交际能力观/198
7.2语用能力观/200
7.2.1语用目标/201
7.2.2语用常用语/205
7.3语用失误/206
7.4 中介语的语用问题/211
7.5语用迁移/214
7.6外语学习之管见/218
思考与分析/220
参考书目/220
阅读书目/223
第八章 语用能力自测与评估/224
8.1封闭式问卷/224
8.1.1英语学习情况调查/224
8.1.2英语的语用能力调查/230
8.2开放式问卷/235
8.2.1英、汉语用能力差异调查I/235
8.2.1.1汉语的语用能力/235
8.2.1.2英语的语用能力/236
8.2.2英、汉语用能力差异调查II/239
8.2.2.1汉语中“赞扬”的语用能力调查/239
8.2.2.2英语中“赞扬”的语用能力调查/240
常用术语对照表/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