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桂林轶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赵平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老桂林”赵平先生深谙桂林历史文化掌故,以流畅平实的手笔梳理、勾画出了文化名城桂林的历史沿革、考古惊奇、名人逸事、桂系秘闻等诸多散失的史事。内容引人入胜,是读者了解桂林不可多得的人文读本。

内容推荐

赵平老师这部二十万字的《桂林轶事》,以古城春秋、考古惊奇、名人逸事、寻踪觅迹、悬案探谜、桂系秘闻等栏目,详细介绍了桂林的人文历史,是他多年辛劳的结晶。本书视角新,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内容丰富,引人人胜。这是一部极为难得的桂林历史文化著作。

目录

·古城春秋·

“新旅”复校致和村纪实

桂林首次国庆活动忆旧

桂林“汉城”考

被狄青“绑”来的移民

桂林历史上的功名坊

“一三0”日寇空袭桂林惨案

“飞虎队”在桂林

日寇在桂林进行毒气战

日寇在李宗仁家乡的暴行

·考古惊奇·

甑皮岩神秘面纱被揭开

求证“桂林历史三万年”

广西现存最古的仙桂桥

“卖钞库”官印说盐法

靖江王府的“乳鼠酒”

离奇的舍利塔

破解西山“灯龛”千古谜

·名人逸事·

周子昆遇难真相

叶挺将军被囚桂林城

潘琪顾问凭吊钟毅将军墓

“火镖律师”吴迈在桂林

欧阳予倩改革桂剧

周总理向李宗仁夫妇赠送“英雄”笔

李宗仁派高行清秘赴香港报平安

李宗仁的故乡情

郭德洁“梅花党”冤案揭秘

少夫人胡友松来到桂林

女画家赵湘琴

章孝慈哭祭母亲墓

马巡抚抛头颅拒分裂

五美路上尽风流

临湖西园说半塘

况周颐奇闻异事

首次来到桂林的蒋介石

宋美龄两次看望李宗仁母亲

虞山行辕

·寻踪觅迹·

灵渠陡门是如何管理的

靖藩后裔落难何方

朱氏靖藩祭祀王陵

张国焘在桂林投入军统门

猫儿山“飞虎队”坠机发现纪实

·悬案探谜·

甑皮岩先民头骨穿孔探究

罕见的屈肢葬习俗

扑朔迷离的悬崖洞葬

蒋家岭明“相”墓揭晓

相阁陈宏谋墓“文革”被砸记

雁山公园究竟始建于何年

·桂系秘闻·

告诫碑的故事

白崇禧故里轶事

《七千俘虏》影片是如何炮制的

张淦卜宅伏龙洲

和平使者黄启汉虎口脱险

化学教官赵佩莹

后记

试读章节

    桂林古人类历史缺了一环  

早在1934年,裴文中、杨钟健等著名的古人类学家,曾来到广西桂林、武鸣的荒野考察洞穴遗址。他们在桂林穿山月岩的东洞,采集到几件不带陶片时代的打制石器和一批伴生动物化石,捕捉到了桂林早一时期的远古先民踪影。翌年,他们撰文刊在《中国地质》杂志,指出在这里发现了中石器时代古人类的遗物。裴文中还评说:“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的中心,广西是中心的中心。”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广西古人类的考察大见成效,从踪影找到了实证:距今5~10万年前,有“柳江人”、“麒麟山人”活动;距今3~5万年前,有“来宾人”、“荔浦人”在活动;距今八千年至一万余年前,有豹子头、甑皮岩等众多先民的活动。“荔浦人”是1961年在其县境双江镇保安村苏村屯水岩东洞被发现的,距“柳江人”130多公里,出土晚期智人(即新人)一个12至15岁少年个体左下第二前臼齿1颗。但是,桂林在甑皮岩先民之前的晚期智人阶段,是否存在着与荔浦人同一时代的祖先?这个缺环,曾经一度令人茫然。

      桂林智人祖先擦肩而过

1970年,全国都在贯彻“深挖洞、广积粮”的最高指示。桂林有关部门拟将城中宝积岩诸洞辟成一个庞大贯通的人防工程。当放炮破土的一车车石渣碎土外倒时,有心人惊奇地发现,里面有众多的古生物化石,遂报告到北京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后,派了一位古生物女专家前来考察,鉴定是属于第四纪生活在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常见成员,还在钙华板附着处发现了1件人头骨残片,可识化石有13个种类的哺乳类动物化石。由于处在“文革”之中,战备大过一切,她没有提出应由文物部门进行科学发掘,以探个究竟的建议,因而使宝积岩诸洞又连续八年遭爆破,已将主洞内含化石的面积500平方米、深达1米左右的文化堆积被清除搬走。

     科研小组偶采智人牙化石

1979年5月间,全国举办首届青少年科技成果展览。宝积山旁的广西师范学院附中(今广西师大附中前身)有一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历史教师李庆忠,想起了近在眼前的洞中化石。他在学生中组织了一个“古生物化石发掘小组”,开展课外科研活动。他们在残存的主洞北壁残余堆积中,采到了一批动物牙化石,还在洞口的钙华板下发现了炭粒和动物烧骨。是月的一天,李老师将新采的化石送来榕树楼上的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希望我们能帮助鉴定。我在他送鉴的化石中,分拣出了一种酷似人牙但小于人牙的猴牙,又发现了6颗大于猴牙的人牙,为了慎重起见,立即建议他带上这些标本迅速到南宁广西文物工作队,再作进一步的鉴定。

是月底,李老师带去的人牙化石标本,果然振奋了广西文物工作队。他们表示要马上抢救残存的遗物,以探个究竟。

P80-81

序言

赵平老师这部二十万字的《桂林轶事》,以古城春秋、考古惊奇、名人逸事、寻踪觅迹、悬案探谜、桂系秘闻等栏目,详细介绍了桂林的人文历史,是他多年辛劳的结晶。本书视角新,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内容丰富,引人人胜。这是一部极为难得的桂林历史文化著作。读着这部书,我就不由地想起吴宓为陈寅恪写的诗句:“卅年承教接音尘,文化神州系一身”。赵老师默默地为桂林文博事业耕耘了三十余年,随时奔赴在第一线,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开创工作,可以说是“卅年辛劳奠基人,文化桂林系一身”。

我认识赵老师已有十多年了。他那高大而匆忙的身影,勤奋刻苦的精神,务实执著的作风,刚正率直的风骨,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参观桂林甑皮岩遗址时,看到他在岩洞内发掘文物的照片,白色的汗衫衬托着被晒得黝黑的面庞,一脸的庄重谨慎、自信沉毅。参观桂林靖江王陵时,可以想见他20世纪80年代初普查一百多平方公里的王陵墓葬群时的敬业精神,白天吃干粮,喝凉水,夜晚在村子的仓库里打地铺,老鼠在身上跳跃,蚊虫在头上飞舞。在李宗仁文物陈列馆里,更看到了二十年前,他有胆有识的开创精神!……赵老师把自己的宝贵年华无私无畏地奉献给了桂林文博事业。从桂林市文物工作队队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还笔耕不辍,我经常在《桂林日报》、《桂林晚报》上读到他的文章;他还念念不忘为桂林的文化事业发光发热,如蜡炬燃烧,如春蚕吐丝。

然而赵老师给予我们的,还不仅仅是他的事业,不仅仅是他这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桂林文博全景式的著作,不仅仅是他好学钻研、努力攀越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那正直端方的品行、强健不屈的人格、无私奉献的美德。他在桂林文博界几十年,正道直行,只知奉献,不求索取,从不为己谋私利,不占公家一分一厘,也没有凭职权为子女安排工作,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他的学术高峰,后人也许能够超越,而这品行人格的高峰,却是高山仰止,难于超越的。做学问,首先是做人,卑污的人格不可能闪耀学问的华彩。赵老师为桂林文博界树立了一面镜子。后来从事桂林文博事业的年轻人,不可不以赵老师为楷模,勤于修身养性,修正人格缺陷,努力做一个与桂林山水同样美好的文化人。

桂林是世界闻名的山水旅游城市,同时又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的历史文化和桂林山水是相映同辉的。正是桂林自古以来那一代代有着健全人格的文化人,绵延不断地传承着桂林的文化精神,才撑起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品牌。我不能想象,没有白娘子,没有白居易、苏东坡,没有岳坟的杭州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同样我也不能想象,要是没有1600多件历代文化人的摩崖留刻,没有代代名人辈出,没有藩王府、陵,没有抗战文化城,没有刘三姐,没有梁漱溟墓的桂林山水,会是什么样子?桂林要有与山水同样美好的历史文化风景,这山水才会更加亮丽。

再次捧读赵老师这部著作,感慨千万。我能想象赵老师书房里的书香;我能想象每天赵老师在桂林文物景点间走过,在山间远望;我能想象每当夜里赵老师书房的灯灭了又亮。

祝福赵老师身体健康,希望能多聆听他的教诲、多读到他的文章。

肖先华

2004年5月1日

后记

有幸,这部二十万字的拙著《桂林轶事》承蒙民族出版社出版了。

人说“实践出真知”。1972年我从演艺圈转到文博单位后,珍惜这一事业,一切从零开始,脚踏实地在第一线,不耻下问,勤奋学习,企盼着在荒原之上建起一座知识大厦。

三十年过去,日积月累,知识有了积蓄;勤于笔耕,撰写了近百篇不够成熟的文章。由于得到《桂林日报》、《桂林晚报》、《桂林文博》、《文史春秋》等各报各刊有关编辑提携,文章大都得到发表。拙著《桂林轶事》,有意从桂林的历史、人文切入,集二十多年部分剪报合成,试图成一风格。

知识积累的漫长岁月中,曾得到周安民、张益桂、阳吉昌、黄现瑶、林半觉等老师的赐教;成书前,又得到魏华龄、肖先华等先生的鼓励与建议;编书中又幸得民族出版社黄显辟、特约编辑刘寿保等先生及凌世君女士的悉心审稿;还有胡友松、李幼邻、郭德风、黄诚、章亚梅、赵湘琴、封少明、岳启海、赵雪梅等友好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插图,使之增色。作者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在《桂林轶事》问世之际,作者诚恳地祈愿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共同探讨,进一步丰富名城桂林的历史文化。作者还真诚地期望能听到各位人士对拙著的各种指教。

作者

2004年4月2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