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英雄史诗式的长篇小说。怍品围绕1812年俄国的卫国战争,以宏伟的构思、气势磅礴的叙述和卓越的艺术描写,从战争与和平两方面来表现俄国人民与拿破仑侵略者、俄国社会制度与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肯定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大画卷,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是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与巴尔扎克一起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中两座最高、最辉煌的峰峦。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品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作品以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个贵族家庭的纪事为情节线索,从战争与和平两个方面来表现俄罗斯民族同拿破仑侵略者、俄国社会制度同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肯定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从而使小说成为一部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军征服了欧陆,法俄之间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达官贵族却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
在皇后宠臣安娜·帕夫洛夫娜的家宴上,英俊刚毅的安德烈结识了20岁的皮埃尔,并成为好朋友。此时,安德烈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即将出国与拿破仑的军队作战。他期望能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将妻子托付给远在莫斯科的父亲后,便奔赴战场。
皮埃尔回到莫斯科,继承了别祖霍夫伯爵的遗产,成为大资本家,并与安娜·帕夫洛夫娜的女儿海伦结合。婚后他却发现了妻子的不贞行为,遂与妻子分居,致力于解放农奴的工作。
在对法军的奥斯特里兹战斗中,安德烈受伤倒地,被当地老百姓救活,伤愈后他返回家乡,却看见妻子因难产而死,看着新生的婴儿,他万念俱灰,但他性格刚强,再加上皮埃尔的规劝,他的心情出现了转机。一次,在罗斯托夫公爵家里,安德烈被朝气蓬勃、美丽动人的公爵女儿娜塔莎吸引,使他重新燃起爱的火焰。但由于安德烈父亲的反对,婚期定于一年后举行。后来安德烈因公离开莫斯科,寂莫的娜塔莎因禁不住阿纳托利的诱惑,决定与之私奔。这对安德烈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只能将精力投身于繁重的军务,以此化解心中的痛苦。
1812年,拿破仑率军越过俄国边界,战争已蔓延到了俄国境内。安德烈在一次战斗中再次身受重伤,昏迷中被运到莫斯科时,遇上娜塔莎。弥留之际,他原谅了娜塔莎,并在她的怀中死去。由于战略需求,俄军最后放弃莫斯科,实行坚壁清野的方法,将一座废墟留给拿破仑。
法军的入侵激起了皮埃尔强烈的爱国热忱,他将全部的财产拿去资助卫国战争。当法军进入莫斯科进行强盗式的掠夺时,他乔装成穷困的农民,身藏匕首、短枪,寻机行刺拿破仑。后被当作莫斯科大火的纵火犯投进监狱。
由于冬天的到来,以及部队给养的严重不足,拿破仑的军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士兵们怨声载道。在通往斯摩棱斯克的途中,法军彻底瓦解。俄军乘胜追击,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1813年,皮埃尔和娜塔莎结婚,并育有四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开始了和平幸福的生活……
皮埃尔望了望安德烈公爵,发现他的朋友不喜欢这次谈话,便一言不答。
“您什么时候走呢?”他发问。
“哦!请您不要对我说走的事,您不要说吧!这件事我不愿意听,”公爵夫人用在客厅里和伊波利特谈话时的那种猥亵而任性的音调说道,看来,这音调用在皮埃尔仿佛是成员的家庭中很不适合,“今天当我想到要中断这一切宝贵的关系……然后呢?安德烈,你知道吗?”她意味深长地眨眨眼睛向丈夫示意,“我觉得可怕,觉得可怕啊!”她的脊背打战,轻言细语地说。
丈夫望着她,流露出那种神态,仿佛他惊恐万状,因为他发觉,除开他和皮埃尔而外,屋中还有一个人,但是他依然现出冷淡和谦逊的表情,用疑问的音调对妻子说:
“丽莎,你害怕什么?我无法理解。”他说道。
“算什么男人,男人都是利已主义者,都是,都是利己主义者啊!他自己因为要求苛刻,过分挑剔,天晓得为什么,把我抛弃了,把我一个人关在乡下。”
“跟我父亲和妹妹在一起,别忘记。”安德烈公爵低声说道。
“我身边没有我的朋友们了,横直是孑然一人……他还想要我不怕哩。”
她的声调已经含有埋怨的意味,小嘴唇翘了起来,使脸庞赋有不高兴的、松鼠似的兽性的表情。她默不作声了,似乎她认为在皮埃尔面前说到她怀孕是件不体面的事,而这正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我还是不明白,你害怕什么。”安德烈公爵目不转睛地看着妻子,慢条斯理地说道。
公爵夫人涨红了脸,失望地挥动双手。
“不,安德烈,你变得真厉害,变得真厉害……”
“你的医生吩咐你早点就寝,”安德烈公爵说道,“你去睡觉好了。”
公爵夫人不发一言,突然她那长满茸毛的小嘴唇战栗起来;安德烈公爵站起来,耸耸肩,从房里走过去了。
皮埃尔惊奇而稚气地借助眼镜时而望望他,时而望望公爵夫人,他身子动了一下,好像他也想站起来,但又改变了念头。
“皮埃尔先生在这儿,与我根本不相干,”矮小的公爵夫人忽然说了一句话,她那秀丽的脸上忽然现出发哭的丑相,“安德烈,我老早就想对你说:你为什么对我改变了态度呢?我对你怎么啦?你要到军队里去,你不怜悯我,为什么?”
“丽莎!”安德烈公爵只说了一句话,但这句话既含有乞求,又含有威胁,主要是有坚定的信心,深信她自己会懊悔自己说的话,但是她忙着把话继续说下去:
“你对待我就像对待病人或者对待儿童那样。我看得一清二楚啊。难道半年前你是这个模样吗?”
“丽莎,我请您住口。”安德烈公爵愈益富于表情地说道。
在谈话的时候,皮埃尔越来越激动不安,他站了起来,走到公爵夫人面前。看来他不能经受住流泪的影响,自己也准备哭出声来。
“公爵夫人,请放心。这似乎是您的想象,因为我要您相信,我自己体会到……为什么……因为……不,请您原谅,外人在这儿真是多余的了……不,请您放心……再见……”
P36-37
法国作家福楼拜在读完《战争与和平》以后,深深折服于托尔斯泰的神笔,惊呼:“这是莎士比亚,是莎士比亚!”
《战争与和平》是我们时代最浩瀚的史诗,是现代的《伊利亚特》……它的光荣在于复活了一整个历史时代,再现了民族的迁徙和各国的战争……
——罗曼·罗兰
托尔斯泰伯爵的近作《战争与和平》发表以后,他在公众的心目中便断然占据了首屈一指的地位。
——屠格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