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前面两章分别介绍汉语方言中由语音演变和外来影响这两种不同原因造成的语音变化以及它们的表现形式。前一种演变中有新旧不同的语音形式,后一种变化中有来源不同的语音层次,需要把它们区别开来。后面“儿化韵”等三章是个案处理,介绍几个重要的方言现象,探索它们生成发展的规律。
本书共八章。前面两章分别介绍汉语方言中由语音演变和外来影响这两种不同原因造成的语音变化以及它们的表现形式。前一种演变中有新旧不同的语音形式,后一种变化中有来源不同的语音层次,需要把它们区别开来。后面“儿化韵”等三章是个案处理,介绍几个重要的方言现象,探索它们生成发展的规律。
前言……………………………………………………………(l)
一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一………………………(1)
(一)语音变化的原因……………………………………(1)
(二)语音变化的方式……………………………………(5)
(三)语音变化的规律性…………………………………(8)
(四)语音变化的系统性及其表现形式…………………(11)
(五)语音变化的过程……………………………………(20)
二 语言接触和语音变化……………………………………(27)
(一)以语音因素为接触内容的语音变化………………(27)
(二)以词汇因素为接触内容的语音变化………………(37)
(三)层次和层次的鉴别…………………………………(47)
三 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一)………………………………(52)
(一)现代汉语方言分区的工作…………………………(52)
(二)划分汉语方言的标准………………………………(58)
四 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二)………………………………(67)
(一)客家话和赣方言的分合……………………………(67)
(二)徽州方言的性质和归属……………………………(77)
(三)闽方言和吴方言的关系……………………………(87)
五 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三)………………………………(98)
(一)晋语的设立…………………………………………(98)
(二)平话的归属…………………………………………(108)
六 原始闽语的构拟…………………………………………(121)
(一)构拟汉语原始方言的背景…………………………(121)
(二)原始闽语构拟的内容………………………………(122)
(三)对原始闽语声母系统的讨论………………………(127)
七 儿化韵……………………………………………………(150)
(一)儿化韵的地区分布和语音形式……………………(150)
(二)儿化韵的性质………………………………………(151)
(三)儿化韵的合音方式…………………………………(154)
(四)儿化韵的形成………………………………………(158)
(五)几化韵韵类的调整和归并…………………………(163)
(六)儿化韵调整归并中的“逆行”现象………………(167)
(七)儿化韵的衰亡………………………………………(172)
(八)儿化韵和儿化变调…………………………………(175)
八 子变韵……………………………………………………(182)
(一)子变韵的分布和语音形式…………………………(182)
(二)子变韵的合音方式…………………………………(185)
(三)子变韵和基本韵母的对应…………………………(189)
(四)子变韵的演变………………………………………(194)
九 连读变调…………………………………………………(201)
(一)连读变调的性质和类型……………………………(201)
(二)连读变调和轻声……………………………………(208)
(三)变调和本调、单字调的关系………………………(210)
(四)连读变调和声调包络………………………………(220)
(五)合音变调……………………………………………(225)
附录:晋中榆次、太谷、祁县、榆社、平遥、介休、灵石、孝义
方言语音特点简述……………………………………(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