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因为这部书是对春秋的解释,记载春秋时期诸侯各国间的矛盾和斗争,擅于叙事写人,所以也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这部著作记叙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二百五十多年间各诸候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实,着重记叙当时诸候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内容相当丰富。本书精选了《左传》里的一些经典篇目。此外,编者还给每篇作品都写了个提要,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相关背景,间或也作一些文学评点。
《左传》是根据《鲁春秋》编成的,所以它的记事,完全以鲁国国君为顺序编排,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开始,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结束,时间跨度两百五十五年。末尾还有一小段跳跃性的记载,写到了鲁悼公四年(前464)晋国贵族知伯的骄横,并预言了他十年后的灭亡。
秦晋韩之战
(僖公十五年)
【题解】
春秋中期,秦国和晋国关系密切,两国累代缔结姻亲,所以现在还用“秦晋之好”这个成语祝贺新婚夫妻。可是亲家常常是冤家,秦、晋也经常打仗。
晋惠公得到秦穆公的支持回国登基,却马上背信弃义,过河拆桥,还试图趁秦国饥荒趁火打劫,于是“韩战”爆发。这是《左传》记载的第一场大战。
对于晋惠公,这是一场自取其辱的战役,以丧师被俘收场,并且连累晋国丢失了黄河西岸的大片土地。秦国把版图向东拓展了几百里,却限于实力和人情,最后释放了晋惠公。
从文学的角度说,战前晋国君臣的矛盾分歧和战后的众志成城形成强烈的对比,可见多难兴邦;末了阴饴甥对秦穆公的对答绵里藏针,谦卑自责的字眼底下蕴含决死的信心,跟前一篇屈完的气壮山河全然不同。
三败及韩(1)。晋侯谓庆郑日:“寇深矣,若之何(2)?”对日:“君实深之,可若何(3)?”公日:“不孙(4)。”卜右,庆郑吉,弗使(5)。步扬御戎,家仆徒为右(6),乘小驷,郑人也(7)。庆郑日:“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8)。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9)。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10)。”弗听。
(1)这句是说晋军连打二三场败仗,退到韩。韩大约在今山西河津一带。(2)晋侯:晋惠公。庆郑:晋国大夫。寇深:敌人深人国境。(3)这句是说,是您把敌人招来的,有什么办法呢?暗指晋惠公背信弃义的种种举动。(4)不孙:不逊,无礼。(5)这是讲出征前占卜,结果显示庆郑做惠公的车右吉利,但是惠公不要他。(6)步扬、家仆徒:都是晋国大夫。御戎:给元帅驾车。惠公亲,怔,所以他是元帅。(7)小驷:马的铝称。入:进贡。(8)这几句是说,打仗这种大事,一定要驾驭本同的马匹,因为它们适应水土,了解主人,训练有素,服从指挥,怎么操控都得心应手。(9)这几句是说,现在临时驾了外国马来参战,一旦它们临阵胆怯,举止反常,不听号令,御手就无法控制了。(10)这几句是说,到时这些外国马气息急促,血流加速,脉管贲张,外表很强悍,内里很怯懦。进不能进,退不能退,转弯也不行,您一定会后悔的。
P29-30
亲爱的读者,在你手上展开的,是一部将近两千四百年前的历史著作的选本。
在翻开这本小书之前,你可能从中学课本上、网络上,或者其它的渠道接触过《左传》。有人可能会怀疑,老掉牙,不,老到只剩下化石牙齿的旧书,还有什么阅读价值吗?
大道理我们不去说它,那是教育家们的题目。咱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些成语:
一鼓作气、退避三舍、断章取义、唇亡齿寒、无所适从、相敬如宾、楚材晋用、居安思危、玩火自焚、铤而走险、病入膏肓、从善如流、数典忘祖……
我相信,这些成语你一定可以明白无误地说出它们的意思,而且或多或少地使用过——它们全是从《左传》来的。好了,你看,《左传》不是已经种在你的脑子里,开在你的唇齿间了吗?你像呼吸氧气一样吐纳着它,像挥舞手臂一样运用着它。只是,你尝到了鸡蛋的好味道,却不一定关心那只下蛋的母鸡而已。
现在,那只“母鸡”正伏在你的手上,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左传》是一部什么书?
要知道《左传》是怎样的一部书,就得弄明白它跟《春秋》的关系;而要明白它跟《春秋》的关系,又不得不先来了解《春秋》是什么。
我们知道,中国的历史学传统是非常悠久而发达的,几乎可以说跟中华文明同步萌芽。在遗留到今天的商周时期的甲骨和铜器上面,我们都发现了大量关于历史事件的文字;而在周代,更是形成了一套明确的史官制度,由专人负责记录统治者的言行,收集整理各种档案,编撰史书。上自周天子,下至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史官。他们各司其职,撰写了许多以本国为中心的史书。“春秋”是这些史书的通名,好比我们今天把有关历史的书籍命名为“某某史”一样。当时就出现了“百国春秋”,可见这类书的数量很多。其中鲁国史官编撰的一部叫《鲁春秋》。
这些史书除了作为史料保存,那时候还作为教材教育贵族子弟。孔子是我国第一个平民教育家,他率先把《鲁春秋》传授给自己的学生,那些未必是贵族的子弟。在传授过程中,他可能对《鲁春秋》做过润饰、修改,这就是后人常说的“孔子修《春秋》”的故事。我们现在看见的《春秋》应该就是经过孔子删订的本子。
因为《春秋》的文字过分简洁,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只用了一万七千多字来记载,平均下来每年只有七十个字的样子,事情自然就交代不清楚,很多词语的意思和隐含的道理——那些所谓的“微言大义”一也必须经过很细致的解释才能理解,所以传授者们不断对它进行注释。这些注释流传到今天的有公羊、毂梁、左氏三家,他们的著作就是十三经里面的《公羊传》、《毂梁传》和《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偏重解释词义和发挥道理,《左传》则重视历史故事,用事实来引、充、说明《春秋》。它的材料来源,大部分和孔子修订的《春秋》一样,是《鲁春秋》;另外还采用了一些其它先秦史书的记载。
简单地说,《左传》是一部依据先秦史书编纂,为了传授《春秋》而编写的历史著作。
《左传》的作者是谁?
《左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左丘明——书名本身就是从他的姓氏得来的。这个说法从汉朝到唐朝中叶,都没有人反对。到了唐朝中期,有个“春秋学”专家赵匡,才首次对左丘明的著作权发出挑战。从此以后,《左传》的作者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学者们提出各种各样的候选人,他们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楚国人、魏国人,其中包括孔子的学生子夏和著名的军事家吴起;而最大胆离奇的猜测是西汉末年的人伪造了这部书。
在维护左丘明的著作权的学者阵营里,大家意见也不一致。对于他的姓氏是“左”还是“左丘”?他是孔子的前辈还是晚辈?他是哪国人士?他的身份是什么?学者们都做过掘地三尺式的研究,可是谁都没有一锤定音的证据,到现在也没有形成定论。
在各种意见中,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的推测比较稳妥,被现代学者广泛接受。他认为,《左传》不是由一个人完成的,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参照先秦时期著作的特点,它们大部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口头流传之后,再陆续被整理记录成文字,形成书籍,而书名就挂上最早的传授者的姓氏,像《墨子》、《老子》、《庄子》都是这样。那么《左传》极有可能是左丘明最先传授,然后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写定,成为现在的样子。
至于《左传》编定的时间,最晚是在战国中期一——距离今天也至少两千三百年了。
《左传》记载的是什么内容?
《左传》是根据《鲁春秋》编成的,所以它的记事,完全以鲁国国君为顺序编排,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开始,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结束,时间跨度两百五十五年。末尾还有一小段跳跃性的记载,写到了鲁悼公四年(前464)晋国贵族知伯的骄横,并预言了他十年后的灭亡。
《左传》的篇幅有十八万字,是《春秋》的十倍有余;它的内容覆盖面也大大超过了《春秋》。 如果把《左传》看作一部大片,那它就是一部战争片,背景是春秋时代,第一主角是晋国,其次是楚国,其它重要角色有齐国、鲁国、秦国、吴国、越国、郑国等等,还有很多配角和跑龙套的国家。片子的主要情节就是打仗。有人做过统计,《左传》一共记载了四百多次军事行动,其中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yao)之战、晋楚邲(bi)之战、齐晋簟(an)之战、晋楚鄢(yan)陵之战被称为“五大战役”。此外,还有“十四大战役”的说法,以及大大小小的战斗。在这一次次青铜兵器的互相砍杀,一阵阵滚木擂石的互相投掷中,周天子从“天下共主”的地位跌落,取而代之的是“春秋五霸”的呼风唤雨;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分封制度土崩瓦解,圣人周公呕心沥血制定的礼乐制度成了明日黄花。西周以来星罗棋布的所谓八百诸侯国,到《左传》记事截止的时候,经过二百多年的兼并,只剩下了三五十个。围绕着这些刀光剑影,《左传》为我们呈现了战争的权谋和智术,列国之间的尔虞我诈,同盟和对手的频繁换位,诸侯力量的此消彼长。
《左传》的另一个重头戏,就是外交活动。“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左传》的“导演”早就一清二楚了,所以它的镜头经常伸到战场之外,捕捉那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和谈、联盟、求救、谢罪等等目的,各国使节出生入死,用舌头拯救人头,用辞令挽救生命。这个时候,说话得不得体,不仅关系到自己的荣辱和性命,还关系到国家社稷的安危——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还有一部分外交活动,跟战争关系不大,就是会见、访问、朝贺之类,这些场合的谈吐,可以显示修养、性格。要是说错了话,不仅是失礼的行为,还可能预示着灾难。因此,《左传》记载了大量的使节来往,记录了好些出色的外交辞令,从中我们可以一睹当年外交家们的风采。
《左传》不仅有壮阔的“外景镜头”,还有详尽的“棚景镜头”。很多诸侯国内部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都被编织进了情节里头。像第一主角晋国,从晋文公开始一直是中原盟主,不是四处去“军事干涉”,就是去“主持和谈”。可是它的内政一直不稳定,最终在韩、赵、魏三家大夫的手上被瓜分了。这个强国的君主怎样逐渐被架空,权力怎样转移到大夫手里,怎样一步步走上灭亡之路,整个过程,《左传》都作了相当周详的记述。类似的,齐国被外来的田姓篡夺的始末,鲁国国政被“三桓”把持的过程,都使我们对当时的各国政治得以深入了解。
要是仅仅把《左传》当成政治史来看,显然不够公平全面。它还记载了大量的生活习俗、经济民生、祭祀祈祷、救灾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路人甲”,“路人乙”的戏分很不少呢。它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历史传说和当时的意识形态,更不缺乏天文星象、山川地理方面的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观测记录就在《左传》的鲁文公十四年(前613),不过当时只是把它的出现作为天人感应的征兆来记录罢了。周王朝的一个占星官员因此预测宋、齐、晋的国君将在七年内死于变乱。鲁庄公七年(前687)还有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记录。
可以说,《左传》以政治史为主线,为我们奉献了一部近乎全景式的历史大片。
《左传》在史学上有什么贡献?
《左传》基本囊括了整个春秋时代的历史,它的史学贡献,分开两方面讲,首先最重要的,是它的内容。《左传》给后人了解那个遥远的时代提供了最为基本,也极为丰富和清晰可信的文字记录。没有它,我们对于这段历史的认识肯定会模糊很多,一部分历史甚至会永远失传。
举两个例子,一个文的,一个武的。文的,我们总说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叫法是周代传下来的。春秋时代还比较讲究各种礼仪制度,在这方面,《左传》留下了大量生动的文字记录。像在宴会上“赋诗言志”——就是唱《诗经》里头一首诗歌的片断,用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意愿——一要是没有《左传》提供的大量例子,我们根本很难猜出它是怎么进行的。武的,春秋时代诸侯争霸,动不动兵戎相见,打来打去。可这仗它是怎么打的?阵形怎样?兵种配置怎样?武器有些什么?各国兵力如何?请翻开《左传》,里面的金戈铁马给历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答案,更不用说满足一下各位的好奇心了。
其次,是它的写法。《左传》提供了一个编年体史书的优秀范本。
编年体是世界各国早期史书通常采用的一种体裁,它把各个历史事件按照发生的顺序,以年、月、日依次排列。这样某年某月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就一目了然了。在我国,《春秋》是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但是它的注意力放在对历史的评判,记事太过简略,往往几句话,甚至几个字就把一桩事件交代过去了,这不仅让读者看不明白,史学家也很难效仿。《左传》却恰恰相反,它的长处正是叙事。或者浓墨重彩,或者轻描淡写,把一桩桩事件巧妙串连,把一个个人物精雕细刻,将纷繁复杂的历史图景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精彩纷呈。比如“郑伯克段于鄢”的大事件,《春秋》只有这六个字,再聪明的读者也绝对猜不出它是怎么回事。《左传》把它充实到七百来字,从郑伯跟弟弟段的矛盾怎样形成,讲到段如何处心积虑篡夺君位,他们的母亲又怎样偏袒弟弟,郑伯如何老谋深算,最终一举击垮弟弟,和母亲重归于好。历史信息大大增加,加上周密巧妙的叙事布局,整个事件于是峰回路转地再现出来了。跟枯燥得新闻标题似的《春秋》比起来,《左传》等于把历史从线条变成了图画,从干花变成了花园。
由于《左传》在叙事方面的空前成功,它当之无愧地被视为我国历史著作的光辉起点,和北宋的《资治通鉴》并列为我国最杰出的两部编年体史书。而司马迁的不朽名篇《史记》,更是将《左传》的传统发扬光大,创造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体裁。
《左传》的作者是儒家的门徒,所以他在编写历史的时候,特别重视礼法观念。比如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有名的“退避三舍”,包含了政治和军事两重意图。可是《左传》只强调它争取政治主动的作用,解释成子玉以臣犯君,违背礼法,所以理亏气短,最终失败,完全不讲军事上的诱敌深入。这种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判断成败的观点,拿来作战前动员可以激励士气,可是拿来事后分析历史,却显然不能让我们真正认清历史的因果。遗憾的是,我们的历史家的指挥棒,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习惯性地比画着道德至上的主旋律。
《左传》对文学有什么影响?
《左传》在文学上的影响,比起在史学上的影响,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左传》跟那些强调“客观记录”的史书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时常不顾“历史真实”的约束,拿起文学的大笔挥洒一番。比如那些没有旁观者的自言自语、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的阴谋诡计,通通绘声绘色地写出来了。这些想象力丰富的章节,难免遭到后代读者对它真实性的质疑;可是这些虚构却未必虚假,真切却未必真实的生花妙笔,却给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营养。
中国文学首先要向《左传》感谢的,是它对古典散文体质的良性遗传。简单地说,《左传》简约而内涵丰富,朴素而意味深长的修辞风格,一再浮现在历代优秀作家的笔端,成为古典散文审美理想的标准之一。后人推崇“秦汉文章”,反对骈文的矫揉造作的时候,《左传》简洁流畅的文体特征,优美典雅的语言风范,使得它当仁不让地担当了楷模的角色。
其次要感谢的,是《左传》对小说史特征的形成所作的贡献。从小的方面说,《左传》记载的历史故事,很多成了后代小说、戏曲的题材,比如有名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主要素材就来自《左传》。从大的方面说,《左传》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写史传统。我们的小说史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历史小说特别发达,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说故事的传统是在史学家手上,而不是文学家手上开创的。而这一切,追根溯源,《左传》居功至伟。
第三要感谢的,确切地说,要致敬的,是《左传》创造的前无古人的叙事技巧。有人统计过,《左传》使用的叙事方法多达三十种,顺叙、逆叙、插叙、追叙……无所不有。各大战役的恢弘场面调度得波澜起伏而又井井有条,令人叹为观止。一些神来之笔,例如“晋楚鄢陵之战”中楚共王登上巢车眺望晋军,通过与身边军官的对答,交代了敌方的一举一动,简直就是在运用电影手段中的主观镜头。《左传》描写人物和细节的手段,为中国古代小说家提供了最早的“写作参考”。有名的片断像晋楚“郧之战”,晋军逃兵争相抢船过河,《左传》对这个场景的描写只有一句,译成白话就是:“船上被砍下的手指头可以一把把捧起来。”好像一个大大的特写镜头?血腥气息跃然纸上,足以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
在莽莽荡荡的中国文学史上,《左传》宛如屹立在源头的一座大口岸,它接济了古往今来一拨又一拨的文人墨客,今天它的古朴风采依旧令人神往。
我们今天怎样阅读《左传》?
从上头的介绍,我们大体知道《左传》是怎样的一本书了。它包含的内容那么丰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有自己的读法。古代人不是把它当经书,就是当历史书,偶然也有人当兵书的——关公夜读《春秋》,其实读的就是《左传》。
我们今天来看《左传》,不用像古人那样把它看成经书那么神圣,也不用像专家那样把它当成历史书来钻研。左丘明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左传》自然可以看成一本有趣的历史故事集。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必伤脑筋去弄懂那些复杂的礼仪制度、神秘的占卜预言、艰深的引经据典、古老的道德评判了。 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们编选了这本《左传精粹》。故事性强是我们选择的第一标准,因此,入选的大部分跟战争有关。一些著名片断,比如《吕相绝秦》、《季札观乐》,是因为文章漂亮或者文化史意义重要而脍炙人口的,我们就只好割爱了。相反地,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成为了我们的选择。为了照顾现代读者的趣味和学习的需要,在不影响故事完整性的前提下,我们对某些章节作了整段的删节,凡有删节段落的地方,都用省略号表示。
每一个选段的标题,有的沿用了一贯的题目,有的改用了白话化的题目。题下注明《左传》记载的时间,书后附录《鲁国十二公简表》,供大家查找对应的公元年份。
编者给每篇作品都写了个提要,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相关背景,间或也作一些文学评点。
倘若本书能够激发起读者诸君对《左传》或者春秋历史的兴趣,那就是编者无上的荣幸了。
李南晖
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