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找唐家湾(发现中国建筑)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朱晓明//周芃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岭南唐家湾是一个幅员广袤的历史文化重镇。本书编者们从建筑保护调查入手,由点及面,由历史到现代,寻找唐家湾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的独特价值和发展利用可能。全书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让关联密切的图片成为文字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丰富,充分尊重读图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时尚。

内容推荐

背依青葱翠绿的凤凰山麓,面向浩瀚的大海,陆岛相望,海岸线蜿蜒而上,岭南唐家湾是一个幅员广袤的历史文化重镇。山色水影交融之中,民居群落、风土民俗以及大量风云史迹别具岭南地方特色,满树绽花,令人目不暇接。山海之境、文化之邑、科技新城相得益彰,堪称与近代文明伴生的南中国海第一湾。

目录

我从哪里来

地图里的世界

五堡

一八七三年前后

买办之乡

会同古村

淇澳白石街

中山模范县

百年古镇

唐家湾价值解读

户外

庭院客厅

豪华大宅

西式洋楼

会同古民居

手艺与营造

上栅蚝壳祠一九二七

栖霞仙馆旧事

栖霞仙馆再生

峨岭共乐

他山之石

口福

享受

欣赏生活的历史

我们的历史我的遗产

保护

陈氏仔楼

陆宅和永丰小陆

名人故居和名人故里

岭南近代文化品牌

山海之境

大学公园

再闻校歌

唐家湾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唐家古镇的宗族聚居单元是“堡”,既是宗族房派不断分支后形成的固定居住单位,也是便于防御的基本单元。这种堡的结构也非唐家古镇特有,东岸村的景阳门将村落分成东西两个堡垒,整个村落拥有东西南北四个堡的居住单元,且东堡两巷的建筑质量明显优于西堡三巷的建筑质量,也反映了当地人聚族而居的经济特征,目前,各堡的方位从路标上依然清晰可辨。

唐家古镇“堡”的结构较为隐性,但非常稳定,携带了大量历史信息。房屋全部建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分房”过程,这体现了南粤民居的家族繁衍历史。一般,每堡在七十到八十户之间。随着房派不断分下去,每分一房支脉就建一幢房屋,建了房屋又建祠堂,久而久之,形成一片整齐、统一、密集的建筑群组。唐家古镇至今保持了完整的宗族聚居的传统模式,而且印记十分清晰明确,俗称“五堡”。堡外有土围墙和栅门分隔,是重要的对外防御手段,堡与堡之间则畅通无阻,堡内建有大量的宗祠和家祠。据唐有淦先生所著((釜涌沧桑——唐家湾史话))记叙:以唐家三庙为界居住在大庙、新地直街、龙顶的是梁义甫房(五堡);大同路东北段、大同直街梁氏大宗祠附近的是梁仁甫房(四堡);定居在银坑村和边山直街、上下边山外街、龙岗街是唐家的第二大房豪杰房(二堡);居住在山房路中段、大同路西段、中心社、大禾亭及龙顶的是唐家的第三大房森轩房(三堡);流动性最大、宗支分布最广的是唐族第一大房子英房(一堡),唐绍仪、唐国安、唐雄等近代名人都属于这一房,他们分布在唐家村、鸡山和香山县城等地,但不很集中。各房在长达六百年的时间内居住地点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动,且子孙繁衍、英才辈出,这在流动性颇强的沿海地带并不多见。

P14-15

序言

中国众多古镇,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有旖旎风光,有独特遗存,惜近年建设迅猛,致风貌沦丧。纵观华夏大地,千镇一貌,万屋一面,岂不悲乎。有幸者得科学指导,合理保护,新旧协调,美景重光,旅游兴起,得其效益,江南六镇,即其佼佼者。

珠海唐家湾,地处岭南,交通便捷,历史虽欠悠久,却有近代辉煌。滨临大海,倚舟楫之便,乡人涉足海外,商贸繁盛,文教倡萌,而成买办之乡。学者容闳,首倡幼童留学,唐家独占鳌头,名人辈出。首任总理唐绍仪,清华校长唐国安,均出于兹,故里宛在,德馨流芳。

唐家湾拥有山林苍翠共乐园,别致典雅栖霞馆,五堡分治、三庙并峙。清朝晚季,会同老村,侨胞襄力投资,统一规划,一次建成。民国早期中山县亦以乡镇建设、教育和经济发展为全国表率。

年前余率同仁赴珠海踏察实地,研究策划,誉为不可多得的近代名镇范例。并为主事者保护的决心与行动而感动,深信有智者明哲,定能福泽乡里,保存珍贵遗产,期以发扬光大,彪炳中华。

晓明、周此等从事保护规划编制,悉心情深,流连忘返,陷之至深,情深致文,拳拳不眠,成此书稿,“望家园生娇”,珠玑寄情。实为佳事,甚为嘉许,欣然命笔,是为序。

阮仪三

丙戌春 同济泸上

后记

为完成唐家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课题研究,委托方和我们在珠海和上海之间多次往返。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唐家湾逐渐在我们的脑海里立体化了,我们觉得有必要通过一本书来勾勒出唐家湾的剪影。我们想尽量写出生活、写出故事情节、写出保护与利用的概念与思路,让这种乡土建筑类型的书籍情理兼备,生动起来,也许这一目标过于理想化,但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

如果此书对您发现珠海市这块深藏不露的美玉有所助益,如果书中的介绍能促使您去发问、去寻找,又鼓励您共同为唐家湾未来的发展寻找闪光的金点子,那一定是我们最欣慰的事情。唐家湾在近代社会的出色表现诱惑人心,现世又时常独领风骚,不乏独特亮点,如果想了解中国一段近代传统村镇的典型脉络,请您调整思绪的罗盘,从唐家湾开始首航。

能完成这本书,我们必须感谢唐家镇唐有淦老伯、唐观廷老伯、何志毅先生、卢洁峰女士、莫惠文老人;唐家湾镇党委书记罗锡强、原唐家湾镇党委副书记李游群,才女罗玉芬;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校长严驳非、原香洲区文化局局长叶军、香洲区文化局局长黄剑萍、副局长唐晓红、香洲区宣传部副部长曾鉴洲、珠海市规划局副局长潘明以及其他市区镇领导和群众、相关文献的作者。

感谢阮仪三教授,学生的点滴进步始终包含着老师的谆谆教诲。

珠海香洲区委宣传部邓卓贤部长对唐家湾保护颇富远见卓识,是本书立意、选题、出版的直接推动者。珠海鸿兴机构董事长邱秋雄先生、总经理邱美宁小姐的鼎力资助,使本书得以早日出版。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曾鉴洲鼎力协助拍摄了部分图片,珠海市博物馆助理馆员杨长征对书稿作了审校。

张波、艾鑫、张成为本书及规划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丁枫、寇怀云、赵伟参与了前期工作。

本书章节上有所分工:周芃负责“会同古村”、“会同古民居”、“栖霞仙馆”、“栖霞仙馆再生”,参与“我们的历史我的遗产”的写作,其余各章节由朱晓明执笔完成,并最终统稿。

谢谢读者。

作者

二00五年十月于同济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5: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