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无与伦比的广博才干,因此他一生享有无与伦比的广泛声誉。他有非凡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渗透到运用图像表现的每一个领域。他是一个罕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他道德高尚,举止温雅;他是画家、雕塑家、建筑师,是物理学家、地理学家、植物学家、医学家,还是艺术家、音乐家、戏剧家、哲学家;他体格健壮,力量过人,一只手就能轻易折断马蹄铁;……他就是人类历史上千年不遇的“全才”--达·芬奇!搞文学的须知莎士比亚,搞音乐的须知贝多芬,搞哲学的须知康德,……搞绘画的须知达·芬奇。这就是他在西方绘画史上的地位。本书适合中西美术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西方绘画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西文化比较之研究家等。
他是西方绘画体系中“写实主义”的最高代表与最后代表。他一再宣称最好的绘画就是与对象最相似的作品一绘画应该准确匹配自然,并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但他当时已经知道。许多画家正试图改变作品对自然事物的“仿造”形式,“矫饰主义”或”风格主义”己然抬头。他正处在“写实主义”之顶峰与衰退的关节点上。
“写实主义”的衰败,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终结。他是最大的“绘画科学者”,也是最后的“绘画科学者”……
达·芬奇把绘画视为一种科学,他有关绘画的专论亦就成为所谓“绘画科学”。他最初是以一名艺术家的身份,与这门科学发生联系的。
现今通行的达·芬奇著名的绘画论著,不是出自他本人之手,而是由其弟子和继承人F·梅尔奇从达·芬奇各种手稿中以忠实谨慎的态度搜集整理而编成。该书草成于1540—1550年间,但从其行文形式看仍非一部完整手稿,许多存世原始文本被遗漏,达·芬奇整体计划的所有部分并未被完全包括。
除对绘画和素描进行实用性具体指导外,这篇专论旨在讨论涉及艺术家感知和经验问题的每一个领域,然后再将感知和经验作为既成的标准加以讨论。对绘画科学的界定、绘画的教学基础论(即几何、透视和光学),对光影、色彩和空气透视的系统研究,有机和无机自然中的形式和作用理论,构成这部著作的三大主旨。“艺术即科学”是这部论著的中心思想。
达·芬奇一生中曾解剖三十余具尸体,因而在解剖学上拥有令人吃惊而广泛的经验。他不同寻常的人体绘画图表,即是他所设想的“微观世界宇宙志”。从现存画技高超之部分可以明显看出,他曾为此花去太多精力与时间。他以自己特有之观察方法为基础,把素描艺术提高为具有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手段。
他是一个“视觉观察经验论者”,他以此为基础,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认识论”,并凭藉此种认识论,把艺术与科学融为一体。
要成为画家,一个人从少年起该怎么做?透视学是首先必备的知识,然后再学习万物的比例,为了培养画好人体各部分的能力就要临摹名家的作品,为了巩固所学的课业就要临摹自然的作品。少年们还要经常观摩各位艺术大师的名作。
除此之外,还要养成亲手实践所学的知识,用之于工作的习惯。
将名家画笔下的素描当作练习的对象,画家为了训练自己的手就必须不断地摹写。为了描绘物体的立体感,画家需要学会如何表现凸雕物体的方法,当然前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摹写的训练。
因为绘画这门科学需要模仿自然万物的形状,所以,为了精通绘画科学,少年就应把注意力偏重于素描以及与物体所处位置相对应的光和影上。
二、锻炼记忆力和想象力
如果你想牢牢记住所学过的东西,请按照以下的方法进行:同一物体被你描绘过很多次,当你认为已经记住时,不妨照着模特画一画。然后,将你的模特儿用一片光而薄的玻璃摹下来,与不用模特画出的画像重叠在一起。你仔细观察一下,比较哪些地方画的不合适。下决心改正错误的地方。倘若你觉得还有不足的地方,就不妨摹画几遍错误之处,直到记住为止。要是找不到光滑的玻璃板。也可以用一张油润过后晾干的薄羊皮纸来代替,画过后只需要用海绵拭干即可留待下次再用。
珍惜入睡前和刚醒后的时间:黑暗中,躺在床上,运用想象,把以前涉猎较多的事物再回想一遍,就会获益良多。这种方法是我从亲身实践中发现的,对牢记事物有很大帮助,值得称赞。
刺激思维促进发明的方法:以上的方法也包括了我的一项新发明——一种促进思维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有一点可笑,不过用处倒是很大。一堵污迹斑斑的墙或者色彩纷呈的石子,也可以成为你锻炼思维的好对象。如果你构思一幅风景画,你就会在其中发现风景:山岳、河流、岩石、树木、平原、山谷和丘陵纵横密布;或许你还能发现激烈的战争场景、迅疾的人物动作、古怪的面部表情、各种各样的奇装异服等等许许多多完整的形象和事物。此情此景就像在萦绕不觉的钟声中,仿佛凡是可以命名的声音都可以传人我们的耳中。你停下脚步来,凝视那些污墙、火焰的余烬、云彩等等诸如此类的事物,这并不是件难事,只要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奇思妙想就会从其中源源而来。思维经由不断的刺激,就诞生了许多新想象:波澜壮阔的人兽大战,千奇百怪的风景和种种骇人的妖魔鬼怪。虽说受到模模糊糊的事物的刺激,人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但是前提是,你必须知道应当怎样最好地呈现你所希望表现的物体的细节。
P2-3
列奥那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和科学家。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达·芬奇的画作最重要,而其他的成就,比如解剖学、工程力学、数学、建筑学方面的成果,就都被他的画名掩盖了。这种对芬奇的认识是非常片面的。芬奇是一个天才,他在他那个时代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我们从他遗留下来的一部分笔记中的论述就能看出来。因此,当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各个专业壁垒森严的时候,重新认识达-芬奇这个全才型的巨人,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达·芬奇总结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经验与科学实验成果,写下了很多关于绘画方面的笔记和论述。内容丰富,包括构图、透视、光与影、解剖、比例等多方面。由于达·芬奇是一个科学家,所以他的画论笔记中有很多科学术语、定律等非常专业的论述,可以说是一部很有借鉴意义的绘画理论著作。
本书根据达·芬奇的笔记编译而成,同时参考了达·芬奇研究的一些成果。本书的编排为了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对达·芬奇的画论做了大胆的改编,即把顺序重新调整,以便读者进行阅读与研究。同时,将几段互相关联的内容加了一个小标题,以使读者一目了然。
本书的翻译过程是非常辛苦的,因为达·芬奇的画论涉及面很广,虽经译者多方努力,仍会有疏漏错谬之处,希望读者能批评指正。
译者
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