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五福音/范登伯格考古悬疑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德)菲利普·范登伯格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德国著名的考古悬疑大师范登伯格的经典作品,为寻找丈夫死亡的真相,丈夫留下了一张显示着古埃及碑文的羊皮纸,她似乎得出了一点头绪,他来到巴黎寻找丈夫留下的羊皮纸的原件……事情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范登伯格为你揭开这出神秘戏剧的大幕!

内容推荐

丈夫死于一场神秘的车祸,年轻的安娜几乎绝望。丈夫留下了一张显示着古埃及碑文的羊皮纸,安娜立即明白,这个文献蕴含了很深的秘密,它的原件无疑价值连城。为了找到这块丢失的羊皮纸。她去了巴黎……在巴黎。一名美国教授上了新闻头条:他似乎是毫无目的地将酸溶液泼在了达·芬奇的名画圣母像上……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奥尔甫斯和欧律狄克——致命的

第二章 但丁和列奥纳多——破解的秘密

第三章 圣樊尚·保尔——精神病医院

第四章 莱贝特拉——接近疯狂

第五章 羊皮纸手稿——寻找痕迹

第六章 魔鬼的马蹄——证据

第七章 不期而至的相遇——孤独

第八章 谋杀——幕后策划者

第九章 英诺森的地牢——重新发现

第十章 保拉里路33号——令人疑惑的

后 记 I

后 记 II

尾 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从梅尼尔蒙唐大道可以去拉雪兹神甫公墓——巴黎最大和最漂亮的公墓。一个不同寻常的名字,来自路德维希十四的忏悔神甫比埃尔·拉雪兹。在埃迪特·比阿夫、吉姆·莫里森和西蒙·西尼奥雷的墓旁,可以找到莫里哀、巴尔扎克、肖邦、比才和奥斯卡·王尔德的坟墓。守墓人还为参观者准备了几个法郎的导引图。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特别在初春和秋季,许多人来参拜他们的偶像。这时,那些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客人,和那些有规律地、甚至每天大多在同一时间并以同样的礼仪来这里参拜的人,会简短地交换思想。

要发觉这点的前提是,人们自己必须连续几天,在同一时间来参观拉雪兹神甫公墓——我就这么做了,不过开始没有任何打算,或者说没有奢望碰上一个我所遇到的最最令人激动的故事。

第二天我就注意上了一个长相端正的老人,他站在一座墓前,墓碑上写着“安娜1920一1971”。回想起来,事实上是他手里那束有异国情调的黄蓝相间的花引起我的好奇。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在一束不同寻常的花后面,常常隐藏着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同这个陌生人攀谈。

我惊奇地发现,这是一个生活在巴黎的德国人。另外,此人举止矜持,涉及到那束有异国情调的花(这是一种极乐鸟花,也叫鹤望兰),态度几乎有些推拒。当我们第二天重逢时,情况发生逆转。那个陌生人主动打听我的事。过了好久,他才相信,我那作家的好奇心让我提了这个问题,而且没有幕后策划者指使我来找他。

面对我那无关痛痒的问题,这个人的举止让人疑惑。这加强了我的推测,在拉雪兹神甫公墓里每天发生的小小的场景后面,隐藏着比一种令人动容的姿态更多的事。尽管我早就作了自我介绍,我还是不知道他的名字。但这没有妨碍我邀请他到我的饭店里吃饭——倘若他有时间的话。我的这句话赢得了他的一个微笑,以及他的回答。像他这样年龄的人,有的是时间。他会来。

我得承认,当时我没有把握,这个陌生人是否会践言。我更相信,他答应,仅仅是为了摆脱我的纠缠。我住在位于9区的大饭店。所以,当他如约出现在饭店餐厅里时,我的惊讶可想而知。他把一份旧画报放在桌上,这立刻让我好奇万分。

他似乎有意用这个方式来折磨我,快活地(在我的眼里这纯粹是虐待)谈论巴黎的美丽。要知道,在像我那样好奇心重的人身上,这会引发几乎是歇斯底里的病态。每次,当我试图把谈话引入正题时,他又会想起另一处值得外来人参观的景致。后来我才明白,这个男人在同自己斗争,是否能把他的故事透露给我。

正在我几乎要绝望时,他突然把画报取到手里,从中间翻开,摊在桌子上,说:“这就是我。确切地说,这曾经是我。更确切地说,我该是这样。”他对我注目审视。

我沉浸在画报的文字中。这几分钟显然让这个陌生人感到惬意。我感到他的目光对着我,并且注视着我的每个反应,似乎在等待我惊呼出声。但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文章报道画报的一位记者。他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遇难。画报上登出了他的一幅生活照以及他那被弄得十分可怕的尸体。我有些不知所措。

“您不会理解这个”,他最后说,“我自己过了很久才明白。这肯定是您听见过的最疯狂的故事。”

我回答,我同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打过交道。一个作家知道的故事很少司空见惯。我指给我的客人看一个瘫痪在轮椅中的修道士。几年前他曾对我述说了他生命中的故事,以感人的话语告诉我,他为什么怀着自杀的念头从梵蒂冈的一个窗户里跳了出来。我在我的小说《第六十个阴谋》中描述了他的生活。但在小说出版之前,这个瘫痪者就从他的修道院里消失了。而他的院长则坚持断言,他的修道院里从未有过一个轮椅中的修道士。这时我强调,我们曾连续几天面对面地坐在一起。

也许我不该说这些,因为此人忽然变得坐立不安。他说,在他愿意吐露真情之前,他得把一切再好好想一遍。我们约定,第二天在圣德大道旁的“花神”咖啡馆见面。那里通常有许多作家出入。

我想说的是,第二天在“花神”咖啡馆,我独自一人喝了咖啡。我得承认,对此我毫不感到惊讶。显然,想到他的命运可能会被用作小说的原型,此人却丧失了勇气。但这使我强烈地感到,此人身上附着的故事,远远超出个人的命运。

人类所有伟大的秘密都有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起源。我预感到在这个陌生人的命运后藏有这样一个秘密,会具有这样一个基本的意义。我那时还没有料到。我也不知道,这个手拿纸花的陌生人在这一出戏剧中仅扮演一个次要角色。先说一下,演主角的是公墓里的那个女人,我只知道她的名:安娜。

不过我有了一条线索,画报上的文章。一条线索通向慕尼黑,一条通向巴黎,然后事件在我的调查中交织在一起。罗马、希腊和圣迭戈是接下去的站点。慢慢地,我逐渐明白,陌生人为何感到拘束,不愿把故事告诉我。

我又去了几次公墓,但无缘再见那个陌生人。她儿童时代的一个想法冒了出来。一句咒语能让人忘记一件事,一切就变得同往常一样。

她从未想过,如果他们中的一人出了什么事,那怎么办。她爱吉多,而爱情不问结果,不过现在她认识到了这种态度的愚蠢性。她对这样一个电话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很抱歉,我们不得不告诉您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您的丈夫出了一起严重车祸。请做好最坏的准备。”

犹如在梦中,安娜驾车风驰电掣般地来到医院。她不知道自己走的是哪条道,又把车停在了哪里。脑子里一片混乱,她向两三个穿白衣的人大叫着问:“哪里是急救室?”她终于来到这个被灯光照得亮如白昼的走廊。时间在这里无穷无尽。

她突然发现自己想到,如何重新布置房子,卖掉古董店,又决定先做一次环球旅行——以便取得距离感。这时她感到一阵惊吓。吉多从未做过环球旅行。他憎恨飞行。

我的天哪!安娜惊跳而起,为自己的这些想法感到羞愧。她双手叉在大衣口袋里,心神不安地在走廊上来回走动。穿白大褂的人从她身旁匆匆而过,对她视而不见。这种不经意的忙乱具有某种挑衅的作用。安娜差点儿就要扑到一个忙乱的护士跟前,对她大吼大叫,责问她是否明白,这事关她丈夫的生命。

她之所以没这么做,是因为恰好这时,有一个瘦瘦的男人从一扇门后走出,鼻梁上架着一副弄脏的无框眼镜。他朝安娜走来,一只手笨拙地摆弄着挂在胸前的绿口罩,然后用小臂擦了擦额头。

“您是赛德利茨夫人?”他毫无表情地问。

安娜感到,自己的眼睛如何睁大,血怎样涌到头部。耳膜中一阵震响。医生的脸上没有透露出任何表情。

“是我”,安娜轻轻挤出一声回答。她的嗓子又干又涩。

医生自我介绍。但就在他说出自己名字时,他说话的音调就变了,转入一个收尸人的歌唱。下面的话他已经不知说过多少回了:“很抱歉。对您丈夫来说,任何救助都已太迟。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也许对您是一个小小的安慰,请允许我这么说,也许这样更好。您丈夫或许永远不会再苏醒。脑部受伤太重。”

安娜尽管看到,医生向她伸出了手,但处于无助的愤怒中的她,转身就走。死了。她第一次感受到这个词的终结性。

电梯里有一股厨房的味道,像在所有医院电梯里一样。她感到难受。电梯尚未停稳,她就夺门而逃。  已经无法自己开车,她是坐出租车回的家。她无言地递给司机一张钞票,然后消失在自己房子里。突然,一切显得如此陌生,冰冷和不近人情。她脱下鞋子,奔上楼梯,进入自己的卧室,扑到床上,终于哭出了声。

这发生在1961年9月15日。3天后,吉多·封·赛德利茨被葬在森林公墓。1天后开始了这些——让我们首先这样称呼——稀奇古怪的事。

P2-3

后记

安娜·封·赛德利茨是个年轻和勇敢的女人。当她丈夫——一个艺术品商人——在一次神秘的车祸中丧命时,她陷入了绝望。她在丈夫的遗物中发现一个胶卷。几十张底片上是同一母题:一张写有古代科普特文字的羊皮纸手稿。安娜不久明白,此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秘密。因为,有人为获取照片所摄的原件开出一个天价。对遗失的原件的寻找和对丈夫死因的调查把她引到巴黎。在那里,一个德裔美国教授的大胆之举成为媒体头条新闻:他在罗浮宫用硫酸洒向达·芬奇的一幅圣母画像……

小说《第五福音》就这样吸引读者进入一个极为扑朔迷离和充满悬念的故事。

此书作者、德国作家菲利普·范登伯格1941年9月出生于布雷斯劳,曾任多家报纸杂志的记者,l973年完成第一部小说《法老的诅咒》后一举成名,并正式开始了其自由作家的生涯。这部《第五福音》初版于1993年,是他所谓的“历史三部曲”中的一部。其他两部为《西斯廷的密谋》和《哥白尼的诅咒》。仅从书名看,在这部《第五福音》里,范登伯格固守于他的“考古或历史侦探小说”的类型,而其内容的确也牵涉到不少欧洲的历史、考古、文学及文化史实,尤其是基督教史。由于岁月的洗涤和自然的剥蚀,这些史实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给翻译带来一定的难度。更由于这又是一部虚构的小说而不属于专业书籍,书中的内容往往亦真亦假,虚实相间,迫使译者最后放弃了详作注解的初衷。就此敬请读者原谅。不过,译者还是愿意就自己使用的工具书作一说明,以便有心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查阅。对于大多数的人名地名、史实概念和专有词汇,除了常用的德汉、英汉、法汉、拉(丁语)汉等词典以及有关的地图和圣经词典,译者主要使用了以下两本工具书。它们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1993)。

菲利普·范登伯格是当今最成功的德国作家之一,其作品已被译成30多种语言,并早在上世纪末(1999年)已拥有1 600万以上的读者。但愿此书中译的问世,能为中国读者领略其作品一那建立在西方宗教文化史背景上的扣人心弦又开启心智的魅力,作一份添助。

                      卫茂平

                    2003年4月于上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