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辑,全书共分三编,内容涉及广泛,包括20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现实语境、话语形态、话语分布、话语生产、古代诗歌理论研究、古代词学理论研究、古代散文理论研究、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古代戏曲理论研究、范畴研究、方法论研究、批评学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即继承传统,又面向开放。观点新颖,内容丰富,是文学理论研究界值得骄傲的研究成果。
总前言/黄霖
绪论
上编 概论篇
第一章 20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现实语境
第一节 政治与文化地图中的几个话语图标
第二节 个案透视:中国文学史编撰与古代文论研究
第二章 20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话语形态
第一节 理论阐释型话语
第二节 历史考辨型话语
第三节 意识形态型话语
第三章 20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话语分布
第一节 空间分布:多元化研究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时间分布:抛物线话语运动轨迹及其历史启示
第四章 20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话语生产
中编 分俸篇
第五章 古代诗歌理论研究
第六章 古代词学理论研究
第七章 古代散文理论研究
第八章 古代小说理论研究
第九章 古代戏曲理论研究
下编 审题篇
第十章 对总体性的渴求
第一节“批评史”话语及其活动特征
第二节 “体系”话语的活动方式及其反思
第十一章 互为主观的尝试
第一节 比较研究的历史嬗变
第二节“比较”话语基本类型分析
第十二章 经典的多元解读
第一节《文赋》研究
第二节《文心雕龙》研究
第三节《诗品》研究
第四节《二十四诗品》研究
第五节《沧浪诗话》研究
第十三章 范畴研究:在释义与建构之间
第一节 研究之大概
第二节 两种话语运作方式及其困境
第十四章 方法论研究:20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一面镜子
第一节 传统研究方法向现代研究方法的转型
第二节 政治作为方法论运用的绝对视界
第三节 话语空间的展拓:从稳中求变到呼唤多元开放
第四节 别一道风景:以实践论方法
第十五章 批评学研究:民族特色之阐发
第一节 话语主调:“另类”存在之肯认与民族特色之阐发
第二节 批评方法:文化解码与种类编码
第三节 洞见与盲视
第十六章 现代性焦虑:从“民族化”到“现代转换”
第一节 “民族化”话语:意识形态压抑下的民族性比较与辩护
第二节 “中国特色”话语:民族自我的重建与“现代化”叙述的重启
第三节 “失语症”话语:二度压抑下的文化焦虑
第四节 “现代转换”话语:直面文艺现代性问题
第五节 问题及反思:走出范式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