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乙肝病预防与治疗/家庭保健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作者 邱健行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传染病,其流行范围之广,发病率之高,传染性之强,危害性之大,罹患人数之多,是其他传染病不能相比的。仅中国,就有1.5亿患者(含携毒者),占中国人口近1/10。本书讲述乙肝病毒的构成、复制、传播途径、流行特征、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乙肝的检查及化验结果分析,小儿及老年乙肝的特点,介绍了乙肝的预防及治疗,尤其是特色治疗,如食疗、果蔬治疗和气功治疗。

内容推荐

本书是“家庭医疗保健系列”的一种,讲述了乙肝病毒的构成、复制、传播途径、流行特征、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乙肝的检查及化验结果分析、小儿及老年乙肝的特点,重点介绍了乙肝的特色治疗,如食疗、果蔬治疗和气功治疗。

目录

第一章 肝脏的生理作用

肝脏的结构特点

肝脏的代谢功能

胆汁生成

解毒功能

肝脏的造血和凝血功能

吞噬和免疫功能

第二章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的形态及构成

乙肝病毒的复制

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和变异

乙肝病毒的三个抗原抗体系统

第三章 乙肝的流行病学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流行特征

第四章 乙肝的发病机理

乙肝的免疫损伤机理

乙肝的组织损伤机理

乙肝各临床类型的免疫发病机理

第五章 乙肝的临床表现

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

重型肝炎

第六章 乙肝的检查

“二对半”检查

“二对半”结果的综合分析

乙肝病毒的其他检验指标

肝功能检测

超声波检查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电子计算机X线检索(CT)检查

第七章 小儿乙肝

第八章 老年乙肝

老年乙肝的临床特点

老年乙肝的肝功能变化

老年乙肝的预后

第九章 乙肝病毒(HBV)携带者

基本概念

HBV携带者的来源

HBsAg携带者的诊断

HBsAg携带者的鉴别诊断

发生HBsAg携带现象的机理

HBsAg携带者的转归

医疗职业中的HBV携带者

第十章 乙肝合并症

第十一章 与乙肝病毒相关的其它疾病

HBV与肝硬化

HBV与肝癌

HBV与艾滋病

HBV与丁型肝炎

HBv相关性肾炎

第十二章 乙肝的预防

非特异性预防

特异性免疫预防

第十三章 乙肝的西医治疗

急性乙肝的治疗

慢性迁延性肝炎的治疗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治疗

重型肝炎的治疗

HBV携带者治疗

第十四章 乙肝的中医药治疗

急性乙肝的治疗

慢性迁延性肝炎的治疗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治疗

重型肝炎的治疗

HBV携带者的治疗

第十五章 乙肝的饮食治疗

避免的食物

对肝脏有益的食品

常用的食疗方

第十六章 乙肝的果蔬治疗

第十七章 乙肝的气功治疗

试读章节

肝脏的结构特点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腹腔右上部,小部分在左上部,是人体最大的重要实质性脏器,一般重约1200~1600克。成年人肝脏的重量约为体重的1/40~1/50,小儿肝脏的重量约占其体重的1/20左右。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上界与膈穹的位置一致,约在右第五肋间(相当于叩诊的相对浊音界),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出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脏被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按新的分叶方法将肝脏分为:左内叶,左外叶,右前叶,右后叶及尾状叶。肝脏下面有连成“H”形的两条纵行沟和一条横行沟。横行沟为肝门,是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以及神经、淋巴管的出入处;右纵行沟前方为胆囊,后方为下腔静脉;左纵行沟前方为圆韧带,后方为静脉韧带及静脉导管的遗迹。

肝脏的表面有一薄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将肝实质分隔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单位,称为肝小叶。人类肝脏约有50万个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约1×2毫米大小,小叶的中轴贯穿一条静脉,为中央静脉。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细胞索。肝细胞索相互吻合成网,网眼间有窦状隙和血窦。肝细胞间的管状间隙形成毛细胆管。因此可以说:肝小叶是由肝细胞、毛细胆管、血窦和相当于毛细淋巴管的窦周隙(狄氏间隙)所组成。

肝细胞为多角形,直径约为20~30微米。肝细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其内有一个或多个核仁。电子显微镜下细胞浆可显示各种细胞器和包含物,如线粒体、高尔基氏体,溶酶体、内质网、糖原、脂滴和色素等。细胞核内有染色质,由螺旋结构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组成。

肝脏的代谢功能

糖、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缺一不可。这些物质的代谢在肝中进行,任何器官都不能代替肝脏。

一、糖代谢每日粮食(米饭、馒头)中的主要成份为含淀粉类即碳水化合物(糖),经胃肠道消化后变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再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后,肝脏就能将它合成肝糖原并贮存于肝脏,当劳动及生命活动等情况需要时,肝细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氧化后,可产生二氧化碳、水、热量和高能物质(如三磷酸腺苷)等,维持人体的体温,供给人体活动的能量需要。当血液中血糖浓度变化时,肝脏具有调节作用。但饭量过小或不食,必然造成肝糖原枯竭,生命难以维持。但过多的糖也可转化为脂肪。所以吃糖过多,同样可以造成肥胖。P2-4

序言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传染病,其流行范围之广,发病率之高,传染性之强,危害性之大,罹患人数之多,是其它传染病不能相比的。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引起多种器官损害。除急性临床表现外,尚有相当部分病人转为慢性肝炎或成为无症状的带毒者,其中少数病人将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导致死亡。乙肝病毒还会引起母婴传播,新生儿感染者每年可达数十万人之多。因此,防治乙肝,刻不容缓。然而,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光靠医务人员是不够的。应该把乙肝的有关知识传播给公众,让人们明白,要善于保护自己的身体,把自身的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科学性、普及性、系统性、理论性,叙述力求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通俗易懂,以供广大乙肝患者、医务工作者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上时间匆促,书中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1998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0: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