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传遍了大江南北,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能通解这部文学巨作。本评书以遵循原著为宗旨,以适合大众为前提,语言雅而通俗,删繁就简,重点突出。演播故事,跌宕起伏。刻画人物,血肉筋骨。随说随评,讲今论古。是帮助我们解读《红楼梦》的优秀读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评书红楼梦(上下) |
分类 | |
作者 | 庞立仁//刘兰芳//王印权//庞立胜 |
出版社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传遍了大江南北,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能通解这部文学巨作。本评书以遵循原著为宗旨,以适合大众为前提,语言雅而通俗,删繁就简,重点突出。演播故事,跌宕起伏。刻画人物,血肉筋骨。随说随评,讲今论古。是帮助我们解读《红楼梦》的优秀读本。 目录 上册 《评书红楼梦》序 周汝昌1 前言1 第一回 痛失小英莲1 第二回 演说荣国府(之一)9 第三回 演说荣国府(之二)19 第四回 黛玉进府28 第五回 初会宝玉37 第六回 宝玉摔玉46 第七回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55 第八回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63 第九回 送宫花71 第十回 宝玉会秦钟80 第十一回 金锁比通灵89 第十二回 训子人家塾97 第十三回 闹学堂105 第十四回 宁府庆寿114 第十五回 熙凤设局123 第十六回 可卿之死13l 第十七回 脂粉英豪139 第十八回 路祭148 第十九回 弄权铁槛寺158 第二十回 元春受封166 第二十一回 题额试才(一)175 第二十二回 题额试才(二)183 第二十三回 题额试才(三)191 第二十四回 元妃省亲(一)198 第二十五回 元妃省亲(二)207 第二十六回 芳园筑向帝城西215 第二十七回 静日玉生香228 第二十八回 宝玉爱红238 第二十九回 平儿藏发249 第三十回 宝玉说禅258 第三十一回 落红沁芳267 第三十二回 小红遗帕277 第三十三回 贾芸换帕286 第三十四回 芒种送花神297 第三十五回 黛玉葬花306 第三十六回 情赠茜香罗315 第三十七回 清虚观(一)323 第三十八回 清虚观(二)33l 第三十九回 "不是冤家不聚头"339 第四十回 龄官画蔷349 第四十一回 晴雯撕扇358 第四十二回 赠麒麟368 第四十三回 金钏投井378 第四十四回 宝玉挨打386 第四十五回 旧帕深情396 第四十六回 玉钏尝羹405 第四十七回 梦兆绛云轩415 第四十八回 海棠诗社425 第四十九回 菊花诗社435 第五十回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450 第五十一回 刘姥姥畅游大观园459 第五十二回 拢翠庵品茶468 第五十三回 醉卧怡红院479 第五十四回 暗祭金钏489 第五十五回 凤姐儿泼醋498 第五十六回 秋雨夕509 第五十七回 鸳鸯铰发518 第五十八回 痛打薛蟠527 第五十九回 香菱学诗536 下册 第六十回 芦雪广549 第六十一回 宝琴立雪561 第六十二回 情掩虾须镯575 第六十三回 晴雯补裘587 第六十四回 元宵夜宴(一)602 第六十五回 元宵夜宴(二)614 第六十六回 探春理事(一)623 第六十七回 探春理事(二)634 第六十八回 紫鹃试玉642 第六十九回 姐妹真情651 第七十回 爱语慰痴颦661 第七十一回 真情说痴理67l 第七十二回 蔷薇硝茯苓霜681 第七十三回 平儿平冤691 第七十四回 欢宴红香圃700 第七十五回 醉眠芍药茵711 第七十六回 尤氏理丧722 第七十七回 五美吟736 第七十八回 偷娶尤二姐747 第七十九回 三姐戏贾珍757 第八十回 尤三姐殉情766 第八十一回 怒审兴儿775 第八十二回 大闹宁国府786 第八十三回 尤二姐进府796 第八十四回 尤二姐吞金807 第八十五回 桃花诗社816 第八十六回 风筝825 第八十七回 恶奴生嫌隙838 第八十八回 司棋848 第八十九回 倚势霸亲858 第九十回 误拾绣春囊869 第九十一回 谗言880 第九十二回 抄检大观园891 第九十三回 惜春绝宁府900 第九十四回 聚赌酿祸911 第九十五回 中秋赏月92l 第九十六回 湘黛联句932 第九十七回 逐晴雯944 第九十八回 探晴雯955 第九十九回 芳官出家964 第一00回 诗咏林四娘974 第一0一回 祭晴雯984 第一0二回 妒妇施威995 第一0三回 探芳官1006 第一0四回 双玉听琴1015 第一0五回 探春远嫁1024 第一0六回 黛玉沉塘1034 第一0七回 元春之死1044 第一0八回 查抄公府1053 第一0九回 双探监1063 第一一0回 救巧姐1074 第一一回 贾芸传书1085 第一一二回 妙玉之死1094 后记1107 试读章节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四句上场诗,摘自《红楼梦》的第一回。它表述了作者曹雪芹写书的心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最伟大的古典小说,也是世界的文学名著。 二百年来,这部书广为流传,海内外不少学者、专家对此书进行研究,称这门学问为"红学",近来又有人对作者进行研究,称为"曹学"。 我们今天说这部长篇评书《红楼梦》,目的是为普及《红楼梦》,也为给大家在茶余饭后增添些乐趣。 那末从哪儿说起呢?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二百多年前,在江南水乡姑苏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西关厢啊,有一个十里长街,街内有条小巷 叫"仁清巷",当地人都叫它"人情巷"。巷内有座古庙,因为进庙的地方很狭窄,就像个葫芦口似的,可进到 面,地方不小,当地人都叫它"葫芦庙"。在庙旁边住着 一户人家,主人姓甄名费,字士隐。这个甄士隐算是当地的首富,也是书香门第。由于甄老先生禀性清高,又上了几岁年纪,对功名也就淡薄了。每日里呀,在家里养花修竹,酌酒吟诗,倒也逍遥快活。夫人封氏也很贤惠。老夫妻年过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这小姑娘长得可好看了,像粉妆玉琢的一样。聪明可爱。在眉心有颗胭脂痣,格外醒目。甄老夫妻拿这女儿爱如掌上明珠。P1 序言 庞立仁贤弟的力作《评书红楼梦》即将梓行问世,喜而为之制一短序,聊志文缘,并抒所感。 《红楼》伟著,为何迟至今日方有立仁首创之评书出现?拙见以为,雪芹之书纯以诗情画意作表现手段,与历史、武侠、神怪等小说大异其趣。因此,除影视一类艺术形式较易搬演,就连京剧也不甚好演,如梅兰芳先生早年即曾创演《黛玉葬花》、《俊袭人》等新戏,然而却甚难获得较大成功。此中缘故,可以深思。如今评书以讲说为文体艺种,则可知其难度又当如何了?--正因此故,方见立仁的敢于创意的勇毅精神,并终于演播后得到各方面重视。这就愈觉其难能可贵了。 立仁自幼好学,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即喜与我交往,后来作为人民教师,很有教绩。但我未料他对普及《红楼》、拓展"红艺"也早有壮志,如今新著出版,可为"红学史"上增添崭新的一段篇章。故不辞愚拙,书此数行,尚望不嫌简陋。 甲申中秋前夕写讫 后记 我们这套评书,经多年酝酿,于二000年秋由庞氏兄弟诉诸笔端,可以说寒冬酷暑,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直到二00三年四月,几经修改,由庞立仁最后改定;送给王印权同志和刘兰芳同志,按说书的套数予以加工整理,然后送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日录播,为的是赶在二00四年(曹雪芹先生诞辰二百八十周年,忌辰二百四十周年)之前首播,以志纪念。又由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出要在八月首播,这样在时间安排上就紧迫了点儿,书中有的地方就显得不那么四致了。评书脚本完成即将开播之际,首先是北京日报主任记者宗春启先生派记者采访后,以"退休教师庞立仁身残志不残三年笔耕不辍。《红楼梦》评书脚本问世"为题发了一篇报道。北京晨报报道的题目则是:"评书《红楼梦》让所有人听懂"。随后,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人民政协报……都陆续发文报道。安徽曲协主席谢德裕先生还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专文评论,说是:"开创了长篇评书表演《红楼梦》的先河";北京日报资深记者彭俐先生在报道中说:"这是将雅文化的作品《红楼梦》,与大众文化娱乐生活接轨","雅俗共赏",是一项 "巨大工程"。而在广播电台播出之后,反响更是强烈。 然而面对着一片赞誉之声和一批批表示欢迎、要求重播、要求出书的听众信件,我们冷静地查找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尽量地做了订正和改进。在这次付梓前,又由庞立仁从头至尾逐字逐句作了修改和补充,使之内容更充实,人物形象更趋丰满,红楼味儿更浓,可读性更强。即使如此,书中错误疏漏不当之处,也还在所难免,我们真诚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本书改编成功,首先是与周汝昌老先生的巨大鼓励与支持分不开的--次深夜,老先生还亲自打电话来叮咛嘱咐:这种改编,事关重大,工程不小,意义也很大,但是一定要有充分准备,谨慎从事,认真对待,否则,劳而无功,又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今年秋天,听说这部评书即将出版,周老即欣然命笔,为我们写了一篇序言,字虽不多,却个个掷地如金石声,让我们感激不尽。 我们前言里已经说了,我们要感谢大作家刘心武先生,感谢他的启迪,他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受益匪浅,谨此再次致敬! 这里还要感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中心的邹宇平编辑,邹编辑为我们这部书倾注了很多的心血,除了为我们作录播工作,还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而在全书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庞强同志也给出了不少好主意。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我们还要感谢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的领导和责编,感谢她们不辞繁难,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甲申冬至日作者于皇城根翠花草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