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部伟大的反对奴隶制的宣言,是抨击美国奴隶制的不朽之作,没有一本书在结束奴隶制方面有如此巨大的贡献。同时,它又被称为“黑人的《伊利亚特》”、“美国抗议小说的基石”。因此,该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和文学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本小说以黑奴汤姆为中心,深刻描写了一些奴隶的命运。故此该书曾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历史,许多人认为,它是导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因素之一。而林肯总统也曾称本小说作者为“写了一本引起一场伟大战争的小妇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汤姆叔叔的小屋(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国)斯托夫人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一部伟大的反对奴隶制的宣言,是抨击美国奴隶制的不朽之作,没有一本书在结束奴隶制方面有如此巨大的贡献。同时,它又被称为“黑人的《伊利亚特》”、“美国抗议小说的基石”。因此,该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和文学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本小说以黑奴汤姆为中心,深刻描写了一些奴隶的命运。故此该书曾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历史,许多人认为,它是导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因素之一。而林肯总统也曾称本小说作者为“写了一本引起一场伟大战争的小妇人”。 内容推荐 美国肯塔基州的庄园主谢尔比投机失败,为了还债,他决定把两个奴隶卖掉。他们一个是对主人忠心耿耿的汤姆,另一个是女奴伊莱扎的儿子哈利。 伊莱扎不是一个俯首帖耳地听从主人摆布的奴隶,当她偶然听到主人要卖掉自己的儿子哈利后,就连夜带着儿子跳下浮冰密布的俄亥俄河,往加拿大逃奔。 汤姆被卖往新奥尔良,成了奴隶贩子黑利的奴隶。在途中,汤姆救了一个小女孩的命,孩子的父亲圣克莱尔从黑利手中将汤姆买过来,让他当了家仆。不久,小女孩病死,圣克莱尔根据女儿生前的愿望,决定将汤姆和其他黑奴解放,可还没来得及办妥法律手续,圣克莱尔便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人杀死。汤姆被送到黑奴市场拍卖,落到了一个极端凶残的奴隶主的手中。为帮助两个女奴逃走,汤姆被打得皮开肉绽。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谢尔比的儿子赶来为他赎身,可汤姆已无法再回到亲人身边,他遍体鳞伤地离开了人世。 目录 第一章 向读者介绍一位仁慈的人/1 第二章 母亲/13 第三章 丈夫和父亲/17 第四章 汤姆叔叔小屋中的一个夜晚/23 第五章 活财产易主时的感觉/36 第六章 发现/46 第七章 母亲的奋争/57 第八章 伊莱扎的逃亡之路/71 第九章 参议员也是人/89 第十章 黑人上路/107 第十一章 黑人有了非分之想/118 第十二章 合法交易的范例/133 第十三章 教友村/153 第十四章 伊万杰琳/163 第十五章 汤姆的新主人及其他/174 第十六章 汤姆的女主人和她的见解/192 第十七章 自由人的抗争/214 第十八章 奥菲丽亚小姐的经历及其见解/233 第十九章 奥菲丽亚小姐的经历及其解续/252 第二十章 托普西/274 第二十一章 肯塔基/291 第二十二章 草必枯赶 花必凋谢/297 第二十三章 亨利克/306 第二十四章 预兆/316 第二十五章 小福音使者/324 第二十六章 死亡/330 第二十七章 世界末日到了/345 第二十八章 团圆/354 第二十九章 不受保护的人们/371 第三十章 黑奴货栈/380 第三十一章 途中/392 第三十二章 黑暗的地方/399 第三十三章 凯茜/409 第三十四章 四分之一黑人血统的姑娘的身世/418 第三十五章 纪念物/430 第三十六章 爱默琳和凯茜/438 第三十七章 自由/446 第三十八章 胜利/454 第三十九章 计策/466 第四十章 殉难者/477 第四十一章 小主人/485 第四十二章 一个真实的鬼故事/493 第四十三章 结局/500 第四十四章 解放者/509 第四十五章 结束语/514 试读章节 伊莱扎是从小被女主人宠爱着抚养大的。 那些到过南方的人一定经常注意到夸德隆和穆拉托女人那种似乎是天生的特别的丽质、悦耳的声音和娴雅的举止。这些夸德隆女人几乎人人都有动人的外貌和优雅的风度,浑身上下充满着一种令人目眩的美丽。刚才我们对伊莱扎所作的描绘并非出自想像,而是基于我们多年前在肯塔基见到她时的记忆。在女主人的保护和关爱下,伊莱扎没有受到诱惑和干扰长大成人,而对于奴隶来说,这些诱惑往往会使美貌成为不幸的根源。她和一个聪明、有才气的穆拉托青年结了婚,他是附近一个种植园的奴隶,名叫乔治·哈里斯。 这年轻人被主人租出去在一家麻布厂干活,他因为心灵手巧而受到器重,被看成厂里最好的工人。他发明了一台净麻机,考虑到他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发明这台机器表明他与轧棉机的发明人惠特尼具有同等的机械方面的天赋。 他外表英俊,举止得体,受到厂里人的普遍喜爱。然而,由于在法律的眼中,这个年轻人不是人,而是物,他所有的一切都掌握在一个粗俗、狭隘而又残暴的主人手中。这位先生听说了乔治的名声之后,便骑马赶到工厂,看看这个聪明的奴隶在干些什么。他受到工厂老板的热情接待,老板祝贺他拥有这么一个宝贵的奴隶。 他由乔治陪着参观工厂,看机器。乔治情绪极佳,因而说话流利自如,腰板挺得笔直,显得英俊潇洒,很有阳刚气概,弄得主人自惭形秽,觉得很不自在。他的奴隶凭什么可以到处走动、发明机器、在绅士们中间昂首挺胸?他要马上终止这一切。他要带他回去,让他锄草掘地。“看他还敢不敢这样神气活现地四处走动!”因此,当他突然索要乔治的工钱、宣布他打算带他回去时,工厂主和有关的工人都大吃一惊。 “可是,哈里斯先生,”工厂主抗议道,“这是不是太突然了?” “太突然又怎样?这个人不是我的吗?” “先生,我们愿意多付补偿费。” “钱对我来说不成问题,我不需要把我的人雇出去,除非我想这样做。” “可是,先生,他似乎特别适合干这一行。” “也许是吧。我敢肯定,我分给他干的事他从来都不太适应。” “可是你想想,他发明了这部机器啊。”一个工人不合时宜地插了一句嘴。 “啊,不错!一部节省劳力的机器,对吧?我相信他会发明那机器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让黑鬼干那事,他们本身个个都是节省劳力的机器。不行,他得走!” 听见这个他无法抗拒的有权势的人物突然宣布了对他命运的判决,乔治站在那儿惊呆了。他双臂交叉放在胸前,紧紧地抿着嘴唇,但是一股怒火在他胸中燃烧,血管中热血奔涌。他呼吸急促,一双黑色的大眼睛像燃烧的煤块一样冒着火焰,要不是好心的工厂主提醒,他的怒火可能会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工厂主碰碰他的手臂,轻声对他说:“算了,乔治,暂时跟他回去吧。我们还会想办法帮助你的。” 这个暴君看见他们耳语,虽然他没听见工厂主说的话,但他猜到了这番话的含意,于是他暗暗打定主意,一定要坚持行使他拥有的权力来对付乔治。 乔治被带回去了,被迫干农场上最下贱的苦力活。他设法压下每一句不恭敬的话,但他那发亮的眼睛、忧郁和苦恼的面容却是无法压抑的,他用无声的语言明白无误地表明:人不可能成为物品的。 正是在他受雇于工厂的这段快乐的时光里,他认识并娶了伊莱扎。在此期间,由于很受工厂主的信任和宠爱,他可以随意来往。谢尔比太太十分赞成这桩婚姻,她颇有几分做媒人的得意,很乐意撮合自己宠爱的漂亮女仆和与她身份相当、十分般配的男人结合,所以他们在女主人的大客厅里举行了婚礼。女主人亲手用白色香橙花装饰新娘美丽的头发,再给她罩上新娘披纱,使新娘显得娇美无比。婚宴上白手套、糕点和美酒可不少,艳羡的客人纷纷夸奖新娘的美貌和女主人的宽容慷慨。有一两年时间伊莱扎经常与丈夫见面,除了两个婴儿夭折外,两人婚后的生活一直幸福美满。对那两个孩子她十分疼爱,孩子的夭折使她十分伤心,女主人只得好言相劝。她怀着母亲般的焦虑心情,设法把伊莱扎天生的强烈情感引导到理智和宗教上来。 不过,等到小哈利出生之后,伊莱扎渐渐地平静安定下来了,每一根血管、每一根颤动的神经都再次与这个小生命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她似乎变得正常健康了。一直到她丈夫被粗暴地从工厂主那儿带走,置于他法定主人暴虐的支配下之前,伊莱扎一直是个幸福的女人。 工厂主遵守诺言,在乔治被带走的一两个星期之后去拜访了哈里斯先生,他希望哈里斯先生火气消了之后,能同意让乔治回工厂干活。 “你不必费神再说了,”他固执地说,“我会处理自己的事务的,先生。” “我并不想干涉你的事,先生,我只是认为你也该为你自己的利益考虑,让你的人按提出的条件到我们厂里干活。” “哦,这件事我很清楚。我把他带出工厂的那天看见你们又眨眼又说悄悄话,但是你们骗不了我。这是自由的国家,先生,这个人是我的,我想怎么对他都行——就是这么回事!” 乔治的最后希望就这样破灭了,他未来的生活中只剩下苦役和辛劳。残暴而工于心计的主人还会想出一些小小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折磨和侮辱,使他的生活更加痛苦。 一位十分人道的法学家曾经说过,处置人的最残暴的方法莫过于把他绞死。不对,还有一种更加残暴的处置方法。 P13-P16 序言 正如书名所表明的,这个故事中的所发生的一切大都在一个迄今为止一直被高雅的上流社会所忽视的种族之中。这是一个来自异域的民族,他们的祖先出生在热带的阳光下,带来并传给了他们子孙后代一种性格,它与盎格鲁一撒克逊种族的粗犷和盛气凌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因此多年来它从后者那儿得到的只有误解和蔑视。 但是,新的、更美好的一天的曙光已经出现。在我们时代,文学、诗歌和艺术的一切影响和基督教的“仁爱为怀”的伟大主旋律越来越和谐、一致了。 诗人、画家和艺术家都在寻找和描绘生活中常见的仁慈行为,这种行为在小说的魅力下,散发着一种感化和威慑的力量,这对于宏扬基督教博爱的伟大原则十分有利。 到处都伸出了仁慈的手,调查暴虐,伸张正义,抚慰悲苦,使低贱者、被压迫者和被遗忘者的遭遇为世人所了解,并得到同情。 在这场广泛的运动中,不幸的非洲终于被世人记住了:曾在人类历史的蒙昧时期开始文明和人类进步历程的非洲,近几百年来,却在那些信奉基督教的文明人的脚下受奴役,流血汗,徒劳地乞求怜悯。 可是,作为征服者、凶狠的主人和占统治地位的民族,终于对她动了怜悯之心。人们认识到,对于国家来说,保护弱小比恃强凌弱不知要高尚多少。感谢上帝,奴隶贸易在世界上已不复存在! 本书中作者这些简略的描述的目的,就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在我们中间的非洲种族的同情和体恤,表现在奴隶制度下他们的冤屈和痛苦,阐明这个制度必然残暴、不仁,因而使得那些对黑奴怀有深切同情的人为他们做出的一些努力都遭到破坏和废除。 作者真诚地声明,在实现上述目的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常常不是因为自身的过错而被牵连到奴隶制法律关系的种种麻烦和窘境中去的人,本人对他们并不抱有敌意。 经验告诉作者,有些情操极其高尚的人就常常被牵连其中。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知道,本书所描述的奴隶制罪恶的情况远不及难以言状的全部真相的一半。 在北方各州,这些描述也许会被认为过分夸张了;在南方各州有不少见证人,他们知道这些描写是真实可靠的。作者对本书所叙述的细节的真实性有多少自己切身的了解,这一点会在恰当的时候告诉大家。 一代又一代,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悲伤和冤屈都已经被洗刷、被淡忘,因此,我们可以欣慰地期望:总有一天,类似于本书的这一类描写只是作为不复存在的那段历史的记录才具有其价值。 将来有一天,当非洲海岸上一个文明、信奉基督教的社会拥有从我们这儿吸收过去的法律、语言和文学时,黑奴交易所的场景对他们来说也许就会像以色列人对埃及的回忆一样”,为此他们心中会涌起对拯救他们的上帝的感激之情。 因为,尽管政客们勾心斗角,世人被相互冲突的利益和欲望的浪潮冲得晕头转向,但是,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却掌握在上帝手中。关于他有人说道: 他不会懈怠,也不会泄气, 直到这世上充满正义。 他会解救哭喊的穷人, 还有苦命和孤苦无助的人。 他将会从欺骗和暴力中救赎他们的灵魂, 在他的眼中,他们的血将变得珍贵无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