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商隐/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分类
作者 武略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商隐现存诗歌约六百首,多半属于吟咏怀抱、感慨身世之作。他以七律、七绝形式写成的抒情诗,尤其是无题诗,是其独特艺术风貌的代表。他的咏史诗情韵深长,善于突破“史”的拘限,真正进入“诗”的领域,将咏史诗的创作往更具典型性、抒情性的境界推进。他的咏物诗托物寄怀,表现诗人独特的境遇命运、人生体验和精神意绪,在物与我、形与神、情与理等类关系处理上作出了新贡献。

作为第一流的诗人,商隐诗的风格不仅是隐曲绵邈,也不只是一味沉缅于自我的忧伤,注目于个体的心灵。他的咏史诗,便有不少借历史讽喻现实,表现了诗人热切的现实关怀。

李商隐的诗细美幽约,深情绵邈,意韵丰厚,以至于千百年来无数人反复咀嚼,苦苦思索。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元好问曾喟叹道:“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北宋初年的诗坛,曾有过一阵在形式上模仿李商隐的风雅,人称“西昆体”)清代吴乔说:“唐人能自辟宇宙者,惟李、杜、昌黎、义山。”(《西昆发微序》)李商隐确实是继李白、杜甫、韩愈之后,自成境界的又一大家。

内容推荐

  中国古典诗词注重抒情、写景,善于表现友情、亲情、爱情、乡情,以及其他各种复杂细微的个人情感。这形成中国诗歌又一个强大的传统。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具有“发乎情,止乎礼仪”的特点,情感的表达比较无制、内敛、含蓄,有别于西方的诗歌风格。与此同时,中国诗人们又强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善于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传达言外之意,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想象空间。古代诗词中的优秀之作往往写得深情婉转,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诵读这些诗词,可以受到多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诗词还善于表现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书系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当代画家根据诗词意境绘制的中国画。通过欣赏这些诗、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品味其艺术之美。

除了“诗情画意”的特色外,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各分册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对每篇作品的赏析,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题解交待创作背景;句解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对某些难懂的字词作注释:评解部分则提要钩玄,对作品特色进行点评。我们的本意,首先是帮助读者减少阅读中的文字障碍,继而是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

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个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人,可能会不断地接触和学习祖先的这些遗产。久而久之,这些优秀文化中的一部会积淀下来,构成每个人头脑中一道美丽的艺术长廊,不断给人以教益、激励和艺术享受。我们期望,本书系所介绍的诗词名篇能够成为这道艺术长廊的组成部分。

本书系所介绍的八位诗人,都各有很多传世名篇,限于篇幅,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

目录

李商隐简介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曲江

无题二首(其一)

无题四首(其一)

无题

代赠二首(其一)

安定城楼

马嵬

落花

晚晴

贾生

夜雨寄北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嫦娥

无题二首(其二)

杜工部蜀中离席

二月二日

筹笔驿

重过圣女祠

春雨

隋宫

乐游原

风雨

锦瑟

试读章节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题解

崔雍和崔衮,是崔戎的两个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大和七年(834),二十一岁的李商隐应试不中,投奔做华州刺史的表叔崔戎。崔戎不仅待他极好,还送他去南山读书。第二年,李商隐再次落榜,又回到了表叔家。当时崔戎调任兖州观察使,没想刚到兖州一个多月就病故了。崔戎对李商隐不仅有亲戚之情,还有知遇之恩。李商隐和崔戎的两个儿子崔雍和崔衮也是情深义重。这首诗大概作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5)崔戎死后不久,诗人离开崔家,旅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两位朋友,写下了这首很有情韵的小诗。

句解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坞”,是四面高中间低的山地,可引申指四周筑有围障养花种草的地方。“水槛”,指临水而建有栏杆的亭轩。诗人置身其间,只见骆氏亭翠竹环抱,纤尘不染,一池清水,静澄照影。这样远离尘嚣、幽静清寥的境界,往往使人性情自适,但对客游独宿的诗人来说,触动的是故旧之思。诗人眼下所在与崔氏兄弟所居的长安,路途遥遥,中间隔着万千高城,但他的相思之情,不绝如缕,倏忽间越过万水千山,飞向远方。相思本无形之物,而说“隔重城”,则道出迢迢千里、情意绵绵的思念形态,极为形象。“隔”字在这里不只是表明“身隔”,而且曲折地显示了“情通”。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时已深秋,天空一片阴霾,迟迟不肯散去。诗人于孤旅相思中,本就有些惆怅。现在,阴沉迷蒙的天色,沉沉地压在心头,更让他心绪黯淡。因为秋霜晚降,水面的荷花虽已零落,尚还有几茎枯枝。天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打在枯荷之上。诗人于孤寂寥落中,静夜独听。尽管秋雨萧瑟,枯荷残败,给人以凄清衰飒之感,但错落有致的声韵,似乎让诗人略慰情思,稍解寂寥。一个“留”字,有庆幸之意,蕴含着淡淡的不期而遇的惊喜。一个“听”字,见出诗人寄情其中的神形。

秋雨打残荷,自有一种别样的情趣,然而这反过来又烘托出旅夜的清寂,诗人的孤独。诗人不仅描绘出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象,而且巧妙地暗示出自己夜不成寐的雨夜情怀。纪昀评点说:“分明自己无聊,却就枯荷雨声渲出,极有余味。若说破雨夜不眠,转尽于言下矣。”

《红楼梦》里林黛玉说素来不喜欢李商隐的诗,却独独欣赏这两句,大概那种落寞凄清的景象特具情味和诗意吧。这两句确实是隽永精致,情味悠长。那低沉深远的意境与羁旅漂泊的情怀,不免使人想到凄冷的人生风雨。

评解

这首诗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除了一个十分平常的中性词“相思”之外,其他都是景物的描写,没有一个字是直接抒发诗人自己感受的,然而却意在言外,无处不见诗人的情感。

“竹坞无尘水槛清”本来给人一种清幽静寂之感,而“相思迢递”带来一种绵绵的情思,“相思”与“迢递”的组合,音律上圆润婉转。“隔重城”三个字下得比较重,字里行间的失落之情又带来了诗歌情绪上的变化。而到了“秋阴不散霜飞晚”,诗境转向抑郁悲凉,夹杂着些许烦躁不宁的心绪。最后一句突然变得轻盈了许多。虽是枯荷,在夜雨声中却别有一番情趣。而夜雨的清音恰恰又衬托出夜的沉静、骆氏亭的清幽。这样一来,几经起伏,诗人的情绪又慢慢地回到了第一句的境界。“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短短的四句诗,情绪多变,气韵生动,回环往复,内涵丰富。

“竹坞”与“枯荷”,一荣一枯;“水清”与“雨声”,一静一动;“隔重城”与“霜飞晚”,一远一近,景色的搭配也颇见匠心。“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千古名句,于衰飒凄清之中发掘出一种别样的优美、一份浓厚的诗情,因而意韵丰厚,兴味悠长。

P15-18

序言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作出了以“诗三百”为代表的优秀诗篇;此后每个历史年代,诗歌创作都结出丰硕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名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这套“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选取了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优秀作品,并加以详尽通俗的译注、评解,试图由此将古代中国人创造的最可珍贵的文化瑰宝介绍给当代海内外读者。

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对中国后世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诗歌至唐代达到高峰,呈现出后人所称誉的“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而从李白、杜甫等诗人身上,从他们留下的诗歌中,不难看出“风…‘骚”以来优秀传统的回响。他们都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关注国家、社会、民众等问题;而这种主题,往往是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心灵历程去感悟,通过描绘自然界山川万物、人问世事民情来体现的。在唐诗的辉煌之后发展起来的宋代诗歌,成就也相当高,但最能表现此年代文学特殊成就的是词。宋代优秀的词家把这种长短句诗体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那或慷慨激昂、或委婉凄清的词作,今天读来仍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神采的篇章。本书系首先介绍的八位诗人,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宋代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是中国诗歌史上耀眼的星座。

中国古典诗词注重抒情、写景,善于表现友情、亲情、爱情、乡情,以及其他各种复杂细微的个人情感。这形成中国诗歌又一个强大的传统。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具有“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特点,情感的表达比较克制、内敛、含蓄,有别于西方的诗歌风格。与此同时,中国诗人们又强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善于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传达言外之意,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想象空间。古代诗词中的优秀之作往往写得深情婉转,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诵读这些诗词,可以受到多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诗词还善于表现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书系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当代画家根据诗词意境绘制的中国画。通过欣赏这些诗、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品味其艺术之美。

除了“诗情画意”的特色外,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各分册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对每篇作品的赏析,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题解交代创作背景;句解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对某些难懂的字词作注释;评解部分则提要钩玄,对作品特色进行点评。我们的本意,首先是帮助读者减少阅读中的文字障碍,继而是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

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个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人,可能会不断地接触和学习祖先的这些遗产。久而久之,这些优秀文化中的一部分会积淀下来,构成每个人头脑中一道美丽的艺术长廊,不断给人以教益、激励和艺术享受。我们期望,本书系所介绍的诗词名篇能够成为这道艺术长廊的组成部分。

本书系所介绍的八位诗人,都各有很多传世名篇,限于篇幅,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限于编辑水平,书中会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