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买不得(日用商品的健康杀手大曝光)
分类
作者 (日本)船濑俊介//渡边雄二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知道电动剃须刀能使癌细胞的繁殖能力提高一万五千倍吗? 护肤品可能使你的皮肤更干燥? 维他命饮料既不提神也不强身? 抗菌商品一点都不抗菌? 碗装泡面是“亡国食品”?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不登广告、光靠订户支持的杂志《星期五周刊》自1996年陆续刊登的连载文章编辑而成。作者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如食品,饮料、清洁剂、化妆品、药品和杂货等进行分类,从科研机构的报告中旁征博引,指名道姓地揭发日本一些大厂商生产的代表性商品,其成分含量对人体所产生的副作用甚至达到”百害而无一益” 的令人咋舌的地步。  本书作者之一的船濑俊介受邀到日本各地进行演讲,常有民众对他说:”你还活着,真不容易。”他们知道,媒体记者单挑大企业,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壮举。  《买不得》是媒体代表广大消费者掷向大企业的 挑战书,作者渡边雄二呼吁消费者采取“不买、不喝、不买来送人”的策略,更要改变“不看商品成分就买”的购物习惯。

目录

序言

化学物质和食品添加剂为什么不安全?

化学物质的危险性/15

极微量的化学物质也是有害的/15

化学物质使过敏反应迅速增加/18

为什么会发生化学物质过敏?/22

化学物质致癌已成不争事实/23

出售危险商品的社会是危险的/24

企业从不考虑产品是否安全/25

什么是安全性:认为“有害”的人站在民众一方/26

万分之一的死亡率真的无关紧要吗?/26

致癌性和环境荷尔蒙没有“最低门槛”/29

有环境荷尔蒙之嫌的物质竞达8.6万种/29

因“脑内紊乱物质”引发学习有障碍的儿童/30

  行为异常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侵入大脑的人工化学物质能引起“机能畸形”/31

污染的化学物质致脑神经异常/32

“任何有致癌可能的物质都不能使用”/34

国家和大型企业为何说谎?/35

“试验死亡的动物拿出去扔掉”:/35

令人恐惧的“白衣犯罪”

“妈妈柠檬”每天喝三分之一真没关系吗?/36

饮用洗涤剂小白鼠三天全部死亡/37

全美科学院报告:捏造电磁波“安全宣言”/38

“你买什么”将决定日本的未来/40

在欧美,媒体对商品进行批评很正常/40

美国市民小组推出消费品真相百万畅销书/41 

揭露大型赞助商赞助的有害商品/42 

媒体的悲剧就是靠广告挣钱/43

购物要考虑环保/44

总人口十分之一的消费者觉醒将带动市场的变化/44

美国最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对社会的冲击/45 

民众向商品社会施压要求环保/46

报怨的三人后面是三千人/48

关爱生命催生环保产品/48

挑剔是企业最宝贵的信息/49

为建立环保生态大国而努力/50

日本是世界罕见的“自然能源大国”/51

对未来和环境的生态投资/52

食品的误区

食品添加剂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什么?/55

食品添加剂不是食品,不能食用/55

合成添加剂的危险性/57

值得怀疑的天然添加剂/60

几种食品添加剂混合产生毒性/61

添加物使检验食品“安全”的感官失去作用/63

食品添加物对精神的影响/64

具体思考食品添加剂的问题/65

保鲜剂:容易遮掩食品的霉变/65

防霉性:质疑打蜡水果的食用安全性/67

焦油色素:致癌致畸的嫌疑/70

染色剂:火腿亚硝胺与胃炎/73

亚硫酸盐:导致严重醉酒/74

“危险的”人工甜味添加剂/76 

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特和脑肿瘤的关系/76

美国敲响警钟:有害报告7000例/78 

恶性脑肿瘤病例在全美激增/81 

敷衍了事的实验和FDA官员辞职/82

味精掺进阿斯巴特:双重副作用/83

阿斯巴特带来的恐怖不只是脑肿瘤/85

碗装方便面是“亡国食品”/87

碗装方便面毁灭日本人的身体和文化/87

碗装方便面塑料碗加热后有毒物质逸出/89

含大量食物添加剂的碗装方便面/89

食用碗装方便面最好倒掉汤汁/91

味精:麻痹味觉敏感性/91

一次性快餐盒对日本传统饮食器皿的侵蚀/92

/汉堡包94

快餐综合症:味觉障碍、精子锐减/94

汉堡包惹得祸:无月经、阳萎、无精子/96

“只进口与疯牛病毫无关系的澳州牛肉”:/97

 日本麦当劳会长的谎言

味精:谷氨酸钠(MSG)/101

世界各国研究报告为味精敲晌了警钟/101

食用过多味精血液浓度异常上升/103

环境荷尔蒙危及人体/104

损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已经显现/105

非电解的味精沉积在体内/107

摄取高浓度的营养物质也会造成伤害/108

9例摄取味精的小白鼠中有7例出现异常症状/108

味精对婴儿和孕妇不利/109 

从奶粉、汤羹中大量侵入的味精/110

不能过量使用味精:味之素公司、武田药品工业的自主规定/111

成年人每天吃一勺味精(6克)有危险/112

肉类食品/114

香肠、火腿等熟肉制品中加色素可致白血病/114

只吃肉食,患结肠癌的危险提高4倍!/117

为防癌尽量控制食肉/119

食肉者死于心脏病的几率是素食者的8倍/120

爱吃肉者患糖尿病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的3,8倍/120

和光堂的婴儿食品/122

调味真汁/124

 饮料、洗涤剂、化妆品、药品、日用杂货的欺骗

饮料/129

常温下可以保存的牛奶不是真正的牛奶/129

小瓶装保健药品有吹嘘之嫌/130

日本酒、威士忌:酒精掺水/133

“日本盛”(清酒)的欺骗/135

啤酒制造停止使用转基因玉米/138

洗涤剂/139

化合界面活性剂的危害/139

破坏生态系统的合成界面活性剂/140

厨房洗涤剂、洗发香波可致生育能力下降及胎儿死亡/145

安全性能超过合成洗涤剂的肥皂/148

漂白剂、去霉剂具有毒性/151

药用肥皂清洁吗?/155

家庭没必要使用“卡比克拉”和“米尔顿”强力去污剂/156

“洁厕灵”未分解混入自来水/156

香波和护发素对妊娠初期孕妇的副作用/157

梅尼孔“隐形眼镜清洁液”的隐患/162

化妆品、药品/163

化妆品引起的“护肤霜皮炎”/163

药品(正露丸)含刺激物/171

杂货/172

危险的抗菌剂、防虫剂/172

巴尔桑牌除跳蚤药不管用/173

samnwr印塑料食品包装袋燃烧有剧毒/174

杜邦公司承认其生产的煎锅含有聚四氟乙烯/175

生产塑料奶瓶的皮炯公司推荐玻璃奶瓶/176

武田药品工业生产的除草剂有二恶英之嫌/177

文桑特公司生产的“round up”牌除草剂含致癌物质/178

电动剃须刀的电磁波产生危险辐射/178

揭黑记者应何去何从

揭露并广泛宣传事实真相/183

我们难道能甘心忍受伤害吗?/183

把企业隐藏的事实曝光以警示社会/184

把自己不吃的东西卖给别人是一种“罪恶”/185

列举商品名进行批判理所当然/188

对特定企业的特定商品进行批判有什么值得奇怪吗?/188

写批判文章的心态/189

永远站在消费者的立场/190

从媒体的反应看新闻工作的良心/193

批评《买不得》文章的人们的争议点/193

对企业、商品进行批判有很大的禁忌(《日本时代》)/194

社会的预防措施(《星期日每一天》)/196

在日本国内引起震惊(《民权先驱》)/196

后记/199

试读章节

方便面塑料碗加热后有毒物质逸出  日本子孙基金做过一个试验。在12个品牌的碗装方便面中注人沸腾的开水,五分钟后测试发现每个品牌的碗装方便面中都含有1至33不等量的ppb的苯乙烯单体。方便面塑料碗在接触到庚烷等试验用溶剂的地方发现有苯乙烯二聚物等物质渗出(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

专家指出,苯乙烯二聚物和苯乙烯单体都吸附在方便面塑料碗的内壁上,一旦被浸泡,就会溶解在汤里。其实,一味区分单体、二聚物、三聚物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苯乙烯本身就是毒物。而且,含有苯乙烯等物质的方便面塑料碗中还含有多种多样的塑料添加物,这些物质随热水溶解在汤里的危险陛是很大的。

泡沫苯乙烯中往往混合有大量的挥发成分。正丙基苯100ppm、异丙基苯226ppm、苯乙烯318ppm、甲苯321ppm。以上这些物质都是溶解在热水中的。P89食肉者死于心脏病的几率是素食者的8倍

在美国的一份报告中,把一个名为“第七耶稣再生论者”的宗教团体成员和一般人患心脏病的死亡率作了比较。这个宗教团体的生活方式与美国式的肉食主义不同,他们大都过着素食主义的生活。比较的对象大约两万五千人,和食肉的美国人相比,他们患心脏病的死亡率极低。有趣的一个现象是这个宗教团体并没有强制食用素食,其中食肉的宗教人员的心脏病死亡率是普通人的37%,惊人的是完全的素食主义宗教人员的死亡率仅为12%,只要不吃肉,心脏病的死亡率可以控制在1/8以下。

飞利浦斯博士查明了患心脏病的几率与食肉的程度成一定的比例,每周食肉一至两次人患心脏病死亡的几率是不吃肉的人的44倍。

图8是食肉者和不吃肉的人的血压对比。白色代表素食主义者,黑色代表肉食主义者。很明显,素食主义者的血压偏低。高血压是心脏病、脑中风等病的导火索。从保持健康的标准血压来看,肉食主义者要比素食主义者高出15%。澳大利亚的一家医院的报告显示,高血压患者要想把收缩血压控制到140毫米以下,能做到的人只有正常饮食者的8%。而素食主义者却可以成功地降低血压。P120

序言

在日本上市才3个月就热卖100万本的《买不得》一书,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一针见血地指出大众商品中充斥的健康杀手。看了这本书,你就知道哪些东西买不得!

上超市购物,有些人先看价钱,有些人则买固定品牌或选择大做广告的商品,很少有人细看商品成分,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含量对人体健康所产生的作用。

在日本,新书上市才3个月就热卖100万本的《买不得》,改变了许多日本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不少人上街买东西,会留心商品的主要成分以作为选购的标准。

《买不得》一书是由不登广告、光靠订户支持的杂志《金耀日周刊》从1996年陆续刊登的连载文章编辑而成。作者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如食品、饮料、清洁剂、化妆品、药品和杂货等进行分类,从科研机构的报告中旁征博引,指名道姓地揭发日本一些大厂商生产的代表性商品,其成分含量对人体所产生的副作用甚至达到“百害而无一益”的令人咋舌的地步。

如此毫不留情地批判著名企业著名品牌的媒体和报道,实为罕见。作者之一的船濑俊介受邀到日本各地进行演讲,常有民众对他说:“你还活着,真不容易。”他们知道,媒体记者单挑大企业,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壮举。

作者渡边雄二呼吁消费者采取“不买、不喝、不买来送人”的策略,更要改变“不看商品成分就买”的购物习惯。他说,“消费者应该用消费力量培养值得信赖的厂商,培育健康商品,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

有人说,《买不得》是媒体代表广大消费者掷向大企业的挑战书,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让日本消费者自省的消费指南。全球环保与健康意识抬头,消费者须有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培养购买放心产品的习惯,在购买日常用品时,不要只受广告宣传的影响,而是检视产品成分内容,拒绝购买危害环境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商品。

参考日本《买不得》书中所揭示的原则,消费者在购买食品、饮料、清洁用品、化妆品及各项杂货时,特别是食品类的碗装泡面尤应注意。

日本的《消费者月刊》曾对碗装泡面的营养成分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维他命A和维他命c是零,其他的维他命含量也非常少,其所含盐分是美国参议院营养问题特别委员会建议一天摄取只限3克的两倍,而且化学调味料glutamicacidsoda足足有1克。如果常吃泡面,会导致维他命不足、矿物质缺乏、盐分摄取过多,以及化学调味料;1发的味觉障碍等各种营养失调症。

更值得注意的是,碗装泡面的容器多用聚苯乙烯,加热会变形,为了避免在加热时变形,厂商加入酸化防止剂BHT作为安定剂。BHT是致癌物质之一,会引起肝脏肥大、染色体异常和生育机能下降。

日本的科学家曾做过实验,将微量的BHT(比率0,1%)加入饲料喂老鼠,生下的幼鼠有的没眼睛,有的畸形。

另一个问题是,大多数泡面都经过油炸,油里面也放有BHT,所以用热水冲泡时,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会从泡面及容器里释放出来而溶解在面汤里。

更可怕的是,会有苯乙烯单体释放出来。如果往苯乙烯(styrene)材质的杯子里加水,会溶出6ppb~9ppb(十亿分之一)苯乙烯。日本三重大学医学部做过实验,把这种水给小白鼠喝,7只中有4只得了癌症。如果加入热水,溶解量更陡增到51ppb。

东京大学《自由讲座》的论文指出,人体体重平均一公斤一天摄取0,001mg的苯乙烯单体属于危险量,业界也承认,一个碗装泡面溶解出0,015rag,是危险量的十四分之一,考虑个人体质不同,情况堪忧。

东京多摩川的鲤鱼精裳异常萎缩,原因是受到环境荷尔蒙的影响,其中一种叫做phtha y的环境荷尔蒙在多摩川下游水质中浓度达到1,6ppb,但碗装泡面汤的浓度居然高达1100ppb,是多摩川污染浓度的688倍。

《买不得》的作者认为,将碗装泡面称之为“亡国食品”一点也不为过。他们建议爱面族最好选择添加物较少的白面条,这样有益健康。

不能提神醒脑、壮阳补气的维他命饮料

曾经有一项问卷调查,问日本太太“如果老公累了,如何让他恢复疲劳?”令人吃惊的是,绝大多数的回答是“给他喝维他命饮料”,而不是“让他好好休息”。

然而,在日本出售的各种强调提神醒脑、壮阳补气的维他命饮料,毫无例外都添加了咖啡因,部分商品还添加酒精成分,有的酒精成分甚至高达12%的商品也出现在“维他命饮料”的商品陈列架上。

曾有一位卡车司机深夜开车,为了提神醒脑,喝了三瓶号称有“提神醒脑”效果的维他命饮料,在名神高速公路上失控追撞前车,造成前后五辆车起火燃烧,该司机当场死亡。由于化验结果显示他的体内有酒精反应,警察初步检测还误以为是酒后驾车肇事。日本大学田村丰幸博士在实验中,让小白鼠喝下维他命饮料,看它能在水中游几分钟以测试维他命饮料到底能不能激发“元气”,没想到都不如喝自来水的小白鼠游得久。

在外国人的眼中,似乎无法理解日本人为什么要喝维他命饮料,“如果要补充营养,直接服用维他命丸就好了,为什么要把维他命剂泡在水中融化来喝?”更可笑的是,曾有制药公司的员工泄漏机密,所谓维他命饮料的成本价只有3日元,却以百倍、甚至数千倍的价钱卖给消费者。看来,喝维他命饮料的日本男士该打打算盘了。

清洁用品潜在的危险成分

洗发精、沐浴精、洁面乳等皮肤清洁用品

打开电视,广告里总有各种各样的清洁用品闪亮登场。让人心动手痒的旁白,婀娜多姿的美女,对你诉说这些商品是多么地滋润肌肤、保护秀发。这些每天接触我们皮肤的清洁用品主要成分有哪些?《买不得》作者提醒消费者,留心是否包含下列成分:

EDTA:防止沉淀剂,硬水软化剂,会刺激皮肤和黏膜,引起皮肤过敏。摄取不慎会引起人体钙质缺乏、血压降低和肾功能减退等。  安息香酸钠(benzol acidsodium):有杀菌作用,人体吸收后,有可能亏 起肠胃功能减退。

己二烯酸钠(sorbic acidsodium):有报告指出,可能致癌。

Parahvdfoxy benzoate(Paraben):防腐剂,长期使用有引起接触性皮炎之虞。

香料:可能引起过敏。

界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agentsor surfactants):广泛用于洗衣粉、洗碗精。日本某知名品牌洗涤精使用的是阴离子系合成界面活性剂,叫聚气乙烯月桂醚(po yoxye hy ene aury ether),其含量高达30%,洗净力强,用来清洁浴缸效果明显,但毒性强,可能引起皮肤病和肝脏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TAR色素青色一号和黄色四号:对皮肤有刺激性,有致癌可能性。

东京美容科学研究所所长小泽王春指出,用化学物质合成的洁面用品,会破坏皮肤的角质层和颗粒层,甚至能溶解皮肤底层的蛋白质。如长期使用,会使人体慢性中毒。

合成洗发精伤害头发使发质变得脆弱。实验发现,使用肥皂洗发精的人头发平均粗0,1mm,使用合成洗发精的平均粗0,09mm,其中还有人头发仅0,06mm。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使用合成洗发精的人,头发表皮膜消失,呈现营养不良的状态。其实,洗手、洗澡用价廉物美的肥皂就能去污而且不伤皮肤,最好选择没有添加剂成分的洗涤用品。

化妆品可能伤害肌肤

乳液、护肤霜、化妆水、护手霜

人体皮肤的表面是由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排泄的水分混合的皮脂膜来保护皮肤。但我们却很习惯性地用各种人工油脂制品来“保护肌肤”,认为理所当然。聪明的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应先看看有没有下列成分:

精制羊毛脂醇(1anolinealcohol):油性原料,是造成接触性皮疹和过敏性皮炎的物质。

羟基甲苯二丁酯及羟基茴香二丁酯是酸化防止剂,有致癌可能性。

安息香酸钠:保鲜、杀菌剂,会刺激皮肤、黏膜、眼睛、鼻子和喉咙。:香料:是过敏源。

Parahydroxytenzoate(Paraben):防腐剂,长期使用有引起接触性皮炎之虞。

合成界面活性剂:会破坏并溶解保护皮肤的皮脂膜,让皮肤逐渐干燥,加上其中的油性成分,每天涂抹,会降低皮肤本来分泌皮脂腺的功能,逐渐形成慢性干燥累积性皮炎。

一些皮肤科医生说,涂抹乳液等用品,不是“护肤(skincare)”而是“摧残皮肤(skindamage)”。如果皮肤干燥,不妨用山茶油或橄榄油,代替添加了诸多化学物质的乳液、化妆水等用品。

口红、护唇膏

护唇膏的主要成分和乳液、护肤霜相同,不但不能滋润嘴唇,还可能导致皮肤逐渐变成干燥的累积性皮炎,并有致癌或过敏的可能性。

而口红只是将油和水混合而成,加入合成界面活性剂、TAR系色素、香料和酸化防止剂等。因为油很容易变质,所以还加入防腐剂、防霉菌剂等AR系色素,石油TAR为原料合成,这些成分都被确认可能; 发癌症。

近来,受女性欢迎的不褪色口红,厂商强调使用的是食用色素。其实大多加入了TAR系色素,而且想想看,不褪色,即口红一直附着在嘴唇上,要卸妆时还不易去除,所以各化妆品厂商都另备有口红洗净液,主要成分是用化学物质合成的洗净剂。

嘴唇表皮是黏膜,吸收物质的能力是皮肤的十倍,对刺激物反应很弱,每天涂护唇膏,不但使嘴唇失去滋润、干燥、破皮,还可能罹患累积 性皮炎。如果常用不褪色口红,再用洗净液,不啻是双重打击。

《买不得》作者认为,爱护嘴唇的女性应该选择成分安全的护唇膏和橄榄油为佳。

日用品隐藏化学毒素

塑料奶瓶

透明、携带方便、不容易摔破的塑料奶瓶,深受现代父母的喜爱。 日本环境厅曾经推广使用聚碳酸酯(po ycarbonate)代替玻璃瓶,但后 来却发现会溶解出一种环境荷尔蒙(化学物质,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 的2,2双对酚甲烷(bispheno A),于是停止了推广活动。聚碳酸酯又 称为poy碳酸ester,是将碳酸二苯酯(dipheny )和2,2双对酚甲烷混 合亏1起化学反应而成。因其具有透明、耐撞击、伸缩性小等特点,在日本广泛使用于奶瓶、幼儿餐具、校用餐具、胶卷和CD产品中。其中,婴儿奶瓶因为用热水泡奶粉,容易溶解2,2双对酚甲烷,对发育中的幼儿 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可能产生影响一生的不良作用。 “日本子孙基金”曾购买最流行的6家厂商制造的奶瓶,请横滨国立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进行实验,奶瓶加入摄氏95度的热水,在室温中放一个晚上,发现每个奶瓶内都有2,2双对酚甲烷,而这正是日本环境 厅的研究小组列出的具有环境荷尔蒙可能性的70种物质中的一种。

在《失窃的未来(Our Stoen Future)》一书中,2.2双对酚甲烷和戴。奥辛、PCB并列环境荷尔蒙的代表,有引发乳癌的可能性。由此看来,改用玻璃奶瓶是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有效手段。

湿纸巾

上餐馆吃饭,服务生先递上湿纸巾,外出擦手,也少不了它,甚至最近还有抗茵纸巾上市。由于日本“抗菌”风气的盛行,不少人用湿纸巾擦桌子、门把手、卡拉OK的麦克风,俨然成为时髦。但如果仔细看看主要成分,其中包括:

丙二醇,易引起接触性皮炎;

氯化十六烷基啶,刺激皮肤、黏膜、眼睛;

酒精,会刺激皮肤、黏膜,易引起婴幼儿的皮肤过敏;

Parahydroxybenzoate(Paraben),防腐剂,长期使用有引起接触性皮炎之虞。

EDTA,会刺激皮肤、黏膜,致使皮肤过敏起疹;

防腐剂和防霉菌剂,为了防止变质而使用但可能引发皮肤癌。

合成界面活性剂,会破坏并溶解保护皮肤的皮脂膜,让皮肤逐渐干燥,加上其中的油性成分,每天涂抹,会降低皮肤本来分泌皮脂腺的功能,逐渐形成慢性干燥累积性皮炎。

所谓的抗茵湿纸巾还加入抑制细菌繁殖的银、铜和亚铅等金属和药剂。事实上,抗菌湿纸巾的“抗菌效果”究竟有多少呢?日本“国民坐活中心”曾进行过一项调查,选择号称“抗茵”切菜板、垃圾塑料小桶、洗脸台、牙刷、洗碗海绵等5项用品,涂上大肠菌,有3成以上的产品几乎完全没有抗菌效果,而且即使刚开始有抗茵效果,经过两个月之后抗菌效果完全消失。

一般人用了湿纸巾后不会再洗手,所以湿纸巾的化学成分会残留在手上;有些人还用湿纸巾来擦婴儿的小屁股,后果令人担忧。从环保的观点来说,湿纸巾用一次就丢,浪费森林资源。所以,《买不得》作者建议民众,用湿毛巾来擦手、擦脸,既环保又有利健康。

电动剃须刀

电动剃须刀每年在日本卖出800万个,可见其深受日本男士之欢迎。

在电磁性生体学部门,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部教授贝克在《cmsscurrent一一电磁波“重复辐射”的恐怖》一书中,指出我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家电制品,发出的电磁波安全值是1mG。14寸的电视,距离1米所发出的电磁波刚好是1mG。

使用交流电式马达的、接插座的电动剃须刀,在距离人的脸部3厘米的位置使用,电磁波高达15000mG,是贝克博士安全值的15000倍!电池式刮胡刀依照产品不同,电磁波或有强弱,但都会发出电磁波。众所周知,电磁波会加速癌细胞的繁殖能力。

贝克博士担忧的是,如果脸上有痣的人,使用电动剃须刀时所产生的强力电磁波可能会引发病变,患皮肤癌的可能性更大。虽然每天使用电动剃须刀的时间短,但辐射量会日积月累。电磁波可能导致的癌症、白血病、脑瘤等疾病,都要在10年以后才会出现。要避免每天一点一点所接收的辐射,最好尽快改用一般的刮胡刀,在脸上抹上肥皂,安。心地慢慢享受刮胡子的乐趣。 《买不得》再三强调,不是希望读者看完之后,不知何去何从,而是。望大家一起思考“今后如何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把意见和愤怒反:给企业和政府有关单位,也许因此能汇聚成一股催生环保、健康产品力量。

台湾中原大学化工系教授兼学务长钱建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