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色彩斑斓、瑰丽奇幻的世界童话之园,格林童话就像是一只精美绝伦的小宝盒,一代又一代人枕着它进入梦乡,进入幻想的天国。即使多年以后,我们已成为老头老太,每当想起善良的小矮人,想起灰姑娘和白雪公主,心中仍会感到温馨,感到慰藉,充满欢乐!多么幸运啊,这奇妙的小宝盒,它曾经进入你的家庭!它永远永远属于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格林童话(彩色插图本)/名家名译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色彩斑斓、瑰丽奇幻的世界童话之园,格林童话就像是一只精美绝伦的小宝盒,一代又一代人枕着它进入梦乡,进入幻想的天国。即使多年以后,我们已成为老头老太,每当想起善良的小矮人,想起灰姑娘和白雪公主,心中仍会感到温馨,感到慰藉,充满欢乐!多么幸运啊,这奇妙的小宝盒,它曾经进入你的家庭!它永远永远属于你! 目录 儿童和家庭童话1 1.青蛙王子或名铁胸亨利1 2.猫和老鼠4 3.圣母玛利亚的孩子5 4.傻大胆学害怕8 5.狼和七只小山羊14 6.忠诚的约翰17 7.小弟弟和小姐姐22 8.莴苣姑娘25 9.森林中的三个小人儿29 10.三个纺纱女33 11.亨塞尔与格莱特34 12.三片蛇叶39 13.白蛇41 14.麦秆、煤块和豆子44 15.渔夫和他的妻子45 16.勇敢的小裁缝51 17.灰姑娘56 18.谜语62 19.耗子、小鸟和香肠64 20.霍勒太太65 21.七只乌鸦67 22.小红帽68 23.布来梅市的乐师72 24.会唱歌的骨头74 25.魔鬼的三根金发75 26.虱子和跳蚤79 27.机灵的汉斯81 28.三种语言83 29.聪明的艾尔莎85 30.天国里的裁缝87 31.自动上菜的桌子、吐金子的毛驴和自个儿从口袋里蹦出来的棒子88 32.大拇指96 33.狐狸太太的婚事100 34.小精灵103 35.强盗未婚夫105 36.科尔伯斯先生108 37.教父先生109 38.特露德太太110 39.死神教父110 40.大拇指儿漫游记112 41.菲切尔的怪鸟115 42.老狗苏尔坦118 43.六只天鹅119 44.玫瑰公主122 45.鸟弃儿125 46.画眉嘴国王127 47.白雪公主130 48.背囊、帽子和号角 138 49.名字古怪的小矮人儿14l 50.爱人罗兰143 51.金鸟145 52.狗和麻雀151 53.弗里德尔和卡特丽丝153 54.两兄弟157 55.小农民169 56.蜜蜂王后172 57.三片羽毛174 58.金鹅176 59.杂毛丫头179 60.兔子新娘182 61.十二个猎手183 62.骗子和他的师傅185 63.约林德和约林格186 64.三个幸运儿188 65.六好汉走遍天下190 66.狼和人193 67.狼和狐狸194 68.狐狸和亲家母太太195 69.狐狸和猫195 70.丁香花196 71.聪明的格蕾特199 72.老爷爷和小孙子200 73.水妖201 74.小母鸡之死201 75.快活老兄202 76.赌鬼汉斯209 77.汉斯交好运2ll 78.汉斯成亲214 79.金娃娃215 80.牧鹅姑娘218 81.年轻的巨人222 82.小地精227 83.金山王230 84.乌鸦233 85.聪明的农家女238 86.玻璃瓶中的妖怪240 87.魔鬼的邋遢兄弟242 88.熊皮人244 89.鹪鹩和熊247 90.甜粥249 91.聪明人249 92.蛤蟆的童话251 93.穷磨工和小花猫253 94.两个漫游者255 95.汉斯我的刺猬262 96.训练有素的猎人265 97.天上取回的连枷269 98.两个国王的孩子269 99.聪明的小裁缝275 100.明亮的太阳将揭露这件事276 101.蓝灯277 102.犟孩子280 103.三个走方郎中281 104.七个施瓦本人282 105.三个手艺人285 106.无畏的王子287 107.老母驴290 108.森林中的老婆子291 109.三兄弟295 110.魔鬼和他的祖母296 111.忠实的斐雷南和不忠实的斐雷南299 112.铁炉子302 113.跳舞跳破了的鞋子306 114.六个仆人308 115.白新娘和黑新娘312 116.铁汉斯316 117.三个黑公主321 118.布拉克家的闺女322 119.羊羔和小鱼323 120.思默里山324 121.旅行去326 122.小毛驴326 123.不孝的儿子328 124.萝卜329 125.烈火烧出的年轻人330 126.上帝的动物和魔鬼的动物331 127.鸡驮的木梁332 128.老丐婆332 129.三个懒虫333 130.十二个懒长工333 131.聪明的牧童335 132.星星银元335 133.骗来的银毫子336 134.挑选未婚妻336 135.扔掉的乱麻线338 136.老麻雀和它的四个孩子338 137.极乐世界的童话340 138.底特马尔斯的谎言341 139.谜语童话341 140.白雪与红玫342 141.聪明的仆人346 142.玻璃棺材346 143.懒虫海因茨349 144.怪鸟格莱弗35l 145.强壮的汉斯355 146.天堂里的农民358 147.瘦瘦的丽丝359 148.林中小屋360 149.钉子365 150.坟墓里的穷孩子365 151.真正的新娘367 152.兔子和刺猬37l 153.纺锤、梭子和针373 154.农民和魔鬼375 155.桌上的面包屑376 156.小海兔376 157.神偷手378 158.鼓手384 159.麦穗390 160.坟山390 161.林克兰克老头儿392 162.水晶球394 163.玛琳姑娘396 儿童宗教传说402 1.林中的圣约瑟402 2.十二使徒404 3.玫瑰404 4.贫穷和谦卑指引天国之路405 5.上帝的食粮405 6.三根绿色枝条406 7.圣母的小酒杯408 8.老妈妈408 9.天国的婚礼409 10.榛树条409 补遗411 1.穿靴子的猫411 2.傻瓜汉斯414 3.鼠皮公主415 4.懒汉和勤快人416 5.雄狮和青蛙416 试读章节 青蛙王子或名铁胸亨利 在愿望还能变成现实的古代,有过一位国王。他的女儿个个都长得很票亮,尤其是那个小女儿,就连什么东西都见过的太阳每次照在她脸上,也耍对她的美丽感到惊讶。国王的宫殿附近有一片幽暗的大森林。森林中,在一株老菩提树下,有一口水井。天气很热的时候,小公主常常到森林里去,坐在清凉的井边上,要是感到无聊了,她就取出一个金球来,把它抛到空中然后又接住。这个金球成了她最心爱的玩具。 可有一次,公主伸出手去接金球。它却没落进她的小手中,而是掉到地上,一滚滚到井里去了。公主两眼紧盯着它,可金球还是没影儿啦,因为那水井深得看不见底。她于是哭起来,哭得越来越响,哭得伤心到了极点。就在她这么痛哭不已的时候,突然听见有谁喊她:“公主,你这是怎么啦?你这么大声哭泣,连石头也会心疼的。”公主四处张望,想弄清楚喊声是从哪儿钻出来的,却发现一只青蛙,从井水里伸出它那丑陋的大脑袋。“唉,原来是你呀,划水老手,”她说,“我在这儿哭,因为我的金球掉进井里去了哟。”“别难过,别哭了,”青蛙回答,“我想我有办法帮助你。可要是我把你的金球给捞上来了,你拿什么报答我呢?”“你要什么都行呵,亲爱的青蛙,”公主说,“我可以给你我的衣服,我的珍珠、宝石,还有我头上戴的这顶金冠。”“你的衣服、你的珍珠宝石和你的金冠,我统统不想要,”青蛙回答,“可要是你喜欢我,就让我做你的朋友,陪你一起玩儿,和你同坐一张小餐桌,同用你的金盘子吃东西,从你的小杯子中喝酒,晚上还睡你的小床——要是你答应这一切,我就愿意下井去,把金球给你捞上来。”“好吧,”公主说,“我答应你所有这些要求,只要你替我找回金球。”话虽如此,她心里却想:“这个傻青蛙吹什么牛!它只配和别的青蛙一起蹲在井里呱呱呱叫,做不了任何人的朋友。” 青蛙呢,得到了许诺就把脑袋往水里一沉,潜下井去,不多一会儿功夫又游到水面上来,嘴里衔着金球。它把球吐在草地上,公主重又见到自己心爱的玩具,说不出有多高兴,一拾起来就飞快地跑了。P1 序言 格林童话谈片 北方、西方和南方分崩离析,宝座破碎,王国战栗…… 歌德著名的《西东合集》这开头两行诗,极其概括而生动地描述出了欧洲在19世纪初急剧动荡和危机四伏的情景。可就是在这极不安定的时代,就是在四分五裂、兵荒马乱的德国,《格林童话》诞生了!它的搜集工作开始于1806年,正值拿破仑发布大陆封锁令,着手全面征服欧洲的时候;它的第一卷出版于1812年,正值拿破仑进军莫斯科并且遭到惨败,第二年又紧接着在德国的土地上进行规模空前的莱比锡大会战;它的第二卷出版于1815年,这时野心勃勃的拿破仑彻底失败了,欧洲出现反动复辟。然而当年谁会想到,在将近两百年后的今天,当那些夺去千百万人身家性命的血肉横飞的战争已被人淡忘,当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皇帝、元帅、宰相都仅仅在历史书中留下苍白的影子,一部似乎并不起眼的《格林童话》却流传了下来,从德国流传到整个欧洲,从欧洲流传到全世界,而且显然还会千百年地继续流传下去。 这难道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不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观!念及此,禁不住浮想联翩,感叹不已:文学的伟力,精神的不朽,心智劳动的巨大价值,全从《格林童话》得到了证明啊! 就文学谈文学,《格林童话》也确实“不起眼”,因为它只是童话,只是所谓的“小儿科”,“哄哄孩子们的玩意儿”罢了,而且还并非创作,只是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要知道,在一些人的意识中,只有创作才与创造性的劳动画上了等号,才是艰巨而伟大的;其他如外国文学的翻译和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似乎都不可与创作同日而语。谁知《格林童话》就创造一个奇迹,令人惊叹,令人深思!据统计,历来以德语印行的书籍,除去马丁·路德1521年翻译的《圣经》以外,《格林童话》就是最多的了。是啊,《格林童话》正是孩子们的《圣经》,哪儿有孩子有家庭就有《格林童话》,何止在德语国家,何止在欧洲!在我们中国,它不是也早巳家喻户晓,并且把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儿时的梦境装饰得更加美丽,更加奇幻么?没有人统计,但我敢断言,《格林童话》是实际读者最多的一部德语文学作品乃至外国文学作品,超过了歌德的《维特》,超过了莎士比亚的《汉姆莱特》,超过了巴尔扎克……,超过了普希金……,等等。 《格林童话》不是又证明,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者,同样可以伟大和不朽?常被视为“小儿科”的童话创作和搜集整理,实在不可小视。 在色彩斑斓、瑰丽奇幻的世界童话之园,与《格林童话》差不多同样引人注目、同样广为流传,只有《安徒生童话》。我说“差不多”,是因为它们之间确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根源主要在于:后者是作家个人的创作,前者是民间童话的搜集整理。当然,归根到底,《格林童话》也可以讲是创作,不过它的作者不仅仅为格林哥儿俩,而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而是几百年来讲述它、聆听它、聆听后又再讲述它的一代代人。我们今天之所以径称它为《格林童话》,而不用《儿童和家庭童话集》这个原来的题名,实在是因为它的搜集整理者功不可没。 作为伟大作家的精心创造,《安徒生童话》的优点很明显。在艺术方面,它谋篇布局更合理,叙事言情乃至心理描写更加细腻也更加精炼;《格林童话》则有不少粗糙、重复、不合理,而且几乎不存在心理描写,只有单纯的情节向前发展。在内容方面,《安徒生童话》主题思想更明确,更富于时代性和社会性,往往提出了一些尖锐的问题,让读者自己去解答,自己去深思;《格林童话》则不然,它提出的多是善与恶、勤与懒、贫与富和类似的带普遍意义的问题,更富于趣味性和娱乐性,几乎总给读者一个满意解答,一个千篇一律的Happy end,如此等等。 《安徒生童话》的上述优点,特别是内容方面的优点,受到我们热烈的推崇和高度的重视,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有着“文以载道”的悠久传统的古老国度,在十分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的现代中国。不过,要是以千百万小读者自己幼稚的眼睛来看,而不请我们的评论家来作精到的阐述分析,上面的优点仍旧是优点吗?我怀疑。试想想,我们的女儿在读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是多么不愿看见一具“小小的尸体”,而希望有个白马王子来带走那可怜的小姊妹呵!还有作为家长的我们,内心中似乎也并不乐意自己的孩子过早地领略人世的苦难,而希望他们的童梦更纯、更美、更长,更加温暖、更加光明,充满幸福和希望。 这样讲,丝毫没有贬低《安徒生童话》的意思。作为创作童话——德语文学里也叫“艺术童话”——它自有区别于纯粹的“童话”的任务和价值。例如,众所周知,安徒生_的童话也是他个人的遭遇、经历和社会观、人生观的反映。①但不庸讳言,《格林童话》以其单纯、稚拙、富有娱乐性和幻想奇丽等特点,更为符合“童话”的本质,也更易于小读者接受。事实上,在世界各国,脍炙人口、家传户诵的格林童话的名篇佳作,要多得多;它们的那许多人物和动物主人公,也更为孩子们喜爱。 在欧洲,《格林童话》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再说,它产生在19世纪初的德国,也不偶然。 《格林童话》的不少故事在欧洲其他国家同样广为流传。例如早在1697年,法国便出版了著名作家夏尔·贝洛的《鹅妈妈的故事或寓有道德教训的往日的故事》,篇幅虽然单薄,却已包括《小红帽》、《灰姑娘》、《林中睡美人》、《蓝胡子》和《穿靴子的猫》等篇,它们与格林兄弟后来搜集整理的内容仅大同小异而已。②严格地讲,不论看题材来源还是看艺术特点,《格林童话》都是典型的欧洲民间童话。 然而,《格林童话》之源不仅仅在欧洲,还从遥远的非洲、亚洲摄取了营养,还从诸如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乃至印度、中国的民间传说和故事里拿去动人的内容,吸收消化,变成了自己的东西。例如《玻璃瓶中的妖怪》和《思默里山》,显然与《巴格达窃贼》和《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有亲缘关系。 当然,反过来,像《格林童话》似的民间文学,又可以成为后世作家创作的题材来源。读《渔夫和他的妻子》和《六只天鹅》,不由得会想到普希金的叙事长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想到安徒生的《野天鹅》,等等。而且,在德国,近一两百年来不少杰出的作家如霍夫曼、豪夫、施笃姆、黑塞都创作了许多“艺术童话”,这恐怕也与《格林童话》的问世并获得巨大成功不无关系吧。 顺便提一下杨宪益先生有趣而惊人的发现:早在《格林童话》问世1000余午前的9世纪甚或8世纪,我国的《酉阳杂俎·支诺皋》里已记载着一个“扫灰娘”即灰姑娘的故事。据杨先生考证,此故事系经南海从欧洲传入,扫灰娘的名字叶限和脚上穿的金履,都和与《灰姑娘》极相似的情节一样,确凿地表明了它的来历。①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从文学传播、交流和影响的角度,《格林童话》同样大有文章可做。 说《格林童话》产生在19世纪初的德国并非偶然,是因为从上世纪70年代的狂飙突进运动到浪漫派,德国的文学家们都提倡发掘文学的民族传统,十分重视民歌、传说、童话等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像狂飙突进时期的赫尔德和歌德,浪漫派的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全都身体力行,并有重大建树,赫尔德搜集的《民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和阿尔尼姆与布伦塔诺搜集的《男孩的奇异号角》这两部民歌集,都载入了史册;而歌德则从民间文学中为自己的创作,特别是为抒情诗和《浮士德》的创作,摄取了极为宝贵的素材与思想艺术营养。 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Jakob Grimm,1785-1863)和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1786-1859)本身就是浪漫派运动的参加者,与这个运动中期也即鼎盛时期的海德堡派相当接近,尤其与他们的领袖人物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关系密切。格林兄弟身为语言学家而热衷于搜集整理民间童话、传说,显系受了浪漫派的影响,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更给他们不少具体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阿尔尼姆,他不但鼓励他俩及时出版《儿童和家庭童话集》的第一卷,帮助他们认识这些作品的巨大价值,而且代为联系好了出版社。这就难怪,书在1812年圣诞节前一问世,格林兄弟就怀着感激的心情立刻寄给阿尔尼姆一本。书前印有给他妻子即布伦塔诺的妹妹贝蒂娜的献词,因为她也参与过兄弟俩的搜集工作。 我似乎在不厌其烦地扯《格林童话》与浪漫派的关系,但并非没有原因。经过了很久的酝酿,最近我国德语文学界终于采取像样的集体行动,开始为德国浪漫派正名,做替他们摘“消极”和“反动”帽子的工作。我个人认为,要对他们评价得实事求是,以理服人,重要的一端便在摆出他们各方面的实绩——包括创作、理论建树以及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外国文学翻译介绍的实绩。而这当中,《格林童话》不是一块非常压秤的砝码,光彩耀眼的砝码,可以放到衡量德国浪漫派功过是非的天秤上去吗? 《格林童话》产生于19世纪初的德国,具体讲“几乎就在黑森、莱茵河、金齐希河一带”靠北部的地区,自然便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时代色彩。随便列举几点,以说明这个问题—— 故事经常发生在黑黝黝的森林中和茫茫的原野上,有时也出现河流和湖泊,但却绝少提到大海——偶尔提到也只与漂泊到远方的异国有关——山呢,也多为幻想出的不高却难爬的“玻璃山”。这些都告诉我们:当时的德国也和现在一样,是个多森林和草原的内陆国。 自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以后,德国分裂成了数以百计的小国小邦,其中势力较大的也多达36个。它们之间相互争斗,还不时地与周围的邻国争斗,使德国几百年间战火不断,一直充当欧洲的战场。因此,在《格林童话》中东一个国家西一个国家,国王、王子、公主更是难以尽数,且有相当多关于退伍老兵的故事,例如《蓝灯》和《魔鬼的邋遢兄弟》等等。除去士兵,经常出现的还有手艺人、农民和看林人,这些职业自然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准紧相联系。说到德国的手艺人,他们有一个古老而特别的传统,就是出师以后都必须长时间外出漫游,在漫游途中讨生活,长见识,磨炼技艺。这样做很有好处,但也使他们经历许多危险,碰见许多怪事。因此漫游途中的手艺人,特别是文弱而招人同情的小裁缝,就常常成为民间童话的主人公——不只是民间童话,在凯勒、海涅等许多作家的创作里同样如此。还有森林中的巫婆、强盗以及各式各样的小精灵、小侏儒等等,不管是现实的还是幻想的,也通通有鲜明的德国色彩。 至于那些涉及基督教信仰的内容——例如在最后的十篇“儿童宗教传说”中——则是欧洲童话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共通性问题。还有对公主、王子的崇拜,对后母和兄弟姊妹中的长者一律加以贬斥等等,同样如此,就不细说了。 与内容相比较,《格林童话》在艺术形式方面则具更多的欧洲民间童话的共性。它们的主要特点可以用单纯、明晰、稚拙这些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字眼来概括: 情节几乎全是单线的,只是在向前发展时往往会出现一个两个波折或反复;没有倒叙和伏笔之类较复杂的东西; 故事开头往往是一个人面临着难题、困境和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欲望等等,诸如必须把美丽的公主送给凶龙做妻子,必须去为重病的国王寻找长命水,急欲去世界上冒险、发财、娶一个好妻子什么的。接着便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奋斗,不畏艰险,不怕挫折,终于获得成功或者胜利,一律地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Happy end告终; 故事中的人物包括动物善恶分明,内心的好坏黑白一目了然,而且始终如一、各走极端。他们大致可分为三类:1.主人公多为大好人;2.主人公的对立面,总是大坏蛋诸如恶毒的继母、巫婆、凶龙、狼等等;3.主人公的助手或是嫉妒者或是失败的竞争者这样一些起陪衬对比作用的人物; 故事多限于情节的叙述,极少人物心理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无时代历史背景的交代。当困难无法克服时,往往出现外来的神奇力量的帮助,诸如善良的小精灵、小动物、仙女和忠心而呆傻的巨人,当需要抒发感情时,往往插入简单的民歌、儿歌,而且反复使用…… 以上所有的艺术特点,都来自民间文学口传易记的需要,也适合儿童幼小心灵的接受能力。 顺便提一下,总共2lO多篇格林童话中,有一小部分严格地讲并非童话,而只能算寓言、笑话或幽默故事一一它们可以从《伊索寓言》和德国16世纪的民间滑稽故事书里找到源头——自然也就没法纳入上述的欧洲民间童话“模式”。 没必要再谈《格林童话》本身在文学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影响,却不能不说一说它的两位搜集整理者,说一说他们为此而付出的巨大劳动,而表现的卓识远见和坚强毅力。 格林兄弟原本都是语言学家,他们编汇的《德语语法》和大型《德语词典》,堪称现代日耳曼语言的奠基之作和丰碑。可是,从1806年开始,在人心惶惶的多事之秋,在寂寞孤单和尚无出版前景的情况下,他们凭着为了子孙后代恢复和保存民间文学遗产的信念,作了六年的努力,终于完成第一卷的搜集整理工作。随后,他们又花了两年多时间,第二卷才得问世,整个计划才大功告成。在这过程里,他们不知作了多少艰难跋涉,哪儿有善讲故事的老奶奶或老大爷,他们就一定纡尊降贵,去说服、去恳求、去聆听人家讲述,同时一字一句地完整忠实地记录下来。忠实,这是他们信守的搜集和记录的原则,是就内容和总体格调而言;另一方面,他们又坚持对语言作必需的清理、加工,以实现完整和统一。对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者,单看这样的工作精神和态度,不也令人钦佩吗? 关于格林童话,赫尔曼·黑塞讲:“在记录它们时所表现的高贵的忠诚,我们尽可心安理得地写进德国人的光荣册中。就童话的内容本身,很容易归纳出某些德意志民族的特点,但却不应该这样做。恰恰是童话和民间传说这样的文学向我们表明,以其常常是惊人的相互一致有力地向我们表明:文学是一种超越疆界的东西,人类这个概念对它正合式。”① 引黑塞这段话,不只为补充和修正前文关于《格林童话》的民族及地域特色的说法,而更想强调:它确实属于全人类,属于我们大家。 杨武能 1992年12月 于四川大学 书评(媒体评论) 《格林童话》是和《安徒生童话》齐名的、世界最著名的两大童话之一,至今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种语言的译本。经典故事《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家喻户晓,不少名篇被选入教科书,改编成戏剧、电影或电视剧。格林童话在世界各国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在世界文学史上极为罕见。 《格林童话》是除马丁·路德1521年翻译出版的《圣经》外发行量最大的德语图书。格林兄弟在世时,《格林童话》巳成为德国家庭必备图书,并被译成几乎所有的欧洲语言。 《格林童话》1915年译介到中国,深受读者特别足儿童读者的喜爱。《格林童话》至今已在中国大陆出版了四五十种译本。 《格林童话》奠定了民间童话中引人入胜的“格林本”叙述方式,对19世纪以来的世界儿童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