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影响,目的在于实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以及所适用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强调内部控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及其员工的影响;也强调了内部控制是以董事会、经理层及其员工之间的有效治理为基础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经济与管理系列研究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楼德华//傅黎瑛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影响,目的在于实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以及所适用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强调内部控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及其员工的影响;也强调了内部控制是以董事会、经理层及其员工之间的有效治理为基础的。 目录 第一章 企业内部控制概述……………………………………(1) 第一节 企业内部控制的涵义及其发展……………………(1) 第二节 企业内部控制要素及其内容………………………(11) 第三节 企业内部控制的设立原则…………………………(22) 第四节 内部控制的设计步骤………………………………(24) 第二章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考虑………………………(29) 第一节 中小企业及其内部控制的特点……………………(29) 第二节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及其强点和弱点分析 ………………………………………………………………(34) 第三节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44) 第四节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47) 第五节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局限…………………………(53) 第三章 货币资金控制…………………………………………(55) 第一节 货币资金概述………………………………………(55) 第二节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58) 第三节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设计参考………………………(71) 第四章 采购与付款控制………………………………………(81)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概述……………………………………(81)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85) 第三节 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设计参考……………………(98) 第五章 收入和收款控制………………………………………(106) 第一节 收入与收款概述……………………………………(106) 第二节 收入与收款的内部控制……………………………(109) 第三节 收入与收款内部控制设计参考……………………(120) 第六章 生产过程控制…………………………………………(128) 第一节 生产过程概述………………………………………(128) 第二节 生产过程的内部控制………………………………(134) 第三节 生产过程内部控制设计参考………………………(149) 第七章 对外投资、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控制………………(171) 第一节 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171) 第二节 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179)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190) 第四节 对外投资、工程项目和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设计参考 ………………………………………………………………(203) 第八章 筹资和担保的内部控制………………………………(215) 第一节 筹资的内部控制……………………………………(215) 第二节 担保的内部控制……………………………………(227) 第三节 筹资和担保内部控制设计参考……………………(239) 第九章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控制………………………………(249) 第一节 人力资源概述………………………………………(249) 第二节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控制……………………………(256) 第三节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控制设计参考…………………(275) 第十章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290) 第一节 内部审计概述………………………………………(290) 第二节 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303) 第三节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设计参考………………………(316) 主要参考文献……………………………………………………(327) 试读章节 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沿革 内部控制是因管理的需要而产生,是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的,但它的发展却是多方面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大体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历史阶段。(一)萌芽期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在此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这就是内部牵制。例如,在古罗马时代,对会计账簿实施的“双人记账制”,即某笔经济业务发生后,由两名记账人员同时在各自的账簿上加以登记,然后定期核对双方账簿记录,以检查有无记账差错或舞弊行为,进而达到控制财物收支的目的,是一种典型的内部牵制措施。 根据《柯氏会计辞典》的定义,内部牵制是指“为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业务流程。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内部牵制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其中职责分离是内部牵制的一个基本特征。通过职责分离,任何一个人进行偷盗或类似行为将更为困难,这有助于减少员工的舞弊。例如,保管现金的人员不应该同时做会计记账的工作,调整银行对账单的人不应该同时保管现金和会计记账工作,实物的保管和会计记账不能同时由一人完成等等。一般而言,内部牵制包括簿记牵制、实物牵制、机械牵制等多种形式。 与此同时,管理理论的发展,又使内部控制在内部牵制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地得到完善。在20世纪初,虽然管理学理论界已经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但往往将控制视为预防性的。在随后的管理理论发展中,由于对控制的认识加深,人们意识到控制不应是套在人们身上的枷锁,而应成为管理人员的助手。正是在这些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经营管理者从内部牵制原则出发,沿袭相互制约、相互检查和相互协调的思想,尝试着在组织结构、业务程序、处理手段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对其所属部门的人员及工作进行组织、制约、激励和调节,形成了许多新的管理控制方法。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控制方法逐渐被确定下来,并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发挥越来越大的组织和调节经济活动的作用。 内部牵制制度虽然对于企业管理起了很大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进一步发展,其不完善之处也愈加显露出来。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迫使许多企业加强了对生产的控制与监督,促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进一步超越会计及财务范畴,深入到企业所有部门及整个业务活动。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国家由于资本过于集中、市场国际化、贸易国际化,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业务日益繁杂。企业管理者不可能事必躬亲,必须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使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程序化、标准化,人员职责分工制度化,一切经济手续执行规范化,以做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防止错误和舞弊发生。而且,随着分支机构的出现,也要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以确保会计程序的统一性和运用会计程序的一致性,及验证各分支机构的经济业务和利润中心的报告。所有这些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建立健全人员条件、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等控制措施的要求,并促使内部控制从对单项经济活动进行独立控制为主转向对全部经济活动进行系统控制为主发展,进而形成包括组织机构、岗位责任、人员条件、业务程序、处理手续、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在内的严密的控制系统。P5-6 序言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制定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成功地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来,我国的经济运行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民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六位,已经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因为这20多年的高速发展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耗费巨大、环境污染严重为代价得来的,从长期看,也是难以为继的。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目的就是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把我国引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这一转变的关键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一条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更要有一套经济管理方面的新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以及有效的制度和机制创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曾引起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和微观经济运行方式的巨大变化。现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进一步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和微观经济运行机制。孙伯良同志主编的这套“经济与管理系列研究丛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这套系列研究丛书是由四组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研究丛书组成的。第一组是金融与财政理论研究丛书,包括《当代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微观金融管理前沿》、《公共财政与农民增收》和《在发达中反贫困——相对发达地区农民反贫困财政政策选择》5本书。第二组是产业与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丛书,包括《虚拟经营战略》、《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践研究》、《营销致富:农产品营销策略论》和《民企老板管理突围》4本书。第三组是财务会计研究丛书,包括《民营企业的财务战略》、《租赁会计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4本书。第四组是创业研究丛书,包括《成功创业研究》、《大学生创业》和《创业经纬》3本书。 这套丛书的作者多数是中青年学者。他们基础理论扎实、思想敏锐、勇于创新,对涉及的专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旨在把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较新的知识介绍给读者,帮助读者开阔视野。 这套经济与管理系列研究丛书的共同特点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反映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吸收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中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注重新知识和新观念的介绍,力求做到资料最新,阐述系统、全面、清晰,观点鲜明,内容准确、实用,分量适中。 2004年12月22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