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中文世界的角度出发,针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华裔作家与学者进行深入探讨与贴近访谈,并结合当代盛行的文化研究,试图以开阔的视野、多元的角度、灵活的策略、仔细的解读、适切的提问、活泼的互动,呈现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的繁复面貌与重大意义,为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开疆辟土。
因此,本书的「论述」与「访谈」两部各具特色且相辅相成(尤其有关汤亭亭和林永得的论述与访谈更可相互参照),见证了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及成果,本身也提供了特定的见解与忠实的纪录,更为后人留下难得的第一手史料。希望这种编排方式能带给读者崭新的感受。
本书从中文世界的角度出发,针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华裔作家与学者进行深入探讨与贴近访谈,并结合晚近盛行的文化研究,试图以开阔的视野、多元的角度、灵活的策略、仔细的解读、适切的提问、活泼的互动,呈现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的繁复面貌与重大意义,以供学者专家和有兴趣的读者参考与借鉴。
前言/1
论述/1
追寻认同:汤亭亭的个案研究 /3
以法为文,以文立法:汤亭亭《金山勇士》中的《法律》/25
说故事与弱势自我之建构:汤亭亭与席尔柯的故事 /57
“疑义相与析”:林永得·跨越边界·文化再创/85
空间·族裔·认同:论王颖的《寻人》/116
异象·意象·异己:解读简德的旧金山老华埠摄影/149
从文学评论到文化研究/批判:美国华裔文化研究刍议/185
访谈/201
不是华人异乡客:黄玉雪访谈录 /203
文字女勇士:汤亭亭访谈录/222
创造自我/族裔:任璧莲访谈录/233
竹脊上的文字钓客:林永得访谈录/252
“转凤”:梁志英访谈录/273
铭刻美国华人史:麦礼谦访谈录/288
钩沉与破寂:张敬珏访谈录/310
在华裔美国作家中,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无疑是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最令人瞩目的一位。其作品畅销于文学市场目普获好评。至于她在美国文学/文化研究中的地位与分量,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一次访谈中,汤亭亭引用两位美国东部教师的话说:“我是当今活着的作家中,作品在大学被讲授最多的一位。”(Melus68)《亚裔美国文学书目提要》的编者张敬珏(King—Kok Cheung,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1988)接受笔者访谈时也指出:“汤亭亭的《女勇士》是美国大学校园中,在世的美国作家的作品中最常被采用作教材的。”(本书《钩沉与破寂:张敬珏访谈录》315)而根据汤亭亭本人及访谈者的说法,她的作品不但跨越了大学里文学研究的范畴(讲授她作品的除了文学系之外,还包括美国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妇女研究、黑人研究等),连美国高中也有讲授她作品的(Melus 67)。此外,近四十年来的美国文学史代表作——艾理特主编的《哥伦比亚版美国文学史》(Emorly Elliott,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988)中,除了韩裔美国文学批评家金惠经有《亚裔美国文学》(E1aine H.Kim,“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811—21)的专章讨论之外,此章及全书计有八处提到汤亭亭和她的作品。至于多年来以“重建美国文学”为职志的劳特(Paul Lauter),在以修订主义的观点所编辑的两巨册《希斯美国文学选集》(The Heath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1990)初版中所收录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除了拘囚于天使岛(Angel Island)的早期华裔移民在木屋板壁上的题诗之外,就是汤亭亭《女勇士》中的《白虎》(“White Tigers”)一章(Ⅱ;2095—2115)。因此,汤亭亭在许多美国学者与读者心目中,俨然成为华裔美国文学的代表。
就美国文学建制与文学典律而言,至少近半个世纪以来给人的一般印象是以白人、盎格鲁一撒克逊族、新教徒、男性、东岸为主流,而生长于美国西部加州的华裔第二代女作家汤亭亭恰恰与上述的文学典律完全相反,并能在短期间声势如此壮大,在市场价值和学术建制两方面得到相当稳固的地位。她之所以能在通俗的文学市场及严肃的学术研究中都受人瞩目,其社会、历史、政治及文化脉络当然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对于种族平等和性别平等的诉求,以及此诉求在学术、政治、社会诸脉络中逐渐得势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崭露头角的汤亭亭作品就经常被视为60年代的产物)。她成名的另一个重大因素,无可讳言的,则是身为作家的汤亭亭善于利用个人特殊的双文化背景(bicuItural background),以主流社会的语言(英文)来运用/据用、转化、改编、重组甚或扭曲主要是听自母亲的、具有异域色彩的“故事”。她的这种手法曾被一些人批评为投白人之所好、迎合美国主流社会对在美华人的刻板印象。换言之,相对于美国白人男性霸权的主流社会及文学典律,汤亭亭的作品提供了异域、异族、异性、异文化的色彩。与此息息相关的当然就是她的文化认同/属性问题。P3-5
本书从中文世界的角度出发,针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华裔作家与学者进行深入探讨与贴近访谈,并结合晚近盛行的文化研究,试图以开阔的视野、多元的角度、灵活的策略、仔细的解读、适切的提问、活泼的互动,呈现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的繁复面貌与重大意义,以供学者专家和有兴趣的读者参考与借鉴。
全书共分两部。第一部为“论述”,前三篇为“汤亭亭三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剖析美国最重要的华裔作家之一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的不同面向:(一)如何追寻文化认同,(二)如何以文学来铭刻甚至“制订”法律,(三)如何运用“说故事”来建构美国华裔女作家的弱势自我,并藉由与席尔柯(Leslie Marmon Silko)的比较研究,带入中文世界较罕触及的美国原住民文学。第四篇关注久被世人忽略的夏威夷华裔文学,以及一般鲜少探讨的诗歌,研究诗人林永得(Wing Tek Lum)诗作中如何藉由挪用中国古典诗,在另一个迥异的时空中再创新意。第五、六篇则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切入,解析不同的图像媒介(电影与摄影)如何在不同时代、从不同的视角呈现旧金山新、旧华埠。第五篇探讨《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的华裔导演王颖(Wayne wang)早年独立制作的美国亚裔经典电影《寻人》(Chan Is Missing),钻研片中所呈现的美国旧金山华埠的空间,以及此一特殊空间与族裔、认同的关系。第六篇回溯19、20世纪之交,旧金山大地震和大火之前,德裔摄影家简德(Arnold Genthe)所拍摄的老华埠照片,剖析其中所呈现的白人凝视(White gaze)和东方主义(Orientalism)色彩。第七篇根据先前论述,结合文化研究,思索如何让文e-与文化相辅相成,使文学具有文化之面向与历史之纵深,而文化也具有文学之绵密细致、生动感人。简言之,第一部的“论述”由美国华裔小说-9诗歌等文学文本出发,渐次扩及电影和摄影等视觉文本(visual texts)与文化艺品(cu Jtural artifacts)。疏通文学与文化的畛域,为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研究开疆辟土。
第二部的“访谈”(interviews)更是本书的特色,由先前较抽象的论述进入与受访者的密切互动和问答,可视为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的田野研究(field studies),此部分虽似主访者研究工作的“副产品”,其实自有独立的价值,深具文学、文化、历史与人类学研究的意义。主访者经过事先缜密的规划,以中文读者/研究者的立场出发,针对受访者的专长及其在美国华裔文学、历史、文化上的贡献,妥为设计问题,当面或书面访问,通过深入的对话与坦诫的交流,呈现受访者鲜为人知的一面,记录并保存了珍贵的第一手数据。通过主访者的询问、迫问甚至盘问,受访者有机会反思自己的创作或学思历程,解析或评断自己的作品或研究,并表达对访谈此一“文类”(genre)的观感。这些难得的“现身说法”为受访者的生平与创作/研究留下了最具权威的批注,可供后来者参考及研究之用,也方便一般读者了解受访者的创作/研究生涯与心路历程。受访者中包括了美国华裔文学前辈作家黄玉雪(Jade Snow Wong),受她影响的当代著名女作家汤亭亭(两人现居美国西岸北加州旧金山),以幽默手法闻名的后起之秀任璧莲(Gish Jen,现居美国东岸波士顿),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并将其转化为自己诗作的林永得(现居太平洋中的夏威夷),为美国华裔历史研究奠基的麦礼谦(Him Mark Lai,现居旧金山),为美国亚裔文学研究奠基的张敬珏(King-Kok Cheung),以及身兼诗人、小说家、编辑、评论家等多重角色的梁志英(Russell Leong)(两人现居南加州洛杉矶,并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访谈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题材之丰富、角度之多元、内容之深入,为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研究中所仅见。因此,第二部的“访谈”从中文读者的独特立场出发,表达了对这些杰出作家与学者之创作与研究的兴趣,不仅揭示访谈录此一文类的特色,更为后人留下难得的第一手史料。
因此,本书的“论述”与“访谈”两部各具特色且相辅相成(尤其有关汤亭亭和林永得的论述与访谈更可相互参照),见证了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及成果,本身也提供了特定的见解与忠实的记录,不仅可供一般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更盼望能为将来的相关研究开疆辟土。
笔者先前曾由台北麦田出版《铭刻与再现:华裔美国文学与文化论集》(2000年)和《对话与交流:当代中外作家与批评家访谈录》(2001年),前书包含了十一篇论文,为中文世界出版的第一本华美文学与文化研究个人专著,后书收集了笔者多年来针对具特殊意义的中外作家、批评家、理论家、文学史家所进行的十八篇访谈实录。由于一些学者频频询问何时于大陆出版相关著作,于是自前书选录五篇,并加上讨论诗人林永得和导演王颖的两篇近作,成为本书第一部;自后书选录六篇,并加上梁志英访谈录,成为第二部。希望这种编排方式能带给读者崭新的感受。
本书得以问世主要承蒙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徐颖果教授热心引介,南开大学出版社张彤编辑大力协助,谨此致谢,并期盼读者不吝指教。
单德兴
2005年10月31日
美国加州伯克利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到台湾。抵达机场时,女海关官员一边翻着我的美国护照,一边微笑着对我说:“好久没回来了。”我即刻想到:虽然我在美国待了二十年,但在许多场合还是有人(有时是海关官员)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在我访台期间,类似机场的热情欢迎一直不断。尽管我的国语带着浓重的广东腔,但是我在“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研讨会”中,从头到尾都觉得自己是个局内人。
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整个讨论集中于华裔美国文学的会议。论文的质量和意见的交流都令我印象深刻。大多数的美国会议普遍涵盖了许多议题,以致学者未必有充分的知识来赏析每一篇论文。然而,在这次会议中,我觉察到论文宣读者和与会学者之间存在着真正的交流——虽然我不由自主地留意到,会场中的女性只占少数。我很惊讶地发现,华裔美国文学在遥远的祖国已经具有了坚稳的立足点。鉴于台湾有能力深入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学者数目之多,以及(更重要的)这些学者之间的频繁互动,我期待台湾出现一些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一流研究。我真希望在美国我也有这么多的同行能够彼此切磋。借用一句现在流行的学术用语,我羡慕你们的“临界质量/批评群众”(“critical mass”)。
有关访谈中所提到的影响环节,我高兴看到台湾和美国之间的互补互惠。即使与会学者讨论到中国文化是如何提供材料给华裔美国文学时,他们同时也注意到了华裔美国人的书写如何能够用来反映台湾弱势族裔的情境。然而,我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的华裔美国学生,大多没有能力阅读会议中多篇论文的原文——因为是以中文撰写——这个反讽令我悲伤。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华裔美国人学习中文,而且能有更多的台湾学者考虑把他们的作品翻译成英文,因为亚裔美国文学本身经常就是在双文化和双语文的互动中兴盛茁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