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恭请诸葛亮下神坛--评说诸葛亮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高恩源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本书作者也有自己的哈姆雷特!作者以自己的观点,主观的臆测及野史小说等推理出一个与当今大众熟识完全不一样的诸葛亮,在把诸葛亮“请下神坛”之后,又打入“妖魔”之流,让读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诸葛亮的生平,扩大读者视野。

内容推荐

千百年来,诸葛亮在老百姓心目中,一直是仁义智慧的化身,他头上那神仙般的光环引得多少人对他顶礼膜拜。如今,本书的作者在仔细查阅了诸如《三国志》《诸葛亮集》等古典书籍中所记载的诸葛亮言行的基础上,逐一分析,言之有据地得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诸葛亮其实是一个欺君的伪善者、剽窃者,一个一败再败的无智之将,一个枉杀无辜、抢掠百姓的反面人物。

目录

第一章 评诸葛亮拜师

第二章 评诸葛亮的作斧教等等

第三章 评杨颐谏诸葛亮

第四章 评诸葛亮的《前出师表》

第五章 评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第六章 评裴松之“难袁孝尼论”

第七章 评张辅的“乐葛优劣论”

第八章 评习凿齿“侧周鲁通诸葛亮论”

第九章 评袁隼“又诸葛公论”

第十章 评王通、尚驰、裴度对诸葛亮之假想

第十一章 评《袁子》与质疑诸葛亮者之问答

第十二章 评张俨论亮与司马宣王书

第十三章 评常璩“诸葛丞相赞”

第十四章 评诸葛亮叹法孝直

第十五章 评魏延几次请兵诸葛亮

第十六章 评诸葛亮的《军令十五条》

第十七章 评诸葛亮“兵法”

第十八章 评诸葛亮“兵法秘诀”

第十九章 评诸葛亮“兵要十条”

第二十章 评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第二十一章 评诸葛亮的《将苑》

第二十二章 评诸葛亮论诸子

第二十三章 评诸葛亮的论光武

第二十四章 评诸葛亮论让夺

第二十五章 评诸葛亮刑峻法急刻剥百姓

第二十六章 评诸葛亮好为《梁甫吟》

第二十七章 评诸葛亮刚愎自用

第二十八章 评诸葛亮一花独放

第二十九章 评诸葛亮心急如焚

第三十章 评诸葛亮好为人师

第三十一章 评诸葛亮一次北征之败

第三十二章 评诸葛亮二次北征之败

第三十三章 评《三国演义》所附地图是诸葛亮错用兵的铁证

第三十四章 评诸葛亮大抢民麦

第三十五章 评诸葛亮“屯田”

第三十六章 评诸葛亮的“木牛”、“流马”

第三十七章 评诸葛亮赠司马懿巾帼素衣

第三十八章 评陈寿对诸葛亮的评语

第三十九章 评诸葛亮七擒孟获

第四十章 评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四十一章 评诸葛亮“借东风”

第四十二章 评舞台、银幕上的诸葛亮

第四十三章 评诸葛亮“事凡庸之君民不疑”

第四十四章 评诸葛亮早已被前人否定

结束语

试读章节

第三章 评杨颙谏诸葛亮

杨颙为诸葛亮下属,《诸葛亮集》中有他一段话——

杨颙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邴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云自有主者,彼诚达于位分之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竞日,不亦劳乎!”

据《三国演义》:“孔明泣日:‘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

评:看!诸葛亮是大才不是?能做大事不能?此时,诸葛亮已在五丈原,正与司马懿对垒,他还亲躬那些碎务,他还能有思取敌制胜之谋之余力吗?他连自己的下人做事都不相信,他还能相信谁呢?他还靠谁给他办事呢?诸葛亮的心胸是不是太狭窄?他的“智”在哪里?就是如此之人,却正统三军与强敌对峙在大山、大川之间,还有什么人能指望他取得胜利呢?

“孔明泣日”,孔明为什么要“泣”呢?人之所泣,必有伤心,但是,谁伤了诸葛亮的心?什么事可伤了诸葛亮的心?没有什么人伤诸葛亮的心,要说有,那就只有诸葛亮自己,他将自己置于那碎务之中,流汗竟日,形疲神困,真真误了大事也!已经到五丈原,岂不悔之晚也!他怎能不伤心,怎能不落泪?他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五丈原似乎就是他的尽头!没有一线希望,没有一线光明,戎马一生,即将一事无成!无情的现实,无情的五丈原就在眼前,他怎能不伤心,他怎能不落泪?又偏偏让一个下人、一个奴婢之辈如此地历数他、教诲他,他刚愎自用一生,谁敢对他如此之说教?他“何尝不知”?但知而不能为,以致有今日!他怎能不伤心,怎能不流泪?

“丈夫有泪不轻弹”,这每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见过管、乐泣吗?诸葛亮赠司马懿巾帼素衣,将其比作妇人,见过司马懿泣吗?而诸葛亮上《出师表》临《表》啼泣,斩马谡思先帝亦泣,白帝城受“托孤”泣,假吊周瑜又假吊真泣,赵云死亦泣,张苞死亦泣,五丈原大帐中在下属面前亦泣,这诸葛亮真妇人也!P7-8

后记

实事求是是对待一切事物的原则,评价诸葛亮的人和事当然也不能例外。而诸葛亮这个人物在《三国》中,自出现到死亡,似乎可分三段看待才能更合于实事求是。

自初出茅庐的“隆中对”开始到南征结束,这中间可视为一段;自一出祁山到六出祁山结束为二段。

“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言明天下形势,为刘备献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西川建业,最后夺取长安、恢复汉室之策。这一策对蜀之建国而言,当为首功。自博望坡初用兵到南征结束,诸葛亮取得诸多战绩,特别是平定南方,诸葛亮确是功不可没。当然,刘备及其一班虎将,以及庞统、法孝直也都有其功。所有这些功劳自然只是对蜀国而言。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蜀国。但诸葛亮南征确有滥杀无辜之举,诸葛亮祭泸水就是其罪证。诸葛亮自言:使乌戈国不留种者,吾之罪也!孟子日:“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诸葛亮在南征中似乎也是杀人盈野、杀人如麻,不然他为何要祭泸水呢?故而,诸葛亮在南征中难逃滥杀无辜之罪责!

自诸葛亮一出祁山开始,蜀国的形势有很多变化,诸葛亮本人也起了变化,诸葛亮所遇之敌也有很大变化,诸葛亮似乎适应不了这些变化,以致蜀国再无进取。诸葛亮六次出祁山皆以败北而告终。对蜀国而言,诸葛亮再无功可言。而且,在六次出祁山之战役中,掠百姓,抢民麦,祸害民禾,烧民房,已成民之罪人,历史之罪人。一个人,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对人民犯下了罪恶,就无情可言,无情可原。

诸葛亮已病倒在五丈原大帐中的卧榻上,还要勉强执笔写兵书,所写之书多为剽窃古之名家名著,诸葛亮不是十足的求名者吗?他自己都让司马懿困于五丈原岌岌可危,还要为人写兵书,那不是临死还不忘求其名吗?而剽窃的本身就是一种十足的“不规”之举,“不规”之人还能“示仪规,约官职”吗?抢民粮之人还能公道忠诚吗?是不是太不实事求是了?剽人之书就是盗人之名,就是欺世盗名!

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均为欺君、戏君的出师表,言过其实的出师表,诸葛亮不仅是个欺君者,更是一个言过其实者。

败军之将,不可言勇。这是实事求是。那么,败军之将是否可以言智呢?实事求是地说,也是不可言智的。而舞台、银幕上一直在表现诸葛亮的勇和智也是完全背离实事求是的。

实事求是地说,诸葛亮的功,都是对蜀国而言;而诸葛亮的罪,却是对人民而言。而要衡量诸葛亮这个人,则只能用“人民”这两字来作标准,作尺子,舍此,也就无所谓功与过、好与坏。

以上之评,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难免偏颇,不够实事求是,敬希广大读者多加批评、指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9: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