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学军主编的《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是第三届贵州民族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的研究成果,共收录青年学者文章34篇。内容涉及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民族文化建设、文化人类学理论、旅游资源开发等,全书以“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为主题,围绕如何推进贵州省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文化品牌及旅游资源开发等问题展开论述,为贵州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和民间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传统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以剑河县大稿午苗族水鼓舞为例
发展创意经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品牌效应
西南地区民族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贵州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
——都匀市水书文化传承调查研究
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全民参与
——谈台江刺绣文化产业发展前景
民族文化产业保护与开发
——以六枝特区陇脚布依族乡月亮河布依文化生态园为例
文化遗产利用与乡村持续发展
——从黔东南乡村旅游“苗乡侗寨”文化品牌说起
浅谈民族文化遗产的“创意”之路
——以贵州省雷山县旅游创意产业为例
贵州民族地区建立“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创新路径研究
走新的发展道路是有可能的
——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与启示
文化与秩序:清水江苗侗木材市场的形成与林业经营模式
探析新媒体环境中贵阳方言的生存态势
从侗族文化谈大众传播中的民俗文化传播
苗族贾理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采风印象:民歌是永恒的生命吟唱
——贵州少数民族民歌功能之我见
“旧民俗”、“新民俗”和“伪民俗”
——商业催长下的贵州民族民俗旅游文化
侗族媳妇称公公为“舅舅”之探源
贵州花灯艺术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印江土家花灯探微
浅论民俗杂技艺术的民俗象征性
——以贵州杂技《依依山水情》为例
说“裸”
——兼论“裸川”“裸浴”之文化蕴意
侗族电影的起步、发展与展望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场域利益主体关系及其博弈探析
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田野经验的思考
布依文化旅游产品体验式开发初探
浅析贵州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
——“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舞蹈比赛观后
苗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探析
谈乡村旅游开发下苗族古歌发展
——黔东南巴拉河流域苗族古歌发展现状的个案研究
欠开发、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途径探索
深挖民族文化元素,推进创意产业发展
——第三届贵州民族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文化遗产与
创意产业”学术研讨会综述金黔在线一《贵州日报》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