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文献的梳理与研究,以萌芽时期、百家争鸣时期、两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共五编四十二章的篇幅,系统论述了我国古代自西周至明清音乐美学的历史形态、演变及发展,同时对当今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音乐美学史(上下)/中国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作者 | 蔡仲德 |
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文献的梳理与研究,以萌芽时期、百家争鸣时期、两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共五编四十二章的篇幅,系统论述了我国古代自西周至明清音乐美学的历史形态、演变及发展,同时对当今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 目录 绪论……………………………………………………………1 一、中国音乐美学史的对象…………………………………3 二、中国音乐美学史的分期…………………………………5 三、中国音乐美学史中的儒道两家思想……………………8 四、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始终讨论的几个问题………………11 五、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特征…………………………17 六、研究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建立现代音乐美学体系的关系24 第一编 萌芽时期……………………………………………29 第一章 孔子前的音乐美学思想……………………………3l 第一节 概述…………………………………………………31 第二节 虢文公等人的音乐美学思想………………………33 第三节 几对审美范畴………………………………………55 第四节 结 语………………………………………………65 第二编 百家争鸣时期………………………………………77 第二章 概述…………………………………………………79 第三章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82 第一节 孔子其人……………………………………………82 第二节 审美理想一“文质彬彬”、“尽善尽美”………88 第三节 审美准则——“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91 第四节 正乐的主张与实践——“乐则《韶》、《舞》,放郑声”…95 第五节 对音乐社会功能的估价——“移风易俗,莫善于乐”…103 第六节 结语…………………………………………………108 第四章 墨子的音乐美学思想………………………………115 第一节 墨子其人……………………………………………115 第二节 “非乐”思想介绍…………………………………116 第三节 “非乐”思想评估…………………………………119 第五章 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124 第一节 孟子其人……………………………………………124 第二节 “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128 第三节 “乐之实,乐斯(仁、义)二者”…………………129 第四节 “与民同乐”………………………………………131 第五节 结语…………………………………………………134 第六章 《老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136 第一节 老子其人,《老子》其书…………………………136 第二节 “音声相和”………………………………………139 第三节 “五音令人耳聋”、“乐与饵,过客止”………142 第四节 “大音希声”………………………………………145 第五节 结语…………………………………………………147 第七章 《庄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150 第一节 庄子其人,《庄子》其书…………………………150 第二节 对自然之乐的推崇…………………………………158 第三节 对儒家礼乐的批判…………………………………163 第四节 对适性之乐的倡导…………………………………166 第五节 “心斋”、“坐忘”——对音乐审美心理特征的描述及其他…171 第六节 结语…………………………………………………176 第八章 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178 第一节 荀子其人……………………………………………178 第二节 论音乐的特征——“审一定和”、“穷本极变”182 第三节 论音乐的功用——“治人之盛者也”……………184 第四节 论音乐的审美——“以道制欲”、“美善相乐”191 第五节 论音乐的取舍——“贵礼乐而贱邪音”…………195 第六节 结语…………………………………………………201 第九章 商鞅、韩非的音乐美学思想………………………203 第一节 商鞅的社会政治思想与音乐主张…………………203 第二节 韩非的社会政治思想与音乐思想…………………207 第十章 《管子》、《吕氏春秋》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16 第一节 《管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16 第二节 吕不韦其人,《吕氏春秋》其书…………………221 第三节 《吕氏春秋》的宇宙图式及音乐在其中的意义…222 第四节 《吕氏春秋》论音乐的本源………………………227 第五节 《吕氏春秋》论音乐的度量………………………229 第六节 《吕氏春秋》论音乐的审美………………………231 第七节 《吕氏春秋》论音乐与政治的关系………………236 第八节 对《吕氏春秋》音乐美学思想的评估……………237 第十一章 其他儒家经典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40 第一节 《周易》、《尚书》、《仪礼》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40 第二节 《周礼》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45 第三编 两汉时期……………………………………………255 第十二章 概述………………………………………………257 第十三章 《新语》、《新书》、《韩诗外传》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61 第一节 《新语》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61 第二节 《新书》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64 第三节 《韩诗外传》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70 第十四章 《淮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276 第一节 刘安其人,《淮南子》其书………………………276 第二节 关于音乐的“无”与“有”、“本”与“末”…278 第三节 关于音乐的“天”与“人”………………………283 第四节 关于音乐的“内”与“外”………………………286 第五节 关于音乐的“主”与“客”………………………293 第六节 关于音乐的“悲”与“乐”、“一”与“多”、“古”与“今”…297 第七节 结语…………………………………………………30l 第十五章 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303 第一节 董仲舒其人…………………………………………303 第二节 “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305 第三节 “作乐者,必反天下之所始乐于已以为本”……310 第四节 “先质而后文”及其他……………………………314 第五节 结语…………………………………………………317 第十六章 《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319 第一节 作者与文献问题……………………………………319 第二节 对先秦各家的批判总结……………………………329 第三节 对音乐本源问题的深入探讨………………………332 第四节 对音乐特征问题的深入探讨………………………339 第五节 提出成熟形态的“天人合一”音乐美学思想……349 第六节 其他方面的贡献……………………………………354 第七节 结语,兼论《毛诗序》……………………………359 第十七章 《史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367 第一节 司马迁其人,《史记》其书………………………367 第二节 论音乐与自然的关系………………………………370 第三节 论音乐与人及社会的关系…………………………372 第四节 论音乐的“天人感应”……………………………375 第五节 结语…………………………………………………376 第十八章 《礼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378 第一节 论礼乐的起源、本源与功用………………………378 第二节 论“礼乐之原”与“无声之乐”…………………383 第三节 论乐教、乐制及以乐示礼…………………………387 第十九章 两汉之际著作中的音乐美学思想………………393 第一节 《说苑》中的音乐美学思想………………………393 第二节 《法言》中的音乐美学思想………………………397 第三节 《新论·琴道》的音乐美学思想…………………401 第四节 乐纬中的音乐美学思想……………………………404 第五节 《白虎通·礼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408 第二十章 《汉书》中的音乐美学思想……………………413 第一节 班固其人,《汉书》其书…………………………413 第二节 论乐律………………………………………………414 第三节 论礼乐………………………………………………418 第四节 论民歌………………………………………………425 第二十一章 两汉乐赋中的音乐美学思想…………………427 第一节 王褒《洞箫赋》中的音乐美学思想………………428 第二节 傅毅《舞赋》中的音乐美学思想…………………433 第三节 马融《长笛赋》中的音乐美学思想………………437 第二十二章 东汉其他著作中的音乐美学思想……………442 第一节 《论衡》中的音乐美学思想………………………442 第二节 《太平经》中的道教音乐美学思想………………446 第三节 《琴操》、《风俗通·声音》的音乐美学思想…452 第四编 魏晋一隋唐时期……………………………………457 第二十三章 概述……………………………………………459 第二十四章 王弼的音乐美学思想…………………………462 第一节 王弼其人……………………………………………462 第二节 王弼论乐……………………………………………464 第三节 王弼乐论的意义……………………………………468 第二十五章 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471 第一节 阮籍其人……………………………………………471 第二节 《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473 第三节 《清思赋》、《大人先生传》等篇中的音乐美学思想…484 第四节 结语…………………………………………………488 第二十六章 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498 第一节 嵇康其人……………………………………………498 第二节 《声无哀乐论》介绍………………………………509 第三节 《声无哀乐论》剖析………………………………514 第四节 关于《声无哀乐论》的几个问题…………………526 第五节 《琴赋》、《养生论》等篇中的音乐美学思想…540 第六节 结语…………………………………………………549 第二十七章 陶潜的音乐美学思想…………………………560 第一节 陶潜其人……………………………………………560 第二节 “曰琴曰书,顾盼有俦”的生活情趣……………562 第三节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美学思想………565 第四节 论“丝”、“竹”、“肉”渐近自然……………567 第二十八章 魏晋南北朝其他著作中的音乐美学思想……569 第一节 《啸赋》中的音乐美学思想………………………569 第二节 《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571 第三节 《文心雕龙》中的音乐美学思想(附论《刘子·辩乐》)…576 第四节 其他著作中的音乐美学思想………………………580 第二十九章 魏晋一隋唐佛教典籍中的音乐美学思想……586 第一节 否定世俗音乐与音乐享受…………………………586 第二节 颂扬“天乐”,主张“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591 第三节 肯定为佛教服务的音乐……………………………594 第三十章 杨坚、李世民的音乐美学思想…………………599 第一节 杨坚的音乐美学思想………………………………599 第二节 李世民的音乐美学思想……………………………602 第三十一章 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607 第一节 白居易其人…………………………………………607 第二节 论乐之本与末、古与今……………………………609 第三节 论乐之雅与郑………………………………………612 第四节 论无声之美及歌唱…………………………………617 第三十二章 唐代其他著作中的音乐美学思想……………620 第一节 薛易简《琴诀》中的音乐美学思想………………620 第二节 元结《订司乐氏》的音乐美学思想………………622 第三节 吕温《乐出虚赋》的音乐美学思想………………625 第四节 韩愈《送孟东野序》中的音乐美学思想…………628 第五编 宋元明清时期………………………………………63l 第三十三章 概述……………………………………………633 第三十四章 范仲淹等人的音乐美学思想…………………637 第一节 范仲淹的音乐美学思想……………………………637 第二节 欧阳修的音乐美学思想……………………………642 第三节 司马光的音乐美学思想……………………………652 第四节 王安石的音乐美学思想……………………………659 第五节 苏轼的音乐美学思想………………………………66l 第三十五章 宋代道学家的音乐美学思想…………………667 第一节 周敦颐的音乐美学思想……………………………667 第二节 张载的音乐美学思想………………………………670 第三节 朱熹的音乐美学思想………………………………673 第三十六章 宋代其他著作中的音乐美学思想……………686 第一节 《梦溪笔谈》中的音乐美学思想…………………686 第二节 《(乐书)序》、《进(乐书)表》的音乐美学思想…688 第三节 《通志·乐略》的音乐美学思想…………………690 第四节 《大乐议》的音乐美学思想………………………693 第五节 《真西山文集》中的音乐美学思想………………695 第三十七章 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700 第一节 李贽其人……………………………………………700 第二节 “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703 第三节 “以自然之为美”…………………………………707 第四节 “诉心中之不平”…………………………………709 第五节 “声音之道可与禅通”……………………………7ll 第六节 “琴者,心也……所以吟其心也”………………715 第七节 结语…………………………………………………718 第三十八章 张琦等人的音乐美学思想……………………720 第一节 李开先等人的音乐美学思想………………………720 第二节 张琦的音乐美学思想………………………………729 第三节 结语…………………………………………………735 第三十九章 徐上瀛的音乐美学思想………………………737 第一节 徐上瀛其人…………………………………………737 第二节 《溪山琴况》的审美观……………………………739 第三节 《溪山琴况》的演奏美学思想……………………745 第四节 《溪山琴况》与徐上瀛其人其时…………………754 第五节 《溪山琴况》与前代琴论,兼论《琴况》与《琴声十六法》的关系…760 第六节 《溪山琴况》与古琴艺术…………………………764 第七节 《溪山琴况》与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学的特点……767 第四十章 明清道学家的音乐美学思想……………………772 第一节 王守仁的音乐美学思想……………………………772 第二节 王夫之的音乐美学思想……………………………780 第四十一章 李渔、徐大椿的音乐美学思想………………795 第一节 李渔的音乐美学思想………………………………795 第二节 徐大椿的音乐美学思想……………………………802 第四十二章 明清其他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806 第一节 《(杏庄太音补遗)序》的音乐美学思想…………806 第二节 《竟山乐录》的音乐美学思想……………………808 第三节 《学乐录》的音乐美学思想………………………81l 第四节 《律吕新论》的音乐美学思想……………………814 第五节 《乐经律吕通解》的音乐美学思想………………815 第六节 《琴学粹言·昌黎听琴诗论》的音乐美学思想…827 附录一 中国音乐美学史论文索引…………………………831 附录二 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书目…………………………862 初版后记………………………………………………………864 修订版后记……………………………………………………86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