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拿什么拯救影艺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文隽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是香港著名的电视制作人和经纪人,在几十年的演艺工作中,他接触了无数明星,刘德华、张曼玉、谢霆锋、张柏芝、梁朝伟、章子怡、张国荣、梅艳芳、王家卫与他都有深交,本书精选了作者在专栏上发表的关于娱乐圈的评论文章,内容包括娱乐表情、电影电视、明星八卦等方面,让你了解更真实的娱乐圈。

目录

1 我的话 文隽 /1

2 不是序 姜文 /2

4 序 王 晶 /4

5 关于文隽先生 徐静蕾 /5

6 文隽有文隽的道理 赵军 /6

7 有产阶级革命家文隽同志 黄飞珏 /7

9 文隽,文如其名! 泊 明 /9

10 向文隽兄学习 钟路明 /10

第一章娱乐表情

(一)男人帮

许氏兄弟回来了 /2

许冠杰为什么复出? /3

许冠杰的几个香港第 /4

谭校长有子谭晓峰 /5

钟镇涛演绝情谷谷主 /6

刘德华,停下来歇一歇吧! /7

刘德华再现江湖 /8

刘德华的痛 /9

当梁朝伟遇上德尼罗 /10

周润发的幽默 /11

“末代皇帝”复出 /12

李连杰修行佛法 /13

黄秋生为什么交白卷? /14

黄秋生的反对声音 /15

周杰伦不会演李小龙 /16

大傻哥患鼻咽癌 /17

杜汶泽血泪史 /18

葛优演反派的爱与恨 /20

因为张艺谋,温习高仓健 /21

阿诺之外,谁适合从政? /22

马龙·白兰度,每个演员都奉他为师 /23

从贝克汉姆谈到明星足球队 /24

(二)女人装

杨千烨和张柏芝 /25

喜欢/不喜欢张柏芝 /26

从张柏芝要演林青霞说起 /27

息影四大美人,谁先复出? /28

嫁入豪门的童话故事 /29

这不是一个好开始 /30

解读张曼玉所说的美丽 /31

章小蕙拍电影谁会看? /32

章小蕙与钟镇涛的恩怨情仇 /33

迷失了的李丽珍 /34

无法理解的一双手 /35

《珍人真事》大爆内幕 /36

TWlNS紧密关系的危机 /37

感谢梁咏琪 /38

关秀媚赢得了友谊 /39

王菲新歌,将爱进行到底 /40

鹏菲恋,请勿打扰! /41

还张惠妹一个舞台 /42

女星合演一定不和! /43

谁能演活宋美龄? /44

何超仪出嫁了 /45

我和刘晓庆的故事 /46

刘晓庆复出的第一份工作? /47

支持刘晓庆整容 /48

章子怡为什么备受争议? /49

章子怡凭什么能演艺伎? /50

(三)明星第二代

明星第二代开始发飙 /51

欣宜奇迹 /52

谢霆锋与房祖名 /53

谢霆锋不宜演花无缺 /54

痴心易得叛逆难求 /55

谢霆锋未能“尽量配合” /56

爸爸这道墙 /57

房祖名取代谢霆锋? /58

房祖名今后的路应该怎样走? /59

房祖名入行的“四不”规条 /60

(四)新人新事

只要有勇气,你就能一夜成名 /61

孔庆翔演喜剧,你看吗? /62

运动员明星。明星运动员 /63

也谈郭晶晶拍广告 /64

虽然她叫晶晶 /65

演艺界,请不要打刘翔的主意 /66

请勿诱惑刘翔 /67

田亮能演什么角色? /68

是经理人把田亮害惨了! /69

坏孩子当道? /70

魏敏芝考不上电影学院! /71

《功夫》会捧红黄圣依吗? /72

(五)碣星驰,好功夫

周星驰为什么“难合作” /73

周星驰是否片场暴君? /74

星爷,有必要如此不修边幅吗? /75

细说从头话《功夫》 /76

同星驰为何离弃吴孟达? /77

同星驰也是包装大师 /78

《功夫》宣布传统功夫的死亡! /79

眺一些《功夫》的瑕疵 /80

(六) 关于王家卫

《2046》的谜团 /81

王家卫炒菜 /82

《2046》为什么空手而回? /83

发这样看《2046》的落败! /84

王家卫拍戏有剧本吗? /85

壬家卫缺席并非没风度 /86

迷路的王家卫 /87

壬家卫作品中的上海因素 /88

电应该尝试解读《2046》 /89

(七)这班导演

为什么没有王晶? /90

“王晶”这符号 /91

王晶不怕得罪人 /92

王晶卖的新瓶旧酒 /93

四个儿女三个菲佣两条狗——我写刘伟强 /94

刘伟强的路——曾经与不曾并肩过 /96

我写麦当杰 /99

吴宇森,细说从头 /100

吴宇森的军师张家振 /101

《赤壁之战》是我们期许的大片吗? /102

赤壁还有多远? /103

与冯小刚有一说一 /104

再谈电影分级制 /105

冯小刚的列车,没有驶进上海! /106

张艺谋、陈凯歌的进退默契 /107

徐静蕾当导演,有戏吗? /108

尔冬升请吃饭 /109

与张纪中过中秋 /110

这些导演的新年愿望!111

(八)随风而逝

张国荣是不朽的传奇 /112

特别怀念“哥哥”的日子 /113

角色要找明星,明星要遇好角色 /114

继续怀念张国荣 /115

勇敢的梅艳芳 /116

梅艳芳生于舞台 /117

梅艳芳让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 /118

悼黑哥,真舍不得你! /119

“飞越理想”纪念柯受良 /120

追悼鬼才林振强 /121

一代巨匠——张彻 /122

怀念罗文的电影 /123

露叔走了——君子坦荡荡 /124

娱记“教母”林冰也去了 /125

萧笙的武侠影视世界 /126

第二章  知无不言

(一)电影电视:边看边说

演艺界上京可以争取些什么? /128

香港代表团的五点提问 /129

电影分级制 /130

对国产片发行有一些提议 /131

市场和政策之间的平衡 /132

“红色经典”的改编问题 /133

港产片前途为何被搬上报章头条? /134

替病入膏肓的电影业把脉 /136

香港电影为什么人才不足、创意不够? /139

拍电影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 /141

《无间道川》的宣传模式和以往不一样 /142

明星“坐台”还有效吗? /143

占尽先机会否胜之不武? /144

从《英雄》在美国卖座谈起 /145

你看港产片,我看国产片 /146

美国人没安好心(一) /147

美国人没安好心(二) /148

美国人没安好心(三) /149

美国人没安好心(四) /150

杂谈内地的情欲片、裸体片 /151

还可以拍色情片喝? /152

杀人犯题材可拍电影吗? /153

《狼图腾》拍成电影? /154

为《手机》“庸俗”平反 /155

茉莉开的什么花 /156

归还“少林” /157

枪毙无厘头喜剧 /158

从《无极》的保安说起 /159

《江湖》出了什么问题? /160

建中国电影博物馆 /161

让中国电影再次 MADE lN SHANGHAl /162

电影百年,是最坏的时刻,也是最好的时机! /163

(二)音乐:边昕边说

音乐颁奖礼,只争朝夕! /164

不可能一统江湖 /165

可笑的全国最受欢迎歌手奖 /166

音乐颁奖礼的业内规则? /167

香港歌手不可能成立工会 /168

新“四大天王”难服人! /169

不要急着学作曲 /170

韩红给香港乐坛上了一课 /171

t三)八卦:听八卦解八卦

干脆把八卦进行到底 /172

艺人与狗仔队 /173

没有偶像的时代 /174

贴身助手就像丫环! /175

七百万人捐了七亿元 /176

明星地图事件 /177

减肥,女明星的秀! /178

所谓名人榜,收入榜! /179

这样的一位话题女王 /180

秦海璐被夺男友事件之我见 /181

胡编瞎扯的八卦周刊 /182

博见报最佳方法 /183

好一幅狗仔版的才子佳人相 /184

“赵薇殴人事件”的危机处理 /185

星光大道谁可留名? /186

别拿明星的手按摩你的脚 /187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188

谈艺人的“未红先骄” /189

错了。就得道歉! /190

王伯昭被打事件 /191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192

选美能发掘女明星吗? /193

绝顶情人 /194

《张曼玉画传》作者给我的信 /195

《张曼玉画传》是否无中生有? /196

以这本画传为鉴 /197

凭什么准则来赔偿? /198

陈忠和的微笑 /199

为什么要找中国女星去演日本艺伎? /200

(四)电影奖:边奖边讲

金像奖的公信力怎样建立? /201

香港电影金像奖忆旧 /202

原岛大地的遗憾 /203

从“最佳新人”到“最佳新演员” /204

公开得票率的风波 /205

金像奖的经验和教训 /206

无限唏嘘话金马 /207

2004年金马奖,还好有林志玲的美腿! /208

如此颁奖礼,如此开幕式 /210

为金鸡百花奖说些好话! /211

金马、金鸡、金像奖哪个最重要? /212

质疑对华表奖的质疑 /213

电影节的另类选择 /214

尘埃落定话“金爵” /215

什么时候,才会有我们自己的颁奖礼? /216

传媒大奖是中国奥斯卡? /217

感动源于那份胸怀! /218

世界电影节知多少 /220

日本人当然落选奥斯卡! /221

反布什的《华氏911》不应该得奖! /222

第三章  自娱自乐

在内地拍戏的日子(一) /224

在内地拍戏的日子(二) /225

在内地拍戏的日子(三) /226

《阳光灿烂的日子》十年祭 /227

跟《英雄》拼一下,谁怕谁? /228

《我的兄弟姐妹》通过审查 /229

《我的兄弟姐妹》电影版电视版各擅胜场 /230

《花团锦簇》,十年一梦! /231

跋——说说文隽江平 /232

文隽作品年表 /234

试读章节

“红色经典”的改编问题

国家广电总局在2004年4月19日发布的“三大禁令”,一下子令电视从业者有些手足无措,其中《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据说因反对声音太猛烈而有可能急刹车。事实上正如笔者之前所写的《政策与市场之间的平衡》一文所指出的,有关政策的推行,在如今一切都讲求市场化的环境下,必须有足够时间与从业者先进行沟通,颁令不应说来就来。以涉案剧为例,牵涉的是几个亿的投资和千百人的生计。有些行家说,涉案剧若能放在黄金时段播出,(卖出的)价钱比在其它时段播出高10倍。而且,正在播放的和打算播放的剧集,都肯定已投资了金钱,一下子把它们赶尽杀绝,损失谁负责?

“三大禁令”的第三条是关于“红色经典”的改编,可能由于《林海雪原》的强烈反响,使得这方面广受关注。《通知》的原文提到有关“红色经典”被改编的一些弊端,对从事创作的业者来说,这些“弊端”却可能是必需的。因为经典电影大多数是几十分钟长度,若在改编时不加盐加醋,如何能撑得到20集?

我们先看一下《通知》的部分原文——

“一些观众认为,有的根据‘红色经典’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存在着‘误读原著,误会群众,误解市场’的问题。有的电视剧创作者在改编‘红色经典’过程中,没有了解原著的核心精神,没有理解原著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本质,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娱乐性,在主要人物身上编织过多情感纠葛,强化言情戏;在人物造型上增加浪漫情调,在英雄人物身上挖多重性格,在反面人物的塑造上追求所谓的人性化和性格化,使电视剧与原著的核心精神和思想内涵相距甚远。”

以上这段批评,从官方角度看当然都正确,但从电视剧创作者的角度看,却都属必需。不编织情感纠葛,不强化爱情戏,怎吸引观众?不增加浪漫情调,不把人性多重化,如何发展戏剧冲突?

只能这样说,“红色经典”如果受此重重限制,还是不碰为妙了!

港产片前途为何被搬上报章头条?

某日,一份香港报章的头条这样写:“港电影工业空前惨淡,圣诞仅一港产片上映,过年后无戏排期。”

仿佛正式敲起一响丧钟!

港产片陷于低谷是不争的事实,更有人用冰河期来形容。那么,为什么这一天的这份报章,会用上这么一段头条?是什么原因引爆这个炸弹?一石击起千层浪,近日的媒体上沸沸扬扬都在讨论港产片前景;更有业界人士,要成立应急小组,甚至乎有导演呼吁大家上街游行!

一切都从特区政府的天真无知开始。

某天,香港政府召集了一些电影界人士开会,想大家发表一下意见,谈谈“香港电影工业的优势”。从这个题目可以看得出官员们一厢情愿的乐观;明显地这个题目更大作用是“粉饰橱窗”、“歌舞升平”。

与会人士先是愕然,因为大家都明白,港产片目前的境况,根本毫无优势可言,又如何“歌功颂德”?于是大家趁着这个机会,大吐苦水!

发言人甲告诉官员:电影院生意萧条,比“非典”时期还要差。圣诞节期间,全港几十家戏院,就只排得周星驰的《功夫》。发言人乙说:除了几套在内地正在开工的大片之外,全港正在摄制中的港产片不超过三部。而2004年公映的港产片数量只比2003年略多,刚过60部(2003年是53部)。

发言人丙将话题转向网络热潮:2003年有200个网站能提供BT下载,2004年有2(302个。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每一天大约67万部电影被非法下载中。(作者按:BT即Bit Torrent程序。BT软件于2001年在美国硅谷诞生,是第三代对等联网程序。)  说完这番话,发言人丁(一位导演)接口道:大家请放心,我相信那每天67万部电影中,没有一部会是港产片,因为港产片的水准低到大家都不愿意下载。

又有另一位发言人(是影碟发行商)吐苦水:全香港大约有200多家影碟零售店,但有600多家影碟出租店。我们把影碟批发给他们才十多元,他们租一次就赚五元,租四次就回本,影碟生意根本没法经营下去了。

轮到最后一位发言人(也是一位导演),此时已颓丧到极点。忽然爆了一句:“事不宜迟,那我们一齐上街游行吧!”与会者霎时间面面相觑,不懂得如何反应!上街游行?用什么说法?

这次会议内容,很快流传到外面,估计是被某报记者闻风收到消息,于是将它放大,成为头条新闻。

一片悲观论调中,港产片似乎真的到了“空前惨淡”的地步,导演张坚庭更说:“港产片已经完成历史任务,很快会跟粤剧同一命运!”

港产片是否真的无药可救!

我们当然有另一些看法。

P133-135

序言

              我的话

                 文隽

这本书得以付梓,实在要感谢很多朋友。

首先是钟路明兄,为本人这件小事奔走劳心,没有他,相信出版社早就掉头跑掉了。

所以也要感谢周梅英小姐。对小弟迟交稿,因为事忙而经常失诺的行为抱以极度宽容的谅解。因为是我第一本在内地出版的作品,难免较执著,望有关方面多多包涵。

夏永康义务替小弟拍封面照,人长得不怎么样,所以封面效果出来如果也不怎么样,与他、与美编同事无关,怪只能怪我!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过去两年在《南方都市报》、《上海申江购物导报》和北京的《新京报》刊登过的专栏。希望那些日日品评的文字能对这个时代在影艺圈中发生过的事作一个见证。

也就当它是游戏文章吧!

请来王晶、黄飞珏、赵军、钟路明、姜文、泊明和徐静蕾替我写序,在此谢过!

最后要特别感谢泊明,为我统筹稿件;同时更要多谢刘德华替我的书名题字。我想起码会多一些“华仔粉丝(Fans)”有兴趣买这本书吧!

愿大家阅读愉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