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快乐厨艺系列之一。作者是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国家级高级考评员,兼任扬州烹饪协会理事、中国电教协会理事;曾荣获江苏省第四届烹饪大赛个人金牌、全国首届技工学校教案大赛一等奖以及中国烹饪名师、江苏省烹饪技术大师、淮扬菜烹饪大师等称号。本书介绍肉类食物的特点、原料组成、制作方法等,其中制作小窍门、功效与宜忌是本书的特色,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在日常饮食中除了要注重色、香、味外,还应注意其营养供给,以便确保膳食营养平衡。本书对广大家庭主妇和餐馆厨师合理配餐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本书介绍肉类食物的特点、原料组成、制作方法等,其中制作小窍门、功效与宜忌是本书的特色,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在日常饮食中除了要注重色、香、味外,还应注意其营养供给,以便确保膳食营养平衡。
选购猪肉须区别健康猪肉、病猪肉、死猪肉。健康猪放血良好,肉质鲜艳,呈淡粉色,切面光泽,脂肪色白,带有油香气,无血渗,质地软嫩,皮面平整光滑呈白色或淡粉色,骨髓多白色。病猪肉放血不彻底,肉色暗红,切面有血渗现象,脂肪呈玫瑰红色,皮面有出血或暗红色血斑,骨髓灰黑色。死猪肉放血极度不良,肌肉呈黑红色,切面渗黑红色血液,脂肪呈红色。病猪、死猪的肉均不可食用。
猪肉按不同部位经分档取料后,可用于不同的烹调用途。
上脑:位于猪的前肢部分,肉质细嫩,肌间脂肪含量较多,宜做炸熘类的菜肴,如“糖醋咕噜肉”。
夹心肉:肉质呈蒜瓣状,在猪前肢部分肩胛骨下,筋膜含量丰富,吸水量大,宜做馅料。
前蹄:相对于后蹄来说,其肉质较肥、体积较大,宜做红烧、炖焖的菜肴。
里脊:是猪肉中最细嫩的部位,加工时应顺其纤维排列方向切丝、片、条等形状,口感好,质地嫩,可做炒、爆、炸、汆等菜肴,如“炸里脊”。
五花肋条:位于猪身中部,肥瘦相间,宜做红烧、炖、焖、扒烧等菜肴,成菜口感滋润,肥而不腻。
外脊:又称扁担肉,是利用价值最高的一块猪肉,宜做炒、爆、炸、熘等菜肴,如“炒里脊丝”、 “干炸里脊”。
猪排骨:小排宜做烧、炖、爆的菜肴,如“糖醋小排”;大排宜做煎炸、红烧等菜肴,口感不如小排,如“红烧大排”。
臀尖:位于猪后肢上部的肌肉,肉质细嫩,可代替扁担肉烹调。
外档:位于猪后肢中上部的肌肉,肉质相当细腻,也可代替扁担肉烹调。
座臀:位于猪后肢中部的肌肉,其纤维粗老,不宜采用滑炒等烹调技法做菜,只能熟烧成菜,如 “回锅肉”。
加工及烹调
猪肉结缔组织比较少,质地细嫩柔软,无膻臊异味,在烹调中,可作主料,也可作配料,适宜用任何刀法加工,一般加工成块(3~4立方厘米)、条(长宽约5厘米×2厘米)、片(厚0.3~0.5厘米)、丝(直径约0.5厘米)、粒(0.8~0.5立方厘米)、丁(约0.3立方厘米),可与任何原料组配;适宜用任何味型、方法烹调,可以制作众多菜肴、小吃等。猪肉还可供腌制(咸肉)、腊制(火腿、腊肉)、干制(肉脯)、风制(风干肉)、松制(肉松)、灌制(香肠)等等。
猪肉经刀工处理成块,大片的可分袋包装,入冰箱速冻保鲜,或将大块肉经初步熟处理,待冷却后冷藏,随用随取。经刀工处理成丁、丝、条、片的可加少许精盐、蛋清或淀粉上浆后放入冰箱保鲜。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