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的主体活动(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有机结合)为基本方式,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操作平台,实施语文的全程教学,即所谓语文“活动式”教学。语文“活动式”教学有两种存在形态。它既是一种教学观,又是一种教学形式。
作为一种教学观,它视语文教学过程,尤其是课堂教学为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当然是相对的),活动是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性新型学习方式的平台,活动是建立平等、民主、互动式新型师生关系的契机,活动是促进主动、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中介。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活动化。
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语文教师善于挖掘利用课内课外语文资源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条件(时空、氛围、资讯等)和活动策略,通过活动“场”的培育,着力于“场效应”的生成,实现活动教学化。具体到一堂课,就是要以活动的理念,融会课情与学情,建构教学,通过适时、适量、适度、有序有效的学生主体性活动,化解教学的重难点,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语文的教育教学。
●不言放弃默默生长(代自序)/1
一、语文“活动式”教学基本原理/1
●基本内涵/1
●个性特征/3
●生成依托/5
●实践价值/13
●测评守则/20
二、语文“活动式”教学活动要略/23
●课内教学活动要略/23
●内外衔接活动要略/26
●课外拓展活动要略/27
三、语文“活动式”教学实施策略/29
●建构的策略/29
●调控的策略/83
●拓展的策略/86
四、语文“活动式”教学模式简说/88
●技能操作类教学模式/88
●情感发展类教学模式/92
●问题解决类教学模式/97
五、语文“活动式”教学实验总结/107
●重过程/107
●重个案/111
●重发展/115
六、语文“活动式"教学实验评价/118
●过程·关系·创造——语文“活动式”教学实验研究(陈菊先)/118
●可喜的探索与发展——读肖家芸《语文“活动式”教学》(蔡澄清)/132
●语文“活动式”教学漫议(商友敬)/138
附一:已发教案、实录选/143
●《讲讲实事求是》教学实录/143
●外国散文两篇/153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实录(邓燕华)/159
●《长亭送别》教学实录/16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78
●网络教学《抄检大观园》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严景东)/185
附二:已发文章或光盘列目/194
附三:主要子课题联系人/196
附四:主要参考文献/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