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儿子与情人/名著名译插图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劳伦斯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英国小说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劳伦斯在短暂的一生中,不仅成名于小说,而且还是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推崇的文学形式,当属长篇小说。他认为此种形式最能充分展现生活。他的成名作《儿子和情人》正是带有他早年的独特家庭经历的自传体小说。小说中矿工沃特·毛瑞尔一家的畸型关系,正是劳伦斯一家生活的写照。

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莫雷尔夫妇早期的婚后生活

 第二章 保罗出世,又一个回合

 第三章 莫雷尔遭鄙弃——威廉承欢

 第四章 保罗的青年时代

 第五章 保罗踏进社会

 第六章 家有丧事

第二卷

 第七章 少男少女的爱情

 第八章 爱的冲突

 第九章 米丽安失恋

 第十章 克莱拉

 第十一章 考验米丽安

 第十二章 激情

 第十三章 巴克斯特·道斯

 第十四章 解脱

 第十五章 被遗弃的人

劳伦斯年谱

试读章节

“洼地区”取代了“地狱街”。地狱街原是青山巷那条小河边的一片茅草盖顶、墙面鼓鼓囊囊的村屋。那儿住的是矿工,他们都在相隔两个矿区的小矿井里干活。小河在一片赤杨树下流过,还没受到这些小矿井的污染。矿里的煤是靠驴子迈着沉重的步子,吃力地绕着一台吊车打转拉到地面上来的。乡下到处都是这种小矿井,有些矿井从查理二世①时代就开始采掘了,两三个矿工和毛驴就像蚂蚁打洞似的往地底下挖,在麦田和草地当中弄出一座座奇形怪状的土堆和一小片一小片黑色的地面来。这些煤矿工人的茅屋一排排,一幢幢,到处可见。这些小屋,加上教区里寥寥无几的织袜工人的零星田园、住房,组成了贝斯伍德村。

后来,大约在六十年以前,这里突然变了样。小矿井被金融家的大矿挤掉了。诺丁汉郡和德比郡发现了煤矿和铁矿,成立了一家卡逊一魏特公司,帕默尔斯顿勋爵②在群情振奋下,正式主持了这家公司第一个矿的开采仪式,地址就在秀坞森林③边上的斯宾尼园里。

年深月久,地狱街早已声名狼藉,这条臭名昭著的街就在这时烧得精光,把大批垃圾荡涤一空。

卡逊一魏特公司认为他们交上了好运,趁此在从席尔贝和纳塔尔往下一带的河谷接连开发新矿,不久这一带就有了六个矿井。铁路从纳塔尔出来,顺树林环绕、地势很高的砂岩地下行,途经卡尔特教团①荒芜的修道院,路过罗宾汉②泉,到达斯宾尼园,再通往敏顿,一个坐落在一片麦田中的大矿;从敏顿穿过山谷坡地到本克尔小山,在那儿分岔,向北通到贝加利和俯瞰克里希以及德比郡群山的席尔贝;六个矿就像几枚黑钉子分布在乡间,由一条弯弯曲曲的细链——铁路线——连接起来。

卡逊一魏特公司为了安置大批矿工,盖起了好几个居民区,在贝斯伍德山脚下形成了一个个大四方院,后来又在小河谷地狱街的废墟上,建立了洼地区。

洼地区包括六排矿工住宅,每三排为一行,恰如一张六点的骨牌那样,每排有十二幢房子。这两行住宅坐落在贝斯伍德那相当陡峭的山坡脚下。前窗,至少是阁楼窗口,正对着通往席尔贝的那座缓坡。

这些房子倒是构造结实,相当不错。人们可以到处走走,看看宅前的小园子,在下面一排屋前的阴凉处种着樱草和虎耳草,上面一排向阳的屋子前种着美洲石竹;看看那些干干净净的前窗,小小的门厅,小小的水蜡树的树篱,阁楼上的天窗。不过这只是外观;这是所有矿工的家眷们都很少去用作住房的起居室这一面的景象。日常住人的房间、厨房都在屋子后部,面对两排屋子的里侧,看到的只是一个难看的后院,还有垃圾坑。在两排房子当中,两长行垃圾坑当中,是一条小巷,孩子们玩耍,女人们聊天,男人们抽烟都在巷子里。因此尽管房子盖得那么好,外表挺不错,洼地区的实际生活条件却非常恶劣,因为人们只能在厨房里过日子,而这一问间厨房却面对着那条有好多垃圾坑的臭巷。P1-2

序言

在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中,现代著名小说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可以说是最富有创见、争议最多的作家之一。他在世时,曾因一再触犯当局而多次受到官方迫害,作品几度遭禁。他敢于打破十九世纪前辈作家的传统创作方法,以其独特的风格,抒情的笔调,细致的心理刻画,抒写原始的美和自然的美,企图表现人类本能的力量。他认为工业化的西方文明过度强调人们的才智,剥夺了人们自然的、肉体的本能,使人们丧失了人性。他相信西方文明正处于没落阶段,并反对一切私有财产观念,这就直接违背了西方多少年来的传统文化和习惯势力。无怪乎他除了受到官方的迫害之外,还遭到评论家的抨击和谩骂,目为异端邪说,甚至在他死后几十年中,还受到种种非难和歪曲。不过,近年来,他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被推崇为二十世纪英国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

劳伦斯一八八五年九月十一日生于英国诺丁汉郡附近的伊斯特伍德村,父亲是个煤矿工人,母亲出身清教徒家庭,受过相当教育。由于矿区生活艰苦,家庭经济拮据,父亲经常酗酒,母亲满腹辛酸,所以劳伦斯的童年生活并不美满,幸亏母亲对他偏爱,才算有个安慰。一九一○年十二月,他母亲故世,这对他是一大打击,也是一大解放。他决心开始新的生活。他结识了欧内斯特·威克利教授的夫人,比他大六岁的弗丽达,两人一见钟情,不出几个星期便一同出走到欧洲大陆。一九一四年六月他们回到英国,七月正式结婚。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劳伦斯公开谴责战争,因而受到当局监视。一九一五年九月,他在新出版的《虹》里揭露了国内的黑暗,触犯了当局的战时“利益”,于是此书遭到禁售、销毁的厄运。劳伦斯受此打击,几乎一蹶不振。此后他曾和弗丽达浪迹天下,到处寻觅逃避现实的绿洲,但终未找到。一九三○年三月二日,他因患肺病而溘然长逝。

劳伦斯虽然只活了短短四十五年,但他给后人留下了一大笔文学遗产。除了做诗、绘画、翻译、写作游记和剧本外,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小说创作上,一共写了六十多篇短篇小说,七篇中篇小说和十部长篇小说。其中《儿子与情人》是他的成名作。

通常人们把《儿子与情人》看做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因为故事内容取材于劳伦斯的早年生活。本书贯穿了劳伦斯三点主要思想:一是哀叹和抗议由于工业发展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二是对社会地位的强烈自卑感,决心挣脱所属阶级的枷锁;三是因不能正确对待婚姻与性生活的矛盾而感到苦闷。

虚构的贝斯伍德矿区位于德比郡和诺丁汉郡边界,自从十九世纪工业发展到资本家对工人进行大规模剥削以来,这个小矿村的矿工越来越多,因而建造了许多居民区,虽然房屋构造结实,还有小院子,但是后院却杂乱无章,垃圾成堆。对莫雷尔太太来说,生活在这里就是“同贫困、丑恶和卑贱做斗争”。这种逼人的生活迫使长子威廉到伦敦谋生,企图出人头地。次子保罗十四岁就不得不到处求职,深深感到自己是“工业社会制度的囚徒”,工厂厂房就像阴暗的矿井,而这个矿井正是他千方百计想逃离的生活陷坑。保罗所以有这种感觉,正是出于社会地位而产生的自卑感。父亲瓦尔特·莫雷尔十岁时就做童工下井挖煤,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说话满口俚语,语句不通。他乐天知命,只图温饱,不认识自己受剥削压迫,但求几个儿子继承他当矿工。母亲出身中产阶级,当过教师,知书达理,说一口标准的英语。当初莫雷尔追求她时,她并未考虑到一旦下嫁矿工,就会失去中产阶级的一切享受,在社会、经济各方面都会受苦。当她终于认识到自己无法改变被剥夺、被歧视的命运时,她才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心指望他们能免蹈覆辙。威廉果然不负母望,初出茅庐就和贝斯伍德头面人物来往,后来干脆远走高飞,到伦敦就职,跻身上流社会,最后结识了一个冒充贵族小姐的姑娘,为了拼命攒钱巴结情人,工作过度劳累,终于病死。不久保罗得了肺炎,卧床七周,母亲日夜侍候,这才逐步把爱威廉之心转移到保罗身上,重新鼓起勇气活下去。然而这种畸形的母爱却在不知不觉中害了保罗,使他陷入更深的苦闷中。

小说的后半部环绕着保罗、他的母亲、米丽安和克莱拉这四个主要人物的矛盾冲突发展。保罗这个生性腼腆、不合群的少年无意中认识了莱佛斯一家,居然同他们相处融洽,经常去做客聊天,和他家男孩子在田间一起劳动,并教他家女儿米丽安学法语。米丽安生性羞怯,从母亲那儿受到宗教影响,又沉迷于传奇小说,一心向往纯洁的精神恋爱。她认为爱情是上帝的赐予,如果委身于保罗那就是做出重大的牺牲,所以对他若即若离。保罗无法对付她这种暧昧态度,他不知道自己要的是肉体满足,弄得终日苦闷不堪,而她却对性爱十分厌恶,甚至拒绝他的求婚,使他对她非常痛恨,但依然对她忠诚。她知道他拼命想摆脱她而摆脱不了,始终等着他向她屈服。不久,保罗迷上了有夫之妇克莱拉,并和她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尽管克莱拉成熟的性爱满足了他肉体上的要求,却没有得到他的心。至于保罗和他母亲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他曾对克莱拉说,他一旦发了财,就要在伦敦郊区买幢漂亮住宅,侍奉老母。他还告诉母亲,只要她在世一天,他就决不会找到真正适宜做他妻子的女人。后来他母亲病重,他起初尚能悉心照料,可是日子一久,他就越来越不耐烦,而且也不忍心看到母亲弥留期问与日俱增的病痛,遂与姐姐在牛奶中搀上过量的吗啡,促使母亲死亡。

小说将近结尾时,巴克斯特·道斯因妻子与保罗私通,一怒之下打了保罗。但保罗仍然内疚不已,在道斯贫病交加住院期间多次前往探望,要求对方原谅,并把克莱拉还给了丈夫。保罗在母亲死后虽然得到了自由,但颇有茫然若失之感,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米丽安想通过和他结婚来挽救他,却被他一口回绝。至此,保罗由恋母而弑母,由依赖爱人和情妇到逐个摆脱,终于完成了一个男人阳刚性的成熟。劳伦斯的小说一贯具有不了了之的特征,本书也不例外。有人认为这种没有结尾的故事引人人胜,耐人寻味。也有人说不合情理。但劳伦斯毕竟是诚实的作家,他并没有为读者加上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莫雷尔一家的痛苦同当时所处的工业社会环境不无密切关系,他们的生活是社会底层的一个缩影。可以说本书也是劳伦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本书在写作技巧方面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作者对自然景色,尤其是对花鸟的描写特别集中,而且经常出现。这是因为作者把自然景色的描写看成叙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方法,所以不厌其详,不惮其烦。仔细阅读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书中有些片段是写得比较成功的,堪称情景交融,对刻画人物心理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书中这类描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有的如恬静的田园诗,有的如素朴的风景画,读来回味无穷。

尽管如此,本书也不是尽善尽美的艺术精品,有些人物性格的刻画首尾不一,矿工瓦尔特·莫雷尔的心理变化就不能令人信服。小说结构也不平衡,这是因为劳伦斯写作时并不遵循十九世纪伟大前辈那种合情合理的方式,而是独辟蹊径,所以小说情节脉络不清,场景不匀。故事平铺直叙,没有高潮,虽然有些头绪,但重复太多,文字也不够精炼。然而,瑕不掩瑜,本书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不失为英国现代小说中一部重要著作,在一九一三年出版时,英美还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能与之匹敌。

陈良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