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流》是一本让人惊叹、大笑并且沉思的小说。作者虽然不是一位社会学家,但却以社会学家的责任感和开阔的生活视野把关注的目光瞄准当代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在村头、街边、路上随处可见,通过这本书,你能看到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及其被苦难磨砺后的坚毅与乐观,一切都是你意料不到的,同时一切又在情理之中。无论你有多苦,你都能从本书中找到活着的力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盲流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书宏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盲流》是一本让人惊叹、大笑并且沉思的小说。作者虽然不是一位社会学家,但却以社会学家的责任感和开阔的生活视野把关注的目光瞄准当代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在村头、街边、路上随处可见,通过这本书,你能看到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及其被苦难磨砺后的坚毅与乐观,一切都是你意料不到的,同时一切又在情理之中。无论你有多苦,你都能从本书中找到活着的力量。 内容推荐 孙国民,安徽著名“要饭村”的村民,由于没有生育能力,在村里备受嘲弄。 为了洗刷耻辱,孙国民让妻子装怀孕,自己费尽周折去买孩子,竟意外在医院里发现一个弃婴。 孩子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管计划生育的干部也多次上门要求他们做节育手术。面对厄运和压力,孙国民毅然带着家人背井离乡,踏上了盲流之路。一路上被偷、被抢、被抓、被查暂住证、被“三清”、被遣送、被强迫乞讨…… 孙国民一次次对妻子说:“太阳从不耽误出来,天上能下雨,地上长庄稼,人吃粮食就可以活着,所以,上天就是让人活着、给人活路,除非你自己不想好好活。” 十年后,孙国民夫妇回到家乡,已是儿女成群…… 试读章节 栩栩六个月大了,渐渐长成一个活泼可爱的一个小女孩,而且比较神奇的是,这个小女孩竟然和孙国民相貌非常相像,没有谁会想到这个孩子其实不是他亲生的,而且旁人从孙国民夫妇看孩子的那个眼神,就更加不可能想到这个孩子其实是他们捡来的。 孙国民非常满足,看孩子熟睡的时候,看孩子欢笑的时候,都很快乐。惟一的不足是,孩子的心脏病是一个隐患。脚丫子因为天天扳,竟然也有些往正常的方向发展。虽然这一点点变化太小,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但孙国民夫妇却因此而看到了希望。 他们在省城郊区的一个垃圾场过了春节,本来是打算回孙佃铺过的,不过,孙国民夫妇咬咬牙还是忍着没回去,因为他知道干部们正在等着给苏桂芬上环呢。再说孙国民还有一个惊人的计划要实施,于是就在省城郊外垃圾场的棚子里买了鞭炮、面粉、菜,包了饺子,过了年。这样一直到春天到来。 江北的春天比江南略晚一点。柳树发芽、疯长的时候,孙国民带着苏桂芬和栩栩回到了孙佃铺,是晚上摸黑回去的,进村的时候,只有几只草狗叫唤了几声。没有一个人知道,但第二天,全村的人都知道了。 孙国民扛着五个月大的栩栩出现在村里,身边跟着苏桂芬,腆着肚子,足足有三四个月大的样子。 孙国民表情得意,像一个刚刚赢得胜利的士兵那样,像一个甩下了所有人而第一个冲剌到达终点的运动员那样。 总之,很得意。 前一天晚上,孙国民夫妇回到家里,从院子里挖出了那些柳条筐,挑了一个,让苏桂芬戴上,第二天一家人出来风光体面地在村里转了一大圈。可惜的是孙建兵没在家,他们一家人已经出去了。假酒生意做不了了,当地的假酒泛滥引起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孙国民一家外出捡破烂的时候,有关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严厉的查处,孙建兵首当其冲,成为重点查处的对象。 这次打击的力度不是罚款扒房子那么简单了,因为造假而触犯了法律,并且数额较大,足够判几年的了。为了不坐牢,举家跑了,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水泥小二楼,被查封了,门上和窗户上都贴着封条。 孙国民多想让孙建兵看一眼自己啊,太可惜了。不过,已经很满足了,全村人都看见了,支书也看到了。孙国民的目的达到了。 P52-53 后记 我把《盲流》给写完了 没有约束的时候写文章比较轻松一些,有约束写文章的时候就疲累了。我曾经以为一天写五千字的速度,大概也就用两三个小时,节约下来的寸间还可以干点别的,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写三十万字。后来发现远远不是那么回事。 《盲流》构思在一个凌晨,因为白天看了东德的一部电影的梗概,讲的是为了安抚一个临终的老人,家人隐瞒了东德和西德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个故事打动了我,于是在临近天亮的时候,我想出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翁离家成为盲流并走遍中国的故事,一个讲人的尊严的故事。 故事从主人翁因为无生育能力而开始买孩子讲起,直到他背井离乡,但依然对生活充满了憧憬,最终以他超人的音乐才能和对生命尊严的高境界理解而结束。 我不知道我想表达的在这十万字的描述当中是否已经表达清楚了。但我知道我是认真的,写到后来一天只能写一千字,甚至还要少一些。于是我开始意识到,这可能是另一种约束,这个无形的约束使我写得比较累,完全不像写小短文来得那样轻松。 之后,这种由无形的约束所带来的责任感越来越沉重,以至于自己越来越冷血,越来越冷静地撰写故事中的那些眼泪、痛苦。 好在只是十万字。 《盲流》不是控诉,也不是泄愤,而是憧憬,是对人性苏醒的实践。不光是文字上的实践,更多的是生活上的实践,因为盲流是有生活的。故事里的情节不单是杜撰的,更多的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随时可以看得到的那些人和事情。 《盲流》写完了,每天再坐在办公桌前,面对电脑就觉得空荡荡的,很有一些失落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 要说的都在这个小说里了。 是为跋。 刘书宏 2005年8月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直面生存状态的小说。孙国民夫妇为了尊严而要孩子,得到孩子后反而差点失去尊严。荒诞而奇异的人生经历引人入胜,像一部大气磅礴的寓言。 文学评论家《中华文学选刊》主编 王干 《盲流》是一本让人惊叹、大笑并且沉思的小说。作者虽然不是一位社会学家,但却以社会学家的责任感和开阔的生活视野把关注的目光瞄准当代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在村头、街边、路上随处可见,通过这本书,你能看到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及其被苦难磨砺后的坚毅与乐观,一切都是你意料不到的,同时一切又在情理之中,是所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盲流》的发生地离我的家乡不远,让我想起在准北平原上那条蜿蜒流淌的大沙河,河里长满了芦苇、蒲子、水草,跳跃着鱼虾和叫不出名的啼声悦耳的各类水鸟,沙河两岸生活着纯朴、善良、终日辛苦劳作但怡然自得的人们。因此,《盲流》书中的人物故事似曾相识,衷心祝愿在这片苦涩滚烫的热土上生活的孙国民及其子孙们能够凤凰涅粱,早日过上不再流浪的幸福生活。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夏学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