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渐行渐远的文坛老人(图文版20世纪末独家专访)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燕治国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燕治国访问中国文坛50余位老作家的访问记,真实记录下他们的音容笑貌,记录下他们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生活情趣以及对后人的期望与祝福。全书图文并茂,并在各节后附有与作家生活创作相关的文章,深化了对作家的理解和认识。

本书文字如行云流水,并辅以众多珍贵的图片。读者在领略一代大家独特风采的同时,亦可感受到一种诱人的文学魅力。

内容推荐

20世纪末,作家燕治国先生用一年时间走访了中国50余位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坛老人,真实记录下他们的音容笑貌,记录下他们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生活情趣以及对后人的期望与祝福。如今,这些老人大都已经离我们而去,《渐行渐远的文坛老人》遂成为孙足珍贵的独家专访。本书文字如行云流水,并辅以众多珍贵的图片。读者在领略一代大家独特风采的同时,亦可感受到一种诱人的文学魅力。

目录

漾起锦似的涟漪

——访冰心

附录:唐达成先生来信

唐达成小传

世纪老人的期望

——访夏衍

附录:沈宁大姐来信

清纯明净写山水

——访冯至

附录:冯姚平大姐来信

冯至: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泣血苦吟六十年

——访臧克家

附录:郑苏伊女士来信

八旬诗翁登高楼

——访冈夫

附录:王老来信

燕治国:想念王老

弟子归去掩柴门

——访吴祖缃

附录:吴组缃等:人名诗

老树青藤梅花村

——访欧阳山

附录:欧阳山的晚年岁月

潇洒奇逸天岸马

 ——访萧乾

附录:萧乾先生来信

文洁若小传

让思絮轻轻飘飞

——访艾青

附录:高瑛:一段回忆

一缕凄凉的苦香

——访卞之琳

附录:冯姚平:心底的热流

怎一个情字了得

——访曹禺

附录:巴金:忆曹禺(节选)

巴金小传

夜阑卧听风吹雨

——访白朗

附录:云水斋主人:不想说话

罗烽小传

十年黄叶饮秋霜

——访端木蕻良

附录:笔名闲话

蚯蚓作泥土之歌

——访孙犁

附录:刘宗武:病逝前的孙犁(节选)

桃李无言花自开

——访胡采

铁马冰河人梦来

——访草明

附录:照片背后的故事

更能消几番风雨

——访吴有恒

附录:夏衍致吴有恒

荒煤代号二零三

——访陈荒煤

附录:陈荒煤致周扬

关于电影《阿诗玛》

谁道人生无再少

——访周而复

附录:周而复先生来信

卖火柴的老头儿

——访叶君健

附录:叶君健旧居

东湖有一个传说

——访徐迟

附录:作家徐迟抑郁症自杀

拄杖凝眸望太行

——访阮章竞

附录:阮章竞画作

犹倚营门数雁行

——访严辰、逯斐夫妇

附录:逯斐先生来信

逯斐小传

将歌哭撒进珠江

——访陈残云

附录:读者来信

一生为人作嫁衣

——访郑笃

附录:马烽:悼念郑笃

提起河曲走西口

——访雷加

附录:雷加先生来信

与君笛里听梅花

——访严文井

附录:严文井:心债

高洪波:戏赠治国

老芹力薄不胜风

——访秦兆阳

附录:秦兆阳:无题

人生有花才有果

——访碧野

附录:碧野先生来信

殷勤拭眼删残稿

——访韦君宜

附录:韦君宜先生来信

诗人穿着牛仔裤

——访邹获帆

附录:邹海岗先生来信

他自水泊梁山来

——访束为

附录:读者来信

伯乐从来识雄骏

——访冯牧

附录:高洪波:晋人燕治国

高洪波小传

蒲黄榆畔藏文仙

——访汪曾祺

附录:汪曾祺:关于蒲黄榆

夜来雨中捡旧梦

——访葛洛

附录:葛洛先生来信

南华门里一老农

——访孙谦

附录:虎头山上三座碑

窗外是一片绿色

——访柯蓝

附录:柯蓝:怀念

柯蓝的传说

情牵意惹不说愁

——访李纳

附录:李纳女士来信

蒋祖林先生来信

一样样的山丹丹

——访延泽民

附录:延泽民所长来信

丁玲:陕北人

丁玲小传

秦山晋水入画来

——访王汶石

几竿苍绿染西墙

——访管桦

附录:管桦先生的画与歌

思乡泪洒并州城

——访魏钢焰

附录:魏钢焰先生来信

京华虽好留不住

——访马烽

附录:燕治国:送别马老

最是橙黄橘绿时

——访西戎

附录:西戎:我看《作家风采》

古董唯藏旧酒瓶

——访林斤澜

附录:斤澜先生逸事

滹沱河边高粱林

——访牛汉

附录:王柯平先生来信

再把拐杖甩起来

——访胡正

附录:关于“山药蛋派”

一介小民赛神仙

 ——访张志民

 附录:燕治国:雪后好大的雾

秦文玉小传

耳畔串串驼铃声

——访李若冰贺抒玉夫妇

附录:李若冰先生来信

贺抒玉女士来信

贺抒玉小传

风庐望月披云霓

——访宗璞

附录: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揭晓

往事如烟

送别

何西来:燕治国作品论(节选)

那时我还年轻

试读章节

世纪老人的期望

——访夏衍

夏衍 (1900.10一1995.2)本名沈月熙,字端轩,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浙江杭州。少年时因家贫当过染坊店学徒。曾先后就读于浙江公立甲种工业学校、日本明治专门学校电机科。1935年第一次以夏衍为笔名发表短篇小说《泡》。1936年发表报告文学《包身工》。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影协主席、中日友协主席、对外友协副会长、中顾委委员等。有16卷本《夏衍全集》留世。

中国人谁也不要忘记1900年。那一年的8月,英国人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把大清王朝糟蹋得一如分文不值的娼妓。到8月中旬,瓦德西统领十万名杀红眼睛的洋鬼子,攻占了华北大片土地。俄国人1900年闯进东三省。那一年发生了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大惨案。

是年10月5日,一个小女孩诞生在福建闽侯一位海军军官家里。10月30日,一个小男孩在浙江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呱呱坠地。

小女孩后来成为作家,笔名叫冰心。

小男孩后来也成为作家,他便是夏衍。

两位作家以后成为至交,友谊矢志不渝,年龄先后分明。夏衍写过一篇文章,无意间把生日提前了,冰心立即致信一封,让他改正过来。冰心说,文学界至今还健在的人,年龄没有比我更大的了。你的生日是农历九月十八,比我小26天,怎么能变成8月12日呢?夏衍回信说这是小事情,不必太认真。冰心不让,说我是分秒必争,何况日月?夏小弟只好低头认错。

1993年初春,我去看望世纪老人夏衍。此前半年,我曾经见过他的秘书,谈及采访一事,秘书抱歉地说,夏公第二天要回杭州省亲,不好再接见客人了。我听了暗自吃惊:93岁老人尚能乘车远行,真算得上是一桩壮举。此事大约只有冰心能说:夏小弟还年轻嘛,回杭州算甚么!

在威严的新华门斜对面有一条小街,明清时曾直通吏、户、礼、工、刑、兵六部衙门,想来算是要害之地。以后星转斗移,六部口的热闹与繁华悄然逝去。沿小街前行,见两旁有小摊小铺,或卖烟卖酒,或售葱售蒜。一座小院大门上,赫然贴着一条白纸。居委会的大妈大爷们,用歪歪扭扭的笔迹写道:使用液化气,安全记心中!两位胖老太太在大门前聊天,说吃说喝说儿女。问院里谁家,俱都知道姓夏。

那一天真是幸运,夏公的女儿沈宁大姐没有再安排另外的活动。她说,你可以按你的提纲从容地谈一谈。

和冰心老人一样,夏家也有一本来客留名册。一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二来免了留存名片的麻烦。我毫不含糊地签名,沈大姐看了直皱眉头。她说,认不得认不得,你写得太草了。

夏公静静地坐在他的小书房里。尽管足不出户,穿着依然十分严整。他说,一条腿有些毛病,脚总是冷,用棉垫捂一捂,感觉稍好一些。我问,是不是“文化大革命”中被踢断的那条腿,他笑着点点头。

夏衍吸烟60年,后来一下戒掉了。此举颇得冰心赏识,她要我转告马烽,让他向老同志学习,不要再吸了。马烽夫人段杏绵十分感谢冰心的关照,期望丈夫从此与烟卷断了干系。其时马烽已感呼吸不畅,愤然改抽陕西出的一种叫祝尔康的香烟。据说抽那种烟非但无害,而且还能治病,只是价格太便宜,让人怀疑其可靠性。

夏公显瘦,但精神很好。93岁高龄,耳朵不聋,思维不乱分寸。他笑着说,我从来就没有胖过,大概算天生的瘦人。到如今除眼睛做过两次手术外,身体没有大的毛病。我说,近一个世纪以来,您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到老来依然结实硬朗。也真是不容易。

P6-7

书评(媒体评论)

你写了这么多老作家,很辛苦。马烽说得对,你做了一件积德的好事情。

——冰心

我很喜欢你采访老作家们的文字。其写人、状物、叙事,时而抒情渲染,时而议论风生,无论是角度变换,抑或是时空跳跃,多能于自然流畅之中见出一种优游与从容……谢谢燕治国不辞劳顿,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为本世纪一批年逾古稀的作家,留下了这幅落日熔金、白首丹心的长卷。

——何西来

有些老人不幸竞在你出书之前就已仙逝,说明你的远见,终于跑在死神的前面,为他们勾勒下了最后的画像。读者为此也会感谢你。

——唐达成

一双长腿若仙鹤,飞遍东西南北中:挥毫落墨风景线,专为文坛唱晚晴。

——高洪波《戏赠治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