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探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规律。考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发展的过程,研究职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育的互动关系,阐明了其历史作用与深远价值,探讨其发展趋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概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
作者 | 李辉//许文贤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探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规律。考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发展的过程,研究职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育的互动关系,阐明了其历史作用与深远价值,探讨其发展趋势。 内容推荐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概论》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统一的理论体系,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探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规律。本书考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发展的过程;研究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互动关系;通过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内容、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分析,阐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历史作用与深远价值;探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发展趋势。贯穿全书的主线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人民群众与社会实践,又满足人民群众与社会实践这一辩证关系。中国化马克思丰义教育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过程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向群众转化和人民群众思想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既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力的体现。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沦课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辅助读本,可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党员、干部、教师和学生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绪论……………………(1)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教育……………………………………………………(2) 第二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17) 第三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优势与特点………(33)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历史发展……………(43)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毛泽东思想教育(4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68)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79) 第三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98)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98) 第二节经济与政治关系理论…………………………(113) 第三节人的发展理论…………………………………(130) 第四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容……………………(156) 第一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统一的理论体系………(156) 第二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189)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体与客体…………(210)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及其关系………………………………………………(211) 第二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点客体…………(225) 第六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方法与载体……………(245) 第一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原则方法…………(245) 第二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方法的发展…………(258) 第三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载体及其发展……(275) 第七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历史际遇………………(283) 第一节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影响……………………(283)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296) 第三节现代科技发展的推动与影响…………………(312) 第八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时代课题………………(324) 第一节多样文化影响下的理想信念教育……………(324)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民族精神培育…………(338) 参考文献……………………………………………………(351) 后记…………………………………………………………(355) 序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是我国获得独立与解放、建设与振兴的理论指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阐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价值:“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也都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要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我们要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进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成果,涵盖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党建等各个方面,各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对我国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概括,是在我国伟大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思想武器。同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成果,又是相互贯通、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贯通着建国、富国、强国的时代主题;始终体现着以民为重、以人为本的思想。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系统性、创造性,更加有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学习、理解、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加有利于我们对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党的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有利于我们遵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科学思想与正确原则,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丛书,正是根据以上宗旨所研究出的成果。该丛书共有五本: 第一本是杨菲蓉、江传月等撰著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阐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理论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三本书既体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的指导性与相对独立性(三大理论成果作为指导理论都写进了党章和宪法),又体现了三大理论成果对我国党和社会指导的全面性与发展性。在设计上,这三本书都以哲学、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党建为内容,分别进行研究,体现全面性;同时,每本书的每一项相同的内容,又相互承接与贯通,体现发展性,进而在横向层面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性。 第五本是李辉、许文贤等撰著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概论》,主要论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源于人民群众与社会实践,又满足人民群众与社会实践需要的辩证关系,阐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本质和价值,概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向人民群众转化和人民群众思想向实践转化的理论。所有这些内容,既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体现。 目前,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不断涌现,有的侧重以时间为线索的纵向发展研究,有的侧重以学科为范式的横向综合研究,还有的侧重以实践为基础的创造过程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都为本丛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丛书作为从整体上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成果,旨在探索其理论的系统性与发展性,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性与价值性,对中国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的科学性与深刻性,以便我们更好地学习、理解与运用。本丛书适合作为从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教师的参考书,适合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材料,也适合于从事不同专业的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阅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丛书,是广东高校“151工程”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教育资源库”和中山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郑永廷主持了这两个项目的研究,制定了丛书的研究框架与写作大纲,对丛书进行了审阅与修改。该项目虽然已经研究了两年多时间,但我们的研究还是初步的。我们深切地认识到,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重大而长期的历史性课题。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与认识能力有限,我们的研究成果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有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探讨和深化。我们愿意向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求教,继续与大家共同研究这一历史性课题。 后记 当今时代,世纪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竞争更加激烈和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并没有终结,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依然继续着。在国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更加迫切和艰巨。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分别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理论成果的角度分析其教育的方法与途径,而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统一起来,并探讨实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所面对的问题则不多见。从这个角度而言,本课题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同时,这也是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本课题的切人点是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核心是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的本质: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是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是避免自发性认识、提高自觉性认识的必要环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必要环节。在实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对象的变化、教育环境的变迁和教育效果的状况又反过来促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坚持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逻辑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作为一种实践形式,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而日新月异。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只是一个开端,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丛书主编郑永廷教授的全程指导,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本书提纲由主编拟定,全书由主编定稿。本书作者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与研究生。具体分工,按撰写章节顺序先后如下:李辉:第一章、第七章、第八章;赵洪艳: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余喜(第二章第三节);方涛:第三章、第四章;许文贤:第五章、第六章。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成果,引用了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文中已尽量注明出处。由于技术原因未能出注之处,谨表歉意和谢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