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的讲述(世界文坛名家献给防治艾滋病事业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南非)纳丁·戈迪默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中国文学翻译出版界首次携手国际文学翻译出版界进行的公益活动,是世界文坛名家献给防治艾滋病事业的故事,所汇集的二十一个故事用不同的“声音”——充满活力、独具个性的风格——写就,反映了出自当代作家笔下、美妙绝伦的运用语言的可能性。他们包括五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约翰·厄普代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大江健三郎、戈迪默,另外,苏珊·桑塔格、伍迪·艾伦等也名列其中。购买中文版《爱的讲述》,在品味文学杰作的同时,就是在帮助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内容推荐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非作家戈迪默所编当今世界著名作家短篇小说集,让世界文坛重要的文学天才同时聚集在读者眼前。

所选小说都是他们自认为代表了自己作为讲故事的人一生的创作中的最佳作品。

本书中所有二十一篇小说均由其作者及译者授权由十一个国家的出版者出版。所有的版税和利润都将捐献给防治艾滋病事业。购买中文版《爱的讲述》,在品味文学杰作的同时,就是在帮助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目录

鸣谢

序言

叭喇狗/(美国)阿瑟·米勒著  黄源深译

半人半马怪/(葡萄牙)若泽·萨拉马戈著  孙成敖译

在平静的街道上/(南非)埃斯基亚·姆法莱勒著  郭建中译

火鸟巢/(英国)萨尔曼·拉什迪著  巫宁坤译

手机/(德国)英戈·舒尔策著  马文韬译

死亡总比爱情更远(哥伦比亚)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著  赵德明译

铅的时代/(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  屠 珍译

时代的见证人/(德国)君特·格拉斯著  蔡鸿君译

走向死者之旅/(美国)约翰·厄普代克著  刘士聪译

糖娃娃/(尼日利亚)齐努阿·阿契贝著  梅绍武译

风之路/(以色列)阿摩司·奥兹著  钟志清译

暖暖的狗/(美国)保罗·泰鲁著  张 冲译

驴和牛/(法国)米歇尔·图尼埃著  徐和瑾译

儿子之死/(南非)恩嘉布洛·S.恩代贝尔著  王守仁译

书简情景/(美国)苏珊·桑塔格著  虞建华译

他们曾经生存/(意大利)克劳迪奥·马格里斯著  刘儒庭译

终于,会面了/(英国)哈尼弗·库雷希著  王家湘译

蓝色联想/(德国)克里斯塔·沃尔夫著  韩耀成译

拒收/(美国)伍迪·艾伦著  李文俊译

终极游猎/(南非)纳丁·戈迪默著  严忠志译

这个星球上的弃儿/(日本)大江健三郎著  许金龙译

试读章节

门廊下的一扇内门开了,一个女人走了出来,透过大门上沾满灰尘的铁栅,看着他。她好像穿着一件晨袍,淡粉红丝绸料子,一只手把它拎住。她的头发又长又黑,披到了肩上。他没敢直视她的脸,所以无法确切说出她的长相,不过隔着关上的大门,能感觉到她的紧张。他觉得,她想像不出他为什么要按铃。他赶紧问,她是不是那个登广告的人。呵!她的神态立刻变了。她拉开门栓,把门打开。她比他要矮,身上有一股怪味,像是牛奶和陈腐空气的混合味。他跟着她进了房间,里面很黑,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不过能听到小狗的尖叫声。她得大声喊着问他住在什么地方,几岁了。他回答十三岁时,她一手捂住嘴说,论年龄,他长得挺高。不过他不明白,除了她也许误以为他十五岁了,为什么这话还会让她似乎有些窘。有时候别人也是这么以为的。不过即使这样,她还是窘了。他跟着她进了公寓后头的厨房,这时才看清周围的东西,因为离开阳光已经有几分钟了。他看到一个大纸箱,四周均匀地切掉了一截,箱体比原来浅了。纸箱里有三只小狗和小狗的妈妈,狗妈妈坐着抬头看他,一面不住地摇着尾巴。他认为狗妈妈不像叭喇狗,但又不敢这么说。这不过是条黄狗,身上零零落落地有些黑斑和条纹。小狗也一样。他确实喜欢小狗耷拉着耳朵的模样。不过他对那女人说,他还没打定主意,只是想来看看。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为了不显出他似乎不喜欢这些狗,他问她,他想抱一下小狗,不知她是否在意。她说行,便一手伸进纸箱,拎出两条小狗,放在蓝色的地毡上。它们看上去不像他见过的叭喇狗,但他又羞于开口说并非真的要。她捡起一条狗,说了声“给”,就放在他膝盖上。

他从来没有抱过狗,担心会滑掉,所以便把它搂在怀里。小狗的皮热乎乎的,很柔软,但身子一颤一颤的,有些讨厌。那狗长着一双灰眼睛,像一对小纽扣。他有些困惑,因为《百事通》上没有这种狗的图片。真正的叭喇狗又厉害又危险,这些不过是几条黄狗。他坐在装了绿色套子的椅子扶手上,膝头上放着那条小狗,不知怎么办。与此同时,那女人来到他身边,好像还拍了一下他的头发。他不敢肯定,因为他的头发很厚。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他越来越感到没有了主意。随后,她问他要不要喝水。他说要。她去水管取水,他趁机站起来,把小狗放回纸箱。她拿了一杯水回来,他接过杯子的时候,她让睡袍敞开了,露出两个乳房,像没有充足气的气球。她说,不相信他只有十三岁。他一口气喝了水,正把杯子还给她,突然间,她把他的头拉过去,亲吻起来。在此之前,因为某些原因,他一直没能细瞧她的脸,这会儿想看了,却除了头发和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清。她伸手朝他下面摸去,他两腿的后部一阵颤栗,并且越来越厉害,直到产生一种感觉,仿佛取下破灯泡时碰到了一个带电插孔的边缘。他永远记不得自己躺到了地毯上——只觉得好像一片瀑布朝他头上直冲下来。他记得进了她热烘烘的躯体,头部不住地撞击沙发的腿。他差不多到了丘奇大街,得换乘卡尔弗高架线了,才明白她没有收他的三块钱,也记不起来自己是否同意这样做,不过他膝盖上放着个小纸箱,小狗在里面呜咽着,脚爪抓着纸箱,使他的背直打颤。这时他想起来了,这女人在箱子顶上开了两个洞,小狗的鼻子不住地从洞里伸出来。P5-6

序言

高耀洁序

意外接到译林出版社的来电、来函,要我为《爱的讲述》写序。这是一本国际级的出版物,而我写作能力差,与该书中的作者们无法站在一起。我只能婉言谢绝。

我诚恳地说:“你们只知道群众拥护我,艾滋群体感谢我。你们会在电视里听到她们流着泪说,高奶奶,高妈妈,你来了之后,我们得到了救济,俺饿不死了……可能你们还不知道我揭开了中国血祸传播艾滋病的真相,因此有的官员们烦我、恨我、打击我。在2003年吴仪副总理接见我之前,经常有人跟踪我的行动,监控我的电话。在艾滋村有个口头语:‘防火,防盗,防高耀洁来到……’各种骗子在我身上打主意发财,达不到目的更恨我……”

但我又为译林出版社编辑诚恳的态度所感动,就试着写一点本人近十年来在防艾、救孤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吧!

二十年前鲜有耳闻的艾滋病,现在已蔓延到了我国三十一个省,据官方数字显示已感染八十四万人,百分之九十五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隐蔽在人群中,能查到的只有百分之五。我认为实际艾滋病感染人数,恐怕是历史上永远的谜团。我自1996年4月见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她是输血感染的艾滋病,很快就死了)之后,开始调查艾滋病受害者之情况,先后走过十几个县、几十个乡镇、几百个村庄,见过几千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亲眼目睹他们之惨景。

中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西方不同。西方多是因吸毒或性乱,包括同性恋,传播艾滋病的。

中国艾滋病主要来源于“血祸”。近十年来,我没有见过因吸毒或性乱感染艾滋病者。大量农民因贫困去卖血,而同时总有人因生病或外伤需要输血。在卖血、输血的过程中,许多人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这些受害者可能又会累及其孩子,即少数无辜的儿童受到了母婴传播。不过,有不少家庭男或女一方感染了艾滋病,共同生活五到八年,另一方依然健康无恙。据说这与中国的艾滋病病毒类型有关。卖血传染艾滋病者,比较集中在农村,容易发现。而输血感染者居住分散,又怕羞、怕受到排挤和孤立,就比较隐蔽了!

西方防治艾滋病措施A、B、C,把安全套放在C的一项,而我国却把“安全套”在防治艾滋病中的作用捧上了天,造成了很大的误导。在中国的大城市,到处都可以看见卖安全套的小箱子,而许多三星级以上宾馆,每个房间都配有免费赠送的安全套……时下,不少人误认为“不嫖娼、不卖淫、不吸毒,不会得艾滋病”。

艾滋病已成为国难,广大的群众很需要防艾知识,可是广大农村极缺少防艾书籍与资料。有一个基层助产士给一个孕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接生时弄破了手指。她哭着到了几个乡镇书店,一直到县书店也没有找到有关“防艾”的资料。她现在已西走了!普及防艾书籍与资料这项工作很少有人关注,而我在基层遇到的却是许多发“艾滋财”的事例。自1999年8月15日至2003年8月14日,四年的时间内,我共接到了八千两百三十六封群众来信,其中八百一十二封是骗子的信。我不会随意称一封信为骗子信的。我说的骗子的标准是:  

1. 凡是自制(没有国家药字批号)专治艾滋病的药物,让病人服用者。

2. 称艾滋病最好治,自制药品有百分之百疗效,治疗了若干例艾滋病病人者。

3. 祖传中药秘方专治艾滋病,其中疗效得到了“名人”的肯定、“签名”或“题词”,甚至“获奖”等。

以上三项中占有一项的信件,本人一律视为骗子信,不予理睬。

这类骗子不但在街头巷尾张贴广告,还承包或租赁正规医院、防疫站、门诊部的有关科室或房屋,以正规医疗单位的名义宣称专治性病、艾滋病……坑蒙拐骗!  从2004年开始,国家出台各项艾滋病救助政策,社会各界也更加关注这一问题。从此,骗子们就不再满足于上述低劣的骗术,转而纷纷成立“孤儿学校”、“艾滋病救助协会”、“艾滋病研究所”等机构敛财。这类机构里很可能一个患者和孤儿也没有,一页防艾宣传资料也没有,而且很可能拒绝接受防艾宣传资料,只接受钱款!

出版《爱的讲述》一书所获利润将捐赠给防治艾滋病的事业,这是善举,值得称道。

如果有更多准备为防治艾滋病事业做贡献的好心人,我建议他们用善款印成艾滋病知识、防艾故事(一定把握着实事求是),赠送给全国偏僻地区的市级、县级图书馆,地方大学、大专院校、中专学校的图书馆,这样会实实在在地给“防艾”工作增砖添瓦。目前全国各地极缺艾滋病知识的资料。六年来我接有一万三千多封信,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向我要书的,见《一万封信》一书。若每个县存有一定量的书籍和资料,会大大增加基层防艾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无疑对抑制艾滋病的蔓延起到很大作用。时下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我送书这项有益群众的做法的重要性,只知道捐款救病人、救孤儿。那么病人、孤儿由何而来?我们应从源头做起,切断来源。我在2004年8月至2005年10月这十四个月里,先后无偿赠出四万多册书,但个人力量毕竟有限!

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高耀洁2005年11月18日

濮存昕序

防治艾滋病,人人有责任。这一点,大家都同意,但道理何在,可能不一定特别清楚。各方面的信息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种疾病像艾滋病这样,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在非洲,在东南亚,在世界各地,二十年来,艾滋病使得几千万人感染以至死亡。而我们中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这种灾难,并且问题日趋严重。专家预测,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到2010年,我国被感染人数将达到一千万。专家也告诉我们,近几年,是我国有效控制艾滋病蔓延的关键时刻。为了国家,为了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进步,我们怎样做点儿事、出点儿力呢?我想,获得相关知识和信息是每个人的权利。这是最基本的参与。人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规范生活行为,从而避免病毒感染的危害。另外,这种疾病的防治之所以艰难,是因为社会上普遍出现的冷漠、歧视的现象,对贫困和问题阶层人群的整体轻蔑。这种对人道、人权的破坏性态度,令不幸感染这种疾病的人感到绝望和无助,并以消极、对抗的心理面对冷酷的现实,从而加大了社会防治的难度,因而也加大了继续发生传染的危险。这种危险往往是失控的。所以,大力提倡关爱、反对歧视,是与受感染人群合作以便共同遏制艾滋病的重要概念。通过救助、关爱行动,让更多的感染者由衷地承担起“感染到我为止”的责任,是我们为这个事业努力工作的理想和追求。

朋友们,我欣喜地看到,随着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来临,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多。著名的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女士倡导的由21位世界各国作家撰写的这部杰作,因译林出版社的努力要与中国读者见面了。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作家、出版社和读者的合作。每位读者购买此书的参与是一种荣耀的行为。你们还需要为此书奔走相告,让更多的朋友来购书。这种水滴成河的善举会让我们的社会向着光明走去,让备受艾滋病折磨的患者感受到全社会的温暖。

美好的愿望是清新的氧、明媚的阳、甘甜的水。让我们以购买一本书来享受这个愿望吧!

濮存昕2005年12月5日

蒋雯丽序

从小就读译林出版社的书,都是响当当的名著。这次依然是名著,依然是世界各国的名家,都有一个关爱的主题:就是将此书发行所得的所有款项全部用于中国的防治艾滋病事业。

译林出版社希望我写几句,因为我是中国预防艾滋病宣传员。我能说什么?但愿让自己做得更好。

地球只有一个。人类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只有互相爱护,互相关心。

蒋雯丽2005年11月22日

章祖德序

20世纪下半叶,艾滋病已经是整个世界的警患。到世纪之交,不完全统计表明感染病毒者达四千万人,且数字在惊人上升中。与艾滋病勇敢抗争,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2003年秋,我们得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邀请当今著名作家选择自己的短篇佳作汇集成书,将出版利润和作家所得版税全部捐献给艾滋病教育和防治事业。被询问到是否愿意参与其中时,我们毫不犹豫地申请承办这项意义深远的工作。中文版因之在大陆出版。响应戈迪默呼吁的,都是蜚声当代世界文坛的杰出作家,其中五位曾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所选篇目尽管题材不一,风格有异,却尽是名作精品,表达着作家对社会的热切关注与对人类的深沉爱恋。

为了真实地传达原作者的思想及风格,我们精心挑选了学养丰厚、专注认真的译者。当译者们知悉这本书的前后,绝大多数欣然担当译事,其中不乏久享盛名的老翻译家。他们工作繁忙,有的身体状况不佳,仍投身其中摩挲译稿,对他们的真诚相助我们非常感激。这也敦促我们负载着神圣使命,使这本书尽量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沉重伤害及其在中国的蔓延都已是不争的事实,许多有识之士正通过各种途径为与其抗争的事业奔走呐喊,甚至亲身参加艾滋病的防治与教育工作。作为出版社,我们有幸为这样的事业做出努力,既是责任,更是光荣。

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与支持;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向天空,支持者们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诚挚地期待以自己的行动,让红丝带永远在我们共同的世界飘扬,让我们的爱温暖和帮助珍惜生命、渴望平等的人们。

章祖德2005年11月1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