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造四川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史幼波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四川——天堂的橱窗、中国的后花园。作者史幼波,《中国国家地理》特约撰稿人,用隽永的文字、精彩的图片,为你呈现天府之国的山川之美、人文之秀!

内容推荐

蜀地天府,在她雄浑跌宕的西部高原与沃野千里的四川盆地之间,蕴藏了太多飞扬的热情与激越的梦想。这片土地横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理格局之丰富复杂,即便放在世界范围内,也极为罕见。其最高点是海拔高达7556米的蜀山之王——贡嘎山,最低点则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底部。在这样复杂而奇特的地貌剧变之下,多样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神圣与世俗和谐共生,形成了当今中国最丰富、最引人瞩目的的人文地理类型集中区,受到了包括《中国国家地理》在内的所有人文地理类杂志的青昧。

目录

前言 

古道

千年蜀道——生我养我的故乡

西风中的天下蜀道 

群峰耸峙的蜀道故乡 

古金牛道与五丁力士 

形形色色的入蜀之旅 

金牛道与阴平道

古驿前的漫漫光阴 

朝天明月峡

乱山落日下的昭化古战场 

万夫莫开剑门关 

皇柏大道

古城

阆中——道法自然的阆苑仙境

阆中城南天下稀

古城格局与嘉陵江山 

锯山关口吊袁李 

我的天宫怀古之行

从贡院考棚看阆中儒宗 

佛法西来,大江东去 

初访阆中巴巴寺

天堂福音与云台仙观 

阆中人的张飞情结 

天人合一话古城

古寺

雾中开化寺——佛法南传第一寺

观音寺——稀世佛教艺术瑰宝

山水

仁者乐山——慈颜千古弥勒尊

江河

嘉陵江——黄金水道的沧桑岁月

大渡江——流逝的光阴与信仰

高原

得荣太阳谷——阳光与音乐的梦

甘孜九龙——秘境中的祥瑞之地

试读章节

        古金牛道与五丁力士

自传说中天地初辟、洪荒初开的上古时代,古蜀地的四周便因崇山峻岭、高峡幽谷的阻塞,人烟稀少,与世隔绝,被称之为“四塞之国”。

当传说中的黄帝,以及尧、舜、禹相互禅递,随后代代相继至夏、商、周三朝,开辟了华夏文明的正脉源头的时候,占蜀文明也与之相伴,在这块封闭的土地上随光阴的流逝和世相的更迭潜滋暗长,并以神秘瑰丽的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遗址为证,形成了与中原文明性格迥异的古蜀文明。

由传说中半人半神的人物蚕丛、柏灌和鱼凫所开创的古蜀王国,后又经历了杜宇、鳖灵两代蜀王的开疆拓土和安民冶水,一举奠定了蜀国开明十一世王朝的漫长统治,直到后来秦惠王灭蜀。按说,古蜀王国从传说中的黄帝、颛顼时代,到有文字记载的商、周时期,一直与中原文明暗通一线,但从后来的记载与地理环境上看,始终与北方相邻的秦国隔绝。从历史文献和地脉情形推测,由于秦岭天堑的阻隔,蜀地与中原早期的交往应该是从两北绕经白龙江、西汉水谷地,然后再辗转至甘肃一带,最后东下入中原腹地的。只是周人东迁,甘肃一带沦为戎人之地,这条命悬一线的通道就此断绝。

因此,东周以后,尤其是战国时期,秦、蜀两国之间想要取得实质意义上的联系,直接打通秦岭、龙门山脉的阻断,就显得势在必行了。然而,要想从正面打通秦、蜀之间的通道,在龙门山脉与秦岭天堑的绝壁沟壑间凿石筑路,其工程之艰险,耗费之巨大,在今天的人们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为此,两千多年来,这一过程始终被蒙上了一层神秘幕布,留下了充满神奇和荒诞色彩的传说。

据《华阳国志》《蜀王本纪》《水经注》等古书记载,战国中后期,秦惠王见古蜀第十二世开明王朝国力衰退,蜀王荒淫无道,便欲伐蜀,但苦于崇山阻隔,无路可通。大约秦惠王深知蜀人有崇信巫术鬼神的迷信传统吧,于是心生一计,请人凿刻了五个巨大的石牛,以赠送蜀王。秦王派人在石牛尼下放置黄金,每头牛还像模像样地安排了专门的饲养人员。蜀人一见之下,以为是天上神牛,能屙黄金。蜀王大喜,便派国中五个有移山倒海之力的著名大力士,开山辟路,一直将石牛拖回成都。这就是“五丁开山”的传说,而这条拖送石牛的道路,就是古金牛道,亦称剑门蜀道的最初的来历。

另有一说是秦惠王知蜀王好色,于是许嫁五位美女于蜀。蜀王遣五丁开山辟路迎之,返还到梓潼地界时,见一大蛇钻入石穴。其中一人掣住蛇尾,奋力拔之不出,于是五人齐力相拔,以致山崩地裂,五丁及那五位美女同时被压入山下。这便是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一句的来历。

神话看似无稽之谈,但会心的人总会从中读出一些隐匿的真实来。这两个传说至少有两个方面对后人有所启发:其一,泰国为了越过秦岭、龙门山脉灭蜀,肯定是千方百计想要开通这条灭蜀之道;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修筑此道干难万险,此工程中大约发生过许多重大的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的死亡,而最为严重的一次,可能就发生在传说中五丁掣蛇的梓潼境内。

P15-18

序言

2003年夏,《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先生一行来到成都,约请了笔者与成都作家冉云飞、白郎、聂作平、岱峻等,共同策划和完成了他们”蓄谋已久”的隆重大气的”四川专辑”。这一期策划是以四川的“山、水、城、人、路”作为整体框架,因为笔者出生和成长于古蜀道的核心区域剑阁,对古蜀道的背景和风物都非常熟悉,所以”路——千古蜀道”这一部分的写作任务,就顺理成章地交给我来完成了。

当2004年的第一期《中国国家地理》刊出了这篇文章之后,读者的反响很大,《中国国家地理》网站上,竟然对这篇文章讨论得很热烈,甚至出现了比较激烈的言辞。随后,单之蔷先生打来电话,约我再为杂志写一篇有关嘉陵江的人文地理文章,并很快以《浩浩嘉陵江》为题发表在《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第4期上。由于前后两次的愉快合作,接下来的一两年时间里,我又为《中国国家地理·大香格里拉专辑》“量身订做”了《大渡河:流逝的光阴与信仰》,以及后来的《百味成为先》(2005年第1期)、《九龙:川西深处的秘境》(2005年第3期),等等。

这本书中除《百味成为先》以外,其他在《中国国家地理》上发表过的文章,都已经收录进来了,并且在有些部分作了更个人化的处理。其他如《阆中——道法自然的阆苑仙境》《仁者乐山——慈颜千古弥勒尊》《得荣太阳谷——阳光与音乐的梦》《雾中开化寺——佛法南传第一寺》《观音寺——稀世佛教艺术瑰宝》等文章,均是这些年来在《四川画报》《旅行》《中国西部》《中国乡土地理》等大型人文地理类杂志和《新京报》《成都晚报》《华西生活周刊》《成都日报》等报纸的“人文地理”专栏上发表的文章。

这次四川文艺出版社能够将它们结集为《天造四川》出版,也算是缘分具足,终于给喜欢这些文章的读者们有了一个说得过去的交待。这些文章因为有了吕玲珑、林晶华、赖武、朱林、陈锦、刘乾坤、田捷砚、古亚东、刘振宇、张锦能等摄影家的精彩图片,使它们在文字之外,更有了一种大气直观、亲切自然的美感。

感谢他们的精彩纷呈的镜头!也感谢所有促成了这一段因缘的朋友们!

                   2005年11月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