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该小说是想表现或还原展现大历史中的普通人的命运。历史强调的是结果,即便有过程,也是概括的。小说相反,它要弥补的正是历史所遗露或遮蔽的那些更为鲜活的细节,文学感染读者的也是在这些地方。这部小说不去进行简单的价值判断,那是时间早已经证明了的;而是呈现各类人物于现实中的人性与命运在时代风云变幻中的不同向度与追求,以及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如果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色经典”重点突出的是“革命英雄传奇”,那么在当下语境中,作者想要突显的则是“性格与命运”,是被革命历史大潮裹挟着,或者随波逐流,或者搏击潮头的多面人生与故事。他们依照自身的逻辑在“革命”中翻滚,历史的不确定性,以及个体的命运遭际的偶然性,构成了“革命历史”讲述中的“革命英雄传奇”的另一部分,有如一枚硬币的背面。 内容推荐 此长篇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1945年8月末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便在东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一个普通乡镇百姓卢四的三个女儿身上的故事。辽南大镇镇海寺西北五里路的一条官道的西边有个叫宋屯的村子,外来户卢四一家就生活在这里。卢四除老婆外,有三个女儿,三姊妹名字分别是卢芳、卢秋、卢云,年龄分别是21、19、17。卢四勤俭持家,又有的炒花生米的手艺,三姊妹则为营口卷烟厂卷纸烟,一家过着比一般农民安定富裕的生活。但随着国共两军在东北的争夺愈演愈烈,卢家三姊妹日复一日的卷烟生活被打乱,她们被卷入了这场改变东北,进而改变中国的历史之中。小说以三姊妹的生活与命运为主线,将东北辽南的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微观局部地展现开来。小说的起始时间是1945年10月,日本军投降后,国共两军抢占东北,继尔在东北展开了持久的拉锯战,结束于五十年代初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六七年的一段大历史中的个人命运在激荡的时代中波诡云谲、扑朔迷离,三姊妹的青春年华如同那一塘年复一年盛开如昨的莲花在风雨如晦的岁月中逐渐绽放与枯寂。小说力求还原展现大历史中的普通人的命运以及在时代风云变幻中的不同的人生向度与追求。 目录 1.前夜 2.激战 3.买药 4.突变 5.莲塘 6.骤雨 7.求医 8.盛宴 9.遭劫 10.苇荡 11.接风 12.办班 13.偏师 14..出嫁 15.失踪 16.拒绝 17.醉酒 18.车祸 19.绝望 20.龃龉 21.情报 22.伏击 23.离别 24.豪赌 25.慰问 26.嫉妒 27.计袭 28.转战 29.诱惑 30.失手 31.驰救 32.被俘 33.巧遇 34.萧墙 35.陷阱 36.诱捕 37.心恸 38.摊牌 39.团聚 40.勾引 41.出走 42.雨夜 43.劫狱 44.迷乱 45.养伤 46.波荡 47.危情 48.错位 49.逃逸 50.畸变 51.困顿 52.逝水 卷后诗 书评(媒体评论) 《新高地军旅文学丛书》兼顾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既有文学性层面的探索和创新,也坚守着当代军旅文学崇高、阳刚、英雄的核心审美价值和精神立场。在当代文学普遍存在苦难泛化、意义庸常化、日常经验泛滥的当下,这套丛书显露出少有的厚重、深刻、大气的文学质地和精神风貌。——杨庆祥(文学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进入新时代,军旅文学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处于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双重焦虑之中,这套?丛书兼顾了传统和现代,承袭了当代军旅文学的核心精神立场和审美范式,在此基础上,尤重创新——以现代性的视角重新审视战争历史、探寻个体生命在宏阔历史中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探寻历史支流的琐细和历史流域的宽广。——刘大先(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