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方讲坛(Ⅰ)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东方讲坛办公室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东方讲坛是一个面向全市,融普及性、社会性、标志性、公益性为一体的文化品牌项目。现已拥有一支600余人的特聘讲师队伍和130多个讲座举办点,成为上海最大的一个讲座网络中心。为了进一步扩大优质讲座资源的社会影响,东方讲坛办公室从2005年开始着手编辑出版《东方讲坛》。本书为《东方讲坛》(第一辑),收录的24篇讲座讲稿,就是从前期1 000多场讲座中首批遴选出来的,汇编成书,以飨读者。

目录

增强东方讲坛品牌内涵推进党的宣传文化工作(代序) 王仲伟

世情·国情·市情  

世界能源形势与中国石油外交 余建华

中美关系与国际秩序 沈丁立

中国城市化战略与和谐社会构建 章仁彪

当前台海局势与两岸关系 郭隆隆

上海城市精神与文化建设 蒯大申

上海郊区农民的市民化问题 文军

教育与成长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谈谈科学的人才观 胡近

走进学习的时代 张海燕

人文教育与人才成长 杨德广

人的一生发展与心理健康 桑标

E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  谢海光

诚信为本——现代社会成功的法则 周中之

一个现代家长的基本修养 陆继椿

现代生活方式与亚健康 杨菊贤

经济与法

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苏 勇

跷跷板上看天下——一个经济学者眼中的世界  陈 宪

物流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和上海物流业发展策略 徐勇谋

会展经济与城市竞争力 虞彩玲

你身边的法律问题 胡志民

历史文化与艺术鉴赏

三大世界性宗教的诞生与中国人的宗教观 庄锡昌

城市化进程与文学审美方式的变化 杨扬

印象派绘画的文化含量及其人文精神 陈燮君

周秦汉唐——中国历史文化的华美篇章 李仲谋

魅力敦煌 李伟国

后记

试读章节

二、中国崛起遇美国制约

毫无疑问,中国的崛起意味着现有国际秩序将发生重大变化。二战结束前夕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由美苏共同主导的国际体制,在经历了45年的变迁后,早已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美国单极霸权所替代。但是,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这段单极霸权期可能相当短暂一一从1991年起之后的30年后,世界将进人包括美中在内的二元甚或多元的新制衡状态。

中国力量的这般兴起,无疑将改变世界力量格局。中国崛起在改善国际力量平衡的同时,由于它客观上将刺激美国的惟一霸主地位,影响美国的核心利益,因而难以取得美国政府的接受。相应地,美国势必在全球范围予以制约,牵制中国力量的上升,预防中国崛起可能对美国形成的挑战。在过去十多年中,美国不仅在人权、制度等“软目标”方面,不断向中国施压,它还在经济、科技和防务等“硬目标”方面,全面加强了对我国的监控和管制,其根本目的,就是防范未然,延缓和阻碍中国崛起对美国主导权所可能产生的削弱。

在经贸和金融领域,美国提出中国对美更多开放市场,对中国产品输美予以更多限制,对我企业并购美国企业的政府背景进行调查,对人民币升值施以重压,试图从金融层面削弱我国经济的竞争力。美国政府尤其是其国会,成立了多个追踪评估中国经济发展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所造成影响的常设委员会,由联邦议员挂帅,外聘专家分析师常年跟踪,其中相当一部分成员对华持有成见,中方所采取的多数政策措施都会被其视有敌意。

在科技领域,美国持续对华进行高新敏感技术的转移限制,严格监控两用技术的输出。在国内,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改革出口管制的部分协调机制,将控管敏感物项的批准权限集中到美国国务院,处罚了一批所谓触犯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规则的实体。目前,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增加。在国际上,美国在冷战后发起以“瓦森纳安排”替代“巴统”,与其西方盟国集体性地对中国等国家实行更“与时俱进”的技术出口限制,严防我国接触西方国家的核心工业和防务科技。

在军技领域,美国沿用冷战习惯,年复一年评估中国军力发展。华盛顿更是严密控管其他国家同我国的合作,包括军事装备和技术的转移。美国逼迫以色列两度对华毁约,不按合同向中国递交由我国定货的预警飞机,并扣压我国依据合约让以色列为我军机升级的有关部件,力压以色列完全终止与中国的正常军贸关系。类似的,美国要求乌克兰不同我国发生军事技术合作,插手中乌双边关系。更有甚者,美国行政当局和国会联手威胁欧盟,不允欧盟解除对华军事“制裁”。而与此同时,美国加强美日军事同盟,加紧对台军售,压使台湾接受包括反潜机、柴电潜艇和“爱国者3”战区反导系统这三大项目在内的高达6 000亿新台币(180亿美元)的巨额军售,强力制约我大陆对“台独”的军事斗争。P20-21

序言

增强东方讲坛品牌内涵推进党的宣传文化工作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仲伟

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东方讲坛已经度过了周岁的生日。一年多来,讲坛已设立举办点138个,举办各类讲座近1 800场,听众近50万人次,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作为上海社会化教育的公益性平台,它的诞生,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人生发展的需要,推进了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加强党的宣传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探索和尝试。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关键在于发现不足,改进缺点,同时更要增强信心,明确目标,再接再励,努力把东方讲坛打造成广大市民欢迎的、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发展的宣传文化的标志性品牌。

一、创办意义:提升大众理性。构建和谐社会

党中央2005年初作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这对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正确对待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多样化。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样社会如何有共识,多元社会如何能和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做到多样社会有共识,多元社会能和谐,不仅需要政策的不断完善,利益格局更加合理,更为重要的是要努力提升社会大众的理性。社会大众理性程度的高低,关系到多元社会能否和谐、能否凝聚、能否产生共识。

对于社会多样化,我们应该作出全面的分析。“社会多样化”并不是洪水猛兽,相反,是发展之必然。因此,研究“多样之中如何有共识,多元之中如何有凝聚”则成为新时期的一个新课题。有了共识,有了凝聚,整个社会大众的理性水平才能大为提高。只有提升了大众理性,社会才能和谐、稳定,才能和谐而不同,不同而和谐,才能做到社会个体的相互善待、相互宽容、相互理解和相互尊敬。党的宣传文化工作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和发展,目的在于回应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在于促进多样之中有共识,多元之中有主导、有和谐。

东方讲坛的创办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这项工作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在整个和谐社会建设中,对于提升大众理性,树立共同信仰,构建共同规则,作用是越来越重要,任务是越来越繁重,价值和效应是越来越显著。从这个意义上讲东方讲坛任重而道远。

二、创办原则:坚持正确导向,做到“三个贴近”

东方讲坛要切实按照中央“三贴近”的要求,要在坚持正确导向,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首先,要增强针对性,讲座报告要讲其所需、答其所问、解其所惑,要面向大众,关注社会发展的脉搏动向,关注人民群众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思想渴求、精神渴求。只有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讲座、符合人生发展的讲座,才是最受广大老百姓欢迎的。其次,讲座要坚持创新课题,要大力贴近社会,要不断地追踪老百姓关注的热点。我认为第一个热点是形势政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中国的老百姓迫切需要了解国内和国际的形势政策,需要解读相关热点,诸如就业、楼市、股市、医保等。在开展形势政策宣传的过程中,要做到全方位宣传,力争将改革宣传、法律宣传、道德宣传、科技宣传、中心工作宣传融为一体、全面铺开。同时,讲座要从问题出发,切切实实为老百姓解疑答惑,形成“问题引领”、“话题引领”的讲坛发展新思路。第二个热点是新知识。要把各类新知识不断地向百姓普及,让老百姓更加聪明,更加有知识,切实把上海打造成智慧城市,打造成新知识普及最快的地方和新知识讲座开展最快的地方,切实满足广大老百姓汲取新知识的需求。同时,讲座还应注意将新知识“通俗化”。第三个热点是人生课题、人生讲座。要回答人生发展的课题和人生发展的困惑,要解决人们的精神安顿问题。百姓能安居乐业,才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百姓有精神家园,和谐社会才有精神基础。两者同等重要。多样社会如何有判断,多变社会如何有定力,名利之间如何能看空,生死之间如何能坦然,这许多问题困惑着现代人的心灵,因而讲坛要直面人生、直指人心,解决现代人生的困惑,提升现代人生的精神追求,提升现代人生的人生智慧,而诸如职业生涯、人生哲学等都是真正“三贴近”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贴近社会,帮助广大群众认知、认同整个社会的形势和政策,让群众获取、理解和学习新知识,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回应群众人生态度、人生追求上的各种问题、各种困惑、各种挑战和各种难题,回应大众的关切,回应国际媒体的关切,这是东方讲坛所必须承担的职责。

三、创办特色:创新组织机制。打造一流平台

东方讲坛要创新组织机制,力争成为一流的社会化教育的交流平台。首先要成为学习的平台,即老百姓通过东方讲坛可以获取新知识、获得新提高;其次是创新的平台,东方讲坛鼓励创新;再次是育人的平台,即东方讲坛要不断推出新人,推陈出新。

第一,新品牌支撑。东方讲坛是个大平台,也是个大品牌,但是这个大平台、大品牌需要一系列的新品牌来支撑,使之充满活力。模块式的课程品牌和声誉良好的师资品牌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用持续不断的课程品牌和教师品牌来支撑,使东方讲坛能够长盛不衰。

第二,模块化课程和连锁化发展。东方讲坛要强势推出模块化的一系列课程,继续强化讲坛的专业化、社会化、联网化的管理。在新一轮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设施建设中,联网是最大的特点。点网结合统一管理,点靠网源源不断地提供内容支撑、资源支撑和经营支撑。因此,东方讲坛要更为重视连锁、联网、统一、标识、品牌等运作和管理模式,走社会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之路。

第三,社会化招标。东方讲坛作为开放的平台,应面向更多的受众。可采取公布课程、选题等方式,向社会各界、海内外人士招标,让民众能够聆听到国内的大师,甚至是海外大师的声音,这才是真正体现东方讲坛贴近群众,服务大众的宗旨。

第四,组织关心和媒体支持。本市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的宣传部门,要加强、重视、爱惜东方讲坛这个品牌,帮助其建设,提升其发展。新闻媒体也要加强宣传,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制作公益广告、发布课程信息、刊登优秀演讲稿、展示优秀主讲人风采,全方位及时跟踪报道东方讲坛相关信息。

总之,我们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切实增强东方讲坛品牌内涵,大力推进党的宣传文化工作,真正构建起和谐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本文是作者在东方讲坛周年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发表时略作了增删)

后记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东方讲坛是一个面向全市,融普及性、社会性、标志性、公益性为一体的文化品牌项目。东方讲坛自2004年5月创办以来,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大众、传播知识、提升文明”的创办理念,以坚持用科学之理说服人、艺术之美感染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特色,共推出各类讲座2 000多场,内容涉及世情、国情、市情;形势政策和社会热点;人生发展和道德成长;教育和管理;历史文化;经济金融;法律知识;艺术鉴赏;国防知识;健康养生十大类。近80万人次的听众覆盖全市各区县机关、高等院校、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驻沪部队及部分长三角地区。在对全市的主要公益性讲座资源有效整合的基础上,截止到2005年8月底,东方讲坛已拥有一支600余人的特聘讲师队伍和130多个讲座举办点,成为上海最大的一个讲座网络中心。

东方讲坛创办一年多来,已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我们经常收到本市及外省市的听众、市民来电来函索求讲座资料。为了进一步扩大优质讲座资源的社会影响,东方讲坛办公室从2005年开始着手编辑出版《东方讲坛》。《东方讲坛》(第一辑)收录的24篇讲座讲稿,就是从前期1 000多场讲座中首批遴选出来的,现汇编成书,以飨读者。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同志对东方讲坛的创办和推进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指导意见。这次又欣然同意将他在东方讲坛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作为本书的序言发表,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和鞭策。

《东方讲坛》(第一辑)由东方讲坛办公室组织编辑,潘世伟同志任总策划,朱耀人同志主持编辑工作,陈秀珍同志负责组稿和联络,生健红、何畏同志参加了前期的策划工作。本书能在短时期内顺利出版,得到了本书24位特聘讲师的大力支持,他们在百忙中对原有的讲稿进行了认真的整理。文汇出版社的张衍、吴慧萍同志为此书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东方讲坛办公室

2005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