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把生命、意识乃至社会进化史当作一个觉醒过程,以东西方结合的特殊视角,采用“从顶向底”、从框架到元素的解题思路,通过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位一体的因应概念,导出生物惯性、自适应等生命原始机制,进而解析出意识具有感觉、注意和比对三个核心组成要素;随后将记忆、情感等因素从意识的核心组成要素中剥离出去,并将人类智慧活动归结为“分辨意识”和“工具意识”等。用一些集合级元素的产生机制和集合之间的关系,摸索生命和意识的来龙去脉。 本书像是一部关于对生命和智慧溯源的假说,所提出的观点和问题导向,以及鲜有的解剖方法和令人深刻联想的亮点,对普及知识、启迪思维应有意外之惊喜与裨益,可作为广大读者了解和探寻生命机制的读物。 作者简介 王玉星,笔名黑子,山东东营市人,曾任教于某军事学院。主要从事合成指挥理论和军事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期间参与弱人工智能课题研究;长期关注和研究心理机制与智力开发、生命和意识活动与量子机制的关系等领域的探索。曾在“银河机”初创专家之一孙毅君领衔的师团级作战计算机辅助决策模型建设课题组中担负任务。 发表和应用于教学的文章主要有《战术定量分析与自动化指挥系统》《计算机知识问答》《决策过程中的几个信息整合要点》《战时博弈应激心理问题初探》《集团行动中兵员意志稳定性问题》;翻译文章《简氏防务周刊: 苏联机械化空降部队》(Jane’s Defence Weekly :SovietMechanized airborne troops)等。 目录 第1章 道在何方 1.1 难在哪里 1.1.1 研究对象特殊,原理错综复杂 1.1.2 涉及学科众多,线索残全不一 1.1.3 简繁矛盾突出,信息熵减困难 1.2 错在何处 1.2.1 道路上,有“单行线”之虞 1.2.2 方法上,“从底向顶”堆砌 1.2.3 误以为人有一个“囫囵”灵魂 1.3 应该的路数 1.3.1 对于道路问题 1.3.2 对于方法问题 第2章 生命或如此萌发 2.1 基因还不是生命最原始的动因 2.2 最称职的源头是因应 2.2.1 因应是生命首发之端 2.2.2 关于因应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 2.2.3 因应是缔造生命之“祖先” 2.3 然后是“生物惯性” 2.3.1 “生物惯性”及特性 2.3.2 生物惯性决定生命总进程 2.4 当然少不了“生物阻尼” 2.4.1 “生物阻尼”的基本特性 2.4.2 生命及周围事物都是因应、阻尼和惯性的综合运动 第3章 光量子信息将节奏和时间载入生命 3.1 生命机器的授时系统——环境光照节奏 3.2 先是自然光助推了“生长节奏”的产生 3.3 生理时间和生物钟亦在有规律的光照中发生 3.4 心理时间在继承光照节律中发生 3.5 抹掉“地球味”,产生量子级物理时间 第4章 量子机制是生命的重要信息机制 4.1 逻辑上,只有量子机制方可胜任生命信息的处理 4.2 量子有什么特性 4.3 量子级生物信息 4.4 生命中存在多种形式的量子信息 4.5 多种生命活动中蕴含着产生量子信息的潜力 4.6 理论界对生命中量子信息的存在性有着深度认可 第5章 “活性”反应的形成有量子机制作用 5.1 活性是什么 5.1.1 “相对活性”与“绝对活性” 5.1.2 产生“绝对活性”错觉的根源 5.2 生物惯性是形成“活性”现象的动力 5.2.1 生物惯性的连续性涌现出“活性”特征 5.2.2 生物惯性的链式反应呈现“活性” 5.2.3 生物惯性的“造物”过程展示“活性” 5.3 包含量子机制的“中值机制”是活性的“灵魂” 5.3.1 “中值机制”及作用 5.3.2 泛化或扩展了的“中值机制”及作用 5.4 生物惯性和量子级“中值机制”助力“活性”升级为自组织和自适应 5.4.1 包含量子机制的自组织形成机体 5.4.2 包含量子机制的自适应形成功能 5.5 “中值”、自适应和自组织形成免疫反应 5.5.1 免疫机制在自组织和自适应的锻造中成熟 5.5.2 免疫活性是自组织和自适应等机制的“总成” 5.5.3 意识也产自于免疫 第6章 三种“觉”的形成依靠量子机制 6.1 对于觉的曾经困惑 6.2 生物信息机制视野中觉的发展历程 6.3 觉的属性 6.3.1 觉是量子级生物信息的“涌现”过程 6.3.2 量子级生物信息的能差和向量运动决定着觉的强度和类型 6.3.3 觉是模块化了的量子级因应机制 6.3.4 觉的过程消耗负熵 6.4 觉的作用 6.4.1 用痛苦指数报警威胁 6.4.2 用“反相机制”双向调节 6.4.3 为生命运动提供精确数据 6.4.4 促进生命进化 6.5 觉的种类 6.6 纵向传递的觉——潜感觉 6.6.1 潜感觉(隐语)的存在性 6.6.2 潜感觉特点 6.6.3 作用及机制 6.7 超越性传递的觉——直觉 6.7.1 直觉的概念和特性 6.7.2 机制分析 6.7.3 特性及作用归集 6.8 “横向”传递的觉——显感觉(感觉) 6.8.1 显感觉是“横向”传递的觉 6.8.2 显感觉形成于量子机制,靠量子机制工作 6.8.3 显感觉的特性和作用归集 6.9 仅有觉是不够的,还需要选择和比对 第7章 意识的核心班底在量子机制的助力中搭建 7.1 对智慧要素的猜测和假定 7.1.1 曾经的猜测 7.1.2 对“智慧要素”的假定 7.2 量子化的注意 7.2.1 注意的原始属性——聚焦 7.2.2 注意在哪里“办公” 7.2.3 注意的类型 7.2.4 主观注意的“单通道”特性及其来源 7.2.5 注意的作用机制 7.3 量子化的比对 7.3.1 生命为什么会进化出比对功能 7.3.2 比对(对撞)提取信息的原理和过程 7.3.3 抽象在迭代比对中产生 7.4 对假定的测试和应用 第8章 用量子机制协作的意识“三成员” 8.1 为什么意识只有三个核心成员 8.2 意识的内在运行机制 8.2.1 意识是其三个分机制的不同时序上演 8.2.2 意识三个分机制之间的关系 8.3 高级意识的作用特点 第9章 不“够格”于意识量子机制的“伪意识现象” 9.1 意识能量的“劫匪”——情绪 9.1.1 情绪的信息形成机制 9.1.2 情绪的信息和能量特质 9.1.3 情绪具有“盗取”意识能量的作用 9.1.4 情绪包含量子级信息活动,但不是意识级的信息活动 9.2 意识活动的“亲子”——记忆 9.2.1 记忆不应是编码模式,而应是“沉积和泛起”模式 9.2.2 “沉积—泛起”记忆模式的条件和 序言 前 言 挖掘生命和意识的本质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 学,它既研究各种生命活动 的现象及其本质,又研究生 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 ]因此,它是极具综合性 的科学。它首先面临的问题 就是——生命是什么? 给出生命的定义,一直 是一个困难而颇具争议的命 题。对此,人类至今并没有 得出十分准确的结论,使之 成为生命科学接递到21世纪 的“黑箱”。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很 多时候,特别是从20世纪 50年代到80年代,生物学 家和哲学家几乎大都避而不 谈这个问题。生物学家往往 感到这个问题‘太哲学’,因 而把它当作是一个哲学问题 ,而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 另一方面,哲学家们可能感 到这个问题‘太科学’,因此 把它主要当作一个科学问题 ,而不是一个哲学问题。”[ ]例如,独立研究者洛弗洛 克(James Lovelock)曾说过 ,“在存活意义上的生命的 理念是我们最熟悉而且是我 们所遇到的最难以理解的概 念”。另一位学者霍尔丹 (J.B.S.Haldane)也说,“哲 学家试图定义生命,但是没 有任何定义可以涵盖它无限 的、自相矛盾的多样性”。 然而,生命定义不仅直 接关系生命本质规律的解释 ,也关乎生命科学应用规律 的把握。没有涵盖本质的定 义,生命科学就不能成熟。 生命科学理论的模糊,也必 然导致生命科学实践失去正 确指引,进而出现偏差与徘 徊。作为“终端用户”的社会 公众,对自己的生命养护也 会左右为难。 定义生命,其主要难点 ,不仅要将其与非生命划清 界限,阐明生命区别于非生 命的特殊性,还要根据所有 生命的存在和活动现象高度 抽象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生命的原 理。这一核心焦点,一直使 得哲学界、医学界等诸多学 科在激烈争论,并持续吸引 着人们的关注。 17世纪的主流观点是“生 命机械论”。其主要成员笛 卡尔(René Descartes)认为 ,人和动物的躯体如同一部 复杂的机器,其运动是按机 械规律来进行的;博雷利 (Borelli)把动物躯体运动归 结为纯物理规律;西尔维乌 斯(Franciscus Sylvius )则把 消化与呼吸的过程解释为纯 化学的过程。这种机械论认 为,生命现象根本就是无数 理化作用累加的集合,没有 什么生命现象是理化原理说 明不了的。 18世纪,唯心主义活力 论[ ]的出现,使得机械论的 情势受到了较大的压制,其 代表科学家有约翰内斯·赖 因克(Johannes Julius)、杜 里舒(Hans Driesch)等。“活 力论”认为生命是与物理和 化学作用对抗的过程,理化 作用是破坏性的,而生命是 建设性的,生命有着单纯理 化作用不能实现的结构与功 能。为了解释生命功能的来 源,他们引入了一种力,叫 活力。它不同于物理学上的 力,而是通过组织性、生殖 和心灵等活动表现出的具有 强烈目的性的力。还有一种 “精神活力论”,主张生命与 非生命的区别在于生命含有 意识(灵魂)。由于活力论对 于刺激、感受和反射作用的 分析存在许多令人难以接受 的逻辑,且常用肤浅的直觉 作为论据,没有从科学的角 度说明意识的来源和本质, 无奈地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和 定谔猫”佯谬适合宏观物质 。也就是说,量子态现象只 被包裹在“量子包”里面,是 层层嵌套的盒子最里面一个 盒子中的微观把戏。即使声 称已经找到了所谓“上帝粒 子”的希格斯玻色子(是61种 基本粒子中最难找到,且是 最后找到的那一个),但此“ 上帝”只是一个名头而已,“ 上帝粒子”与宏观组织的生 物活性、意识的灵动性之间 可谓有天渊之隔。物理界认 为生物从宏观物态到量子态 还有若干层级,每一层物质 都有一层能量约束,即便生 物整体坍塌为一堆回不到以 前状态的粒子,也难以形成 宏观量子生物。 有人思量,虽然宏观量 子生物并不存在,但在宏观 生物体中是可以允许有部分 自由量子游离的。众所周知 ,生物电就是量子活动的经 典例子。相关的研究也表明 :生命活动中量子效应广泛 存在,“从植物的光合作用 到鸟儿对方向的感知,量子 相干或许在自然界中无处不 在。”[ ]但是,若从量子角 度精确解释生命,按照现有 的科学方法,必须经过实验 室进一步地观察和证实。 现实情况是,对量子现 象的周详观察是非常困难的 。“量子体系中量子耗散的 时间标度(可理解为速度, 笔者注)远远大于量子相干 的时间标度。人们几乎无法 定量地了解量子退相干的全 部动力学细节。”[ ]这就是 说,当观察者还来不及获得 量子相干到退相干全部指征 时,有些指征早又隐藏不见 了。甚至观察过程本身成了 获得量子指征的障碍。由此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尤 金·威格纳(Eugene Wigner) 认为,意识是量子测量问题 的根源。这种测量和观察的 艰难,也成了以微观量子力 学为手段的生命研究进展困 难的原因。 一般的、基础性的量子 观察就十分困难的情形,意 味着即便意识实际就是量子 级的,要实现实验室的意识 量子机制“解析”(科学方法 主要是逻辑和实验),距成 功还非常遥远。这就使得, 若要在现有条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