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五届评选,“中国少年作家杯”已经成为权威的中国文学少年“诺贝尔文学奖”项,它必将对推动中国少年文学事业,发现文学人才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次大赛的获奖作者中,集中了诸多中国少年文学界优秀的少年作家,蒋方舟、刘冬阳、陈励子、楼屹、顾文艳、苏苏、周子钰以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周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主演魏敏芝,“80末”写手茹梓文、新西兰奥克兰热依沃克小学林芋辰、加拿大温哥华职业高级中学的陈宋怡等,这些写作新秀必定会给文坛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本书为小学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个世界的摇摆/第七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高中语文 |
作者 | 中国少年作家班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经过五届评选,“中国少年作家杯”已经成为权威的中国文学少年“诺贝尔文学奖”项,它必将对推动中国少年文学事业,发现文学人才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次大赛的获奖作者中,集中了诸多中国少年文学界优秀的少年作家,蒋方舟、刘冬阳、陈励子、楼屹、顾文艳、苏苏、周子钰以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周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主演魏敏芝,“80末”写手茹梓文、新西兰奥克兰热依沃克小学林芋辰、加拿大温哥华职业高级中学的陈宋怡等,这些写作新秀必定会给文坛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本书为小学卷。 内容推荐 ◎春末夏至,16岁女孩怀着纯粹的音乐梦走向她心中的音乐圣地◎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妈妈的爱情散发出最流光溢彩的光芒◎有着朦胧爱恋的男女同学为了学业做出明智的选择◎戴青藤戒指的女孩放弃上重点大学,选择心爱的摇滚…… 蒋方舟、李沁霖、董咪、侯静、石楠等64位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的64篇作品,真实记录了自己,也在记录同代人的丰富多彩的情感故事和成长中的思考,语言清丽,描写细腻,感情真挚,富青春气息。 本届大赛于2005年9月启动,历时九个月,全国各地作者踊跃投稿。大赛评委由中国少年作家班顾问、编委担任。获奖作者集中了不少中国少年文学界优秀的少年作家。 本届大赛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目录 前言(001) 十年间一抹忧伤 妈妈的爱情·(一等奖)董咪 (003) 离开的,回望·(一等奖)侯静 (007) 骑彩虹者(节选) ·(一等奖)蒋方舟 (011) 三个世界的摇摆·(一等奖)茹梓文 (029) 郁郁沉香·(一等奖)徐晶莹 (037) 青藤戒指·(一等奖)石 楠 (046) 春末夏初·(一等奖)李沁霖 (054) 找不着北·(一等奖)杨 续 (059) 行路款款·(一等奖)俞丽莎 (067) 十年间一抹忧伤·(一等奖)费璇 (070) 花开花落·(一等奖)张楚楚 (075) 秋天的站台 路上的露·(一等奖)侯朔 (083) 和你长大·(一等奖)郭婷 (097) 小语·(一等奖)吴咪 (101) 只有风知道·(一等奖)侯 莹 (105) 巢·(一等奖)徐莹 (109) 秋天的站台·(一等奖)赵婧西 (113) 落樱留痕·(一等奖)阎思吉 (117) 我想家·(一等奖)王诗贤 (121) 因为爱你·(一等奖)刘柏阳 (127) 叶落,十一月·(一等奖)马雯吉 (130) 记忆十二月·(一等奖)李晓青 (134) 原来天空那么蓝·(一等奖)邵博铠 (137) 心海里游过一朵鱼 铁路桥·(一等奖)萧义斌 (143) 抱抱,抱抱·(一等奖)蒋欣如 (151) 盲路·(一等奖)刘碧如 (155) 通向光明的地铁·(一等奖)孔乐乐 (159) 浅浅·(一等奖)涂璇 (162) 一只蝴蝶飞过·(一等奖)黄筱鹂 (166) 心海里游过一朵鱼·(一等奖)余弘 (170) 梦游·(一等奖)王关婷(173) 人殇·狗殇·(一等奖)梁亚玮 (180) 楚门的世界·(一等奖)孟若愚 (185) 情随爱深的幸福 且行且珍惜·(一等奖)温晓晶 (191) 情随爱深的幸福(节选)·(一等奖)冯可欣 (196) 死亡·(一等奖)师小涵 (202) 奶奶家的阳台·(一等奖)康辰 (206) 别再吸烟了,好吗·(一等奖)邬迪 (209) 关于丁丁·(一等奖)姜薇 (212) 雨落舞起·(一等奖)顾媛雯 (215) 长大·(一等奖)刘 鑫 (218) 岁月的跫音·(一等奖)荻珊娜 (221) 夏日的阳光不生锈 等待一个回忆的日子·(一等奖)谢子宁 (227) 像猫咪穿越森林·(一等奖)汪盛 (230) 蝴蝶的声音·(一等奖)徐若雯 (236) 小半生·(一等奖)杨 落 (239) 忘是逆时针记忆·(一等奖)宋小卓 (244) 如梭而逝·(一等奖)刘大雷 (248) 手心里的七片梦·(一等奖)张可 (251) 夏日的阳光不生锈·(一等奖)戴 清 (255) 安顿心灵·(一等奖)张诚 (257) 当孤独成一线·(一等奖)徐成 (260) 45度缅想·(一等奖)付健健 (263) 海市蜃楼·(一等奖)张聪 (268) 老家·(一等奖)陈思原 (271) 都市里的守望者 长江边·(一等奖)汪泉 (275) 金匣录·(一等奖)李 现 (281) 长思·圆明魂·(一等奖)辛 爽 (299) 蔬菜,蔬菜·(一等奖)瞿艳丹 (306) 狗·(一等奖)史宏艳(309) 都市里的守望者·(一等奖)王彦熙 (313) 晾晒心情·(一等奖)唐雯珂(315) 黑夜印象·(一等奖)陈思维(317) 天凉好个秋·(一等奖)陈燕玲(320) 附录: 部分获奖作者感想(323) 点评专家简介(327) 试读章节 妈妈的爱情 [一等奖]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高级中学董咪 我可以在我的文字里写再多的爱情故事,却无法给我的妈妈一份完满的爱情。 所以我只能在这里祈祷,盼望着她能有一份属于她自己的爱情,爱情里面不再有背叛和欺瞒,过幸福、纯净、简单的日子。 张爱玲说,丈夫应该比妻子大十五或二十岁,这样才懂得照顾体贴妻子。在妈妈生命中出现过的男子好像都不在这个定义的最佳夫妻年龄范畴。是因为这个吗,妈妈被撇在了幸福之外。 妈妈很漂亮很年轻,是那种很典型的事业型女人。我和她站在一起人家常常会开玩笑说我们是姐妹。甚至我的同学中认识妈妈的人还常常会拍着我的肩膀遗憾地看着我问我为什么没有她漂亮。 以前从没想过这个女人有一天也会老去。然而时间就是这么不留情。当我在她头上发现第一根白发的时候,当我发现她已经开始厌倦工作厌倦生活的时候,我才清晰地感到衰老的力量。我知道她的心里其实少一份依托。 妈妈每天的生活好像与一切都有关联,却惟独与爱情无关。 其实两年前有一个男孩(我之所以叫他男孩是因为他比妈妈小很多岁),一直在追求妈妈。那人有着比同龄人更加深邃的眼神。他不像那个年纪的人那样张扬和稚气,始终给人一种“淡淡的成熟,浓烈的真诚”的感觉。背地里我总是直呼他的名字,他知道却好像并不在意。他住在S城,而我和妈妈住在C城,最初我以为千山万水都没有割断他们,这一路就不会再有其他艰难险阻。只是后来我们都没想到,这段曾经那么绚烂的感情却败给了时间。 他留在我的记忆里的永远是冬天。似乎妈妈和他的爱情也是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散发出最流光溢彩的光芒。那光芒散发出的温度,甚至融化了北方冬天的寒冷。几乎每次他来,我们三个人都会开车出去,一圈一圈在漆黑的夜色中、暖暖的阳光下兜圈子,一圈一圈兜下来,最后回到原点。我不知道他们的爱情是不是在那个时候就预示了结局:兜了一大圈最后还要回到原点。Any way,我们还是拥有过最单纯的幸福。 他好像没怎么送过妈妈东西,倒是几乎每次来都会给我带很多好吃的。看到他一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想到他开着车从s城颠簸到c城,常常我都会觉得很温馨很感动。很多次他来到我家,我们三个人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的时候,我都觉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温暖。他管我老姨叫二姐,说实话每次听他这么叫的时候我都觉得特别窝心。 那一年冬天,透过玻璃窗上氤氲的水汽,我不止一次看到了妈妈的笑容,那一瞬间,仿佛天地间的冰雪全部消融,倾国倾城。 可是我们都忘记了,世间的万物都是有保质期的,而又惟独美好的保质期最短暂。所有的美好在一瞬间凝冻,两年里所有的美丽温柔都不复存在,冰天雪地里除去回忆一无所有。那个年轻的男孩子到底还是向生活妥协了。当我妈终于肯放弃多年坚守的时候,他却向生活臣服了。我想再真挚的爱情也敌不过时间和现实吧。或许现实的残酷就是能把曾经的美好变作回忆。 其实每次去S城我都很想去看看他,不为什么,只是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然而最终我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再见面也没有任何意义,一切仍旧回不到从前。过了这么久,每个人都有新的生活了吧。在这场爱情里面本来就没有人能判断谁对谁错。 可是我知道妈妈常常还是会沉浸在回忆里无法自拔。那次和她一起听Penny的《怎样》,她听着听着眼泪就如同雨点般滑落。 “如果我们还在一起会是怎样,我们是不是还是深爱着对方,像开始时那样,握着手就算天快亮。” 可是这个认真的女人真的不会轻易再爱了。 海岩在《一米阳光》里说道: “我是个很世俗的女人,我知道再美的爱情最终也要变成结婚过日子,我只想过平凡的生活。” 当我看到电视画面上那个女人一脸真诚地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不由得一阵感动。那一番质朴的话让我联想到我妈,那个坚守着寂寞二十多年的女人。 妈妈心里有着很单纯的幸福观,她不要惊心动魄不要歇斯底里,她要的只是一份甜甜蜜蜜安安静静的爱情。 简单,纯净,却始终难以实现。 于是她一直坚守着内心的荒芜。独自承受寂寞。 我可以在我的文字里写再多的爱情故事,却无法给我的妈妈一份完满的爱情。 所以我只能在这里祈祷,盼望着她能有一份属于她自己的爱情。爱情里面不再有背叛和欺瞒。过幸福、纯净、简单的日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创作手记: 一直耿耿于怀,为什么人总是斗不过爱情,为了所谓的美丽牺牲自己,然而当尘缘已尽时,所有的美丽却说走就走,丝毫没有征兆,一切都难逃昨是今非的结局,最后还会剩下些什么?只剩下两颗冰冻的眼泪:一颗化顽石,拒绝伤悲;一颗化决心,静候轮回。可是幸福呢,要去哪里寻找? 这篇文章有些违背我最初的写作意愿,原本我只是想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下那段已逝去的爱情,然而当我的手指在键盘上敲打的时候,过往那些片段便渐次在眼前走过,一幕幕仍旧那么清晰。 有朋友在给我的来信中说到,无论是谁都永远无法背弃自己的生活。如果认识到这一点,也许对所有幸与不幸的生活中人,反倒都应该是乐观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过了这么久,每当我想起那些美丽的光阴那么轻易地随风而去的时候,心还是无法释然。 【简评】 董咪的感觉穿透了时间,回到了过往的一切。“我”在观察妈妈和他的故事。 小说发掘的是那种爱情故事里更细微的生活元素,以及相关的一些气味。正因为有了“我”的捕捉,才使爱的绝唱平添了唯美主义的亮色。 而结局几乎都是这样,难以抗拒,也难以把握,受自然规律和生命年轮的影响,偶然的交合并不一定导致永恒的意义。 董咪的《妈妈的爱情》回到了从前,但无法决定它的方向。一切都是宿命,但一切也有新的玄机。 董咪的推演来源于生活。她没有高于生活。写作实际上无法高于生活。因为,写作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其中。 无论妈妈,还是他,也许可以互相由爱变到背弃,但有一点就是,他们永远也无法背弃自己的个人生活。如果认识到这一点,也许对所有幸与不幸的生活中人,反倒都应该是乐观的。 (李迎兵) P3-6 序言 “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已成功举办六届,以严格正统的赛风和认真负责的信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台、 《人民日报》、 《中国少年报》、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 《中华读书报》等20等多家媒体报道了相关情况,30多名获奖作者分别被推荐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等深造。 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大赛颁奖大会分别于2003年10月3日、2004年7月28日、2005年7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中说:“‘中国少年作家杯’已经成为权威的中国文学少年‘诺贝尔文学奖’项,它必将对推动中国少年文学事业,发现文学人才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由最开始面向中国少年作家班学员征文的赛事发展成数十万人次参赛的全国性权威赛事,这不仅是中国少年作家班10年发展的见证,更体现出了中国少年作家的蓬勃创作态势。 本届大赛,于2005年9月开始启动,历时9个月,共收到全国各地和部分海外地区有效参赛稿件51300余份,经过评选有1800余篇(首)作品获奖。大赛评委由中国少年作家班顾问、编委担任。大赛活动坚持不收参赛费,免费寄发获奖证书,继续以其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严肃的赛风。作品以质量定奖级充分体现了权威、认真、公正的评委评选过程。受到了教育界、文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第七届“中国少年作家杯”评奖主要程序如下: 一、首先所有来稿统一登记,分高中、初中、小学组;再按作品分文学类、作文类、个人作品集类。 二、然后由中国少年作家班编辑部编辑进行初评,确定作品奖级提名。 三、将作品交大赛评委会常委会二审,讨论确定作品奖级。 四、将作品交大赛评委会常务副主任、主任终审,由部分作家对获奖作品进行评点。参与评点获奖作品的作家有雷抒雁、孙云晓、汤吉夫、关登瀛、邓友梅、石英、白描、毕淑敏、束沛德、陈忠实、金波、周明、秦文君、贾平凹、曹文轩、梁晓声、韩作荣、肖复兴、樊发稼、孟翔勇、张天芒。整个评奖过程保证了获奖结果的公正性、公平性,也浸含了评委会所有评委、大赛组联部所有工作人员的汗水和对获奖作者及所有参赛作者的希望和期盼。 “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以“培养中国少年作家队伍,提倡以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完成真情自由的写作”为宗旨,对参赛的文学类作品题材、体裁均不限,给了参赛作者很大的自由创作发挥空间。很多作文类作品以新的思维方式,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不说空话、套话、假话,以真情实感来诠释美。个人作品集类参赛作品再一次成为本次大赛的又一个亮点,其中不乏优秀的畅销书,如知名少年作家蒋方舟的《骑彩虹者》,“90后”小作家代表中国少年作家班1997届学员楼屹的《灿烂在初三》、2000届学员陈励子的《看不懂你就不要看》、2004届学员顾文艳的《我和我的替身》,1997届学员李亦辰的《风雨晴日》和师小涵的《一时之间》、2002届学员李又聪的《在废墟中歌唱》和侯明的《玲珑心》、2004届学员吴祥宇的《躲去天堂》和何江的《遗失的美好》、2005届学员王立衡的《天空笑颜如歌》、2006届学员许晨的《青春倒计时》等优秀书籍一致获得了评委会的好评。 本次大赛的获奖作者中,集中了诸多中国少年文学界优秀的少年作家,蒋方舟、刘冬阳、陈励子、楼屹、顾文艳、苏苏、周子钰以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周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主演魏敏芝,“80末”写手茹梓文、新西兰奥克兰热依沃克小学林芋辰、加拿大温哥华职业高级中学的陈宋怡等,这些写作新秀必定会给文坛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可以肯定少年作者的写作,早已跳出了传统作文的写作模式,有了更为宽广的创作空间,他们用写作这种方式来发出他们心底最真实也最真诚的声音。看他们的作品会体会到他们敏感的触须已经伸入到成人世界,他们深邃的眼睛里其实已经藏着世间万象。这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个倾听者。 在少年文学、青春文学日益市场化、利益化、浮躁化、金钱化的今天,《“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获奖作品》书系摒弃了喧嚣与浮华,回归文学的本真。不把少年文学、青春文学作为一种炒作,作为一顿图书快餐,而是作为一项文学的“希望工程”,打造中国少年作家可持续发展的队伍,可以说,《“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获奖作品》书系的编选单位中国少年作家班与出版单位漓江出版社功不可没。 第七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颁奖大会将在祖国的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对中国少年作家队伍的一次全面检阅。 每年一届的“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都是中国少年文学界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打造中国少年诺贝尔文学奖,培养中国少年作家队伍,不仅仅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中国文学的希望。 第七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评委会 2006年6月26日 书评(媒体评论) 经过五届评选,“中国少年作家杯”已经成为权威的中国文学少年“诺贝尔文学奖”项,它必将对推动中国少年文学事业,发现文学人才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04年7月28日关于第五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颁奖大会的报道。 这些年看了很多少年写手的文字,心中很喜欢。他们思想的锐利和新鲜,意念的豪放不羁,表述世界的别具一格,驾驭文字的潇洒自如,都使人感到了一种阅读的快意。 ——曹文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中国少年作家班编委) 在文字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写我自己的、谈我自己的观点,我希望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是互动的,互相尊重的,同时又希望是相对独立的,只有独立才能写好。 我觉得把自己最真实的东西记录下来是很好的事情。 ——贾平凹(著名作家《美文》主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