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回忆录,它回顾了作者在1947年进轮船招商局开始到改名为上海海运局一直工作至离休的航海一生。史可以为鉴,虽然这只是历史的一个侧面,但对有些同志来说也许会有所裨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雾海沧桑忆当年--我与招商局之缘到台湾之行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廷钰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回忆录,它回顾了作者在1947年进轮船招商局开始到改名为上海海运局一直工作至离休的航海一生。史可以为鉴,虽然这只是历史的一个侧面,但对有些同志来说也许会有所裨益。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历史的渊源——陈布雷先生和我的父亲 1 (一)在上海《商报》馆时期 1 (二)跟随蒋介石初期 2 1.浙江省教育厅到委员长侍从室 3 2.我父辞离侍从室 4 (三)在抗日战争时期 5 1.全家逃难到武汉 5 2.布雷先生指示我父回侍从室参加西撤工作 8 3.入川受阻后取道香港返沪 9 4.在上海租界“孤岛”时期的生活 11 5.珍珠港事件后布雷先生对我父的指示 13 6.我成了全家入川的先行,在富阳过江后遇险遭日军追击 14 7.我在四川宜宾中元造纸厂学习造纸 19 8.胜利前夕辞职离厂求学 23 9.随校复员东迁江苏崇明岛 28 第二章 我和轮船招商局之缘 41 (一)在父亲早年的招商局的同事帮助下,我进入招商局 41 (二)在自由轮“海宙”号上的经历 47 1.初次到达台湾岛的印象 50 2.在台湾海峡遭遇狂风巨浪 52 3.榆林港装矿砂驶往日本途中 55 4.对马海峡的雨雾 63 5.在南中国海遭遇台风中心 71 6.船内巧设“圆光”术,破解钻戒失窃案 73 7.在高雄港见到孙立人将军陪同美军顾问视察“海宙”装运青年军情况 83 8.目睹国民党军在葫芦岛港的溃退 87 (三)惊闻陈布雷先生服药自尽 89 (四)1948年的“江亚”轮沉船惨案 91 (五)1945年10月至1949年5月的轮船招商局 95 1.船舶发展概况 95 2.技术人员概况 99 3.当时拥有的一批较有名望的技术人员 104 第三章 台海情结 105 (一)离沪前台湾之行 105 (二)离沪投奔解放区 109 1.离沪前夕父亲和我最后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 109 2.在河南信阳穿越国共二军对峙区时遇险 111 3.淮海战役尾声中在徐州融入南下的革命洪流中 116 第四章 重又回到轮船招商局 122 (一)在解放上海战火中随大队领导进入市区 122 (二)率打捞工程队到武汉和安庆打捞“中104”艇和“江顺”轮 129 (三)我又回到海上 140 (四)雾海夜航中“民主三号”沉船事件之后 145 (五)三年“自然灾害”期间 150 1.在“大跃进”中的经历 150 2.在安徽庐江地区的见闻 152 3.陈家祥船长和“跃进”号沉船事件 155 (六)上海轮船公司时期 160 1.习祥生船长与“中兴五号”轮被撞沉没事件 161 2.在“和平11号”船舶工作队期间 165 (七)十年“文革”期间 169 1.“文革”初期的经历 169 2.在“知青”上山下乡和“干部四个面向”运动中的经历 171 (八)长女陈洁投考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前后的遭遇 180 第五章 粉碎“四人帮”后的日子 185 (一)在厦门经济特区 186 (二)兄弟久别重逢于香港 192 (三)良师益友相隔42年之后重逢沪上 196 (四)在沪陪同探望世交旧友忆陈琏同志事迹 198 (五)魂系台北,一片苦心来沪投资的胞兄 203 (六)赴杭州访问陈过同志 205 (七)解放后我党接管上海轮船招商局后的几次机构变革 207 (八)招商局成立120周年记 211 (九)友谊长存于退休后的生活中 214 后记 215 试读章节 1927年初,布雷先生应蒋介石之请和潘公展联袂去了南昌,从此开始他作为蒋介石的秘书,步入本非所愿的政界为“官”之途。因平时须随蒋介石奔波于各地,就完全脱离了报界。我父也随着一起奔波,做些辅助工作,但二人仍非常留恋上海《商报》时期的生活。蒋介石曾征询过他是否愿意留在总司令部工作?布雷先生答以:“仍想回沪当记者。”蒋介石虽感他确实是非常理想的人,但也知道,急也无用,不能勉强,只得同意暂先回沪。不过与之约定须根据需要,得随时应召前来为他撰写文稿等。此时蒋介石为拉住布雷先生为其所用,与陈果夫一起以国民革命名义作为入党介绍人使他也成了国民党员。P2 由于徐州战事失利,党内掀起责问之声。在意见分歧的情况下,蒋介石不得不辞去北伐军司令之职,布雷先生为他写了《辞职宣言》交上海报社发表后,一起离开南京政府,回家乡慈溪小住。 1928年蒋介石重又上台回到南京,领导北伐。七月份布雷先生随蒋介石北上,为他撰写到北平率众公祭孙中山先生的《祭告总理文》。 P3 序言 有人说:“往事如烟,但又并不如烟。”作为历史的教训,有多少往事值得我们去重数去记忆。 有多少亲朋故旧、良师益友值得我们去追思,去怀念!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父亲早年的上海招商局工作的老同事、当时的业务处长施乃徵的帮助下,我进入招商局的海轮进行航海实习,从此开始了我的航海人生。1948年冬淮海战役战事正酣之际,我和同班同学郭起棣一行三人离沪投奔解放区。也许是命运使然,我们在徐州华东交专学习时,校长于眉正好率大队南下接管上海招商局,由于我是上海招商局船上直接到解放区参加革命,我当然地参加了南下的接管大队,这是1949年元旦刚过的事,当时我还只是21岁的青年学生。受首长重视和信任,在大军打过长江之前,我写过不少有关招商局的资料。过江后解放上海时我随于眉、邓寅冬同志率领的接管部队,在炮声中进入市区,使我有幸引领着王剑鸣同志(后来大连海运学院的党委书记)二人一起进入上海轮船招商局,下达军管会接管通令,这也使我经历了把封建官僚企业“招商局”转成为人民所有的历史时刻,令我永生难忘。 大队政委老红军邓寅冬同志和老八路董华民同志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也使我永远铭记在心。 凭着对往事的真切回忆,我今天拿起笔来,把我所经历并从他们开始的新中国海运发展史实如实记录下来,虽然这只是历史的一个侧面,但对有些同志来说也许会有所裨益。 另外,我和父、母、兄一家四人也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被台湾海峡阻隔,使我永远失去了他们,今生已永远无法再见了!今天特在自己所写的《雾海沧桑忆当年》特殊经历里去追思、去记录和怀念他们,借以告慰他们在天之灵! 后记 “雾”在海上是船舶航行中的大敌,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船舶在雾中触礁,在雾中发生相互碰撞而沉失,使不少船员和旅客葬身大海。只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船舶有了先进的导航仪器,定位系统和避碰雷达才使船舶在雾中航行时的危险程度有所降低。 由于我在50年代中期以前有过8年的船上实际航行经历,使我深知在雾中航行时使用落后导航仪器之苦,因此促使在组织上调动和培训我去努力学习相关技术。后来与上海海运局的有关从事船舶导航仪器维修校正的同志们一起,在上海港建立了一支专业队伍。为保证船舶克服雾中航行的困难,我努力工作,直至离休。 回顾我在1947年进轮船招商局开始到改名为上海海运局一直工作至离休的一生中,可以说我已从我在本书开始所写的,“在童年心目中留下的对‘雨雾’难以忘怀的印象”中走了过来。展望未来,我国正在成长的新一代海员将会比我们这些饱经“雾海沧桑”的老一代人拥有更为美好的明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