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入了116篇文章,这些文章是国际台的职工对工作思考的结晶和总结。收入的文章涉及对外宣传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又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把相关文章集中在一起,分设了“采编业务”、“国际在线”、“节目制作”、“播音主持”、“语言翻译”、“受众研究”、“传媒管理”、“技术保障”等13个篇目,以方便读者查阅使用本书。
200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视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时指出,国际台要围绕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声音这样一个总的目标,通过“两手抓”,“两条腿走路”,一手抓好无线广播,一手抓好互联网的在线广播,尽快地建立起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广播体系,在对外宣传上发挥更大的、独特的优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也曾指示:“要把我们国际台作为对外宣传的主力军、主阵地,作为对外宣传的旗舰,做大做强。”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特别是面对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态势,党中央越来越重视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各项业务正是在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获得了飞速发展。无线广播全面改版,播出时间普遍增加,节目质量大幅度提高,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在线广播异军突起,已经进入世界知名网站排行榜前列;海外节目落地取得重大进展,落地时间成倍增长,在实现节目“本土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置身在对外宣传一线的国际广播工作者,在繁忙的“热运行”中,也进行着“冷思考”。他们面对变革的时代,在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自己的思考。也许有的思考不很成熟,也许有的提法还很稚嫩,也许有些内容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得陈旧,但它们确实是国际广播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音符,我们还是应该把它们采集起来。这就是中国国际广播学会结集出版第六本《国际广播论文集》的原因。
《国际广播论文集》(第六辑)共收入了116篇文章,这些文章是国际台的职工对工作思考的结晶和总结。收入的文章涉及对外宣传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又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把相关文章集中在一起,分设了“采编业务”、“国际在线”、“节目制作”、“播音主持”、“语言翻译”、“受众研究”、“传媒管理”、“技术保障”等13个篇目,以方便读者查阅使用本书。
当这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时,国际广播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国际广播工作者也已经开始了新的思考。中国国际广播学会将一如既往地记录下历史,并把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
编者
200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