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宫殿,文学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你的童年生活;流连宫殿,文学将成就你的未来梦想。一直以为,走近作家的心,也就走进了作家的心灵。倘若足够敏感,人可以感受丰富。法国作家菲利普·德莱姆说:远行是寻觅已久的优越。——何尝不是!好比阅读。“阅读是种缘分,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不喜欢一本书可能有两个原因:是不值得读,二是没到和它相遇的时候。”愿意将余华这句话,和爱读书的你共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学家的星空(当代中国作家地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陆梅 |
出版社 | 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走进宫殿,文学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你的童年生活;流连宫殿,文学将成就你的未来梦想。一直以为,走近作家的心,也就走进了作家的心灵。倘若足够敏感,人可以感受丰富。法国作家菲利普·德莱姆说:远行是寻觅已久的优越。——何尝不是!好比阅读。“阅读是种缘分,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不喜欢一本书可能有两个原因:是不值得读,二是没到和它相遇的时候。”愿意将余华这句话,和爱读书的你共勉。 内容推荐 一份属于青少年的当代中国作家地图。 私人档案,执著于文学的故事,作品精彩片断摘录,人生细节和最新动态……记录作家们的生活足迹,展示他们的性灵。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作序。 目录 穿越世纪的巴金/1 罗洪:繁华背后更有苦难/9 任溶溶:米老鼠比我小几岁/18 金庸:人生爱拼才会赢/24 王蒙:智者的人生/29 张洁:逝去的,永远不能够挽回/35 余秋雨:行走在畅销和非议间/41 梅子涵:童年下午的阅读和呼吸/49 史铁生:灵魂的声音,宿命的写作/57 赵丽宏:亮出灵魂的色彩/64 贾平凹:我一直毁誉参半/73 曹文轩:追随永恒/80 王安忆:与喧嚣保持距离/86 秦文君:成功正在半路上/95 莫言:那些声音、气味或童年往事/104 张炜:拒绝和守望/111 铁凝:永远的善意、爱和体贴/119 王朔:修炼出来的人精/126 陈丹燕:旅行、写作、心里的狂欢/132 林白:写作是对过去时光的返照/143 余华:从牙医到作家/149 虹影:就做一个文坛独行者/155 苏童:反叛需要勇气/163 毕飞宇:沿途的秘密/168 迟子建:温暖和爱意的精灵/174 潘向黎:在美那边/182 魏微:写作就是我的日常/188 席慕蓉:你的青春,我的年华/194 安妮宝贝:漂泊在城市丛林/203 玫瑰的风骨——悼冰心/210 恰如屐齿印苍苔——怀念柯灵/217 梓园寂,翁逝去——哀记陈从周/223 今天,我们纪念一个人——追忆李肇正/229 试读章节 “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金庸小说的影响力,用“金迷”们的话讲,那就是“武林至尊,惟数金庸;风行天下,谁与争锋?” 自1955年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时,将“镛”字一分为二,署名“金庸”,引起轰动——查良镛就成了金庸、“金大侠”。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金大侠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两支大笔,成就一生功名。 ——身为社评家、报业大亨和社会活动家的查良镛,三十五岁那年,以八万元港币创立了日后成为香港大报之一的《明报》。 ——身为武侠小说家的金庸,自五十年代涉足“武林”一举成名,一直到1972年封笔退出“江湖”,总共有十四部三十六册长、中篇武侠小说传世。 无论是笔名的金庸,还是本名的查良镛,两者一样声名显赫。可如今以耄耋之年,回首来路,金庸却慨叹人生的缺憾:“我花那么多时间写小说娱乐别人,自己却没什么好处;办报纸给人家看,自己也没什么好处。而做学问是自己得益的,可以有快乐。现在我觉得学问不够好,开始学着写点儿文章,觉得这个也不懂,那个也不懂。那么早一点儿,三十年前我学这个东西那就好了。学问不够,是我人生的一大缺陷。”(2003年7月金庸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 自谦学问不够的金庸,却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目前在写大部头史书《中国通史》。 金庸在港岛的办公室里,挂有一副他手书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联中的十四个字,分别是他十四部武侠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对联说不上工整,却让“金迷”们过目不忘—那些刀光剑影、歌哭悲喜,那些快意恩仇、潇洒人生,那些“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的旷古爱情……是历史沧桑人情练达,也是诗意童话人生寄寓——因为没有,所以向往;因为向往,所以有梦。 有人说,金庸作品渗透着很多“情”:陈家洛与香香公主、郭靖与黄蓉、萧峰与阿朱……是爱情;段誉与萧峰、刘正风与曲洋……是友情;谢逊对张无忌、郭靖对杨过、段正淳对段誉、岳夫人对令狐冲……是亲情——这些人虽性情各异,命运不同,却其实只有一种情感,一种高尚的、浓烈的、单纯的、太伟大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可缺,但却不是生活的全部。 生活的全部还有背叛、遗憾、迷乱……于是年届七十九岁的金庸,第三次对自己的小说进行修改。他参考了网上很多“金迷”的意见,对作品里一些前后矛盾的情节加以修改。其中就有关于情感的变化:如《射雕英雄传》里,专情的黄药师变成了一个和弟子梅超风有暖昧关系的人;《碧血剑》里,专一爱青青的袁承志因为爱上阿九而陷人情感的迷茫……问他为何这样改?金庸答:“人生最理想的是专一的爱情,但不专一的爱情常常有……” 温文儒雅的金庸,处变不惊的笑容后面,自有对人世的警醒。他坦陈:对人性,他不是很乐观,而是有一点悲观。像杨过、小龙女那样天长地久的爱情,一般不太可能发生。短期的爱情常常有,天长地久的就不容易……” 也缘于此,金庸倍加珍爱他每部小说里的正面人物。他为他们的遭遇而快乐而忧伤,有时投入甚深,竞悲从中来。他写杨过等不到小龙女而太阳下山时,哭出声来:写萧峰因误会而打死心爱的阿朱时哭得伤心欲绝;写佛山镇上穷人钟阿四全家给恶霸凤天南杀死时热血沸腾,拍案而起,把手掌都打痛了…… 金庸一生笑傲江湖,阅人无数。办报纸,写小说,做学问……每做一件事,都全力以赴——“有十分的力气,绝不使九分;即使是小事,也要认真对待。” 晚年的金庸,道出最朴素的心语:人生爱拼才会赢。(P25-27) 序言 陆梅又出书了,书名叫《文学家的星空——当代中国作家地图》。写的是三十三位中国作家的故事,他们是如何走向文学之路的,他们人生的履历,他们作品的精彩片断。三十三位作家,有三十三条走向文学之路,细读品味之后,会发现每一个人走向他的文学之路,都是有其自身的轨迹的。 这一点也不让人奇怪。有一句话说,有一千个作家,就有一千条走向文学的道路。 道路是不一样的,作家各自的人生经历和体验是不一样的,个性与人生的细节也是不一样的。但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每一位作家都经过书本的熏陶,都从大量的阅读中汲取过丰富的养料,都从读书中吸取过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这就是古人倡导的“要会读书”,读有价值的书,从读书中得到乐趣,以读书开导灵魂,开拓视野,开阔眼界,陶冶自己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读一本真正的好书,就会给人以一种新鲜感,就会让人感觉充实,给人以聪明才干,激发人的美好志向。 我曾经在偏远闭塞几近蛮荒的贵州乡间村寨上插队落户整整十年。在漫长的十年乡居岁月里,我读尽了自己带往乡下去的两箱子书,有的书读过了两遍、三遍,多的读了七遍。当我终于忍不住,向我执教的耕读小学的孩子们询问:你们家里有书吗?有书的话,带到学校来借给老师读吧。沉默中终于有个孩子应声了:老师,我家里有一本书。我喜出望外地请他务必把书带来。第二天,他把书带来了,郑重其事地送到了我的办公室里。我打开一看,那是一本蒙满了灰尘的1955年的农历! 这就是我插队落户期间山寨上的文化现状。于是我不得不回过头去再一遍一遍地细读带下乡去的那两箱子书。这都是我精选过的一些自己喜欢的好书。正是这两箱子书,就着闪烁大煤油灯光,伴随着我度过了十年艰辛的、孤独的、有时更是难耐的插队落户生涯。 反复地阅读和品味,细细地咀嚼,使得我逐渐在多雾多雨的山乡,在潮湿晦暗的茅草屋里,对这些熟悉的书读出了另外一些滋味。我想,这滋味就是文学的滋味,启迪我人生和初涉文学创作的滋味。 正因为如此,正因为有过这么一段读书的经历,因此我要说,读一读陆梅的这本新书吧,读一读这本专为青少年写的书吧,三十三位作家的故事,一定也会给今天的孩子有所启示的。 是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