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构体系完整,几乎涵盖了证券投资领域内所有重要的子领域,内容包括证券投资禁忌总论、股票投资禁忌、债券投资禁忌、基金投资禁忌、期货投资禁忌、个人理财投资禁忌、权证投资禁忌、外汇投资禁忌共8个方面;论述角度新颖,基于禁忌的视角,从反面告诫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哪些不可以做,哪些不应该做,哪些一定不能够做,等等忌讳;叙述简明,以小节为单位对具体禁忌进行专题式讨论;结构清晰,全书由7章、共50个相对独立的小节组成,每小节主要分为概念、实例、分析和对策4个部分。
本书以证券投资理论为基础,强调实践性,突出实用性,精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归纳、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实务工作者的思考与警醒,帮助实务工作者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
本书结构体系完整,几乎涵盖了证券投资领域内所有重要的子领域,内容包括证券投资禁忌总论、股票投资禁忌、债券投资禁忌、基金投资禁忌、期货投资禁忌、个人理财投资禁忌、权证投资禁忌、外汇投资禁忌共8个方面;论述角度新颖,基于禁忌的视角,从反面告诫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哪些不可以做,哪些不应该做,哪些一定不能够做,等等忌讳;叙述简明,以小节为单位对具体禁忌进行专题式讨论;结构清晰,全书由7章、共50个相对独立的小节组成,每小节主要分为概念、实例、分析和对策4个部分。
本书以证券投资理论为基础,强调实践性,突出实用性,总结与抽象了大量证券投资的实践实例,符合实际业务操作者的需求。
禁忌1 只重实践,不懂理论
“只重实践,不懂理论”,作为证券投资的第一大忌是大部分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均容易发生的一种现象。坦率地说,无论从客观上还是从主观上,“只重实践,不懂理论”都是我国目前证券投资活动现状的一个反映。
概念
“只重实践”,在本节中,特指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投资者仅仅重视实践经验,并据此进行证券投资操作。在本节中所涉及的实践经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投资者依靠自身的直接积累;另一方面是投资者的间接获得。
“不懂理论”,在本节中,特指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投资者不注重或者根本不了解理论知识,进而做出相对肤浅的证券投资行为决策。在本节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主要是指证券投资方面的一些经典理论。
只重实践与不懂理论,两者之间是因与果的关系。一方面,只重实践是心理原因,而不懂理论是行为结果,因为投资者存在着唯实践重要的心态,所以其形成了忽视理论的证券投资操作;另一方面,不懂理论是内在根源,而只重实践是表面现象,投资者之所以会做出只重实践的证券投资行为决策,主要是因为其不懂理论。
实例
事实上,在现实的证券投资活动中,能够说明“只重实践,不懂理论”现象的实例举不胜举而且形式各异。由于篇幅所限,下面仅仅列举一则典型实例来说明该现象。
A先生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在其工作的三十多年里,A先生的薪金收入一直处于相应各个时期的中上等水平。他始终恪守着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所以退休以后,A先生自然而然地就积累了一笔数目不菲的原始资金。在刚刚退休的时候,A先生就开始盘算着如何使自己的原始资金在稳定保值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增值。现在退休了,各方面的收入已大不如前了,可是眼瞅着自己与妻子在逐渐变老,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如果想保持目前的生活水平,那么就必须多想一些能够开源的途径,才不至于坐吃山空。于是,A先生开始了未雨绸缪的实际行为。
经过一番全方位的研究与对照,A先生最后认为进行证券投资比较适合自身目前的现实情况,具有相对更强的可操作性。进行证券投资可选择的方式较多,如股票、债券等;并且其相应的实际操作也简单易行,很快就能上手;另外,收益也高;最重要的是,进行证券投资操作不需要太深、太难的专业知识,只要能够读懂一些指标数据、图形、图表就可以了。A先生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主要是受到了其亲朋好友的影响。
“老A,我看你还是炒股票吧,不仅增值快,收益高,而且简单易学。你跟着我,我教你,我保证用不了一个月你就出师了。”B先生是A先生的老同事,深得A先生的信赖,向A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可是我从来就没有学习或者接触过股票投资方面的知识,这能行吗?”A先生很有自知之明,有些犹豫。“这算什么,没有关系。炒股票主要靠的是直觉与经验,再稍微地了解一下相关的简单术语以及一些图表就可以了。你可以像我一样在炒股中学习炒股。”
“老B说得对,不试一试怎么知道我不行呢?我周围其他人在刚开始炒股票时不也和我一样是门外汉吗?现在他们不也在炒股赚钱吗?俗话说得好,‘学习游泳的最好方式是到水里去游一游’。……”在B先生的教导与劝诱下,加之亲朋好友的现实榜样作用,A先生最终决定选择股票投资来实现使自己资金快速增值的迫切愿望。
A先生的最终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在不长的时间里,A先生就初步掌握了股票投资操作的一些基本常识,又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亲身体验,以及从亲朋好友那里获得的实践心得,A先生可以说是经验丰富,但是由于他缺乏足够多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实践操作的根基,所以一次幼稚的操作失误,给A先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分析
从上述的实例中,我们对“只重实践,不懂理论”的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大量的事实表明,在现实的证券投资活动中存在着许多类似于A先生、B先生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本不懂得证券投资方面的理论知识;另一种是从思想上就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正确认识。虽然这两者起因不同,但是都产生了“只重实践,不懂理论”的实际后果。我们认为,无论起因如何,投资者都应该尽量规避“只重实践,不懂理论”现象的发生,进而避免由此造成的各种损失。
那么,“只重实践,不懂理论”现象到底能够给投资者造成什么样的损失呢?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造成投资者对证券投资活动的片面误解,从而形成唯经验有用的证券投资观念。由于投资者无视或者不懂理论知识,因此造成投资者只单纯地依靠实践经验做出行为决策,进行证券投资操作。事实上,进行证券投资需要很高的操作技巧与专业素养。由此可见,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是进行证券投资的两个必要元素,缺一不可。试想,如果一个人只剩下一条腿,那么他还能够稳步快行吗?
(2)造成投资者“无谓”的证券投资失误,进而造成本可以避免的经济损失。在证券投资活动中,实践经验是产生理论知识的物质基础,而理论知识是实践经验更高层次的升华。任何事物的发展均必须遵循“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这个周而复始、反复循环的客观规律,进行证券投资活动也是如此。所以,如果投资者仅仅依靠过去的实践经验来指导当前的证券投资操作,往往会陷入经验主义的误区。一旦客观条件发生改变,过去的实践经验失去效力,投资者必然会有一定的经济损失。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损失是完全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而避免的。P2-4
目前,投资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所认可与接受。面对着多元化的投资途径,根据自身的客观实际与主观偏好,所有投资者均在进行或者正在寻找自认为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以使自己的资金能够产生最满意的收益。因此,在现实投资活动中,不同的投资者有着不同的行为选择。按照所投资的最终标的物的不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将投资主要分为两个大的类别:实物投资(房地产投资、古物收藏投资等),证券投资(股票投资、外汇投资等)。由于投资方式、投资环境以及投资风险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所以实物投资与证券投资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在本书中主要涉及后者——证券投资。 何谓证券投资呢?我们认为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包括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等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①;而广义的证券投资是指在各种渠道上投入资金,这里的渠道不仅仅限于股票、债券、基金券,还包括期货、外汇以及综合各种渠道的个人理财。在本书中所涉及的是广义的证券投资。 何谓禁忌呢?参照相对比较权威的解释②,禁忌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指被禁止的或忌讳的言行;其二,指医药上应避免的事物。显而易见,在本书中所涉及的禁忌是指第一种意思。 至此,我们对证券投资与禁忌分别做了相对独立的解释,将两者进行简单的融合后,可以很容易得到关于证券投资禁忌的定义:所谓证券投资禁忌,就是指在进行各种渠道投资活动的过程中,投资者被禁止的或忌讳(或者说是不应该、不能够产生)的投资理念与投资操作。 由此可见,证券投资禁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思想上的——投资理念与行为上的——投资操作。在进行各种渠道投资活动的过程中,投资者的思想决定其行为,即投资者做出什么样的投资操作,其必然隐藏着什么样的投资理念,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因此,在本书正文部分的相关论述中,不对两者进行严格的区分,以此保证证券投资禁忌内容的完整性。 在上述的内容中,我们已经对证券投资禁忌的概念进行了简单而明确的界定。接下来,我们将说明本书为什么要从禁忌的角度对证券投资进行阐述。 现在,让我们先来设想一个场景:当我们随便走进一家看上去像样一点的书店,那么我们肯定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大量与证券投资相关的专业书籍。在这些专业书籍中,有的介绍西方经典的投资学理论;有的总结中、外成功人士的投资心得;有的教导“门外汉”如何在短时间内速成证券投资……虽然各自所论述的角度、内容以及重点等不尽相同,甚至是千差万别的,但是我们认为这些专业书籍至少在一个方面是一致的,即它们都是从正面告诉投资者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可以怎样做,应该怎样做,必须怎样做,等等,却很少涉及到反面告诫的内容。而本书是从禁忌的角度,告诫投资者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哪些不可以做,哪些不应该做,哪些一定不能够做,等等忌讳。 事实上,相对来说,反面告诫要比正面告诉给投资者带来的效用大。比如,在一般的正常情况下,理性的投资者会认为失去1 000元给自己带来的沮丧感要大于得到1 000元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感,虽然失与得的绝对值都是1 000元。这主要因为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对他们来说,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反面告诫更具有实用价值。本书着眼于禁忌,立足于禁忌,引用大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抽象实例,对不同的禁忌所产生的原因以及由其所导致的后果,进行相对深入的、细致的分析与讨论,希望能够为投资者树立一面“反光镜”,使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得以参照,避免触犯类似的禁忌,最大限度地降低各方面的损失,使投资的负效用降到最低水平。 下面特别要说明的是,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书会有着不尽相同的论述角度与方法,有的时候甚至是完全不同,进而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与结论,我们认为这属于正常情况。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体会本书的内容,为了尽量减少与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在此我们要对以下的6个主要问题进行相关说明: (1)在本书中所提及的投资者,是指以个人自有资金为主要原始资金,进行相对独立证券投资操作的自然人,可以理解为普通的中小投资者。 (2)在本书中所列举的实例均来自现实的证券投资活动,但是为了使其更加具有代表性与示诫性,我们对大量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必要的总结、提炼与抽象。即使在不可避免的条件下,出现了实例原型,我们也对其做了相应的处理与加工。所以,在本书所列举的实例中,主人公均以A先生、B先生、A女士、B女士等隐讳的称谓出现,并且所出现的相关数字也是为了更加生动地说明实例而特别设置的,不具有任何的现实可比性。 (3)在本书中所讨论的证券投资禁忌50例,坦率地讲,只是证券投资活动中的沧海一粟。事实上,想以一本书之力将所有的证券投资禁忌全部涵盖是不现实的,更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投资者列举与归纳出尽可能多的禁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投资者能够在今后的证券投资过程中,以禁忌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证券投资行为决策,从正反两个角度全面地、客观地进行证券投资分析与操作。 (4)在本书中所讨论的某些禁忌,初看起来有些相似,实则不然,它们均具有各自的特点。在现实的证券投资活动中,由于受到种种相对复杂原因的影响,有些禁忌往往是相伴相生的,即不同的禁忌存在着同时发生的可能。为了体现这一点,在个别的小节中,我们特意运用相近的实例来说明不同的禁忌,以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与效果。 (5)在本书中所讨论的相关内容,如果有借鉴与参考的部分,我们或者在正文中直接做出引注,或者在附录的参考文献中表明具体出处。 (6)在本书中所讨论的50例禁忌,一方面,为了保证全书的整体效果,我们力求每一禁忌在论述结构上尽量做到统一、整齐;另一方面,为了更加生动地、灵活地阐述不同禁忌所具有的特点,我们尽量使每一禁忌的叙述风格在求大同的基础上,突出存小异。
最后,我们将对本书的内容结构安排进行简单的勾画与介绍。全书由7章、共50个相对独立的小节组成,并以小节为单位对具体禁忌进行专题式讨论,而由紧密联系的若干小节构成章。
坦率地讲,基于禁忌的视角对证券投资进行讨论,对于我们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尝试,更加是一种挑战。由于我们各方面的水平相对有限,本书中若有不妥与错漏之处,真诚地希望读者与同行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