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马歇尔、麦克阿瑟……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造了煌煌战绩、他们是如何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将帅?他们又是如何管理千军万马,使军队凝成钢铁的意志?他们有何过人的品质与意志?
人生如战场,充满了与风浪坎坷的搏斗,商场如战场,指挥、管理、博弈,无时不在在。以史为鉴,让我们以专家的眼光、以人文的角度,以通俗的笔法,一起解读名将的一成长之路与领导智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为将之道(二战名将的成长之路与管理艺术)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马骏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巴顿、马歇尔、麦克阿瑟……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造了煌煌战绩、他们是如何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将帅?他们又是如何管理千军万马,使军队凝成钢铁的意志?他们有何过人的品质与意志? 人生如战场,充满了与风浪坎坷的搏斗,商场如战场,指挥、管理、博弈,无时不在在。以史为鉴,让我们以专家的眼光、以人文的角度,以通俗的笔法,一起解读名将的一成长之路与领导智慧。 内容推荐 当一名好的将军、当一位名将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本书选择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个世界著名的战争统帅,试图从他们的经历与个性中总结出一位成功的将领应该具备哪些独特的个性。例如,巴顿善于激发军中士气,他的演说极富感召力;马歇尔胸怀宽广,以大局为重善于识才用才;艾森豪威尔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让他能够从容不迫地指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盟军队伍…… 目录 序 言/1 第一章 狂而不自视超人的美军四星上将乔治·巴顿/4 第二章 坚信意志力是人肉体君主的英国元帅伯纳德·蒙哥马利/28 第三章 甘于当人梯的乔治·马歇尔/52 第四章 坚守心中信念的温斯顿·丘吉尔/70 第五章 具有双重性格的政治家富兰克林·罗斯福/96 第六章 善于发挥他人长处的美国五星上将德怀特·艾森豪威尔/120 第七章 卓有成效的军队管理者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38 第八章 掀过国家最耻辱一页的夏尔·戴高乐/162 第九章 永不言败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0 试读章节 ◇3◇ 遇上了一个伯乐,成就了一代名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巴顿在美军还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名气,至少那时的名气远远不如后来的巴顿。有千里马,还需要有伯乐识货。否则,尽管是千里马也只能仰天长鸣,发出怀才不遇的悲叹。那么,巴顿的伯乐是谁呢?巴顿的伯乐名叫乔治·马歇尔。 马歇尔是美国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曾担任过美国的国务卿、国防部长,是北约组织的发起人之一,最高军衔是五星上将。马歇尔和巴顿相识还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1917年,马歇尔正在美军第1集团军担任作战处处长。巴顿担任他的装甲旅旅长。那时,两个人并没有什么深交,只是在一个部队任职,见面点点头而已。在圣米耶尔战役中,巴顿的一次鲁莽行为受到上司罗肯巴克将军的申斥,这件事情自然让在集团军机关工作的马歇尔知道了。马歇尔却非常欣赏巴顿的行为。马歇尔为什么欣赏巴顿?是他们的性格投缘?不是!绝对不是!两人性情差异极大,没有一点儿相似之处。 马歇尔文静、安详而含蓄,始终如一,是一个坚守原则的人;而巴顿则是急躁而喧嚣,行动敏捷,是一个见机行事的人。然而,他们在思想上却有共鸣。这种共鸣远远超过了他们不同性格之间的鸿沟:他们都不愿意接受军事教条,不相信那些现成的条条框框和条例,他们都怀有追求完整、准确知识的渴望,他们都热爱军事事业,他们都对虚浮不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抱有怀疑态度。因此,马歇尔很快透过巴顿那种古怪的性格和极强的表现欲外表,-发现他这些外表背后的东西,认为巴顿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军事天才。他对巴顿在圣米耶尔战役中的表现无可厚非,他对潘兴说:“如果我是巴顿,也会这样做!” 从此,两个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1939年9月,美国总统任命马歇尔担任陆军参谋长,并晋升为四星上将。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马歇尔敏锐地感觉到美国将受到战争的威胁,必须加快军备。他向罗斯福总统力谏自己的军事发展计划,并很快获得国会的批准。在这项计划中,就有组建装甲部队的内容。那么,由谁来担任新组建的装甲部队军官呢?马歇尔想到了巴顿。当时,由于性格使然,巴顿与同事和上司的关系处理得非常不好,他早已被排挤出装甲部队,到第5骑兵团任上校团长。有人听说马歇尔要重新起用巴顿,曾提醒道:“巴顿是一匹没有缰绳的马,小心让他把你踢了。” 然而,马歇尔不为所动,仍然在给总统的报告中写道:“巴顿是陆军第一个真正的坦克手,他一直以旺盛不衰的精力术训练他的士兵,他是美国理想的军官,一个优秀的军队组织者、训练者和指挥官。在美军,乃至世界各国任何军队中,像巴顿这样的军官是不可多得的。” 罗斯福批准了马歇尔的报告。于是,年已55岁的巴顿,在1940年7月被任命为装甲旅旅长。 巴顿上任了。然而,当他来到本宁堡装甲旅驻地时,看到的是:坦克几乎全部是开不动的旧坦克,士兵是一群刚刚走进军营的新兵,有的士兵衣服上还沾有女人的泪痕。 巴顿开始了他新的创业! 当时,美军坦克的大部分零件是从一家叫西尔斯和罗巴克的公司订购的,然而,由于陆军部的文牍主义和缺少经费两个原因,无法通过正当途径订到坦克零件。巴顿竟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一大笔资金,去西尔斯和罗巴克公司订货,将全旅325辆坦克全部修缮一新。巴顿到底自己掏了多少腰包,他至死也没有告诉任何人。 对于士兵,他召开全旅大会训话。他说:“打仗靠的是勇敢,而不是女人的眼泪。你要想让关心自己的女人少流眼泪,你就应该勇敢地战胜敌人。否则,你的女人眼泪就是流成河,也救不了你的命。你们不要怕,打仗也没有什么。以后,看我这个老头儿怎么干,你们就怎么干!”从此,他的士兵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老头儿”! 就这样,一支最有战斗力的装甲部队在巴顿的手里被锻造出来了。他率领这支装甲部队开始向他一生中军事生涯的巅峰冲锋!他从北非打到西西里岛,从法国打到了德国和奥地利,使得几乎所有的美军军官,包括对巴顿抱有成见的人都承认巴顿是位真正的骁将。巴顿传记作者法拉戈曾说:“巴顿辉煌的战功使其他所有美国将军的将星都黯然失色!” P14-16 序言 战争是人类社会中一个常见的社会现象,据挪威历史学家统计,自有文字记载的5560年中,人类共发生14531次战争,平均每年2.6次。瑞士科学家曾用计算机进行85万次的运算,得出:从公元前3200年到现在,在5000多年间,世界上共发生14513次战争,夺去36.4亿人的生命。在这期间,只有296年没有战争。 战争史不是一条从远古铺向未来的通衢大道,而是汇纳千万条水系直奔大海的巨流。自从有了战争,就有了战争的弄潮儿,即战争的统帅或将领。我们透过厚厚的战争历吏帷幕,可以看到在历史长河中,每一个转折点都有优秀的统帅或将领或安邦兴国,立百年之霸业;或镇妖清氛,挽狂澜于既倒。有时,他们表现出必然性的坚定,有时,却又显示出偶然性的神奇。法国著名军事家萨克森元帅曾说:“我恳请每一个军人,去看一看历史上名将成长的道路吧,这将教会你们如何在如临深渊的战争领域走到我今天这个位置。”1992年,我在拙作《外国战争史与军事学术史》一书的前言中,也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名将成长的特点:“纵观古今中外的战争,不难发现所有的军事将领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借鉴前人总结的作战经验,采用前人的战略战术,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新东西而逐渐成长起来的。” 对于绝大多数军人来说,从当兵那天起,就有着丝丝缕缕当将军的愿望,这正应了“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于是,当元帅、当将军是绝大多数军人的一个梦想。 问题在于,当一名好的将军、当一位名将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这里,我选择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个世界著名的战争统帅,试图从他们的经历与个性中总结出一位成功的将领应该具备哪些独特的个性。例如,巴顿善于激发军中士气,他的演说极富感召力;马歇尔胸怀宽广,以大局为重善于识才用才;艾森豪威尔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让他能够从容不迫地指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盟军队伍…… 值得提出的是,名将所具有的这些优秀素质以及他们成功的经验并不仅仅适用于军事领域。其实,军事领域与其他领域是相通的,很多规则同样适用于做人和做事。以企业界为例。名将是军队的优秀领导者,能征善战是判定名将的惟一标准。同样,在企业界也是如此。衡量一名优秀企业家的惟一标准,是能否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优质产品,就是军队过硬的战斗力。军队没有过硬的战斗力,就很难进攻如猛虎,守城如磐石。企业没有优质产品,也’占领不了市场。市场一旦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得而复失”,再想“失而复得”,将更加困难。因为,“守住阵地要比夺回阵地付出的代价小”,巴顿如是说。 名将性格各异,但是都有自己的作战理念。他们是职业军人,从事的专业就是打仗。然而,作战中,他们却不一定按规则出牌,大凡名将都熟读兵书,却不死守教条,以不变应万变,这就叫用兵之妙,存乎一心。企业亦然。市场千变万化,经常会出现经济学书本里没有阐述过的现象,因而,面对这样的市场,尽管企业家可能精通有关市场理论,但是还要具备不按常规出牌的能力。 名将能征善战最终是通过他的部队实现的,而打造一支进攻如猛虎、守城如磐石的部队,是任何名将的首要任务,也是为将之道的基本准则。名将为了能够打造这样一支部队,最重要的是他的德行以及由此产生的人格魅力。曾任西点军校校长的约翰·斯科菲尔德将军说:“……最好、最成功的指挥官,都是因为公正、坚定,加之和蔼可亲,才得到其下属的敬重、信赖和友爱。残酷和暴虐不会造就一支军队,只能摧毁一支军队。”名将爱兵所产生的感召力,恰恰转化为战场上的无穷战斗力。企业亦然。企业能否以优质产品占领与守住市场,还要通过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与敬业精神实现。如果一个企业家对其员工的正当要求漠然视之,甚至损害员工应得的利益,员工能产生多大跟随意识,为企业占领市场付出他的智慧与汗水?! 我在给北京大学董事长培训班学员授课时,课下他们围住我,感慨地说,做名将与做企业家道理是相通的,名将不会轻易丢掉阵地,因为夺回阵地要比守住阵地付出的代价大。企业也是这样,失去市场再要夺回,真是太难了。 因此,这本书对军外人士或许也会有所启迪。 本书记述的这九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战争将帅,其中有七位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中向全国广大观众介绍过。在这个基础上,我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马 骏 2005年岁末于北京西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