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的是德国1919年到1933年间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日常生活,作者通过对当时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描述,意图指出魏玛共和国产生的历史,尤其是社会根源,并指出它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法西斯独裁政治的。此书既适合一般读者休闲获知,也适合专业学者参照思考,实为不可多得的好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1919-1933)/日常生活译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法国)里昂耐尔·理查尔著//李末译 |
出版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德国1919年到1933年间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日常生活,作者通过对当时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描述,意图指出魏玛共和国产生的历史,尤其是社会根源,并指出它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法西斯独裁政治的。此书既适合一般读者休闲获知,也适合专业学者参照思考,实为不可多得的好书。 内容推荐 在德国历史上,魏玛共和国是一段特殊的时期。帝制与战争的结束,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曙光。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人们如何惨淡经营自己的日常衣食住行?如何通过娱乐麻痹自己、填补空虚?而政局又是在怎样的变动混乱中,无可挽回地走向法西斯专政?本书不仅仅描述了那段时期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更向我们传达了一个贯穿希望与辛酸、紧张与恐惧的特定的时代氛围。 本书讲述的是德国1918年到1933年间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日常生活,作者通过对当时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描述,意图指出魏玛共和国产生的历史,尤其是社会根源,并指出它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法西斯独裁政治的。任何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会空穴来风,无根无由,它如同点滴细水,汇聚成流,仿佛于不经意中,竟成江海澎湃之势,无论是福是祸,终究一发而不可收。 本书作者里昂耐尔·理查尔是比较文学领域的根休教授,主要研究德国,撰写过《纳粹主义与文化》、《希特勒从何而来?》等著作。在这本书里,作者风格以客观为主,也不失主观评论与感叹,更时有诙谐之笔;而在这种看似冷峻的幽默之中,令人不禁地历史辛酸处扼腕唏嘘。此外,本书资料详备,注解清楚,因此译者照原样复制其表格材料,更且未加一处译注,是恐有添足之嫌。综合起来说,此书既适合一般读者休闲获知,也适合专业学者参照思考,实为不可多得的好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战争的终结与帝制的终结 苦难,饥饿 从全民一致到逐渐地破裂 广泛的反战运动 神奇元帅 民主的要求 投降与革命 第二章 魏骊共和国及其难产 一场革命,两个共和国 镇压革命 坐在证人席上的作家与艺术家 制宪议会选举 一个历史景点:魏玛 天生脆弱 难以克服的矛盾 第三章 昔日空间与新的国界 新的国界 心理效应 城市与乡村 霸主柏林 中央集权 第四章 混乱、矫正与危机重现 幻想破灭,信心不足 失业率的增加 数字旋风 习俗的改变 投机与排外 受害者与受益者 相对的繁荣 一次前所未有的失业 恐怖之征兆 第五章 各结其社 民族主义者与世族种族主义者 所谓的国社党运动 社会党人与共产党人 政治或是宗教,大量宗派 青年运动 走向军事化社会 第六章 从小学到大学 新教育法的努力 有限的改革 为有工作之人而设的授课机构 在中学机构里 保守的高水平大学 第七章 衣、食、住 传统居住环境 各种各样的贫困 新的建筑 日常饮食 传统服装与国际时尚 第八章 休闲与娱乐 爵士乐节奏与休闲美国化 综艺性场所 轻歌剧与时事讽刺剧 夜总会时尚 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电影 音乐会、戏剧表演、读书 现代舞、广播、游山玩水、体育 第九章 知识分子环境 几个文化活动中心 乡土崇拜 右翼观点的势力 左翼的动荡 表现主义的死亡与新的客观性 大胆的探索 第十章 一次剖析的素材 帝制遗产的势力 欺骗性外表下的民主 远非公正的法官 走向第三帝国 附录 大事年表 人物简介 译后记 试读章节 1918年11月7日,孔皮耶涅地区,雨下个不停,法国第166师的前哨士兵紧张而警惕地连夜守护观望。突然,一片光亮在远处出现,朝拉卡佩尔移动。现在士兵们确信,他们的等待不会持续整整一夜了:这便是人们通知他们的德国代表团。逐渐地,车队穿过薄雾,变得清晰起来,第一辆车上挂着一面白旗,飘飘扬扬…… 精疲力尽、饥饿不堪的德国终于讨饶了。这一决心花了很长时间才下定。那么该派谁去谈判呢?不能向失败论者、和平主义者、革命者们让步。总之,不能向国内敌人让步。 苦难,饥饿 德国是怎么沦落到这个地步的?直到1918年中期,威廉二世的军事谋臣们尚能不负众望,取得对协约国的胜利。然而,由于美国参战以及第一批美国军队于1917年7月初在法国登陆,它的运气开始急转直下。即使德国在东面与苏俄于1918年3月签订了布雷斯特~立陶宛协议,但其力量比起它的对手们来仍然是大为削弱。它从乌克兰得到农业财富,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白俄罗斯东线部分地区,可这些没用,因为它正处于封闭状态。无论是奥匈帝国还是土耳其,它的盟友们,处境也都不佳,远不及当初。 它致力于战争,以至于其一举一动都围绕战争展开,最后完全被压垮了。士兵数量自1914年以来增长了三倍还多,几乎达到1000万人。在各工业部门,工人数量则减少了1/4,而女工人数增长了一半。手工劳动主要被用于维修或建造战争器材。相反,在纺织和食品工业部门,手工劳动降到60%。整个国家都变了,很快便陷于经济与社会的不平衡之中。 从1916年头几个月起,工人、手工业者、小商人都表现出不满情绪。他们抱怨再也无法糊口,而富人却在黑市上囤积居奇。1916年6月17日,数万抗议者在慕尼黑举行暴动,反对贫困以及食品的不公平分配。在汉诺威地区,警察局的一些报告显示,在当地的贫困居民当中存在着生活困难现象和发生社会动乱的危险。1916年至1917年的冬天十分寒冷,社会状况也进一步恶化。牛奶、黄油、土豆都被列入奢侈食品行列,供给市民的每日肉类配额在100克到190克之间摆动,甜菜、芜菁、甘蓝成了最普及的食物。。 一位当时的见证人在他的回忆录里讲述说,1917年他曾是柏林工厂的年轻工人,那时妇女人数是男人的三倍,她们也属于夜班组,常常因为精疲力竭而晕倒在机器上。寒冬之季,车间里没有取暧设备。在食堂里,每餐都是芜菁、甘蓝,偶尔有点土豆,但一般是没有的。 还是在柏林,街上的情景变了,活动似乎减少了。有轨电车和地铁里由于缺少人手,头一次雇用妇女来检票。至于铁路,则被优先用来运送军队。郊区居民不得不徒步走远路。大学里几乎没什么学生,也没什么教师:他们中有3/4的人自愿发展到宣战地步。 在全德国,没到上前线年龄的中学生——考虑到他们将来总会出发——必须参加高强度的准备性军事训练。有时候,他们甚至作为非正规士兵被编人到军队各部。从16岁起,他们就可能被送上前线。年轻的布莱希特的形象可能显得有点让人吃惊,但这形象与时代是相符的:在他所出生的巴伐利亚州奥格斯堡市,他像同学们一样,被布置到民防队里,还在当地报刊上发表了一些爱国诗作,而且,他是最认真地投身于空中侦察的人。 几个月间,朴素之风刮遍了首都最高雅的大街。煤气照明被节约下来,宽裕家庭的主妇们不再在5点钟到惯常去的糕点店里喝茶,每天下午她们便在打毛衣的日子里度过。某些人在不断增加的临时幼儿园里找个事做,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扔下来自己照顾自己,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母亲得工作。许多学校变成了军事医院,或者由于老师们入伍,在冬季月份关门。 大多数国民缺少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当有食物供给时,被指定的配额也就是每周分到1个鸡蛋、5斤土豆和20克黄油。在柏林,施汤站成了约两万名常客光顾的地方。组织和控制这些施汤站的军事指挥部给它们取了个绰号,叫“红烧肉大炮”。 人们不仅死于饥饿——尤其是在城市里——而且在穿着问题上还必须适应一系列资源匮乏的境况。衣服和鞋在商店里几乎找不到,皮革也是。纺织品被限量供应。国家由此开始控制布匹的使用,规定衣服上口袋的数目和大小,至于旅店里的旧衣服则都被征用了。 自1914年起,每年的9月和3月都会投放战争贷款。小学生们在街上游行,举着大幅标语牌说:“购买战争贷款便可缩短战争。”三千多万善良公民购买了贷款。在此期间,面包、面粉、肉、黄油、糖和咖啡的价格翻了一番,土豆和鸡蛋的价格翻了两番,工人的购买力从总体上下降了1/3。 冬季月份,为了节约煤炭,人们只在做饭时才点燃炉灶。在大城市里,每天早上,都有一些妇女挤在一辆小车周围,上面是两个男的:这些妇女用几袋土豆皮和他们交换生火用的木柴屑。 这种贫困生活不可避免的后果,是腐败和偷盗。在街上,会有人从小学生那里夺走书包,在火车上,会有人抢劫布帘和布带。1918年头一个季度,保险公司的失盗险赔偿总额几乎相当于1915年全年的四倍。有人甚至偷狗来宰杀,许多孩子习惯于靠土豆过活或者在花园里偷果子来填肚子。 而且,这些孩子还被国家高层人士亲自带着学习转脑筋。他们得收集果核以便从中榨油,得捡拾所有散落在地上的纸张,以便将它们制成丝线、细绳和布匹。在报纸上,奇特的食谱大量涌现,以便母亲们能用巧妙的代用品把土豆做的菜和用盐水泡白萝卜做的菜变成美餐。就这每半个月配给一次的半斤猪油,却激发了多少厨艺想像力呀! 士兵们的生活条件根据其前线、其所驻扎的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城市居民也没什么可羡慕他们的。他们的内衣被清理品弄得缝缝补补、磨损旧毁、焦灼破烂,成了些褴褛布条。恶劣天气使制服和裤子褪了色,破烂不堪,补丁摞补丁。在优惠了参谋长、然后是军需处和厨房之后,对于军队里的人来说,生活物资就没再剩下什么东西了。人们争先恐后,希望能揩油弄一碗精白面,在军用饭盒里弄点牛肉屑。烟叶自1915年2月起就开始限量配给,到1918年就只是掺了85%干山毛榉叶的混合物了。 营养不良明显使得疾病更易发生。在法兰克福,结核病死亡率从1914年的11.9%上升到1917年的17.3%,在柏林,1916年有许多人也是死于结核病,与前30年的总数一样多,那时人们才刚开始能够治愈这种病。在学校里,全班的学生都会患上疖子。伤寒和霍乱病人也突然出现。1918年流感横行,成千上万的儿童、妇女、老人因此而死亡。 至于江湖郎中,他们的生意可火爆起来了。一些半路出家的化学家向大众提供神奇产品,以弥补卡路里的不足。一个庞大的代用品工业发展起来了。一些发明家、专家、医生、教授将平生所学全都投入到制造人造维他命的工作里。最著名的发现之一是属于哈贝尔教授的,他使得人们可以使用麦秆来替代面粉。甚至健身学校也应富裕家庭的意愿而开放,在那里,通过做一些适当的吐纳气功,便可以尝试着更容易地守斋挨饿! P1-5 序言 几年前,有机会读到由著名史学家菲利浦·阿利埃斯与乔治·杜比主编的五卷本《私人生活史》,闲暇时翻看翻看,也用不着特别认真地去读。隔了岁月的灰尘,过往日常生活的琐碎和点滴像一颗颗泛黄的珠子,擦拭一下,还能映照出昔日真实的光泽。 以往书写的历史,常常是一部“公共舞台”史,一部男权的统治史。帝王的光环下,透见的往往是刀光血影;伟大辉煌的年代,记载的常常是战争。而人类个体所赖以生存的“私人”空间,却因为“不登大雅—而被忽略,被掩盖,被扶杀了。 就我们所知,“私人生活”这一概念形成于19世纪的欧洲。“私人”相对于“公共”,趋于日常,富于偶然。这是一个免除干扰、自省、隐蔽的领地: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扔掉他在社交场合必备的面具和防卫,可以放松警惕,可以随心所欲,可以身着“宽松的便袍”,脱去在外面闯荡时穿戴的坚硬铠甲。拿米兰·昆德拉的话说,私人的空间,虽然是日常的、不完美的、不定的,有时甚至是虚无和邪恶的,但这是一个有可能导向“欢乐之完满,自由之完满,存在之完满”的世界。然而,因为私人生活总发生在深墙内院,关着门,上着锁,自然也就有其封闭性。乔治·杜比指出,19世纪的资产阶级竭尽全力想捍卫这堵“墙”的完整性,遮蔽墙里的一切。但这堵墙内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生活,最真实的自我,有不见刀光的争斗,有不可言说的离合,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因为各种利益和需要交错成一张复杂的社会关系网。 如何穿透这堵有形又无形的高墙,真正进入私人生活的空间,并勾勒出其历史的真实面貌?如何在其变化中确定岁月所覆盖的现实?如何既准确无误地抓住主题,同时又不迷失方向,避免陷入纯粹个人的私密生活迷宫,而失去对历史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把握呢?面对这一个个疑问和难题,历史学家和文化学家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忠实描述,致力于还历史一个原样。我们给读者推荐的这套“日常生活译丛”,便是这一领域最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不久前,葛兆光先生在谈文史研究学术规范的一篇文章中谈道:现在编的各种历史书,至少经过了“意识形态”、“精英意识”、“道德伦理”、“历史编纂原则”四道筛子的筛选过滤,诸如“日常生活、业余娱乐、私人空间”等重要内容在书写的历史中被省却;经过层层染过的修饰,历史的底色隐而不见了。他认为,要透过“这一层被层层染过的修饰”,看到历史的底色,找回那些被省略的、被删减的东西,尽可能接近历史原来的面貌。这不仅需要史学严谨的考据,还需要对生活必要的体验和想象。葛兆光先生的这一观点与我们推出的这套“日常生活译丛”的主旨不谋而合。在我们看来,以往我们所阅读的西方历史,确实如乔治·杜比所说,大都是“公共舞台”的历史,也如葛兆光先生所说,是经过层层装饰过的难见历史原貌底色的历史。而深入“私人生活空间”,着眼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想象和感觉的史料和文献非常少见。通过对这套丛书的译介,我们至少多了一分可能性,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被“大写的历史”或遮蔽、或过滤、或忽略、或排斥的“小写的历史”的某些真实侧面。 法国阿歇特(Hachette)出版社出版的“日常生活译丛”,是一套开放性的大型丛书,可谓内容丰富,色彩缤纷,加之作者们近乎散文化的笔调,在为广大读者剥去“大写的历史”的装饰、还原历史原貌的同时,常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欣喜和发现的愉悦。在阿歇特出版社已经推出的这一系列百余种图书中,我们有目的地选择了其中的30种以飨中国读者。神游历史,穿越时空,我们一起去结识古希腊的妇女、最早的基督教徒、乌托邦的追求音;去看一看国王的卧房、艺术家的斗室、士兵的营帐、百姓的平常日子;去体验一下宫墙内的沉重、美丽下的丑陋、炮火后的悲怆、辉煌中的黑暗。 从卢瓦河的城堡到蒙马特高地的广场,从帝国鼎盛时期的罗马到希特勒统治下的柏林,从古希腊诸神的游戏到爵士乐手叛逆的鼓点……走进文字书写的历史,市井街巷、深闰内闱、宫廷豪宅、寻常人家,只要你用心去看、去发现,就会有别样的感受,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许钧 2003年4月16日于南京大学 后记 译完此书,算是松了一口气:并非因为译事沉重,而是因为一直被这段历史压迫着呼吸。 本书讲述的是德国1918年到1933年间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日常生活,作者通过对当时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描述,意图指出魏玛共和国产生的历史,尤其是社会根源,并指出它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法西斯独裁政治的。任何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会空穴来风、无根无由,它如同点滴细水,汇聚成流,仿佛于不经意中,竟成江海澎湃之势,无论是福是祸,终究一发而不可收。 自从俾斯麦统一德国以来,民族主义情绪便在德国人民心中留下根蒂。至于大战炮火纷飞,其中的全民热情不难窥见。失败,本来有机会让这讲求理性的民族惊然反省,可是凡尔赛和约的到来再次逼得德国人民愤然重归民族主义。魏玛共和国的确是诞生了,它本意乃要在德意志建立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制度。然而,贫穷、饥饿、失业、通货膨胀,这样的日常生活让人如何享受民主甘果?理性抵挡不住在生存困境中的挣扎,而全社会共同挣扎更只会给人以混乱、动乱之生存困境。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人们呼吁秩序,渴望某种东西、或者某个人能弭除分崩离析之局面,以一统之力,给人们重新带来宁静、稳定和繁荣。这个人真的出现了,人们于是选中了他,至少是按照“民主”程序,而由大多数人选中了他;他确实能弭除分崩离析之局面,也确有一统之力,可他并未带来和平,而是将德国人民带向一场新的战争,一场更为惨烈的战争…… 人类历史有其悲剧性,但最怕的,一是历史的反复,纵然时移境迁;二怕历史的“偶然”相似,虽非同宗同族。重温历史,只求时刻不忘反躬自省:能避免这两点,日后回首,方能欣然日“幸甚幸甚”。 本书作者里昂耐尔·理查尔(Uionel Richard)是比较文学领域的退休教授,主要研究德国(德国表现主义以及纳粹德国),撰写过《纳粹主义与文化》、《希特勒从何而来?》等著作。在这本书里,作者风格以客观为主,也不失主观评论与感叹,更时有诙谐之笔;而在这种看似冷峻的幽默之中,令人不禁于历史辛酸处扼腕唏嘘。此外,本书资料详备,注解清楚,因此译者照原样复制其表格材料,更且未加一处译注,是恐有添足之嫌。综合起来说,此书既适合一般读者休闲获知,也适合专业学者参照思考,实为不可多得的好书。 一个法国人研究德国历史,并用法语撰写一部有关德国某段历史时期的著作,这再正常不过。可这苦了翻译者。我学的是法语,可对德国历史知之甚少,因此翻译起来困难重重: 困难一,人名、地名的译法。我以前学过一点德语,现在大多也只记得如何发音。因此遇上人名或地名,首先以《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上的译名为参照,查之不获则以德语界通行译名为依据,再不获则按德语发音翻译(如果我发音还准的话)。 困难二,组织、事件的名称。这些名称多有固定译法,若翻阅资料也难查到,则一般用直译。 困难三,德国历史、文化知识。我现在所知仅限于中学历史课上所学(幸亏还记得一些)。按理应多请教界内人士,怎奈教务不少,脱身不得;局促之余,又疏于怠惰,只好在译后请方家指正了。 当然,法语水平有限,译文词句欠达,又得请法语界和中文界的同仁贤达赐教。 最后,还想借此机会感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双语词典中心的黄芳,感谢她在精神上所给予我的支持与鼓励,并且不厌其烦地商榷法语、汉语的理解与措辞。另外要感谢武汉大学德语系的高中杭学兄,有劳他热心帮助查阅德语资料。 李末 2002年12月于湖北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