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正说汉朝二十四帝(图文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杜尚侠//张庆利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近似无赖的平民刘邦,却能登上皇位;建立雄伟功业的汉武帝,晚年却要“轮台悔过”;聪慧的明帝却严苛得不近人情;汉室将亡,汉灵帝却大建裸游馆、宫中市和卖官店……两汉时期,雄才大略的皇帝迭出,然而也陷入后继无人或正统绝嗣的困境,只好幼儿继位,寡母执政,这一孤儿寡母的时代特征胜过任何一朝,其结果就是宦官与外戚交替控制皇权。两汉四百多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激动人心、最令人迷惑和惋惜的时期之一,通过对两汉二十四位皇帝的近距离的正面的客观叙述,我们可以共同解读大汉帝国的兴衰演变。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生动地描述了汉朝二十四位帝王的事迹、性格和命运,结合史料、解析历史疑点和热点,让普通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接近历史的真相,感受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历史风云。

目录

前 言…………………………………………………………(1)

高祖刘邦 前206年——前193年

从平民到领袖……………………………………………(1)

从诸侯到盟主……………………………………………(5)

从汉王到皇帝……………………………………………(10)

刘邦个人小档案…………………………………………(18)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18)

惠帝刘盈 前194年——前186年

“日饮为淫乐”的“仁弱”皇帝………………………(19)

惠帝一朝与黄老政治……………………………………(21)

惠帝身后:女主专政……………………………………(24)

刘盈个人小档案…………………………………………(30)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30)

文帝刘恒 前179年——前157年

登基:是偶然,还是必然………………………………(31)

皇权:是分割,还是集中………………………………(33)

治世:是利国,还是利民………………………………(35)

司法:是守成,还是改革………………………………(38)

边事:是抵御,还是安抚………………………………(40)

刘恒个人小档案…………………………………………(42)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42)

景帝刘启 前156年——前139年

对诸王:成功平叛,稳固皇权…………………………(43)

对匈奴:和多战少,蓄势待发…………………………(47)

对政治:清静恭俭………………………………………(48)

对储位:明争暗斗………………………………………(50)

刘启个人小档案…………………………………………(54)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54)

武帝刘彻 建元元年(前140)  后元二年(前89)

思想上:独尊儒术………………………………………(55)

政治上:变革制度………………………………………(58)

军事上:反击匈奴………………………………………(62)

经济上:调整政策………………………………………(66)

外交上:汉通西域………………………………………(70)

边事上:大力开发………………………………………(74)

决策上:存在失误………………………………………(77)

刘彻个人小档案…………………………………………(82)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82)

昭帝刘弗陵 始元元年(前86)——元平元年(前74)

权力:霍光辅政…………………………………………(83)

为政:俭约宽和…………………………………………(87)

身后:废昏立明…………………………………………(90)

刘弗陵个人小档案………………………………………(92)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92)

宣帝刘询 本始元年(前73)——黄龙元年(前49)

身世:迎自民间…………………………………………(93)

魄力:清除霍氏…………………………………………(95)

功绩:中兴之主…………………………………………(98)

刘询个人小档案…………………………………………(104)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104)

元帝刘爽 初元元年(前48)——竟宁元年(前33)

由盛而衰的分水岭………………………………………(105)

汉匈冲突的休止符………………………………………(111)

刘爽个人小档案…………………………………………(114)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114)

成帝刘骜 建始元年(前32)——绥和二年(前7)

王氏家族贵幸倾朝………………………………………(115)

赵家姐妹专宠昭阳………………………………………(120)

刘骜个人小档案…………………………………………(126)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126)

哀帝刘欣 建平元年(前6)——元寿二年(前1)

面对权力:新旧外戚的较量……………………………(127)

面对危机:垂死前的挣扎………………………………(133)

刘欣个人小档案…………………………………………(138)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138)

平帝刘衍 元始元年(1)——元始五年(5)

从藩邸坐到帝座上的小病孩……………………………(139)

被权臣玩弄于掌心的小傀儡……………………………(141)

刘衙个人小档案…………………………………………(146)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146)

孺子婴 居摄元年(6)——初始元年(8)

假皇帝和真太子…………………………………………(147)

权臣篡汉和西汉灭亡……………………………………(149)

刘婴个人小档案…………………………………………(154)

相关阅读书目 …………………………………………(154)

光武帝刘秀 建武元年(25)——建武中元二年(57)

克定天下…………………………………………………(155)

重建帝国…………………………………………………(160)

立德垂训…………………………………………………(166)

刘秀个人小档案…………………………………………(172)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172)

明帝刘庄 永平元年(58)——永平十八年(75)

睿智之子…………………………………………………(174)

明智之主…………………………………………………(176)

严切之君…………………………………………………(183)

刘庄个人小档案…………………………………………(188)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188)

章帝刘炬 建初元年(76)——章和二年(88)

一个宽厚的长者…………………………………………(189)

一个亲善的仁君…………………………………………(193)

一个纵恶的祸首…………………………………………(196)

刘坦个人小档案…………………………………………(200)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200)

和帝刘肇 永元元年(89)——永兴元年(105)

附:殇帝刘隆 (延兴元年[106])

听之任之:窦太后临朝…………………………………(201)

经之营之:汉和帝亲政…………………………………(204)

颠之倒之:两贵人争胜…………………………………(210)

刘肇个人小档案…………………………………………(213)

附:刘隆个人小档案……………………………………(214)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214)

安帝刘祜 永初元年(107)——延光四年(125)

十四年坐享其成…………………………………………(215)

只五载权倾政丧…………………………………………(219)

刘祜个人小档案…………………………………………(224)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224)

顺帝刘保 永建元年(126)——建康元年(144) 

附:冲帝刘炳(永熹元年[145]) 质帝刘缵 (本初元年[146])

权力魔术:从废置到承续………………………………(225)

权力转换:从宦官到外戚………………………………(228)

权力速递:从冲帝到质帝………………………………(230)

刘保个人小档案…………………………………………(233)

附:刘炳个人小档案……………………………………(233)

刘缵个人小档案…………………………………………(234)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234)

恒帝刘志 建和元年(147)——永康元年(167)

对外戚:百般无奈………………………………………(236)

对宦官:百依百顺………………………………………(239)

对党人:百种非难………………………………………(242)

刘志个人小档案…………………………………………(246)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246)

灵帝刘宏 建宁元年(168)——中平六年(189)

徘徊于外戚与宦官之间…………………………………(248)

流连于香艳和荒诞之间…………………………………(253)

遗恨于宫廷与皇子之间…………………………………(256)

刘宏个人小档案…………………………………………(262)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262)

献帝刘协 初平元年(190)——延康元年(220)

身世之悲…………………………………………………(263)

终生之悲…………………………………………………(264)

东汉之悲…………………………………………………(272)

刘协个人小档案…………………………………………(276)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276)

附录:汉朝帝王世系图………………………………………(277)

后记……………………………………………………………(278)

试读章节

轮台悔过 戾太子一案对汉武帝刺激极大,促使他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从而使治国之策开始由“多欲”向“无为”回归。

征和四年(前89),武帝最后一次去泰山封禅,当走到钜定县(今山东广饶县)看到农民在辛勤的劳作时,武帝就亲自拿来耒耜,到田里参加劳动,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不久,大鸿胪田千秋请求武帝斥退方士,不要再搞求神求仙的事。武帝也十分同意。武帝终于醒悟,任命田千秋为丞相,封富民侯。

回到长安后,主管粮食的搜粟都尉桑弘羊,请求武帝派人到轮台修筑堡垒,驻扎军队。武帝于是下诏书深切陈述过去的后悔事,说:“前些日子专职衙门上奏,想把百姓的赋税每人再加30钱,用来资助边防费用,这是进一步加深老弱孤独的困境。……现在又要求派兵到遥远的轮台屯田垦荒,这不是扰乱天下,使百姓陷于愁苦吗?朕不忍心听这样的话!目前的要务在于禁止苛刻残暴的法令,停止任意增加赋税,专力以农为本,鼓励养马,恢复马复令(以养马免除赋役)。只要国家不缺乏费用,军队能维持边防就行了。”

这道诏书起于轮台屯田之事,所以历史上称它为“轮台诏”,称武帝此次下罪己之诏为“轮台悔过”。

“轮台悔过”说明汉武帝毕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在自己统治的最后时期,能检讨自己过去的种种失误;也标志着汉武帝一生政策的一大转折,此后他采取了与民休息、恩富养民的政策。经过两年的努力,社会又趋于安定了,从而开启了后来的“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

垂暮之年,武帝除了对自己一生的功过进行反思外,考虑最多的就是皇位继承人了。后元元年(前88)七月,武帝在决定立刘弗陵为太子后,下令将其生母、年仅20岁的钩弋夫人赵婕妤赐死。武帝赐死钩弋夫人之举让朝野臣民惊得目瞪口呆。面对臣民“且立其子,何去其母”的疑惑,武帝解释说:“是非儿曹愚人之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第二年,即后元二年(前87)二月,70岁高龄的汉武帝病卧五柞宫,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正式下诏立刘弗陵为皇太子,同时拜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碑(di)为车骑将军,还宣布上官桀为左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与丞相田千秋同为托孤之臣,帮助霍光辅佐刘弗陵。只隔一天,武帝即崩逝,葬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太子刘弗陵即位,他就是汉昭帝。P.80-81

序言

两汉400多年,先后有24位皇帝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虽贵为一国之君,但也有说不出的悲欢离合和无尽的人生苦楚,本书就是以这24位皇帝为中心,来解读大汉帝国的兴衰演变和坎坷历程。

写史是凝重的。凝重的原因在于,历史的风风雨雨,常常让我们唏嘘不已,涕泗长流,以致或摩拳擦掌、或凝噎废食!楚汉战争的硝烟与战火,刘邦用人的明智与愚蠢,文景之世的无为而盛治,汉武大帝的盛极而始衰,光武刘秀的续汉而中兴,外戚宦官的肆虐与祸患,清流党人的不屈与抗争,等等,等等,都时时拨动着我们的神经,触发着我们的感情。

写史又是神圣的。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著名散文《报任安书》中说,他写《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是要通过历史的记述,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求索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之理,表达对社会、历史、政治的独到见解。因此,无论是历历在目的人物描写,还是“原始察终”的史事叙述,无论是游观足历的实地考察,还是论载其则的史文撰述,写史的人都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所以,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

写史是为了给人读的。于是,读史也便多了一份凝重,同时也便多了一份神圣。

让我们感慨的是,汉代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太重要了。虽然是“汉承秦制”,但秦朝太短,它所创立的统治模式都是由汉代确立、实施、完善,以致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余年的。汉代在亡秦之后,第一次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了大一统。这时期,生产极大发展,经济空前繁荣,民族的精神、活力得到了充分的恢复,也得到了充分的弘扬。这确实是一个产生了“非常之人”,出现了“非常之事”,建立了“非常之功”的时代!

让我们进一步感慨的是,汉代文化在具有博大气势的同时,其稚拙芜杂也是颇为突出的。在发明了造纸术、浑天地动仪的汉代,谶纬神学也是十分发达的,它在宇宙观、历史观、道德观、文化观、宗教观等许多方面,直接参与了汉代思想文化的建构,因而汉代文化具有许多迷信的色彩。在雄才大略、豪杰辈出的汉代,孤儿寡母的时代特色也是十分明显的。高祖皇后吕雉一直活到她儿子惠帝死后8年,文帝皇后窦氏在她的孙子汉武帝刘彻即位6年后才死去;汉昭帝8岁即位,东汉从和帝开始每个皇帝都是少年甚或幼年登基:桓帝15岁即位,安帝13岁即位,灵帝12岁即位,顺帝11岁即位,和帝10岁即位,献帝9岁即位,质帝8岁即位,冲帝2岁即位,殇帝甚至1岁即位,2岁就去世。少儿(甚至幼儿)称帝,自然母后当政,母后依靠外戚,儿(或孙)帝依赖宦官,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便不可避免,最终导致了汉代的灭亡。

需要说明的是,在汉代可视为“帝”的有30多个,为什么我们只写“二十四帝”?吕后在惠帝后虽擅政8年,《史记》也将她列入“本纪”,但她并未直接称“帝”;惠帝后有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留传下来的“少帝”,昭帝后有一个继位仅27天的刘贺,安帝后有一个在位7个月的“少帝”刘懿,灵帝后也有一个在位7个月的“少帝”刘辩,这4个人在位均未跨年度,未及改元;反莽战争中,刘玄虽称帝,也建有年号,但并未建立统一的国家;王莽虽与汉关系紧密,但另立一朝。所以,这七个人均不计算在内,书中仅列“二十四帝”。

我们努力“紧紧围绕24位皇帝这根主线,串起西汉和东汉时期的历史”,力求展现汉代皇帝的立体人生和大汉王朝的时代风貌。愿这种展现能够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树立起一个汉代的形象。

张庆利

2005年7月26日

后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唐遗风与今日中华的辉煌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我们放眼现代、展望未来,就必须正确地回顾历史,而两汉的历史无疑是华采纷呈的篇章之一,是经验与教训同在的教材中的一节,理应正确地认识和总结。可是,要做到“正确”二字,谈何容易!幸好,中华书局先后出版了《正说清朝十二帝》和《正说明朝十六帝》,为我们拓出了一条坦途,我们为什么不沿着“正说”的这一条路,去正确地认识和总结两汉的历史呢?这是我们撰写本书的初衷。

说起撰写本书,还有偶然的因素。今年4月中旬,我来京办事。其间,中华书局的编辑们正在物色撰写“汉帝”的作者,我和绥化师范学院张庆利教授便成为被推人选。其间中华书局编辑祝安顺先生不辞辛劳地来到我在北京的住处专程拜访,使我感动、不已。他诚恳地邀请我编写本书中的西汉部分,由张教授担任东汉部分的撰稿人。盛情难却,我便接受了约稿的任务。从此,我便与从未谋面的张教授分头夜以继日的笔耕,终于如期脱稿了。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要向中华书局的祝安顺和宋志军两位编辑致以诚挚的谢意。因为在撰写和修改本书的过程中,他们都提出了很好的编辑思想和具体意见,尤其在本书的文字修改、图片选择等多方面的工作中,都得到祝安顺先生的帮助。

亲爱的读者,在您探寻两汉历史轨迹的时候,愿这本小书能给您带来一点小小的帮助。同时,诚恳地希望方家拨冗指正。

杜尚侠

2005年6月28日于辽阳美林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