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刺参、鲍的价值,生态习性,人工育苗,中间育成,刺参、鲍的养成,收获与加工等一整套养殖、加工技术,特点是前后贯通、一气呵成,有助于养殖者系统、全面地学习养殖技术。其中把养殖技术要领与疾病防治(发生原因、预防措施、检查与诊断方法,常用药物与注意事项)作为全书的重点。附有刺参、鲍国家行业标准,山东省刺参、鲍养殖技术规范,简单实用。
刺参和鲍(俗称海参和鲍鱼)是两种最为名贵的海产品,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都很高,价格亦不菲。我国特别是山东省,历史上就有食用刺参和鲍的习俗,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刺参和鲍只是达官贵人的专用食品。
山东省是刺参、鲍的原产地,发展刺参和鲍的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地域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和产量都有很大提高。由于科技人员和广大水产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作为名贵海产品的刺参和鲍,人工繁育苗种和人工养殖技术难关在短时间内被攻克,从而推动了养殖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渔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和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推广应用,刺参和鲍养殖在山东省得到了蓬勃发展,每年数万吨的鲜活刺参和数千吨的鲍鱼极大地丰富了水产品市场。
刺参和鲍的养殖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产业,这也正是刺参和鲍的养殖对投资者和养殖者的吸引力所在,也是刺参和鲍养殖业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养殖的时间短、养殖技术的不完善、养殖环境的变差、科学技术普及程度不够,所以在大规模快速发展,甚至是盲目上马的情况下,出现养殖病害、造成经济损失是必然的。这在对虾、扇贝以及前几年的鲍养殖中都有过深刻的教训。近年来由于发展速度过猛、养殖密度过大、养殖池塘过于集中、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刺参养殖连年出现病害,给养殖者带来了惨重的损失。普及科技知识,推广先进实用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者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是避免刺参和鲍养殖业重蹈对虾、扇贝养殖覆辙的关键措施之一。为此,编者根据山东省刺参、鲍养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总结和吸收有关的先进技术,从无公害养殖的角度出发,编写了这部《无公害刺参、鲍养殖技术》。
本书本着面向群众、立足技术与知识推广的主旨,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便于操作、容易掌握。增加了部分无公害生产的知识和内容,以期引起读者对无公害生产的重视,为无公害生产的实施尽微薄之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受篇幅所限,未能一一列出,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加本书编写的都是多年从事推广、管理和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少不当之处,敬请读者和同仁批评指正。
编著者